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问真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十里古道送恩人

    梳灵城外客栈大堂,排满了长睡不醒的梳灵国百姓。

    一位身着青袍大袖的老人,愁眉不展的为他们把脉,李玄冲与王长山两人于一边静候消息。

    老人抬起患者眼皮,又在腹部揉了几下,缓缓停了下来。

    “候老,可是有眉头了?”王长山率先开口问道。

    候姓老人苦涩摇头,叹息一声道:“老夫从医多年,医治过数不清的疑难杂症,可从未见过这样怪的病症。你们瞧……”

    他抬起患者眼皮,眼中血丝密布。沉吟道:“患者体无外伤,呼吸脉搏均为正常。按理说这是沉睡时的症状,并无什么大碍。我以针刺其发肤,却无反应,知觉全无。我以各种方法试过,也不能确定他们是何病症,只是……”

    “只是如何?”王长山追问道。

    “只是我以手按压时,偶尔会感觉到里面有异物穿行,不知是不是弄错了……”候老行医已久,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状况,不禁感觉自己有可能出错了。

    王长山与李玄冲对视一眼,顿时了解对方心中所忧。这名大夫的感觉不会错,百足道人最擅长用虫,说不定就是用虫下术,控制住了梳灵国的百姓。

    自李玄冲昨日灭了百足道人后,中了术的百姓接二连三的倒下去,昏迷不醒。大街上下着细雨,时值夏秋交际,若是不将昏迷百姓带回干燥地带照顾好,只怕恢复过来也会落下病根。

    好在梳灵国城中并非所有人都中了法术,经过王长山带头,集结了尚有灵智的百姓富绅,为倒地不醒之人提供了卧榻之处。

    经过百足道人与老皇帝的接连闹腾,积淀本就不深的梳灵国,飘摇欲到。

    朝中大臣全没,国中守卫力量十不存一,日常经营耕作还好,依然有人在坚守。可那城中治防,朝野大事,俱都没人去管。

    城中顿生民乱,若不是在军中素有威望的王长山带队维持,只怕这梳灵国早就内乱四起了。

    如今紧要,就是要让中术之人苏醒,否则长此以往,必定酿出大乱。

    “应该留着国师一命……”李玄冲见连候老这样的老大夫都无能为力,不禁有些后悔。

    王长山安抚道:“李兄弟做的对,不杀了妖道,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现在妖道没了,我们只要设法破了他的术法,就能好转起来。”

    “可要如何才能破了妖道术法呢?”李玄冲喃喃自语。

    先前他问过女鬼林妙依,得知的答复是,女尸林妙依为阴尸之身,一身尸气于生人有大害。纵使运了巧劲,也不见得就能逼出体内小虫,还会弄巧成拙害了他们。

    而女鬼林妙依一身阴魂之力,可隔空操物,再细致的小虫她也能拿住。只是她毕竟是阴魂之身,一身修为尚未能到穿透生人血肉,感应小虫所在的地步……

    李玄冲想到此处,忽然一呆。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阴魂无法感应生人体内的事物,若是我来感应,然后再告知林姑娘位置所在呢?虽然中间隔了一环,总归还是有些可能的。

    王长山见李玄冲呆了一下,复又跳了起来手舞足蹈,以为他得了失心疯,赶紧拿住他,关切道:“李兄弟你怎么了?”

    “有个想法,不过需要实验一二,有了确切成果再告诉你!”李玄冲神神秘秘的,王长山也不好多问,继续发愁难民如何安置的事情。

    李玄冲找了一处安静的屋子,静下心来,侵入无我之境。

    很快,他就察觉到体内那股气所在。

    《九数定玄真经》里的仙人吐纳法,在李玄冲日积月累的练习下,已成为一种习惯。这段时日以来的呼吸吐纳,让李玄冲炼出了那股极小的微弱真气。

    他闭目感应,随着这股气的前进,李玄冲能感觉到这股气周边的情况,不说如观掌纹,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能清楚的感应到真气周边的情况,那么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一个问题:如何将那股气导出体外,去感应患者体内的虫术所在?

