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盗混元枪
字体: 16 + -

第九十章 真是精彩

    酒至正酣,李有子已经喝的有点儿高了,身子也晃了,眼睛也歪了,舌头也短了。四人是越聊越投机。

    趁着酒兴,李有子就提出要与这哥仨结拜,结盟拜把子,成为异性兄弟。

    没想到,这哥仨微微一沉吟,“呃……这个……”

    哥仨互相一对视,是婉言拒绝。

    怎么呢?

    人家这哥仨,不是把兄弟的哥仨。人家是同门师兄弟。

    您愣给人家拜把子,人家当然不敢贸然同意。回头怎么跟师父交代?

    哥仨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老师愿意收你了,改天举行个收徒仪式,您也成为我们的师兄弟了,那咱们自然而然就以师兄弟相称了。而且,要是在同门里论起来,你也肯定不是老四,指不定要排在几十名开外呢。

    李有子不管这一套,说他愿意收我,我还未必愿意拜他呢,不同意就拉倒!一生气,拍桌子走人了。

    哥仨也没追。心说走就走吧。反正他都说了,今后不会来捣乱了。再说了,哥仨吹捧他的话,也是违心的恭维,不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也不是真愿意跟这种泼皮无赖交往。走了更好,走了清净。

    李有子生气走了。

    “下山虎”董虎也起身告辞。

    老二老三还要多留他一会儿,“大哥,好不容易来一趟了,多待一会儿吧。咱兄弟也好长时间不在一块儿饮酒了。”

    “不了,武馆那边还有好些事呢。再说了——”“下山虎”董虎忽然坏笑着往三楼上一指,“你们俩,不是也有要紧的事儿吗?哈哈哈,走啦!”

    兄弟二人也是“哈哈”一笑,“好吧,难得大哥这么开明,那就改日再聚——小王,送送大爷。”

    李有子负气出走,酒局不欢而散。

    无论如何,李有子的名号是闯出来了。方圆附近一打听,好家伙,谁不知道李桥村“飞天蝎”李有子?

    从此之后,这位泼皮无赖界的后起之秀,大有赶超前辈的势头。这才叫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长江后浪推前浪。

    行走在大街小巷,大家都要躲着他走。只要他一出现,家家户户都关门上板儿,都净了街了。“飞天蝎”,李有子,狗友子,李净街……各种匪号如雪花一般,纷纷而至。

    李有子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满足之后是空虚。

    人前背后,静下心来,他也有空虚寂寞冷的时候。“这个什么西门吹灯拔蜡……瞧这倒霉名字,多不吉利!他们到底什么来头?居然敢瞧不起我?跟你结拜,那是给你脸,那是你祖坟上长灵芝了,居然给脸不兜着?”

    李有子越想越气,就决定摸一摸一合酒楼这两位当家的底细,顺便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前文书交代过,此时的李有子已经有了一身的能耐,只不过没有人知道,没人看的出来。因为他这一身能耐是经过高人指点的,练得不是寻常的武功。

    还是那句话,他怎么练的,又是哪位高人给指点的,这些问题都要在后文书中一一揭秘。

    连着几日,李有子都要在一合酒楼里用餐饮酒,这时候就不是讹了,而是真金白银的自掏腰包。为的就是暗中调查二当家、三当家的底细。

    小王和跑堂老刘也早就把这一情况偷偷汇报给了西门吹灯,说前些日子那个死瘸子经常来店中消费。

    老二老三一听说他不再捣乱,跟其他客人一样,是花钱吃喝,也就不再多问,也不去前面现身露面,有意识的躲着他。真要见了面,你是给他免单呀还是打折啊?

    在店中蹲守几日,李有子渐渐理出了一点儿头绪:

    二当家的,名叫西门吹灯,是孙静渊的二徒弟,擅于使剑。通过那一天拔剑挡菜刀,就能窥见其功夫一二;

    三当家的,名叫西门吹牛,是孙静渊的三徒弟,擅长用单刀。据说功夫与西门吹灯不相上下。

    二人是亲兄弟,很小的时候就跟随孙静渊习武,进步很快,头脑灵活,机制聪敏,深得孙静渊的宠爱。

    正因二人有些生意头脑,懂生意经,才把一合酒楼交给这兄弟二人打理。看得出来,孙静渊老爷子对他二人是十分器重的。

    同时,李有子的问题也来了:孙静渊亲自掌管着兴盛镖局,时常押镖、运镖,身边总要带些武艺高强、头脑机灵的徒弟护卫,却又为何把武艺高强的大徒弟、机智聪明的二徒弟三徒弟排除在外呢?

    江湖经验告诉李有子,这其中必然另有隐情。

    孙静渊绝不会如此草率,不在身边设置精兵勇将的。

    如此看来,只会有两种可能:第一,孙静渊的门徒中,能人辈出,武功高的、机灵聪明的,远不止这哥仨,而把酒楼和武馆交给他们仨,完全是照顾他们仨的资历,是一种给亲信的福利;

    第二,这仨人身上肯定带有一些臭毛病,是老爷子孙静渊所不能容忍的。眼不见,心不烦,这才把哥仨安排到镖局以外。

    李有子本人更倾向于第二种假设。

    因为这些日子以来,通过他的观察,他觉得一合酒楼的三楼,十分的可疑。从来没见过三楼开门待客。而伙计们却总是怂恿着客人到三楼消费,还伸手索要巨额消费,口口声声说是三楼有绝世好枪。

    李有子也曾有一搭无一搭的问老刘,说三楼到底有什么“好枪”?

    跑堂老刘瞥他一眼,只回答四个字,“少儿不宜!”

    而伙计们每当给客人们推荐时,也总是低低耳语。回头他问客人,客人们也多时含笑摇头,只字不提。

    这就更加勾引起李有子的好奇心了,心说究竟藏了什么宝贝,搞得这么隐秘?

    “嘿嘿,你不让我瞧啊,我偏要瞧!”

    李有子暗下决心,要亲自到楼上一观。

    按照听来的只言片语,他也知道“看枪”的规矩,白天收钱、晚上参观。

    这可正合了李有子的心意。

    就在这一晚,李有子垫步凌腰,借着漆黑的夜色,抽身上方,就躲在了三楼的窗户以外。

    三楼的窗户里点着灯,里面似有人影飘摇。

    李有子借着窗户缝往里一瞧,“嘿嘿!还真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