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盗混元枪
字体: 16 + -

第五十九章 李家有子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富家小少爷,李家的这位小公子,年少无知,放浪不羁,不务正业,沾染恶习,吃喝嫖赌,与亲兄弟姐妹分家翻脸。

    经过十余年的败坏,是卖光了田产,卖光了家业,终落得孤苦伶仃,饥寒交迫。昔日一位老相识,盛春院的退休女员工马芙蓉同志,携带些许私房钱,主动来投,以身相许,从此二人搭伙结伴,相濡以沫。

    热心邻居给他们提了一个醒,留下几句忠告。小李这才居安思危,给自己敲了警钟,于是决定跟这位马芙蓉,要尽一尽孝——要“有后”。

    又经数月的奋战,夫妻二人并未取得什么成效。

    两人总结分析了大半天,也没研究出个四五六来。最后,还是请了名医号脉会诊。

    大夫给二人号了脉,就知道了病根所在。

    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小李呢,算是“弹尽粮绝”;马芙蓉呢,“积劳成疾”,算半个工伤。另外,两人又都是年老体虚,四十开外。

    最后,老大夫就给二人说了实话,说他二人今生若想生育儿女,恐怕已经是不太可能了。除非是神仙下凡,才有可能枯木逢春。

    两人为此商量了一夜,既然不能亲自生养,那抱养、领养一个,总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天亮之后,两人就撒出风去,要求一个断了奶的男婴。

    事有凑巧,就在马芙蓉的原工作单位——盛春院,有位姓宋的窑姐儿,一不小心,染上了身孕。也搭着工作太忘我,等发现身怀有孕之时,已经过了时机,孩子已经成人形,不能再打掉。

    没办法,只能在盛春院中将孩子生下。

    也不知孩子父亲是谁,只能暂随母姓,也姓宋。没有大名,暂时取了一个乳名,叫“吉吉”,寓意是要吉利、吉祥。

    事有凑巧,小宋吉吉刚过百日,老同事马芙蓉就来求子。双方一拍即合,当天就把孩子抱回了李桥村。

    小李抱着小孩子,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脸上都快乐出花来了,“哎呀,逛窑子是有好处啊,是吧?你瞧,不用花钱不用费事,也不用伺候月子,白捡来一个大胖小子,给我养老送终,哎呀,真是祖上积德啊!这都是修桥修来的福分!”

    马芙蓉骂道:“别没羞没臊了!还好意思提你爸爸呢?真给你们家祖宗丢人。先给孩子起个名字吧,别老‘宋吉吉’的,把咱家的吉祥都送出去了。”

    “对,言之有理。那就叫‘留吉吉’?”

    “我呸!你姓李,我姓马,咱俩的孩子怎么姓刘了?”

    “对对对,还是宝贝儿夫人想的周全,那他不能姓刘,得随我的姓,姓李。李吉吉?”

    马芙蓉略加思索,说道:“你我年近半百,喜得一子,你我二人也算老有所依。暮年之福分,皆因有了此子……这样吧,就叫‘李有子’,如何?”

    “哎呀,好名字!对,就叫‘李有子’,我们老李家有了儿子。”

    打这儿起,这个孩子就叫“李有子”了。

    自从小李有了这个儿子——李有子,村民们就更恨他了。恨他什么?恨他管教孩子的方式,好端端的一个孩子,就这样毁在他们两个臭杂拌子手里了。

    李有子刚满百日,不到四个月,又没有母乳,只能喝小米糊糊,米汤米粥。两个人懒得动手做,这孩子整日处于饥饿之中。

    孩子饿了就只能哭。

    孩子一哭,这两位还嫌烦,就把孩子丢到别的屋,直接撂地上不管,说哭一会儿就不哭了。

    孙子,那是不哭了吗?那是把嗓子哭哑了。饿的没劲儿了,哭不出声来了。

    就在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被两口子丢在柴房,整整一天一夜,不管不问。等第二天过来一瞅,孩子身上的襁褓已经散开,腿上趴着两只大耗子。

    把耗子吓走,抱起孩子来一看,发现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左腿已经被耗子啃的露了骨头。

    赶紧找大夫给瞧病,总算保住了一条命。左腿也勉强保住,但从此留下了后遗症。

    简单的说,就是左腿发育畸形。只长骨头和皮,不长肉。而且骨头发育迟缓,在成年之前,一直是右腿长、左腿短,走路只能一瘸一拐。

    到了成年以后,右腿不再发育,左腿的骨头却还在缓慢发育,由于先前的受力不均,左腿上也没有肌肉支撑,所以导致左腿弯曲变形。

    这就是他六个月时被老鼠啃咬撕扯的后遗症。其实在那个年代,在那么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下,能保住一条命,就已经算是奇迹了。

    等孩子学会独立行走之后,街坊邻居的,看见这个孩子就要偷偷抹眼泪,特别是在夏天。多可怜的孩子啊!竟能被老鼠咬成这样,当父母的是干嘛吃的?

    这还不是最可气的。

    两口子有时候也抱着孩子出来闲逛,甭管遇上哪个街坊,小李可都不教好,净教给孩子骂人的话了。

    “哎,有子,他小名叫‘二瓜蛋子’,论起辈分来呢,他得管你叫声爷爷,来,喊他‘孙子,二瓜蛋子’,‘二瓜蛋子是我孙子’,来,你喊。”

    人道是,人之初,性本善。一岁多的小孩子,都知道这不是好话,抿着嘴,瞪着两只大眼睛,不好意思开口。

    当爹的还紧着催孩子,“快说呀,说完了,爸爸给你买糖吃!”

    “二瓜蛋子”也五十来岁的人了,提起拐杖来,用拐杖头指着小李的鼻子,骂道:“你呀你呀,你就作孽吧!挺好的孩子,让你给糟蹋了!看着吧,你得不了好报应!”

    等李有子长到四五岁的年纪,已经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种污言秽语,也知晓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外号小名。

    祖上积攒的这点儿声望,就被这混蛋两口子消费殆尽。

    李有子原本是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愣给这两口子养成了营养不良的畸形儿。身体的畸形还不要紧,心灵上的伤口是无法愈合的。

    有道是,善恶到头终有报。

    混蛋了一辈子的小李,终于还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