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盗混元枪
字体: 16 + -

第八十七章 常兴武馆

    李有子首战告捷,成功讹了一合酒楼,为了做到真正的“一举成名”、“一炮走红”,李有子还要继续扩大战果,转战常兴武馆。

    前文书咱们交代过,常兴武馆就在一合酒楼的西边,离得不是很远。其形式类似于固定的打把势卖艺的点。

    有个高台,比一般的擂台要大一些。上面摆放着兵器架,插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剪锤抓、拐子流星等十八班兵器,个个都是擦拭一新。

    边边角角之处,堆放着大小不一的石锁、石担子。

    台子正后方的中央靠墙的地方,耸立着一个粗壮的旗杆,上面飘摆着一面黄色大旗,上书“常兴”二字。

    武馆的弟子们,就在这个台子上练习各种武艺。有时候是各练各的,有时候也有模拟对战。

    基本功,当然是各种套路,拳脚的、兵刃的;模拟对战,也基本是半表演性质的。

    平时呢,台子底下都会有零零散散的观众,驻足围观,偶尔喊两声“好”。

    有愿意上台切磋的呢,人家也乐意奉陪。基本都是点到为止,游戏而已。

    既然是对战,难免会有意外受伤的情况。既然不是以命相搏,也就从来没有闹出过人命,顶多就是擦破点儿皮,碰破鼻子,都是表皮伤,稍加包扎也就没什么大碍。

    真要是有心加入武馆的,人家也有专人负责考察。考察合格的,就可以跟着一块儿练,练到一定时候,就可以拜师,正式入门深造。

    当然,围观的要是愿意给钱的,人家也不客气,给多少都随意;不给钱,也不落褒贬。

    一般情况下,底下围观的人不会超过十个。因为他们是常年驻点,也不光是为了表演,一天到晚都在练,所以一般不会有很多人同时围观。

    今天也是这样,临近傍黑天了,底下就五六个闲人,看着台上的弟子们举石锁、举石担子,聊以消遣。

    这五六个人也正要往家走,一回头,好家伙!街对面“呼啦啦”来了一帮人,少说得有百八十人,黑压压一片。

    走在最前面,生龙活虎、威风八面的,是一个……瘸子。

    这五六个人赶紧让开路,往旁边一闪,都不走了,偷偷议论道:“今天有好戏了,来了砸场子的了!”

    这位说了,“不能吧?瞧他们领头的,是个瘸子呀。”

    那位说了,“你不懂!俗话说,瘸子狠,瞎子怪。你别看他是个瘸子,指不定身怀什么绝技呢,瞧着吧。”

    说话间,人群“呼啦”一下,就聚集到了台子下方。转瞬之间,围了个水泄不通。

    台子上的人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武馆弟子们也纳闷,哪儿冒出来这么多观众?

    “好!”李有子先来一个碰头彩,攒足了底气,大喊一声“好”。

    台上弟子们一瞧,心说甭管从哪儿冒出来的吧,人家给咱喝彩了,咱就多卖卖力气吧。

    有那刚把石锁撂下的,也重新拎了起来,加班儿,耍了一通石锁。

    李有子看得高兴,掏出碎银子,就往台上扔,“好啊!好!”

    耍石锁的这位高兴了,“谢谢这位爷!得了,今天冲您这银子,我再给您卖卖力气。”

    石锁,是过去练武之人的一项重要器械,拿前清来说吧,这也是选拔武官的一项考试项目。

    武科考的时候,石锁跟大刀一样,也分不同的级别,有六十斤的、八十斤的、一百二十斤的。要求是不仅能抓举起来,更要“耍”起来。

    据说清朝武科考的时候,要“耍刀花”,前三下、后三下,就算过关。

    要想把石锁耍起来,不仅需要有过人的力量,还要具备精湛的技术。

    只见这位弟子叉腰站立,石锁就在两脚之间。稍微一运气,弯下腰来,单手提抓石锁,往上一抛,就把石锁抛到一人高,胳膊一弯,用胳膊肘接住,往下微微一沉,胳膊肘往上一顶,石锁翻滚而起,又是一人多高。

    连着用胳膊肘接了两次,等石锁再落下来的时候,就换成拳面来接。握手成拳,用拳面接住石锁,就在观众面前一晃,拳头一顶,用左右两拳各接一次。

    台底下观众纷纷叫好。

    就听李有子阴阳怪气来了一句,“人家都用肩膀的。”

    玩儿石锁的弟子本来挺得意的,听他这么一说,稍微一咬牙,又把石锁翻转着抛起,等石锁再落下来的时候,把胳膊放平,用肩头接住了石锁。再抛再接,两边的肩膀各接一次。

    台下人群爆发出热烈掌声。

    前排的李有子摇摇头,“啧啧啧,人家都用腿的。”

    玩儿石锁的弟子一歪身子,石锁从肩头滚落,就在快落地的时候,突然起脚,又快又准,脚尖正好插进石锁的锁眼,用脚背挑起了石锁。

    这可真是见功夫!力量不够,根本接不住;技巧不足,根本挑不中锁眼。玩儿石锁的,能玩儿到用脚接石锁,就算是炉火纯青了,上下翻飞,石锁就如同掌中的玩物。

    您可别忘了,这是几十斤重的石头疙瘩,不是鸡毛毽子。

    左右两脚如是一样,各接抛一次。

    观众们玩儿了命的鼓掌,“好呀——好!”

    就听李有子长长叹口气,“哎——这叫什么玩意儿?我是说,用中间那条腿。”

    “咣当”一声,玩儿石锁的弟子把石锁往地上一撩,“呼哧呼哧”直喘粗气,也不知是累的还是气的。

    李有子熟视无睹,又对旁边模拟对练的两个弟子指手画脚道:“花拳绣腿,这不是骗钱吗?还好意思出来丢人现眼呢?”

    这两位也停了下来,叉腰看着他。

    这会儿,台上的弟子们都不练了,都看出来了,这小子是来故意找茬儿的。就有腿快的,连忙跑到武馆里面,找教练师父去了。

    李有子看他们都不练了,就清了清嗓子,指着迎风飘摆的“常兴”大旗,“就这几招三脚猫的功夫,也好意思标名挂号?我看吶,趁早卷了大旗,别招人骂了!”

    “哦?哈哈哈,哪儿来的朋友,要摘我的旗号啊?”瓮声瓮气,声振屋瓦,就见武馆里走出一位毛脸彪形大汉,身穿英雄氅,狮子袢大刹腰,胸口的护心毛都露在外面,“刚才说话的是哪一个?你给我上得台来,我耳朵不好使,咱们是面对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