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主宰诸天
字体: 16 + -

第60章:圣人之辩(上)

    虽然对于自己坐于前面显要的位置颇为疑惑,但看到诸多法力修为颇为渊深的一众截教弟子都投来友好目光,尤其是通天教主鼓励的目光,张群超不由心中一定,从容在四大嫡传弟子之后坐了下来!

    “不成圣终为蝼蚁!”

    通天教主开篇明义说道!

    “然则成圣之道如攀登险峰,无路可下,难如登天!”

    亲传弟子中的碧霄最小,但却平素最得通天教主宠爱,当即开口问道:“师傅,仙与圣有何不同?”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声如洪钟大吕一样传出:“成圣之前,首要便是成仙,仙有虚、真、玄、金之分,到了金仙,金性不朽不灭,而金仙又分为太乙金仙、大罗金仙,大罗金仙,贯通一切本我,窥视天道之玄机,仙道尽头的大罗之巅距离成圣也不过一线之隔,但也必须得有天道本源认可才可以才有了成圣的可能!”

    四大嫡传弟子中的首席大弟子多宝道人首先问道:“师傅,怎样才得到天道本源的认可?”

    通天教主微笑道:“天道渺渺,天道本源的认可可能是一道源于太初的鸿蒙紫气!只可惜当初道祖传下七道鸿蒙紫气,我与五位圣人得其六,而第七道鸿蒙紫气却随着红云道人不幸身陨而不知所踪!”

    碧霄颇为不甘:“师傅,就算以您之能,也真的找不到了吗?”

    通天教主也不责备碧霄大胆,反而哈哈一笑,道:“确实如此,再说当初此事发生之时,为师还未有成就圣人之道,就算后来成就圣人道果,但也难以寻得这鸿蒙紫气!”

    通天教主见一众截教门人面露失望,继续朗声说道:“除了这鸿蒙紫气,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天道本源认可,比如获得无量功德,体内生长金色莲花,比如斩却三尸,得见真我,比如以力破除混沌,掌握世界意志,不管是哪种,有一个共同点便是修道之人一定要基础扎实,体、神、心三者形成大合一!”

    亲传弟子中的云霄深深下拜,问道:“师尊,不知道怎样斩却三尸?”亲传弟子最为出色便是赵公明和云霄二人,二人俱是大罗金仙初阶,但赵公明手握后天攻击至宝“二十四个定海神珠”,而云霄手中有先天灵宝“混元金斗”,二者都是威力颇大的法宝,运用无方,威力无穷,寻常金仙遇之披靡,哪怕是同一层次或者略高一点境界的大罗金仙,如果没有相当威力的法宝抵挡,也是难以抵挡住赵公明、云霄二人的攻击!

    前世典籍《封神演义》中记载,阐教的大罗金仙高阶的燃灯道人让二十四定海神珠打得没脾气,只好耍起阴谋诡计,而混元金斗更是一举削尽包括广成子、惧留孙在内的八九位金仙!

    通天教主颔首笑道:“斩三尸主要就是要斩去自己的恶念、善念和自我!三尸代表人体内部的三种“恶欲”,道书曰:人身中有三尸虫。具体包括上尸三虫,中尸三虫,下尸三虫,故称为“三尸九虫”。修道者要走上成圣之路,必须铲除和消灭“三尸之根”上尸虫名为彭候,在人头内,令人愚痴呆笨,没有智慧。中尸虫名为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下尸虫名为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斩得三尸,即证混元圣人。去除三尸非大法力不能成之,只是人在天地之中,难免有私。行动之间,总有逆天之举,是以必有劫数临头。斩过三尸之后,道行便进入了不可思议的境地。完全不为情感欲望支配。只尊天数。顺乎自然之道。是以能趋吉避凶。心中顺乎天数。自然劫运不能临头,能以无量量劫时间积蓄法力,终成混元无极太上大道。此乃斩三尸之法门。”

    众弟子听得大道,似懂非懂,只有多宝道人一人皱眉不语,似乎颇有领悟!

    亲传弟子中的琼霄恭敬问道:“师尊,我等弟子愚笨,又如何领悟大道?”琼霄也是通天教主颇为看重的亲传弟子之一,与云霄、碧霄合称“三霄娘娘”,无论是在截教内部,还是洪荒世界之中都颇有名气!

    通天教主又道:“大道至玄,天道至明!你们要通晓大道,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勤加修炼和感悟!我这里有一篇《阴符经》,乃是三万年前与人皇轩辕在火云洞论道的一点触发所共同推写,今日便念出来给你们听听!”

    说罢,通天教主威严又不失柔和的声音在半空之中响起,一个一个金色的大字飘浮在七彩云霞之中,仙鹤和鸣,光芒四射!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