    李玄冲心思微动,引导着体内真气,往四肢末节处奔行而去。

    尚未行至手指经脉等末节处,就遇到了问题:体内真气行至四肢末尾,仿佛遇到了莫大的阻碍。在他极力催动之下,真气如行山路,必须劈开遮挡之物,去势变得极为缓慢。

    而且随着真气行走,他感觉自己手指等末端剧痛无比,好像是真气在硬生生辟出一条道路一样,蛮不讲理痛入心扉。

    此种情况,那是因为人体经络有限所致。

    真气在体内所行大道为经脉,好似在阳关大道之上行走,去势不减。

    而人体之内除了主脉外,剩余经络全是未经开垦的林间小路,真气行走其中,走不了几步就要遇山开山,遇河架桥,不仅行程缓慢,更会损耗根本。

    待修行至明气境后期,炼出一口玄妙之气,质地坚韧,方才开始突破体内经脉玄关,晋升走脉境界。

    以李玄冲如今的真气浑厚程度,尚未辟出多少条道路,就要被损耗一空,于事无补。

    碰了一壁的李玄冲没有丧气,脑海运转,找寻破局之法。

    忽然他灵光一闪,现出一个想法:为何要舍近求远,从体内突破?也可以将这口气吐出来啊!

    这灵光一闪的想法刚一出现,李玄冲开始验就一番。

    与仙人吐纳法,一呼一吸间孕养真气不同。李玄冲现在要做的,只是将体内孕养出的那口真气,通过吐纳引出体外。

    他端坐于正中,嘴巴微张意念一动,一团真气顺应他心意疾走,从口窍之处突出体外。

    呼……一片淡白色,几乎微不可查的真气透出体外。受那微风吹风,还未凝结成质的微弱真气,便被吹散开来。

    李玄冲赶忙将之收回,依照仙人吐纳的玄妙韵律运转后,再次呼出。

    这次呼出的真气,也不知是何缘故,变得凝实了一丝,微风吹拂下还剩一部分残留。

    随着这口真气呼出,李玄冲感应周身,竟是周边景象如现眼前。

    李玄冲大喜过望,依照这个法门运行下去,不仅救人有望,自身那口真气也会越发凝实!

    ……

    下了半个多月小雨的梳灵国,今天格外的热闹。

    家家户户挂上了红灯笼表示喜庆,往来此处的外地人初次见了,不免会觉得奇怪。

    大秦铁骑将至,这群乡巴佬怎么这么开心?莫非是皇帝大婚又或是其他举国欢庆的大事?

    再细打听,才恍然明白,这事跟梳灵国皇家一点关系都没有。经过一次大难的梳灵国,受那遗臭万年老皇帝的祸害,原来的皇家早就被百姓赶走了。

    大家如此高兴的原因是,他们的救命大恩人,终于肯收礼了。

    就在前几天,大恩人接连被一波接着一波过来叩谢救命大恩的百姓,给灌醉了。

    醉了之后,有人故意问他,这救了梳灵城中大半百姓的大恩如何才能报答。大恩人开了金口,说要像样一点的文房四宝,手中金银也缺,如果再能多点珍藏古书典籍就更美了。

    于是乎,碍于先前大恩人硬是不收礼,不好准备礼物的各家各户,纷纷按照恩人所喜准备了大礼。

    甚至在家中挂起了节庆时才用到的红灯笼,以示喜庆。

    梳灵国中兜售文房四宝的店铺,人潮爆满。各个涨红了脸往里面挤,争抢着要买最好的礼物送给大恩人。一夜之间,笔墨纸砚价格暴涨,周边国家商人闻讯赶来,发了一笔大财。

    一些家中殷实的人家,不仅拿出了文房四宝,连书籍古卷都是拿车来装,金银之物更是装在小盒子里存着;

    家中不富裕的人家,绞尽脑汁要给恩人留个好印象,特意找书斋先生写字画画,无非是一些朴实的祝福话语,祝恩人老爷寿比祁连山。

    而重新统御了梳灵国朝廷,以王长山为代表的新一代梳灵国朝廷要员,备齐了车马,一车车的装着礼物往大恩人落脚处送去。

    这些在他们心中不成敬意的小心意,满含着一个破落国家百姓,心中最朴实真切的祝愿。

    若不是那位从天而降得恩人老爷,出手平定了祸国妖道,绞杀了视他们性命如草芥的一国之君,最后更是出手将他们救于水火之中……

    百姓们至今不愿想起,恩人来临前的黑暗岁月。

    ……

    李玄冲刚从宿醉中苏醒,就听见楼下的车马吵闹声。昨日他趁着夜色,悄悄的要离开客栈,继续踏上修行之路。

    没想到他刚一溜走,就被百姓自发组成的巡察队“抓了”回来。王长山闻讯,更是火急火燎的赶来。

    当李玄冲当着大家的面,说要离开梳灵国时,大家都不乐意了:还没有好好谢过大恩人,怎么能就这样走了?

