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付笑谈中之逝水
字体: 16 + -

第七章 蜀道之难5

    “想听想听!”闻人怀连连点头,愁容散尽,迫切问道,“是什么法子?栎江哥快讲!”

    丁栎江道:“老爷、夫人、徽音和你随身就带些必备的衣物啊、干粮啊、银两啊之类的东西,轻装简行。剩下的所有行李就交给我,我一个人乘船走水路,这样一来,这个难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嘛。”

    此法并非闻人怀想要的完美之法,颇为不舍道:“可是这样栎江哥不就不能同我们一道上路了!”

    闻人徽音应和道:“是啊,而且还有那么多行李,又以沉重的书籍为主,栎江哥你一个人也带不了啊!”

    丁栎江名义上是闻人诠的随从家仆,但闻人家上下从未将他当作仆人,而是把他视作至亲家人,姊弟二人更是视他如手足。其实他也不愿跟这家人分开,但还是装作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轻描淡写地说道:“不过是暂别数月而已,马上就能重新团聚的!行李虽多,但老爷向来为官清廉,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不怕强人惦记,我年轻力壮的,多搬几趟就成了!”见姊弟二人仍是不愿他受累独行,心头暖洋洋的,哈哈一笑,很是洒脱,拍着二人肩膀,宽慰道:“老爷难得空闲带你们姊弟二人领略名山风采,该是件高兴的大好事,怎么还愁眉苦脸上了呢?再说了,翻山有翻山的风光,涉水也有涉水的旖旎,我乘船走水路,照样能观赏沿江胜景,还是别有一番韵味的。虽说我行李多了些,可比起你们徒行翻山,到时候指不定谁比谁更吃力呢!”

    一家四口轮番劝解,也改变不了丁栎江的想法,无奈之下,闻人诠只好说道:“行李实在太多,我另外给你顾两个可靠的脚夫吧,既能省些力气,相互间还能有个照应。”

    “不用不用,栎江一个人能行,老爷您就别花那冤枉钱了!”

    三日后清晨,旭日初升,又是美好的一天。闻人诠一家四口先送丁栎江上船,直到点影消失在大河尽头,才依依不舍踅身上路。

    徒行半日,闻人怀气喘吁吁地望着变得愈发峥嵘崔嵬、崎岖突兀的前路,发声感慨:“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闻人诠回头笑道:“堂堂男子汉,所行不过半日,尚不足万一,就有了这般感叹,漫漫后路又该如何承?畏难思退可不行!”

    闻人怀自然不服,出言反驳道:“爹爹此言差矣,感慨客观世事,不过是效仿文人情操罢了,何来畏难思退一说?爹爹若说怀儿附庸风雅,那倒也无话可说了!”喘歇换气,身形一挺,朗声而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好小子!既然这么有志气那就跟紧了!”

    周氏常年勤操家务、相夫教子,虽为妇人,却远胜那些养尊处优的豪门贵妇,蜀道虽难,却难不倒她。闻人徽音偏好音律,习文练武也从未有辍,亦非娇滴滴的豪门千斤,背上交叉负着一口长条形木盒和粗布行囊,步伐矫健。用衣袖轻拭面颊香汗,瞥了眼闻人怀,抿嘴浅笑,道:“爹爹,差不多也到午时了,不如停下来稍作歇息,吃些干粮,此处正好有清冽山泉。”

    驻足歇脚,汗透衣衫,闻人怀第一件事情便是脱衣驱热。时过中秋,山风袭身,身子不由一阵哆嗦,也不用父母提醒,连忙自觉地穿回外衣,引得闻人诠三人莞尔失笑。

    一家四口分食干粮清水,言笑晏晏,其乐融融。后方传来踢踏的脚步声,四人闻声回头,山道拐角处走出一名男童,年岁与闻人怀相仿,蓬头垢面,衣衫单薄破烂,手持竹杖,脚踩芒鞋,活脱脱一副小乞丐的模样。男童也见到了四人,错愕之情一闪即逝,多瞥了闻人徽音两眼,同闻人怀眼神交汇,后者向他点头微笑,他则视若无睹,面无表情的从一家四口中间穿过。

    闻人怀听到了饥饿引发的咕咕声,动了恻隐之心,问过父母后,快速从行囊中取出一套干净衣衫,外加两张大饼,喊道:“等一下!”

