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妃不媚:腹黑王爷滚远点
字体: 16 + -

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章 尘埃落定

“仁庆十六年五月十五,时值万寿节当日,例行狩猎结束,景文帝摆驾回宫,突发奇疾昏迷不醒,皇后炎氏及炎氏一族心存不轨,趁机掌控宫禁,封锁新京,欲待景文帝驾崩后扶持辰王上位。事尚未成,炎氏子弟气焰已不同往日,不少炎氏远亲开始作威作福,新京城内形势紧张,不仅百姓害怕,连文武百官亦是心有戚戚然……礼部侍郎慕慎安借身份之便,假意投靠炎氏,暗中配合景宣帝的行动,炎后之子辰王长期受炎后打压,母子不和,因而选择投靠景宣帝。五月十九,慕相与姚王发动百官至玄黄门请愿,御史台大夫们犹为义愤填膺,场面一时难以控制,炎皇后被迫出面安抚。期间,景文帝苏醒,御林军大统领于飞重掌御林军,景宣帝携佑圣军一万精兵赶赴新京城,历经四天的‘炎氏之乱’落幕,原本盛极一时的炎氏大厦瞬息倒下。六月十八,时年还是秦王的景宣帝被册为太子。景文帝念及辰王,保留炎氏皇后之位,终身软禁清流宫,郁郁而终。”——后人所著《仁庆十六年》节选

“仁庆十七年八月十八,百年难遇的黄道吉日,景宣帝娶姚王义妹玲珑郡主为妻,是为宣德皇后。宣德皇后乃慕相之女,自幼流落民间,为姚王收养长大。宣德皇后自幼聪明伶俐、过目不忘,<景史·皇后传·宣德皇后篇>中赞其‘昭阳玉质,宰辅之才’,传闻开遍景朝、流传数百年之久的‘望江楼’便是出自宣德皇后之手,是景朝最富盛名的皇后。宣德皇后名垂青史,除却她本身的传奇之处,更因为她的夫君景宣帝是景朝史上唯一只娶了一位皇后而再无妃嫔的皇帝,一生一世一双人,帝王史上无他人。景宣帝与宣德皇后一生恩爱,传闻两人的谥号为景宣帝生前定下,以示夫妻一体。景宣帝膝下一共两子两女皆由宣德皇后所出,长子即为景武帝,次子被封为赵王,后成为一代贤王,亦有不少故事流传后世。长女明灵公主温柔婉约,次女玄灵公主聪慧活泼……”——后人所著《宣德皇后》节选

“炎后独女昭阳公主容貌美艳,性格暴虐,尚未及笄便染上人命无数,幼年时对景宣帝诸多凌辱,传闻中曾对还是玲珑郡主的宣德皇后多有不敬,甚至下过毒手。仁庆十六年,著名的‘炎氏之乱’中,昭阳公主在炎氏落败后刺杀礼部侍郎慕慎安,致其重伤,不治而亡。景文帝清算炎氏之罪时,昭阳公主被攫夺封号、软禁宫中。仁庆二十年,景文帝崩,景宣帝继位,定年号‘庆丰’。庆丰二年,时年二十岁的昭阳公主被赐婚于已死过三任妻子的向远侯为妻,据传向远侯生性残暴,其前后三任妻子,除了发妻难产而亡,其余皆是被他虐待而死,因他两位续弦出身低贱,并无人追究。彼时昭阳公主已无封号,景宣帝继位亦未曾加封为长公主,故世人皆称‘大公主’。昭阳公主下嫁向远侯,成为向远侯夫人。传闻嫁作向远侯夫人的昭阳公主因完全失势,无人做主,向远侯对她毫不尊重、百般凌辱,年仅二十八岁便自缢身亡。”——后人所著《景朝秘史·昭阳公主篇》节选

“景宣帝在位三十年,在景文帝多年治理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农业、商业、军队借得到大力发展,景朝空前繁荣,史称‘文宣之治’。”——后人所著《景宣帝》节选。

以上,是千百年后的人们对景朝这段风云的诸多解读,属于后话中的后话,眼下,正是仁庆十七年八月十七,太子与玲珑郡主的大婚前日。

因炎氏之乱尚未真正开始便被挫败,景朝并未大乱,新京城内依旧一派繁荣,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明日的大婚。

传说太子殿下对玲珑郡主一往情深,送往姚王府的聘礼中有不少都是太子殿下从景朝各地搜罗而来的奇珍异宝,只为讨玲珑郡主欢心。

又传闻姚王对玲珑郡主这个爱徒、义妹极为宠爱,亦是从景朝各地搜罗奇珍异宝作为玲珑郡主的嫁妆,而慕丞相作为玲珑郡主生父,尽管玲珑郡主不在慕府出嫁,他也准备了丰厚的嫁妆。

所以对于明日这场婚礼,百姓们十分期待——这玲珑郡主的嫁妆,恐怕比公主出嫁更丰盛,明日这场热闹,可得挑个好位置才行!

