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尊在上,我在下
字体: 16 + -

第129章 司马相如

    九重天上,司命宫。

    浅释看着眼前门匾上的三个大字,施施然走了进去。院中侍从见有人来访,赶忙上前迎接。见是幽冥司的浅释神尊,又赶忙行了个跪拜之礼,恭敬道:“不知尊神莅临,未曾相迎,还望宽恕。”

    浅释只是淡淡看了侍从一眼,继续向里走去:“带我去见你们司命吧。”

    侍从慌忙起身,将浅释引去了藏书阁。藏书阁中,司命依旧端端的坐在案前看他那些命格簿子。侍从将浅释引到门前便要上前禀报,却是被浅释抬手阻止,将他遣了回去,自己则走了进去。

    司命看书看得认真,并没有察觉有人进来。待觉得累了仰头活动筋骨时,才惊觉不远处的椅上正坐着位瑞气腾腾的神尊。

    司命慌忙起身,上前便要跪拜,却是被浅释喊停:“别跪了,今日我找你有些事。”

    司命答了声是,收了跪势,端端的站在一旁,等着浅释问话。

    浅释翻看了几眼手中的命格簿子,一世兴衰一程绝爱也就在他三翻两不翻中有了了结。浅释收了书放到一旁桌上,抬眼看向司命,淡淡道:“听说你与幽冥很熟,当初她的神劫你也知道些。”

    浅释口中的幽冥是谁,司命当是不知晓,但转念一想,便也有了答案。拱手一揖,道:“确是知道些,只是不知神尊忽然问起?”

    司命没有问全,想来以浅释的智慧,也是能猜到所问之意。

    浅释倚在椅上,修长的手指在扶手上时深时浅的敲击着:“那你便去将她的历劫簿取来给我。”

    司命听了却是一惊:“神尊这样怕是不妥,历劫簿乃是天命,万不可外露。”

    浅释敲击的手指顿了顿,继续道:“无妨,我不是要改天命,只是想从中知道些东西,以免到时不小心给改了。”

    司命垂眸想了一阵,又揖了一揖:“恕小神唐突,听闻姻缘神此次昏睡实为历劫,可是真的。”

    浅释默了默,点了点头。司命又思索了一阵,转身进了一处暗阁,少时,出现在浅释面前时,手中已是拿了个本子。

    “这便是姻缘神的本子,还望神尊收好了。”司命双手呈到浅释面前。

    浅释接过,随意翻看起来:“我只是看看,不会带走。”

    日近西斜,司命将浅释送至宫外,便被浅释打发回宫。他抬脚要离开时,却是被司命唤住:“神尊且慢。”

    浅释没有转头,但却定了脚步。司命亦没有上前,只在浅释身后幽幽道:“神尊若是要助姻缘神历劫,还烦请神尊铭记一点,尽量不要与之太过亲近。”说道此,司命顿了顿,又道:“她历的本是情劫,可后来却失了心,须得沉睡万年才能醒来。我不想她再修一次心。”

    浅释没有立即答话,少时却冷冷道:“我从来只知道化劫,却从不知避劫,本尊自有轻重。”言罢,迎着忽起的细风,消失在司命眼前。

    司命闻言,只是轻叹一声,转身回了藏书阁。

    冥界三途河畔的大石上,今天小妖的身边依旧坐了男子,却并不是以往熟悉的莫彧阎君。巡视的小鬼见了,上前问过几次,却都被小妖直接忽视,依旧和身旁的亡灵说的不亦乐乎。

    身旁的亡灵,自称是蜀郡的司马相如,诚然小妖至今也就待过两个地方,一个是佛祖的禅院,另一个便是这三途河畔。虽说对男子口中的凡界不甚了解,但小妖依旧与他聊的很投机。

    司马相如看着对岸新到的亡灵一脸的恐惧和茫然,不由笑道:“他们在怕些什么呢,死都已经死了,难不成还能再死一次。”

    小妖闻言,亦是看了过去,叹息道:“我在这里坐了数千年,这过河的亡灵看了无数,真正不怕的却没有几个。”说到此,认真的看着一旁的司马相如,问道:“你知道他们在怕什么?”

    司马相如淡淡一笑:“我怎么会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且每个人心思各有不同。世间繁杂,自己的心都快看不清了,怎还有能力看透别人的心。”

    小妖垂首想了片刻,皱眉道:“依我看他们虽说怕的原因千奇百怪,可终归就是一句话。他们不知自己前路为何,只是在怕那未知的以后罢了。”

    司马相如怔了怔,惊讶的望着一旁的小女孩,赞叹道:“看你年纪小小,懂得倒不少。”小妖轻哼一声,似是不太满意被区区亡灵小瞧:“算来我比你不知大多少,你不过就是老得快罢了,很能干吗。”

    闻言,司马相如朗声笑了笑。对这小妖更是喜欢,觉得自己与她聊天竟十分舒心。

    司马相如笑罢,见小妖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怔怔的望着他,不免问道:“你如此看着我做什么?”

