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灾
字体: 16 + -

第四百二十章 芦花镇

第四百二十章 芦花镇

芦花镇原先叫芦花村是一个紧靠着一条大河长满芦花的村子。村民主要是靠捕鱼和种田为生,相传芦花村所倚靠的这条河在很久以前经常的泛滥,包括芦花村在内的好几个村子经常受灾。但是一来这边的土地肥沃,再加上人们总有故土难离的思想,这里的村民就算是受灾也一直舍不得离开这里。芦花村的村民们对这条大河是又爱又恨。

那是不知道在哪个朝代的时候,当时是国家还算稳定,经济应该也不错。有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县令开始考虑如何让大河不再泛滥。

当时正巧有一位姓赵的护国真人巡游到附近的州城,这位县令就连夜带着随从找到了护国真人暂住的馆驿。

护国真人见县令言辞恳切,也就没有等到天亮。一行人在县令的带领下就来到了河边。

这位护国真人在查看了这附近的地势和山川走向之后,一方面让县令召集民夫疏浚河道,一方面找石匠雕刻好了五头镇河石牛。在做了一番法之后,在疏浚河道的时候,这五头镇河石牛也都被分别按照护国真人的指示埋在了河底。其中有一头镇河石牛就埋在了芦花村的附近。

自从这五头镇河石牛被埋下之后,说也神奇,平均三年就闹两次水患的芦花村,就再也没有闹过水患。

经过时间的变迁,等到了民国年间的时候,本来就土地肥沃,河里又盛产鱼虾,这小小的芦花村慢慢的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芦花镇。

在镇子的边上,住着一对靠打渔为生的夫妻,带着一对儿女在艰难的度日。男主人有一天去河里捕鱼。傍晚的时候,一起出去的同伴带回来了一个坏消息!说男主人可能是中午喝了酒,在下午打鱼的时候失足淹死了!

这个消息对于这位年轻的母亲来说,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一般,一下子就打碎了原本还算平静的生活。

那时候人们的封建思想还比较严重,认为女人在丈夫死后,就最好是不改嫁,这样才是一个本分的女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这位年轻的母亲只得咬着牙苦撑着这个已经塌了一半的家。

这位年轻的母亲白天出去给人做帮工,晚上回来做针线活,甚是辛苦。所幸一对儿女懂事。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男主人过世后的四年后,已经十五岁的儿子就已经开始和别人一起出去捕鱼了。十三岁的女儿也已经是把家务都拿下了。每天给自己的哥哥送饭。这个家庭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终于是有了起色。

时光如梭,转眼间就这样过了三年。这天,给哥哥送饭的少女走的快到河边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体态比较粗胖的年轻人。那时候,穷人家的孩子一般都吃不饱饭的。那营养不良的身体自然就瘦。所以那时候人们管那些能够吃饱饭,长得胖的人叫富态。

这个年轻人很有礼貌的拦住了少女,自称出来玩的时候,和家人走散了,现在饿得很,想要让少女把篮子里的饭给自己吃。当然,年轻人说了,绝对不会白吃的。说着,年轻人从兜里掏出了一大把的黄金和白银。

少女平时就比较善良,自然就答应了年轻人的要求。只不过,少女也清楚,自己的这种普通家常便饭,无论如何也不需要用黄金和白银来买。于是坚持不要,除非对方给自己铜板,因为少女只认铜钱。

那给年轻人也被少女不贪慕金银的品行给感动了。他掏出一大把的铜钱扔进了少女的空篮子里。然后拿着那份午饭走掉了。少女知道这铜钱绝对是超过自己的饭钱了。就想要喊住年轻人,退给人家多余的铜钱。可是那年轻人已经飞快的走了。

少女追了一程之后,发现追不上那个年轻人,也就放弃了。就当自己发了一笔小财。她赶快就返回家,她还要重新准备饭菜给自己的哥哥送去呢!