而百姓们并想不到,他们所热议纷纷的主角之一玲珑郡主,此时并没有在姚王府中紧张备嫁,而是在新京城外会故友。

新京城外米香山上,有一座小亭子,亭子不知何人所建,已有数百年历史,慕慎安与姚媚儿便是在这亭子中见面。

与一年前相比,此时的慕慎安黑了不少,眉宇间温润如玉的气质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爽朗。

姚媚儿打量慕慎安好久,才笑道:“大哥,一年不见,你变了不少。”

慕慎安清浅一笑,当真是公子如玉,举世无双:“我此生都未如此快活过,若是一成不变,岂不辜负了这一年的好时光?”

姚媚儿单手撑头,感叹道:“媚儿曾觉得大哥放弃‘慕慎安’这个身份所拥有一切有些可惜,看到今日的大哥,媚儿才明白,做‘慕慎安’,确实不如做‘云游乐’来的畅快。”云游乐便是慕慎安如今的化名。

慕慎安但笑不语。良久之后,他的语气中含了些许愧疚:“当初大哥的一些错行,让你受了不少苦……如今身子可都大好了?”

姚媚儿愣了愣,才明白慕慎安说的是昭阳公主——如今该称大公主——给她的第二次鞭伤,颇有些无语道:“难道在大哥眼中,媚儿这般娇弱?不过是些皮外伤罢了,媚儿功夫再差,也是从小就被师父逼着修炼内功的,第一次是发烧无力才会这么严重,去年那次媚儿可是运起内力护体的,一个月便养的连一丝伤痕都看不出了。”

“如此甚好,明日就是你和阿憬大婚了,做哥哥的倒有一份添妆要送你,”慕慎安笑了笑,从袖中掏出巴掌大的一块玉牌,递到姚媚儿手中,“当初我的人带我离京时,我虽无性命之忧,却一直昏迷不醒,养好身子已经三月有余,又赶赴东疆,践行与月云公主之约,想着阿憬也不急需,便不曾送来。”

时隔两年,姚媚儿终于拿回紫薇玉,此时再说起往事,恍若隔世,只余好奇,并无恼怒:“大哥当初果真是趁媚儿发烧昏迷之际换走了紫薇玉仿制么?”

“是,那时阿憬遇到你,与姚氏渐渐有了牵扯,胜算越来越大,而……父亲又对我愈发严苛,我心里积累了很多怨恨,不知该如何发泄,便想要做一些叛逆之事,于是便答应了皇后暗中助她。但真要我对阿憬下杀手,我又狠不下心,要我诚心助他,我也不甘心,摇摆不定之下,做了很多错事。其实我也知道,这所有的一切中,阿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他抢走了本应属于我的东西,又因他,我……”

“大哥,不必说了,我都懂,”眼见慕慎安说着说着陷入不堪的过去中去,整个人都沮丧起来,姚媚儿赶紧阻止了他的回忆,“宗政憬也未曾怪过你,所以,都忘了吧。你如今是云游乐,关于‘慕慎安’的一切早就尘埃落定,也已经与你无关,所以,都忘了吧。”

慕慎安纠结的脸慢慢舒展开来,他朝着姚媚儿微微一笑:“是,都过去了。”

“对啊,都过去了,大哥,明日我大婚,你记得来姚王府喝一杯喜酒。我会让师父替你安排一个角落些的位置,只要稍作易容,定不会有人认出你。”

慕慎安微微垂眸,敛去眼眸深处的一丝深邃,轻轻笑道:“好,我定要多喝几杯喜酒。”

八月十八,黄道吉日,宜嫁娶。

太子殿下执意要以民间迎娶之礼,亲往姚王府接亲,皇帝不管,礼部只得依从。

骑在高头大马上,宗政憬的心情比当初炎氏之乱的关键时刻更紧张。

——他的媚儿,终于要嫁他为妻了!

宗政憬恨不得快马加鞭赶去姚王府。

鉴于姚王在新京素来特立独行,并无多少交好之人,所以考验新郎官的人并无多少,不过姚瑾策一人,足可以一当百。当宗政憬好不容易通过姚瑾策的层层关卡时,整个人都出了一身薄汗,好在顺利迎到了姚媚儿,踩点赶上了礼部选定的吉时回到宫中,举行结婚典礼。

虽然太子大婚添入了不少民间元素,但晚宴敢灌太子殿下的,除了几位王爷,还真没什么人。

当宗政憬结束晚宴回到东宫,神志还很清醒。

一路步履生风回到东宫的宗政憬,在踏进寝殿看到端坐在喜**的新娘时,忽然停下了脚步,直到狂跳的心渐渐平稳下来,他才迈开脚步往床边走。

见太子殿下终于出现,喜娘赶紧奉上绑着红花的秤杆:“请太子殿下挑起红盖头,从此和和美美称心如意!”

宗政憬接过秤杆,缓缓挑起喜帕,露出一张记忆中从未如此艳丽过的脸,那张脸上一双明眸灿若星辰,正浅含笑意望着他。

宗政憬没有在晚宴上被灌醉,却被这双眼中流转的眸光瞬间迷醉。他将秤杆递给喜娘,喜娘识趣的携着寝殿内的宫人退了出去。

“媚儿,你真美……”宗政憬在床边坐下,伸手揽住了姚媚儿的肩,缓缓低下头,“真好,你是我的了……”

在宗政憬的吻印上自己的双唇前,姚媚儿笑道:“你也是我的了。”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们是彼此的。今生今世,生生世世。

芙蓉帐暖,一刻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