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电波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六章:视察能源号

    蹑手蹑脚的走过吊桥,来到了一道防护门前。

    “哎?这怎么进去?”门上没有把手也没有电子仪器,这怎么进去?

    “首长,用您的胸牌。”工作人员喊着提醒他。

    “好!”

    张明阳摘下胸牌举在胸前。

    “叮!”

    一声脆响,门划开了。

    张明阳伸出头往里面看,发现里面是个房间,布局跟月球基地上的换氧间很是相似,当他走进去,外面的防护门自动关闭了。

    “请出示证件。”

    提示音响起,张明阳又拿着胸牌照了一下。

    “身份确认,张明阳总督察。”

    “叮!”

    又是一声脆响,里面又打开了一道门,这次还没等张明阳再神头观察,从里面走出了一个人。

    “首长,您好。”

    这人一上来握着张明阳的手不停的摇晃,“首长,您今天要检查什么位置?我带您去。”

    这人一上来搞得张明阳有点晕,“你认识我?”

    “当然认识,今天中午总督察是个年轻人的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这么快?”张明阳想着那估计应该是在餐厅里被人认出来的。

    尽然知道了他身份,张明阳索性又装起领导架子,“那你带我去指挥中心看看。”

    “好,我带您去。”

    “哎…等一下?”张明阳又叫住了他,“您怎么称呼?”

    这人回道:“总督察,我是装备二组的组长范志勇,您叫我小范就行。”

    看着此人的年轻,张明阳感觉当他大爷都够了,“那怎么行?我虽是总督察,可我是小辈您是长辈,这样吧,我就称呼您范组长,您看怎么样?”

    “这…不好吧?”范志勇没想到张明阳会这么说,他还以为这个新来的总督察和上一任一样,是个无法无天的滚蛋。

    “就这么决定了,我称呼您范组长,就别争了。”

    “好好好!”

    范志勇前面带路,带着他走过几道闸门,来到一间昏暗的房间里。

    “总督察,这就是能源号的总指挥中心。”说着他跑到屏幕前按下一个按钮,整个房间瞬间亮了起来。

    大厅被照亮,张明阳也看清了整个指挥中心的全貌。

    他面前是一座高台,两侧是下沉式的操作台,各三排,足以坐下三十多人。

    “总督察您跟我来。”

    范志勇将张明阳带上高台,当他走上去发现上面是个圆形平台,站在这里俯视下面眼界开阔了许多,三排操作台呈圆弧包围高台,站在这里能够看清楚下面所有人的操作。

    “总督察,咱们站的这个位置是舰长的总控制台。”

    说着,他按下旁边一个绿色按钮,脚下的平台里升起一张巨大的座椅,座椅前面是三块巨大屏幕,用于观察和指挥整艘飞船。

    “总督察,您坐上去试试。”

    张明阳哪见过这种东西,他十分好奇的坐了上去。

    刚坐下,下面三排操作台瞬间亮了起来,所有屏幕都打开了,最令他惊讶的是面前出现了一块巨大屏幕,面积之大可以覆盖整面墙,而且它显示的是飞船前面的景象。

    “总督察,这块大屏幕用于观察飞船前方视角,当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这上面会呈现出宇宙的美景,非常壮观!”

    不用他说,他现在看都感觉十分壮观,更不要说是宇宙的景色。

    “范组长,能源号的舰长定下了么?”

    “订下了,能源号上所有舰员人选早在一年前就订下了,他们一直在模拟器里进行训练,三天后等飞船拖出去会进行第一次实装操作。”

    “好,到时候我肯定来看。”

    走下舰长控制台,张明阳来到下面的操作台,“范组长,这些屏幕都是用来干什么的?”

    范志勇解释道:“总督察,这里一共有三十五个操作台,对应能源号上三十个部门,剩下五台是备用台,如果有一台出现问题,可以随时进行更换。”

    “奥!这能源号有三十个部门,这么多?这得多少人?”

