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妃不媚:腹黑王爷滚远点
字体: 16 + -

正文_第二百五十五章 原因?

当槐木等人摆脱慕慎安的人负伤回到姚王府时,姚媚儿早被送进了宫。

新京时局紧张,姚媚儿原本又打算这几日待在姚王府哪儿都不走,以免给姚瑾策和宗政憬添乱,因此她坚决将身边的六个暗卫拨一半给姚瑾策用,最后只留下了心萱、槐木和杨木三人。但是谁也没料到慕慎安会出此奇招,又是姚媚儿并不设防的慕映雪亲自前来,姚媚儿走得十分匆忙,又因慕府有七八个侍卫随车而来,最后当真只带了杨木、槐木与心萱三人。

心萱在明,杨木、槐木在暗,慕慎安对姚媚儿志在必得,足足派出了十几个高手找出暗中隐藏的杨木、槐木,为不惊动姚媚儿,在闹市区将藏在暗处不方便跟得太紧的槐木、杨木缠住,使他们失去马车踪迹,且无暇发送信号求助。因慕慎安并没有想要他们俩的命,那些人也并不出狠手,但毕竟敌众我寡,杨木与槐木奋战半个多时辰,拼尽全力才终于负伤逃出。

原本姚媚儿的动向一直有专人送于姚瑾策知道,但此时姚媚儿身旁暗卫稀少,姚瑾策疲于奔波,他的行踪府中明卫又不甚清楚,所以姚媚儿此次出行便无人及时告知姚瑾策,当姚瑾策收到杨木暗中送出的消息赶回姚府时,他在派出去的人已经寻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姚瑾策几乎在一瞬间就锁定了慕慎安,甚至从未怀疑过慕相。倒不是他觉得慕相会顾及父女之情不利用姚媚儿,只是此时既然他已同意由仁庆帝提出的秦王与姚媚儿的婚事,慕相对他的合作诚意早无怀疑,又是这样关键的时刻,以慕相行事根本不会做出这种事来。何况,慕慎安此次计划周密,为的是隐藏姚媚儿此时所在,并不是为了隐藏自己乃主谋,所以除了利用慕相和慕映雪将姚媚儿骗出去,他几乎没有做任何指向慕相的安排。

——若是姚瑾策知晓慕慎安曾故意误导姚媚儿他有嫁祸慕相的打算,大约会觉得莫名其妙。

“你是说……慕慎安他……”得到消息后从密道匆匆赶来的宗政憬一脸阴沉,“他是要挑明自己的立场,彻底暴露?但他之前一直隐藏的很好,而我们若要取信慕相,让他相信自己最信任的嫡子居然不是自己人,至少还需要一点时间,慕慎安为何不趁着这段时间再多做些事,却选择主动暴露?”

“这一点,只需要搞清楚一件事,”虽然目前找不到姚媚儿,但姚媚儿既是落入慕慎安手中,而慕慎安尚未送来换取姚媚儿的要求,就说明姚媚儿是安全的,所以姚瑾策也与宗政憬一样,只是神情略显阴沉罢了,“慕慎安到底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父亲,放弃你这个成功后绝对会善待、重用他的人,却选择炎氏,选择一条不论成败将来都会被后人指责的路。”

——若是炎氏成了,最后江山落入炎氏手中,纵观炎氏行事已能预见炎氏坐大之下江山如何逐渐千疮百孔,慕慎安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又是从正直无私的形象变成了炎氏走狗,凭他少年探花的名声在外,将来的骂名,一定少不了他的。若是炎氏败了,成王败寇,同样还是因为慕慎安的名气与他在炎氏集团的地位,他绝对会被树做反面典型。

慕慎安为什么要选择炎氏?

这个问题,这段时间夜不能寐时宗政憬一直在想,越是在夜深人静不成眠的时候,越能想清楚一些事情。以前一些被宗政憬不小心忽略的细节慢慢浮现,逐渐拼凑成一个令他骇然也令他懊恼无比的事实。

当你信任一个人时,某些细节根本不会注意,但当你开始怀疑,这些细节拼凑起来足以揭露事实。

“慎安只比我大一岁,我十岁那年,他做了我的伴读,也知道我们是表兄弟。尽管之前我与他只在炎皇后的宫中远远见过,但一见面就格外亲厚。他从小聪慧过人,炎皇后对这个侄子十分喜爱,所以有时在后宫行走,他这个伴读反倒比我这个皇子更尊贵,但这样的情况只持续很短暂的日子。”