    小妖垂眸想了想,似是有些犯难,吞吞吐吐道:“我问你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恶意。就是想知道,你为何不跟着队伍,却跑到我这里来。是不是你有什么放不下的,或是心中有什么夙愿没能完成。”

    司马相如一愣,面上黯淡了几分:“夙愿倒是没有,放不下倒是有一个。”

    小妖一听,砸手道:“我就说嘛,自你与我坐在一处,就没见你真正的展过眉,一看就是心事过重导致的。”说道此,小妖微不可查的瞥了司马相如一眼,幽幽道:“要不你将心中的放不下与我说说,要是以后我当大神了,有机会帮您圆圆这个放不下。”

    司马相如只是看了小妖一眼,并未说话,而后转头看向不远的三途河。小妖以为他不愿说,便也不做强求,继续甩着她的两条小短腿。

    “你想听吗?反正喝了那孟婆汤我便会将一切都忘了,何不寄希望在你身上。即便日后你没能帮我圆梦,也无所谓。我只是单纯地想要有个人知道,让我们的事至少有人记得。”

    小妖没想到默了半晌的司马相如,最终还是选择与她说了。正如他说的,有些事注定自己会忘记,何不将它说与旁人,说不定还有一丝希望。

    司马相如与小妖说的是段桃花红尘事,故事的主角是司马相如本尊和一个名为卓文君的女子。

    “我第一次见到她,其实不是在那日的小亭中。我很早便知道她了,可她是大家闺秀,我不过一介穷酸布衣,自是没有奢望过能入了她的眼。”司马相如眺望着远方,眼神很是温柔,语气也十分轻缓。小妖痴痴的听着,听着一段绝恋。

    卓文君十六岁那年被其父许配给宫中一位皇孙,但因皇孙体弱,一直在休养,是以婚事便一直被这样拖着,直至那体弱的皇孙终究熬不过病魔的折磨,一年后撒手人寰。

    那年卓文君才十七岁,正是花季的年纪,却生生成了个足不能出户的寡妇,且还是个嫩生生的小寡妇。

    文君从小便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当时临邛出了名的才女。而当时的司马相如则十分撂倒,双亲前后离世,一人孤苦无依。空有满腹经纶,却时运不济并没有什么大的出息。

    因司马相如虽无功名,却有一身真才实学,是以,也结交了不少同好挚友。也由此有了个落脚的去处,也由此遇到了这一生舍弃不下的缘。

    接司马相如过去居住的是以往一起上学的同学,名叫王吉。因王吉有些学问且家中背景也不浅薄,是以如今已是做了临邛县令之职。

    王吉曾说派人去接他,可司马相如却一口回绝了,信中说:“承蒙王兄不弃,能收留长卿已属长卿前世之德。派车来接实属破费,长卿自会一路行来,只当散散心。”

    王吉见状,只是摇头轻叹一声,便回信,同意了他的请求。

    司马相如第一次见到卓文君是在临邛郊外的一座山上。那日春和日暖,刮着一阵清凉的微风。司马相如杵了根木棍,背了个小包裹,正在往临邛城赶路。偶一抬头,却看见半山凸出的岩石上,站着一位清秀佳人。只是这貌美佳人的眼中似是有淡淡的忧伤,司马相如不觉停了下来多看了两眼。其实,他主要是怕那女子轻生。

    可事实并不是司马相如想的那样,女子只是站在岩上吹了会儿风,少时便转身走了进去。

    在王吉府中借住的那段日子,司马相如生活的还算自在,时不时与王吉品诗论赋,喝喝小酒弹弹小曲,日子也便就这么过了。

    王吉曾问过他,是否有继续考取功名的打算。可他觉得自己如今的生活就很好,功名什么的不是很重要。王吉只是摇头叹息:“唉,只是可惜了你的文采。”司马相如只是笑笑没有答话。

    王吉在一次在喝酒时,与司马相如说到了临邛的大户卓家。说是卓家老爷卓王孙对他司马相如的才情很是欣赏,想要邀他到府上作客。司马相如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了,叫王吉到时就说自己病了,不大方便。

    王吉听言,不知说他什么好,直道:“你说,我想帮你穿针引线,你都不知道把握,你是真准备一辈子就这样了。”司马相如没有说话,只是喝着手中的清酒。

    王吉无奈,心中却顿生一计,幽幽道:“你来的当日不是问过我,可识的一位眉若远山,面如芙蓉的女子吗。”说道此,王吉向司马相如靠了过去,小声道:“若这城中哪位女子能配上这两句,也就只有卓家小姐卓文君了。”

    司马相如喝酒的手顿了顿,王吉见此招有效,又问道:“那卓王孙的宴会你去还是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