    范志勇解释道:“总督察您可能不知道,这能源号的最初方案是配员五百人,可最后加大了尺寸,现在的配员是一千三百人,管理层有一名舰长和五名副舰长,还有三十个部门部长和六十个副部长,剩下的一千二百零四人是各部门主管舰员。”

    “这么多人?”

    张明阳记得以前的方案确实没有这么多人,“那这三十个部门都是什么?”

    “您跟我来。”

    范志勇又把他带到舰长指挥台上,打开最左边屏幕,上面显示出了三十个图标。

    “总督察,这三十个图标对应着每一个部门,舰长可以随时观察他们的工作情况。”

    “您看着这个飞船尾部图标,这是动力部,他们负责检查维护飞船引擎。”

    “这是后勤部。他们负责整艘飞船的饮食生活补给。”

    “这是住仓部。他们负责人员住仓的维护。”

    “这是电子部。他们负责飞船所有维护保养所有电子设备。”

    ……

    范志勇将所有部门一一解释清楚,张明阳这才知道能源号有多复杂。

    “咱们去舱室里转转。”

    “好的,您跟我来。”

    范志勇带着他离开了指挥中心,往后面走去。

    在路上,张明阳发现没走几步就有一处闸门,他问道身旁的范志勇,“范组长,这些闸门是干什么的?”

    范志勇忙解释道:“总督察,这些闸门是一道安全屏障,如果飞船出现了破损漏洞,可以将这一区域的闸门落下,阻隔氧气流失,避免人员受到太空压力辐射影响,是个保命措施。”

    “原来是这样。”

    张明阳明白了,二人继续往后面走,来到一处人员住仓,范志勇打开仓门让张明阳先进,“总督察,这是我们的人员住仓。”

    张明阳看着房间里的布局,也跟航母的舱室很像,都是四人间,上下铺,外带一个独立卫生间。

    “范组长,这人员住仓怎么跟火箭上的不一样?”

    “是这样的总督察。”范志勇解释道:“载人航天与宇宙飞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设计上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您应该知道这空间环境与陆地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太空中高度真空,没有氧气没有水,如果没有任何保护,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消一分钟,就会由于身体内外的巨大压差而爆炸,体液会迅速沸腾汽化。”

    “太空中温差极大,由于没有空气对流,航天器朝阳面温度可达100℃以上,而背阴面则会在-100℃以下,在远离地球的深空中,温度则达到人体根本无法耐受的-273℃。太空中还充满了有害的宇宙辐射。”

    “咱们能源号飞船的舱室设计考虑到长时间处在太空失重环境,特别是飞船上升阶段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会使人体发生平衡功能紊乱、体内组织位移、肌肉萎缩、骨质脱钙等病变。”

    “为了在那种环境里保证人的生存,我们部门研制出了特质密的防辐射材料,这每个房间里都配备能供人正常生活的空气、水、温度等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还有的房间里有为外空间工作的舰员装备的宇航服,一旦宇航员要走出飞船座舱到太空中工作,所有的生命保障系统便全由宇航服提供。”

    “这建造飞船需要的考虑的问题特别多,光这外壳材料的研制就要经过两道关卡,过载关和火焰关,飞船高速进入稠密大气层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过载,就像飞机撞山一般。”

    “这火焰关,是飞船与空气的剧烈摩擦会产生几千度的高温,没有防护,钢筋铁骨也会化为灰烬。”

    “这么复杂?”

    张明阳真没想到建造一艘宇宙飞船会有这多考虑。

    “总督察,这航天系统应该说是现代典型的复杂工程大系统,它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密集、综合性强,以及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应用广泛和社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等特点,是国家级大型工程系统。”

    “组织管理航天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发射、运行和应用,要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在航天工程实践中形成了航天系统工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完善的航天系统是现在一个国家航天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这个我知道,航天强国,就强在全体系建设。”

    “您说的没错。”范志勇两眼发光开始讲起宇宙飞船的意义,“总督察,这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最伟大的探索,在科技方面,因为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予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

    “这些技术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这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想要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还有就是载人航天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现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巨大的宝库,它含有丰富的资源,而载人航天事业是使用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总督察您试想您在太空对地球居高临下,能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地球进行观测,它可以比无人的探测和遥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

    “而太空工厂的工艺加工几乎成了“魔术”,它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可以制造地球上难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灵丹妙药”以及有关产品。太空工厂的产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后,这会是“新的工业革命”。”

    范志勇讲了一大堆,话题也越说越偏离能源号,扯到了人类发展上。

    “范组长,咱们是不是去别的地方看一看?”