宗政憬说到这里,停顿了很久:“慎安有个书童名唤默书,自幼在他身边伺候。慎安做我伴读时,非休沐日需陪我住在懋冉宫西配殿,他只带了默书一人在身边伺候。默书对慎安忠心耿耿,十分护主,私底下两人亲如兄弟。可是后来,默书死了。”

姚瑾策睨了宗政锦一眼,似乎不满他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煽情又拖沓的方式叙述有助于他分析慕慎安心态与动向的往事:“王爷,时间有限,长话短叙、”

对于姚瑾策的不满,宗政憬恍若未闻:“默书的死并非意外,而是人为。记得那是一个傍晚,我与慎安一同在懋冉宫内的四明湖畔行走,却因为意外齐齐跌落湖中,当时只有默书一人在身旁伺候,默书自然先救慎安,之后才费力将我救起,但我并不识水性,默书救我时我已接近力竭,被救上来后就晕过去,之后高烧两天不退,等我醒过来,默书已经死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是慕相知道默书先救慎安后救我,不仅训斥了慎安,竟不顾慎安苦苦哀求,直接杖杀了默书,自此之后,慎安身边的人,一旦遇事总会先救我。后来时间一久,我早忘了默书,也习惯了慎安的处处维护。”

说到这里,宗政憬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初他与默书相处虽然只有五个月,但因慕慎安随他住在懋冉宫西配殿,他是见惯默书与慕慎安的相处的,默书比慕慎安年长五岁,言谈举止间不单对慕慎安忠心耿耿,更有一份疼爱在内,这样的人因他枉死,他怎么会认为慕慎安那一句“父亲说的不错,慎安是殿下伴读,保护殿下亦是慎安之责,默书主次不分,目无殿下,让殿下损了身子,死不足惜”中没有半分怨气?难道是他自小看惯了炎皇后雷厉风行处置宫人,而幼时自己身边一直都是炎皇后之人,从不懂什么叫“主仆情深”,所以初醒时无人处偶然撞见的郁郁寡欢的慕慎安居然毫不在意?

——他是有多蠢?居然没有意识到,能在失去一个独处时视若手足的仆人后立即默然不提此人的人是多么可怕的存在?他不是也知道,当初慕慎安的苦苦哀求,可是在慕相书房外足足跪了一个时辰!

一个主子,为了一个奴才这样求情,最后这个奴才被杖杀了,他却像没事人一样,甚至一副真的接受教训并努力改正的模样?这怎么可能!一叶知秋,从此事他便该意识道慕相对待慕慎安何其无情不公,换作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被逼到极限时做出一些反叛之举!而自己,居然从没有过这样的猜测和警惕……

姚瑾策冷笑一声:“倘若他当初为这位奴仆暗中与你置气,过一阵子才缓过来,或者一直与你暗中不对付,这人反倒值得信赖,但他如此作态,王爷居然……这位慕大人我虽接触不多,却看得出他不是那种一味忠君爱国之人,他眼底有不甘,亦有不屑,只是谁也料想不到,他背叛主君,是因为恨上了自己的父亲,还有夺走他一切的你。”

——一个人,本是天之骄子,亦是家中最有出息的嫡长子,却要为一个在宫中待遇尚不如他的皇子付出一切,甚至连他自己的性命都不足惜,作为一个早熟早慧的孩子,如何能甘心,又如何能不怨恨?何况,他最好的奴仆居然因为先救了他而惨死,这种事情,要一个孩子如何释怀?既然不能释怀,有选择了隐藏自己的情绪,那么这个人,必然不会成为一个善人。嫉妒和仇恨,足以毁掉一个人所有的底线。

其实这样说来,慕慎安何尝不是一个可怜人?但可怜之人便能做可恨之事了么?扶持炎氏,不仅是叛君叛父,更是在毁掉这好不容易和平下来的大好河山!

宗政憬眸光泛冷:“我是料想不到,那时他也才十一岁,却已经这般能容忍,此后几年我们关系愈发亲密,又有慕相在背后支持,我从未想过要怀疑他,可此时再回想,我们朝夕相处那么多时日,我并非没有发现过他的破绽,只是心里存了信任,便不会轻易怀疑。姚兄之前几次提醒,我心中已知他有问题,却依旧狠不下心去彻查,犹豫之间,竟将媚儿置于如此险境……”

姚瑾策虽然很不喜欢宗政憬骗走了姚媚儿的心,但此时此刻他并不想火上浇油,令宗政憬陷入毫无意义的自责:“媚儿何尝不是与你一样想,我先前也已提醒过她,若她当真听进去了,心存警惕,未必会是如此现状。”姚瑾策说这话,虽然事实求是,但以他护短的性子,这话不过是宽慰宗政憬而已,不论姚媚儿做了什么,他是不会责怪姚媚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