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妃不媚:腹黑王爷滚远点
字体: 16 + -

正文_第九十七章 乱初起

出乎姚媚儿的意料,那中年男子竟似一去不复返,在他离开后,她又吃过两顿饭,那中年男子也没有出现,除了送饭的丫鬟,也没有任何其他人出现过。

这对姚媚儿来说并非坏事。她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平安且安静的时间。时间越久,被找到的希望也就越大。

虽然地牢之中十分安静,但外面却早已翻天覆地,尤其是百里之外的新京。

距兰州八县死了五个知县一事已经将近一月,如今这五县地方官之死尚未查清楚,便又有噩耗接连传来,虽然不似兰州一般一下子就死了一半多地方官,却也有八个州府一共死了九个知县,其死状皆如兰州几个知县,毫无预兆,悄无声息,就这么突然死了。此时,兰州传来消息,原本去祭祀外祖的秦王殿下无意中去了兰州成安县,机缘巧合之下认出成安县的知县原是死于前朝秦氏的秘药——这种药每个王朝都有,一般用来处置不方便明着处置、需死后留一个体面的权贵。此等秘药究竟有何特殊区区县城仵作自是无法得知,但身为皇子的秦王殿下却是知道的。于是仁庆帝大笔一挥,干脆下旨令秦王彻查此事。

虽说群臣鉴于秦王殿下平日的荒诞不羁,对秦王殿下并不抱什么希望,但这也没什么要紧的,毕竟他发现了最重要的线索——这些官员均是死于前朝皇族秘药。

——如今还有可能掌握前朝皇室秘药的,能有谁?自然是那个不可说的姚家了和姚家护着的君氏遗脉了!姚家定是将君氏遗脉扶持在手,如今突然这样高调,意欲何为简直是司马昭之心。

正在群臣惊悚间,边关告急。竟是北境的喇耶国以为景朝官员接连死的不明不白,景朝必有内患,想趁机扩展疆土,遂在两国交界蠢蠢欲动,眼看北境之乱迫在眉睫。

至于姚氏与君氏——或者说,前朝欲孽——很显然他们与兰州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果真如此,这些人经营六十多年,依着眼前的阵仗,其势力想必已能举旗一反。兰州与喇耶国一南一北,必使景朝分散有限的兵力,最后顾此失彼,如此一来,令人不得不深究,这喇耶国,究竟是趁机捞点便宜,还是与人共谋?若喇耶国是与前朝余孽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那么,其余边境相邻之国是否有参与进来的呢?甚至……前朝遗留的这些势力,如今到底成了甚么模样?

正当朝堂沸腾之际,与兰州相邻的潜州知府与七个知县全部被人拿下,潜州府一夕之间便被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控制住,那些人的首领自称乃是前朝末代兴帝嫡孙,当初宗氏窃取君氏江山,又暗中想要将君氏遗脉赶尽杀绝,罪不容恕。既然当初宗氏曾以君氏无继为由“推辞不下”才建立景朝,那么如今君氏继承人再次,是否应该将秦朝江山还给君氏?若是宗氏执迷不悟,他们只能起兵匡扶秦朝社稷。

举朝哗然。景朝太平了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出现内乱。

——到此时,也不知景朝的开国皇帝是否会懊恼当初太过沽名钓誉,以至于给了姚家这样好的一个起事理由。

不过这种话也不是姚氏说什么便是什么的,仁庆帝立刻颁布圣旨昭告天下,严明潜州作乱的乃是前朝姚氏,他们所谓的兴帝嫡孙根本就是姚氏之人假扮,这些人狼子野心,想凭借一个莫须有的君氏遗脉动乱江山,简直罪不容恕。同时,调遣北林军前往潜州平乱。北林军,三年前开始便由容王率领,其中更有一半人是容王旧部。北林军骁勇善战,经验丰富,说是大景王朝最精锐的部队也不为过。

与调遣北林军的旨意同时下达的,还有另一道圣旨,那便是命令正在兰州查案的秦王迅速接手兰州府的所有士兵,守住兰州城,决不能让前朝欲孽跨过兰州府,直奔新京。

这次朝臣们不淡定了。

让秦王殿下查一个已经没什么追查意义的连环杀人案并没有什么要紧,但是将兰州府的守兵全部交给秦王殿下,这如何能行?秦王殿下在新京就没干过一件正事,将兰州交给秦王,等于是将新京交给秦王,将新京交给秦王,等于是将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秦王身上。

——这特么能行?何况大景文武并重,虽说这些年周边战士不多,而武将也都在戍守边关,但并不意味着容王到之前,就没有武将可以立即到兰州了啊!就算随便派个武官去,也比让秦王殿下去捣糨糊要来的好吧?至少他们晚上也能睡得着觉啊!