    “呃?好!”

    幸好张明阳打断了他,不然他能说一天。

    出了人员住仓,二人继续往后走,来到了一号厨房,这里的布局跟外面的餐厅厨房有点像,五个灶眼,有烤箱还有微波炉,反正厨具是应有尽有。

    “总督察,这是飞船三个餐厅中的一号餐厅,这里可以容纳一百五十人同时进餐。”

    “好。”

    张明阳走到灶眼前翻了翻,看了看厨具和用餐工具,“范组长,用这个炒菜它不会有烟尘和气味么?”

    “这个没问题。”范志勇回答的特别肯定,“总督察,您看这个。”

    他指着墙上的一个大显示器,“飞船起飞以后,重力系统和供氧系统都会打开,数据的正常值都会在这里显示。”

    “飞船仓内的重力与地球上的重力是一样的,厨房里加工食物产生的烟尘和气味会随着管道储存在一个空箱里,等空箱装满,会隔断管段,将空箱里的废气和废物排出去,绝不会影响内部的氧气值。”

    “原来是这样?”张明阳算是开眼了。

    厨房看完,二人接着往后走,这时候通道两侧的墙上出现了许多显示器,张明阳看到后问道身后范志勇,“范组长,这这么多显示器是用来干什么的?”

    范志勇解释道:“总督察,这是舰员领取每日任务的地方,这周围都是人员住仓,他们每天会根据飞船上的时间安排工作和休息,就是起个提醒作用。”

    “奥对了!”说起时间,张明阳一直有个疑问,他问道:“范组长,听说太空中的时间与地球时间不一样,宇航员在太空里会显得特别年轻是不是真的?”

    听到这个问题,范志勇笑了起来,他回道:“总督察,这个问题涉及到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不同参照系的时间流逝速率并非完全是一样的,时间是相对的,飞船在太空中相对于地面高速运动,并且他们离地心更远,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作用比地面上弱,所以太空中的舰员与地面上的人会经历不同的时间流逝速率。”

    “根据狭义相对论,对于地球上的人来说,高速运动的航天员所经历的时间放慢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飞行高度一般为400公里,这意味着他们会以7.7公里/秒的速度相对于地球运动。根据动钟变慢效应,航天员的时间每秒会比地球上慢0.327纳秒,这意味着一天会慢28微秒,一年会慢10毫秒。”

    “根据广义相对论,这由于太空中的航天员离地心更远,受到的地心引力作用越弱,所以航天员所经历的时间会更快一些。航天员比地面上的人离地心远了400公里,根据引力时间膨胀效应,航天员的时间每秒会比地球上快0.041纳秒,这意味着一天会快3.5微秒,一年会快1.3毫秒。”

    “因此,总得来说,航天员在太空中过得的时间会更慢一些,但这种效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每天才会慢25微秒,一年也就慢9毫秒。”

    “如果地球上两个相同年龄的人,有一个在地球上,还有一个去了太空,虽然去了太空那个人回到地球上时,确实会比留在地球上的人年轻一些,但这种效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速度还不够接近光速,并且引力差距也不够极端。”

    “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年轻。这只是在地球上的人看来,航天员时间过得更慢一些。但对于航天员自身来说,时间照常流逝,他们的寿命是不会因此而增加。相对论所说的时间差异是不同参照系的比较结果,而非相对于自己。”

    张明阳点了点头,算是听明白了。

    “哎?对了!”

    “范组长,我记得能源号是超光速飞行,那人回来也不会产生变化?”