    男童驻足回头,冷眼望着腾腾跑上前来的同龄人。

    “这个给你!”闻人怀笑吟吟地捧上衣衫大饼。

    “不要!”男童冷冷回绝,出人意料,不见丝毫留恋,转身离去。

    闻人怀迷惑地望着瘦小的背影,喃喃念叨:“这人真奇怪!”

    闻人徽音却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人有点意思!”

    闻人怀不解问道:“姊姊,这人明明又冷又饿,为何不收我的衣服和食物?”

    闻人徽音猜测道:“他可能不是乞丐,或许是一时落难的可怜人。你虽真诚相待,他却当成施舍,不屑受嗟来之食。”

    隔日,一家四口沿着崎岖蜿蜒、不见尽头的山道,行到一方耸立在路侧的巨石旁,驻足观望,上刻“阴平古道”四个大字,笔走龙蛇。

    闻人诠道:“徽音、怀儿,千百年前就在这阴平古道上发生过一场关乎家国存亡的大战,你们可知?”姊弟二人摇头不知,闻人怀道:“还请爹爹给我们讲讲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三国末期,曹魏大权旁落司马一族。古人有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有一统天下之雄心,也有此能耐。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蜀中地险,易守难攻,蜀汉大将姜维拒敌于剑门关外。诚如李太白名篇诗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魏军久攻不下,大将邓艾无奈回兵景谷道,无意中得知一条直达江油关的险要山道,却至摩天岭南面峭壁悬崖,无路可行。邓艾把心一横,令随行众军士裹毡而下绝壁,度守摩天岭,直插江油关。江油关守将马邈面对天降魏军,肝胆俱裂,不战而降。致使姜维遭遇前后夹击,终至无力回天。魏军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cd,蜀后主刘禅被迫投降,就此三国蜀汉覆灭!邓艾军所走险要山道,正是这阴平古道!”

    闻人怀心有所触,面露神往之情。

    又过两日,阴平古道进入摩天岭,险奇群山间一条山道更显崎岖,羊肠九曲,千沟万壑,脚难立锥。

    连日徒行,母子三人双脚满是血泡,举步维艰,依身山石而歇。闻人诠早有准备,从行囊中取出瓷瓶,内盛药粉,挑破血泡,再将药粉敷上,顿感阵阵清凉,甚是舒畅,疼痛感也随之减弱。

    闻人诠拍着幼子肩膀,关切问道:“累吗?”

    闻人怀这次未再逞强,老实点头道:“累!”

    “前路还长着呢,后悔么?”

    “不后悔!”

    闻人诠静静凝视着幼子明亮清澈的双眸,饱含真实和坚定,甚感欣慰,道:“人生之路一如这脚下山道,千难万险,日后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遇到多大的险阻,也要如今日这般坚定勇敢,万不可轻言放弃、懦弱退缩。自己选择的路,无论如何都要咬牙坚持,就是爬也要把它爬完!”

    闻人怀问道:“爹爹,要是发现自己走错了路,还要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吗?”

    闻人徽音道:“既然知道错了,那就及时改正,岂可知错不改、一错再错?”

    闻人诠稍作沉默,叹道:“脚下的路走错了还能改过来,大不了也就费些时日和力气,人生的路要是走错了,改过来可没那么容易,有时甚至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

    姊弟二人相顾茫然,年幼识浅,难解父亲话中深意。

    闻人诠又道:“世事无常,天下没有绝对的道理,不管世事如何变换,道理从何切入,在世为人的本性万不可随波逐流、恣意变更!”

    山风游转,溪涧淙淙,姊弟二人默默回味着父亲话中深意。人生至理,长者提点为次,关键还在自身体悟。

    闻人诠点到为止,恰到好处。早闻此间不平,时有山匪出没,翻身跃上树梢,探视前路。放眼望去,层峦叠嶂,奇峰起伏,险道急转,不知何踪,奇石突兀,凌空前探,犹如猛兽扑击之势。久视未见怪状,正欲落身,觉出不远处的草丛中有异状。不动声色,假作如常,凌空拧身,改下落为斜掠,如风如梭,单手作爪,跃入草丛,踅身而回时手上多了名男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