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凌虚
字体: 16 + -

第一章 十三当家

    此之究竟是福还是祸?

    飞云阁中,一青衣文士与白衣少年正在讲说九州之史。

    说到最后,青衣文士不免长长一叹,嘴里兀自念着‘福祸’二字。

    而一旁的少年则是低下头来,沉吟不发,皱眉思索了起来。

    “此之是祸绝非福!”许久,白衣少年抬起头来,缓缓吐道:“而且是大祸临头的祸!”

    “哦?”那青衣文士目露异色,似是有些惊讶,亦有些惊喜,稍一平复之后,便道:“十三弟,说来听听?”

    那青衣文士面容清秀,看似岁数不大,然而早已是不惑之年,而那白衣少年不过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二人年龄相差悬殊。

    岂料,这二人并非父子,亦非宗亲。

    即便如此,按常理而言,二人就算不以师徒之礼相称,也不至于以兄弟身份互道才是,这当中关系,倒是令人颇为费解。

    “小弟见识短浅,还是不说为好,以免让三哥见笑。”白衣少年摇了摇头。

    “十三弟但说无妨。”青衣文士微微笑道:“在这飞云寨中,你虽年幼,见识却是极广,不妨说说便是。”

    白衣少年点了点头,而后正色说道:“当今九州,大齐统治,外无妖兽为患,国内物阜民丰,九州子民倒也安居乐业……”

    青衣文士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然而大齐之所以在九州立国,究其原因,便是海外修真之势打击九州修行之风所致,当今修行末路,九州修真者寥寥无几,如此可见一斑。”

    “长此以往下去,即便再过上千年万年,九州也不过是海外修真界的附属之地!”

    “况且,大齐原本便是海外修真世家的旁支,等到日后哪一天,海外修真之势坐不住了,将矛头彻底指向九州,九州子民又有什么能力发起抵抗,无非任人宰割罢了!”

    白衣少年郑重说道:“故而小弟有言,此之是祸,绝非福!”

    “好好好!”青衣文士一连三个好字,当即说道:“十三弟果然明眼之见!”

    随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连道:“你如今刚过十六,已算成年,听你所言,其志不小,恐怕飞云寨十三当家这个位置是有些坐得不耐烦了罢,说说,你今后有何打算?”

    “我……”白衣少年一怔,他没料想眼前这个做哥哥的,竟然一语道破自己心中多年来所想,一时竟不免犹豫了半晌。

    “还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三哥。”白衣少年突然一反常态,极力向青衣文士迎笑讨好道:“哥哥不愧是咱们飞云寨的大军师,虽无武力,智谋却是举世无双,谋略出众,就连这份心智亦非常人能及。”

    “你少来拍我马屁。”青衣文士白了他一眼,这才说道:“说吧,今后你有何打算,别忘了我事先可提醒过你,如今整个飞云寨是二哥说了算,你别指望我同意便可以了!”

    不知为何,一想到二哥终日摆着一张冷冰冰的脸,少年立时便泄了气。

    只见他垂头低语道:“看来入朝为官之事,二哥是死活都不会同意了!”

    “入朝为官?”青衣文士脸色微变,沉吟说道:“眼下武举之期在即,想来入朝为官也是这个时候……嗯?你是想借机学那修真之道吧?”

    少年兀自低头不语,但在青衣文士看来,眼前这个十三弟算是默认了。

    “修行之事,岂是你想得这般轻松自在,何况你父母当初……”他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立时缄口不言。

    好在少年至始至终都低着头,正一门心思绞尽脑汁该如何说服二哥,倒也并未留意那青衣文士的一时口误。

    “罢了罢了!”青衣文士好言安慰他道:“如今飞云寨内,只有二哥、四弟和你我四位当家的,即便你五哥回来,也要数日时间,此事还有待商榷,不急在一时!”