    范志勇这时点了点头,“会,在相对论中,时间流逝是会随着物质速度的加快而减慢的,这就是狭义相对论中的“钟慢效应”。”

    “根据公式我可以给你计算一下,如果宇航员以80%的光速飞行,那么他的时间流速就是地球上的0.6倍:地球上过了10年,对宇航员来说只过了6年;如果宇航员的速度接近90%光速,那么地球上的10年,对于宇航员来说更只有4.35年;如果宇航员能够达到光速的99%,地球的10年在宇航员眼中只过了1.4年……”

    “同样的,这个问题中的“10年”,也是个相对的时间,要看这10年是哪里的10年。如果问题中的10年是地球上的10年,那么宇航员的年龄,也就根他飞行的实际速度有关:80%光速下26岁,90%光速下24岁,99%光速下21岁……如果问题中的10年是宇航员的10年,那么根据他不同的飞行速度,地球上的时间也过去了16.6年,23年,71年。”

    “这时候就出现了我们古人所说的“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确实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年轻人在太空飞行了一段时间,回到地球发现自己的同龄人,都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

    “那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等他们回来我有可能都是老头了,他们还是年轻人。”

    “哈哈…”

    “总督察您说笑了,咱们去动力舱看一下吧。”

    “好”

    范志勇带着他往下走去,穿过一片通道隔仓,二人来到一处巨大空间。

    “我的天!”

    张明阳抬头望着面前这个庞然大物不由的发出惊叹,“这也太大了!这就是反物质发动机?”

    范志勇点了点头,“反物质发动机的设计方案主要有四种。”

    “固体核心,湮灭在一个固体核心的热交换装置内进行,产生的热量将氢推进剂加到高热,然后从喷口喷出,效率和推力都比较高,但由于原材料的原因,比冲量最多只能达到1,000秒。”

    “气体核心,让反物质同氢推进剂直接反应湮灭,产生的带电介子以磁场控制并将氢推进剂加到高热,但这样会产生一些无法控制的γ射线,比冲量能达到2,500秒。”

    “离子浆核心,以比较多的反物质注入氢推进剂并湮灭产生高热的离子浆,并以磁场来容纳它们,然后将离子浆喷出产生推力,这样同样会产生一些无法控制的γ射线,但这种方式不受原材料的限制,比冲量可以很高,大约在5,000秒到10万秒之间。”

    “粒子束核心,直接一对一地湮灭,然后以磁场控制带电介子并把它们直接从喷口喷射出去,由于这些介子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发动机比冲量可能要超过1千万秒。

    “您面前这座就是第四种粒子束核心,因为它湮灭产生的带电介子在衰变后变成半衰期更长的带电μ介子,用这个方式只需要反物质燃料,不需要推进剂,可以极大地减少飞船的负载。”

    “真是太壮观了!”

    看着它,张明阳觉得这世界上不会再有比它更厉害的引擎了。

    “总督察,您草率了。”

    “什么意思?”

    范志勇指着引擎说道:“光凭它是无法超光速飞行的。”

    “什么?”

    张明阳有点吃惊,“你是说这引擎无法超光速?”

    范志勇摇了摇头,“它接近光速都难!”

    “不会吧?”

    张明阳还是第一次听说,“可所有人都说能源号可以超光速飞行,这怎么突然连光速都达不到了?”

    “您先别急,我还没说完,这粒子束引擎只是发动机的一部分,它后面还有一个光子反应器。”

    “光子反应器?这是什么?”

    范志勇给他解释道:“光子就是光的粒子,这台发动机之所以能够超越光速,其实是因为反物质负责给反应器内部的电磁场来加速带电粒子,一旦带电粒子在充满光子的反应器内被加速超过了光子的速,就会发出淡蓝色的光辉。”

    “当带电粒子被加速到超过光速的时候,这些粒子将光子挤压,形成了一种波,光波的能量逐渐增加,就形成了光暴现象,就是凭借着光速才将飞船推到超光速。”


  

  :www.sizhicn.com。_m.sizh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