    只是李玄冲去意已决,与热情高涨的大家好说歹说,才约定了今晚不醉不归,明天再行启程的决定。

    他这一答应要喝酒,那边等候多时的青年壮汉,立马从皇宫酒窖里搬出一坛坛美酒;那边的厨房师傅,招呼着众人架起了好多大锅,就沿着李玄冲所住客栈,摆设了一条长数百丈的流水宴。

    李玄冲使劲揉了揉脑袋,宿醉不醒的痛苦缠着他。昨晚是谁先开始灌他酒的了?

    是王长山这孙子,带着一群壮汉过来找他拼酒,一人接着一人。喝到最后,城中得了他救治的百姓,一个个排成长队与他对饮。

    盛情难却,喝到最后,李玄冲喝到脾胃翻江倒海,随即昏倒不省人事。

    “昨天发生了什么?下面闹得又是哪一出?”李玄冲收拾好行囊走下楼去,一看外面的景象,顿时傻眼了。

    现下为夏秋交际之时,大中午的太阳依旧毒辣,没想到就这样,还是有人在这边埋伏他。

    这一边,无数位梳灵国中的百姓在他住处排成长龙,一溜烟看不到头。

    另一边,无数个行囊包裹精美礼盒,堆积成山。光是装着金银首饰的礼盒,就堆了几丈之高……

    “是恩人!恩人出来了!”有人见到了李玄冲的身影,大吼一声。

    顿时,无数双眼睛齐刷刷的转了过来,聚焦于李玄冲身上。

    “大家保持秩序!不要乱,让李兄弟出来!”人群当首的,是主持秩序的王长山。

    他见李玄冲出来,赶紧迎了上去,坏笑道:“这下我看你怎么走。”

    李玄冲脑袋都大了,无奈道:“我今天是一定要走的。到底什么架势,你跟我说说,心里发虚……”

    王长山将他昨日情况一一与他说了,笑道:“怎么样,你要的礼物我们可全部给你找来了,一样不少。你看看,想怎么带走?要不留在这里算了……”

    李玄冲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走出客栈之外。鼎沸的人声,随他手势而渐渐安静。

    “多谢各位厚爱。”李玄冲环顾四周,每一个与他对视的眼神,都充满真情实意。

    李玄冲对大家一抱拳:“凑巧为大家出了把力,算不得什么。在下还有要事缠身,不得不走,在此向各位别过!”

    “恩人你有事要走我们不拦着,礼物你都带上吧!”

    “是啊小先生,带上这些书吧,这些书是我祖上留下的,我一个大老粗也看不懂,送给小先生正合适!”

    “还有我的!我家有一卷古籍被我爷爷藏了好久,今天爷爷听说你要走,一定要拿出来送给你!”

    ……

    李玄冲心中感动,如果他身上真能装下这么多,他一定不却盛情。

    “多谢各位的礼物,这些礼物我收下了!只是我现在拿不下这么多东西,大家的心意这么贵重,我一定要好好保存起来……不如这样吧,在这里借你们一处地方,先暂时存着。等我了却了手中要事,再过来与你们一聚!”

    王长山闻言振臂一呼:“不如我们为李兄弟建个家,如何?”

    “好!”“我出力!”

    “我家有钱,我出钱买石头木材!”

    李玄冲见众人兴致高涨,也不推辞。拉过了王长山,斟酌了一下词语,嘱咐道:“如果可能,你们最好与大秦交好,梳灵国就算没了,人还在就好。”

    王长山笑哈哈,言道:“你就放心吧!大魏不把我们当人看,我们绝对不会倒了他那边。大不了大秦铁骑到了,我们开门欢迎就是!”

    李玄冲微微点头,也不多说,与众人挥手告别。

    这一日,排队相送李玄冲的队伍,从城头排到城尾。少年一路东去,队伍一路跟随数十里,最后日落西山方才回城。

    皇宫旁边,一座名为李公府邸的方正大院破土建成。

    自那日以后,每年的今日被定为举国庆典,欢庆团圆同时,遥念当年书生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