只可惜仁庆帝似乎心意已决,群臣反对激烈,他只用了一句话反驳:“朕的先祖们本是武将出身,朕即为这些年也未敢稍忘祖训,皇子们从小便学习拳脚功夫、兵法谋略,即便个人天赋有所差异,但毕竟都是我宗氏子孙,难道爱卿们觉得朕的儿子,竟连一个兰州府都守不住么?”

仁庆帝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不想立即死的大臣自然都不敢说话了。至于炎氏……炎后是巴不得秦王死在兰州,而她要做的就是保存实力。因此炎氏的官员对于仁庆帝的决定毫无异议,生怕自己一怒之下被仁庆帝履去弄去接手此事。炎氏的沉默使得反对的声音最后被完全淹没。

不知是秦朝余孽天真的等待仁庆帝让位,还是他们暂时不打算行动,总之,兰州一直没有传来不好的紧急军报。

无从得知外界已经天翻地覆的姚媚儿,在等了四顿饭后,终于等来了姚家家主姚文远。

姚文远愿意来见姚媚儿,紫薇玉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比紫薇玉更重要的,却是姚媚儿对姚瑾策的重要性。

毕竟在他抓到姚媚儿后,曾经不论他如何诱骗、推测都无法觅得踪迹的紫薇玉,姚瑾策二话不说便交了出来——虽说隔着一个精铁无痕盒,并猜不出真假,但一个价值连城的精铁无痕盒其实已经足以佐证盒子中东西的重要性,何况姚瑾策只给了盒子,却没有给钥匙,言称钥匙要在见到姚媚儿后才能给,这样的小心谨慎,足以证明紫薇玉的真实性,和姚媚儿的重要性。见姚媚儿如此好用,姚文远自然不打算只用一个紫薇玉就换出去。在以姚媚儿为筹码,迫使姚瑾策不许在他之后的动作中暗中作梗,而顺利占据潜州府后,姚文远突然想到一点,既然姚媚儿对姚瑾策这样重要,那她会不会知道钥匙所在?于是他派人去诈一诈姚媚儿,果不其然!只是这小丫头片子确实得了他那个孙子的真传,虽然只有十四岁,却一点也不好对付。就像姚瑾策十四岁时,已经能靠着他母亲的暗助顺利离开姚庄。

他的人回报说,姚媚儿想见他,也只有见到他,她才肯说出精铁无痕盒钥匙所在。很好,即便她不说,他也会见一见她的。毕竟,她如今是他那个孙子唯一的软肋,软到,即便明知对于越重要的东西越应该表现出不屑一顾才能使之更安全,姚瑾策却完全没有那么做。因为不重要的东西,是不会享有任何好的待遇的。

——姚瑾策竟连一点苦都舍不得姚媚儿吃。爽快的承认姚媚儿对他的重要性,固然会使营救姚媚儿变得更加困难,却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姚媚儿的安全与她所能得到的安置。

姚文远出现的一瞬间,姚媚儿便认出了他。虽然已是暮年的姚文远满是岁月痕迹的脸庞令人看不出来他年轻时的容貌,因此也看不出来他与姚瑾策在长相上的相像之处,但两人沉默时的神态,却如出一辙。

“姚家主安好,晚辈形容不整,还望姚家主海涵,”虽然那送饭的丫鬟偶尔会服侍姚媚儿洗漱一番,隔几顿饭也会替姚媚儿重整梳妆,但毕竟也仅限于此,姚媚儿来过之后便没有洗过澡换过衣服,若非这地牢之内足够凉爽,姚媚儿觉得自己大概已经臭掉了,指了指平放在地上后完全不会被铁链子拉扯到的脚,姚媚儿笑着补充道,“这铁链子有点沉,就恕媚儿不起身相迎了。”

许是姚媚儿精神不错的谈笑风生令姚文远看到了更多更长远的利用价值,因此他开口便是怒声道:“怎么回事?我不是吩咐要好好照看小姐么?怎么竟让小姐过成这幅样子?”

——小姐?她算哪门子小姐?这姚家主,真是比她想象中还要不要脸呢。她在这里什么待遇,他会全然不知?这种把戏演给她看……看来她没有装疯卖傻是对的。毕竟她的聪慧有迹可循,与其装蠢降低自己危险性,不如展现自己的实力,或许他们会为了想要更彻底的利用她,而给她更多自救的机会呢。毕竟姚家,正是用人之际啊。

跟在姚文远身旁的中年男子没有丝毫诧异,立刻跪下请罪:“家主恕罪,是属下会错了家主的意思!请家主放心,属下一定会将此处重新布置,让小姐住的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