少女一回家,她的母亲就感到很奇怪,这孩子今天回来的怎么这么早啊?平时都要等哥哥吃完饭的。

少女就把自己路上的遭遇和自己的母亲说了,还把那个年轻人给了自己的铜钱都倒在了桌子上。

少女的母亲看着桌子上的铜钱,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她用手翻了翻,心中奇怪,为什么这些铜钱有的大,有的小,上面的字码还都不是一样的呢?而且有些铜钱上都泛着绿色的铜锈。听自己的女儿说,那个青年人还企图给金银来着,那么,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了,有钱人家的铜钱为什么这么杂乱啊?少女的母亲就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

少女的母亲想从铜钱的字上下手,看看这些铜钱是什么朝代的。可是那时候的穷人大多没有接受过教育,不识字啊!以至于当时写信需要找人代写,收到信件后也要找人念。回信的时候也一样。自然的,一些夫妻和情侣之间的悄悄话就不方便写在信里了。

少女的母亲在打发自己的女儿又给儿子送饭去以后,就拿着这一大把铜钱出了门。

在绕过一道街之后,少女的母亲来到了一座私塾的门前。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夫子,平素里街坊四邻的有个需要识文断字的事情,就都找这位老夫子。这位老夫子主要是靠学费谋生,名声又好,学生多的很。也不缺这点小钱,所以都是免费给街坊四邻们帮忙。

当这位少女的母亲拿着这一把铜钱放在桌子上以后,这位教书的老夫子仔细的看了起来。良久之后,这位老夫子抬头对这位少女的母亲问起了铜钱的来历。少女的母亲出于谨慎,没有敢把铜钱的真正来历告诉这位老夫子,只是推说是从自家地里刨出来的一个罐子里找出来的。

老夫子听少女的母亲这么一说,就笑着说道:“这一把铜钱,你要是出去花,可能会花不出去。”

少女的母亲紧张的问道:“难道这铜钱是假的不成?”

老夫子笑着摇摇头说:“这铜钱都是真的,只是各朝各代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的就不想要。不过,若是卖给那些收藏古玩的,或者道士们倒也可以卖个好价钱,很多古铜钱比现在的银元还要值钱呢!我倒是好奇这个罐子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埋下去的,怎么连现在的铜钱也有啊?”

少女的母亲听到这里,就觉得自己的女儿遇到的这个年轻人有问题。于是就赶紧把这铜钱的来历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老夫子。并且猜测那个年轻人是不是水鬼啊?老夫子淡淡的一笑,劝那位母亲道:“你也别太担心,咱们这里并非是战乱和人迹罕至,不会有什么妖魔鬼怪,而且对方只求一餐,也并无恶意。放心好了。”

听老夫子这么一说,这位母亲的心才放下来。后来回家之后,想想也觉得自己多心,也就没有和自己的女儿说这件事。

这件事情过去后没有多久,有一次少女去河边找哥哥的时候,看到前方围了一大圈的人。少女好奇的一问路人,才知道是有人落水了。少女的父亲就是溺水而亡的,少女的心莫名的就紧张起来!她生怕这个可怜的溺水者就是自己的哥哥!

少女不由分说的分开了众人,她必须看看这个溺水者是什么人。结果,溺水的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而这个孩子的旁边正蹲着一个年轻人。他把这个溺水的孩子架在自己的膝盖上,让孩子的头部放低,来把孩子灌进肚子里的河水给控出来。

少女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不由得对这个救治孩子的年轻人产生了好感。当这个年轻人把孩子救醒之后。一抬头,正好看到了少女。就对着少女展颜一笑。

少女一看,这个救人者正是那天和自己买饭的年轻人!

这次的偶遇,可以说是拉进了两人的关系。少女主动的对这个年轻人微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年轻人见那个孩子醒转过来了,应该也不会有生命危险了,就把孩子托付给认识孩子的路人,让他们把孩子带回家去。

等把孩子的事情处理完之后,这个年轻人就起身和少女攀谈了起来。

少女本身就对这个年轻人有好感,自然就告诉了这个年轻人,自己叫做张青枝,小名唤作青儿。而年轻人则自我介绍叫做石宝生。声称自己上次来这里游玩之后,感觉这里景色和民风都很好,就决定在这里定居。是新搬过来这里居住的,以后希望能和青儿交个朋友。

青儿自然不反对。自此之后,俩人就常在河边相遇,并且慢慢的熟络了起来。

青儿自从和这个石宝生交往之后,发现这个石宝生非常的善良,不单是对人好,对一些小动物也十分的爱护。而且从不吝惜钱财,不由得被石宝生所吸引。青儿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渐渐的对石宝生从好感转化为了爱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