    “报!”便在这时,山下有巡山喽啰回报:“禀报两位当家的,五爷回山,现人已快到山脚……”

    “五哥回来了?我可是三年没有见到他了!”少年双眸一亮,整个人立马变得精神了许多,面容一扫先前阴霾。

    “说五弟五弟就到……”青衣文士莞尔摇头,随后吩咐左右摆宴,为五当家接风洗尘,又派人禀报二当家和四当家,一切有条不紊。

    “五哥既已回山,我这就下山去迎接,告辞了三哥!”少年话还未说完,整个人一溜烟便冲出了飞云阁。

    “这孩子……”青衣文士无奈直摇头,嘴里却是暗自念叨:“名儿日渐成长,如今已逐渐成年,所幸这孩子天资聪颖,文武兼资!”

    “只是名儿自小性格刚硬,此次入朝为官,怕是难以阻拦,但愿他不要尽早牵涉出昔日旧怨才是!”

    “万望恩公在天之灵,庇佑孩子平平安安,逢凶化吉……”

    ……

    一出飞云阁,疾行奔走间,白衣少年恍如一道银光白练,止不住的闪烁挪移,数个呼吸间,便已逾越过近百丈之距,其速不可谓不快。

    其时初夏,日上三竿,然而飞云寨地处危崖要塞,地势险要,终日云雾缭绕,是以危崖之上,远远望去,仍是模糊一片。

    好在少年自小熟悉此处山道,加之身手敏捷不凡,不消片刻,便已穿过层层天堑,随后又度过飞云铁索,来到山腰。

    此时,山中云雾渐散,阳光映来,打在少年脸上,倒颇有几分俊秀。

    这白衣少年虽身为飞云寨十三当家的,然而对于自己的身世来历,却始终是一个谜团。

    小时候,他时常向山寨中的几位哥哥询问自己的身世来历,只是几位哥哥大都不愿多提。

    有时候问得不耐烦了,哥哥们众口一词,说是他父母临终托孤,当他想要再深入打听时,几位哥哥却是再也不肯多说,任凭他哭喊打闹,只管不予理会。

    以至于一十六年来,他只知自己姓莫,不知其名,想是当初他父母临终之时,情况危急,就连刚出世孩儿的名字都未曾想好,便托付给了旁人。

    此后,这少年自打记事之起,索性自己便叫自己莫名。

    如此这般,待他年纪稍长,于自己身世来历,便不再多问,只是心中对于此事,却是念念不忘。

    ……

    不多时,白衣少年莫名奔下山来,沿途巡山岗哨们纷纷随之同行。

    待众人行至山下,已然聚集了数百号人,可谓声势壮大,然而这数百号人手只不过是飞云寨的一小撮势力罢了。

    须知,飞云寨势力极大,乃是青州、扬州与雷州交界的一处山贼土匪聚集之所,方圆数百里之内,皆是飞云寨的地盘。

    而此处又是过往商客必经之路,时常行人不断,好在飞云寨自建寨之初,便传下飞云铁则:只收买路财,绝不滥伤人,如有违逆者,一律严惩之。

    是以过往商客每逢行经于此,只需留下些酒肉钱财,权且意思一番,倒也相安无事。

    尤其是近年来,也不知是何缘故,飞云寨山贼们就连所谓的酒肉钱财也懒得收取,任凭商客自行给予,更别提什么谋财害命了。

    原以为飞云寨大势已去,就此灭亡,殊不知,飞云寨势力却在暗中急剧扩张,数年来已经吞并了周围大大小小数十股势力,如今飞云寨山贼土匪数量更是多达十万之众。

    一时间,三州境内,黑道之中,仅飞云寨一家独大。

    对此,三州官府深恶痛绝,时常以剿匪为名,屡屡派兵,结果均徒劳而返。

    ……

    此时,莫名率领数百号人已然来到山脚大道上,静候飞云寨五当家归来。

    如此过了小半个时辰,一支商队正缓缓而来……

    只见整支商队共有七辆马车,每辆马车分别载着四五口大箱子,马车一路咯吱作响,显是箱中物件极多。

    马车四周,有数十人各乘一骑,而那为首之人,却是一个小腹微胖,身着锦衣,留有八字胡须的中年男子,十足是个商贾大富。

    “呔!”

    只见莫名咧嘴一笑,从人群中纵了出来,拦住了这支商队的去路,嘴里却是振振有词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须得向小爷我留下些买路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