三盗混元枪
字体: 16 +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事了

    就在贾仁、贾义为了劫皇纲而摩拳擦掌的时候,他们的老爹——“东霸天”贾百川,抡圆了就是一巴掌,厉声呵斥:

    “混账!劫皇纲,罪为谋大逆。乃是诛灭九族、万剐凌迟、刨挖祖坟、挫骨扬灰的罪过!两个黄口小儿,焉敢胡说八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有总镖头的这番表态,反对劫皇纲的人,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就有武材。

    这时候的武材已经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响当当的绰号,“小二郎”。人们说他的功夫已经可以跟当年的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相提并论了,而且他也姓武,所以就称他为“小二郎”。

    “小二郎”武材说道:“此皇纲为大宋赐给大金的‘岁币’,一旦劫之,不仅是造了大宋的反,同时也造了大金的反。数万王师从天而降,你我众人将死无葬身之地。况且,此次承运岁币的,乃是南路一家镖局,是咱们的同行朋友。因此,若劫此皇纲,便时不忠不义之举。愚徒以为,万万不可为之!”

    “东霸天”贾百川满意地点点头,“‘小二郎’方才所说的,也正是我要说的。咱们本是安分守己的良民,怎敢打皇家的主意?还一得罪就是两家朝廷,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贾仁不服,说道:“爹啊,怕他个鸟甚?别说咱不是造反,就算咱真的要反,就凭咱目前的实力,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呀!”

    “住口!”贾百川扬起手,又要打,“乳臭未干的臭小子,好大的口气!给我滚后边去,再敢放屁,先撕烂你的狗嘴!”

    贾仁贾义退到一边,努着嘴,很是不服,却也不敢再顶撞老爹。

    “东霸天”贾百川又对众人说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我既然被江湖绿林道的朋友,尊为‘东霸天’,就要担当起这份江湖重任。海山镖局,不仅不能动皇纲,还要全力保护这队皇纲,特别是,在我山东境内,绝不能让皇纲有失!一旦皇纲在山东境内出事,甭管是否与咱们有关,你我项上人头,皆要出远门了!”

    大伙听玩,纷纷点头,都捏了一把汗。是呀,咱们名声这么大,如果真在山东出事,那可就是浑身是嘴说不明、跳进黄河洗不清啦!用句文雅一点儿的文言来形容呀,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这时候,海山镖局的总镖头,“东霸天”贾百川就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首先派人携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交付到山东境内大小各镖局、山东以外各大镖局的镖头手上。

    这亲笔信上的内容都是一致的,大意是说,这次押运岁币的,是咱们的武术同行,这充分的说明了,朝廷对咱们的认可和信任。所以,咱们万万不可辜负了圣上的一番美意,一定要团结一致,义务护送该镖队。希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紧密协作,巴拉巴拉……

    然后,贾百川亲自挑选了一批膀大腰圆、身强力壮的镖师趟子手,预备好整齐的服装,擦亮刀枪,洗干净镖旗,组成一支光鲜夺目的队伍,大张旗鼓地驻扎在泰山脚下,对外宣称,这就是海山镖局的全部精锐力量,义务为皇纲岁币保驾护航,让南路镖队顺利通过山东境内。

    与此同时,贾百川还联络了山东当地的一批练家子,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有一定声望的人物,组成民间请愿团,到刘豫府上请愿,请求知府大人派官兵护送。

    等等吧,总之,贾百川是动用了一切社会关系,把保护皇纲岁币的声势造了起来。海山镖局要义务保镖一事,已经是妇孺皆知。

    贾百川大费周章,自嘲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他赚来的,是黑白两道的齐声夸赞。

    官面上的人,夸他是侠肝义胆的忠义之士,忧国忧民的成功企业家,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总之,下一步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了;

    江湖绿林道呢,也说他为天下练武之人做出了表率,替咱们争了光、露了脸,不愧是以为值得敬仰的老大哥。

    在徐州以北,接应皇纲岁币的队伍在贾百川的带领下,严阵以待。

    身强力壮的彪形汉子,刀砍斧剁一般齐,就跟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一样,穿着整齐划一的服装,站成豆腐块儿一样的方阵,这里放段儿bgm就是国庆阅兵呀。

    两旁边是海山镖局的镖旗,辎重车上、房顶上、大树上……旌旗招展。正中央,高高耸立着一杆大帅旗,上面赫然写着“东霸天”三个大字。

    队伍的最前列,则是活鸡活鸭、各种待宰的牲畜,以及穿红挂绿的锣鼓队。这是等着迎接友军、为友军接风洗尘、大犒三军的架势。

    队伍的最后面,则是一百名官兵。这是刘豫咬着后槽牙,才忍痛割爱,调派出的一百个老弱病残。

    刘豫说了,自己并没有接到朝廷保驾护航的命令,更没有相应的财务报销凭证。换句话说,自己此次出兵保护,完全是费力不讨好、还赔本儿的事。一切财力、物力、人力,皆由他一人承担。

    最后,在得到贾百川负责报销此次行动的一切费用之后,刘豫才勉强调派了这一百人。

    贾百川也说了,这一百人的最大利用价值,就是他们身上的这层“皮”,这层官衣。他们只需在队伍后面充数就行。

    有了这一百人,贾百川的队伍就属于“官军”,若有江湖绿林道敢袭击贾百川,就如同袭击朝廷官军,那就等同于造反。这一百人,就是贾百川的“防弹衣”。

    一切都准备得当,大批欢迎队伍就在徐州驻扎下来,每日都要在城外列队恭候,翘首企盼,而这一盼,就是一个月。

    眨眼之间,一个月过去了,传说中浩浩荡荡的运镖队,连个影子都没看见。

    当大家都焦急万分的时候,却见“东霸天”贾百川依然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大家不禁佩服他的老成练达、成熟稳重。

    忽然,有家丁来报,说大事不好,出了大事了!

    所有人都惊慌起来,把目光投向贾百川。

    贾百川却是仰天大笑,“哈哈哈,该来的,总会来的。出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