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盗混元枪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开始习武

    何生在小岛上跟“秃巴尼”黄蛤蟆玩儿得挺开心,这边可急坏了一大帮人。

    最着急的,当然就是陶双城和宗珠儿,心说这孩子也忒命苦了,这才三岁多一点,就可以用“命运多舛”四个字来总结这三年的时间了。

    找来找去,不见孩子的踪影。陶双城忽然一拍脑门,“坏了!岛上还一个黄蛤蟆呢!”这才赶紧往这边赶。

    刚到岸边,就见何生跟黄蛤蟆一前一后地往他这边跑来。何生踩在水面上,是如履平地;黄蛤蟆则“噗通”一声沉底儿。

    陶双城眼疾手快,来个“蜻蜓点水”,就把黄蛤蟆给捞了起来。

    再看黄蛤蟆,浑身红肿,抽搐发抖,已经昏迷过去。

    书说至此,咱得解释一下这条河水的秘密了。特别是黄蛤蟆,他最想搞明白这条河水为何这么邪性。

    这条河水引自卧龙湾,与白沙湖相联。整个湖水都冰凉无比。

    白沙湖的纵切面是一个漏斗形,湖底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湖底隧道。有人说,这里连接着地府的黄泉。

    黄蛤蟆之前把脚伸进水中,就是被“速冻”了一下,红肿和痛痒都是冻伤的表现。

    现在,他是全身冻伤。

    何生为什么能踩水而过呢?

    首先,水的密度比较大,比一般的水要沉一些。

    其次,何生天生的就具备元神,无论是内外的软硬功,都是天然的第二重。虽然他还不会使用,但踩水而过是他轻功的自发表现。

    黄蛤蟆体内毒火正在酝酿,猛地掉进河水中,又呛了两口水,内外冷热一激,毒火散去。也算一种治病的方法,但这属于是“恶治”,危险系数极高,而且伴随着极大的副作用。

    什么副作用呢?

    神智错乱。

    说是神智错乱吧,也不是完全地痴傻。他是时明白、时不明白,时而正常、时而癫疯。间歇性精神错乱。

    大家不禁唏嘘惋惜。最痛苦的,当属陶双城。

    陶双城抬手给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这叫什么事儿?请黄蛤蟆到此,一来是为引出金满堂,二来是要善渡于他,让他修行成正果。何曾想到要加害于他?这下可好,他日若是那金满堂找上门来,我还有何面目与他说道?”

    大伙再劝呗,说黄蛤蟆可能是被水淹了一下,脑子进了水,晒晒太阳、休息几天、再喝点儿板蓝根,也许就有改观了,等金满堂来了,我们为你作证,咱绝对不是存心害他,充其量算是过失伤人,没事儿……

    反正事已至此了,还能怎么办?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把黄蛤蟆安置在哪儿呢?铁叶村?升龙谷?哪儿都不合适,万一转成狂躁型精神病患者呢?商量到最后,还是这座小孤岛最合适。

    简单地搭建起一个窝棚,这其中过程也就无需细表。

    陶双城从此跟黄蛤蟆同居了,一方面是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另一方面,也是看住他,以免他犯病伤人。

    饮食洗漱等应用之物,皆由完颜宗燊负责每日运送、清理。顺便把两个孩子带过来。

    把孩子带过来干嘛呢?

    三四的孩子,哪儿玩儿都一样。就在这座孤岛上,陶双城半是教授武艺,半是陪同孩子玩耍。

    小孩子嘛,不管是习文还是练武,都讲究一个寓教于乐。在玩耍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现在的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看新闻,说一个三岁的小孩儿就开始谢顶了,原因是他家长给他报了五个兴趣班。

    倒霉就倒霉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鬼话了。郭德纲有句话说的好,望子成龙的家长,本身都不是龙。

    你都没成功,干嘛挤兑孩子?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孔子曰,欲速则不达。

    若要孩子勤学苦练,家长首先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嘛,身教大于言传。

    陶媛、何生来到岛上,耳濡目染的就是陶双城与完颜宗燊、惠宁习武锻炼。不用家长强迫,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要模仿。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三个大人,轮流腾出一个人来,看护着黄蛤蟆,剩下那俩或是站桩、或是打拳踢腿。

    两个小孩儿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乐此不疲,根本就不用大人们强逼。

    那黄蛤蟆也是童心未泯,也跟在后面比比划划,嘻嘻哈哈。

    休息的时候,完颜宗燊就在地上画阵型图,可不给孩子说是阵型图,只说是“画画玩儿”,俩孩子也跟着画。

    您各位注意,如果家里有小孩子的,一定不要过早地灌输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什么“出人头地”啊、什么发大财啊……童年就应该天真烂漫,就是玩儿!学英语也是玩儿,书法、绘画,都是业余爱好,一个字,就是“玩儿”!不是为了拿什么奖、获得什么名次。

    只要孩子感兴趣,自然也就能出成绩,至于所谓的“成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完颜宗燊深知师父陶双城的用意,所以不敢说这是兵书战策。至于打拳踢腿,不过是做早操。

    别看何生年仅四岁,年幼无知。但他天生具备元神,天然具有第二重功力,只需有明白人稍加指点,功夫就比常人苦练十几年的还要深厚。

    因为常人至多练满第一重,人家起步就是第二重。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天资虽高,现在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才能有所进阶,不能操之过急。

    每日的教学看似是很轻松的,蹲蹲马步,伸胳膊伸腿……完颜宗燊忍不住要找师父说两句话了。

    “师父,我那小师哥自然是要这般打基础的,不过蠢徒我……想练两手玩意儿,您看……”

    陶双城看他一眼,摇头笑道:“你以为,你比你师哥的基础好吗?”

    “蠢徒不敢。”

    陶双城又拿嘴向黄蛤蟆那边一努,“实不相瞒,你现在连他都不如。”

    “啊?”完颜宗燊心说这我可不敢苟同了,比我师哥,我还真有些含糊,要说跟黄蛤蟆比,我还是有些把握的,“师父,您这……”

    “我就知道你心中不服,且听为师慢慢道来。”

    “弟子愿洗耳恭听。”

    “好,那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