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纪事
字体: 16 + -

偶遇

    第二天清晨,晨光熹微,朵朵利索地起身洗漱用餐,他要带着翡翡赶去香烛坊。临出门前,柏九为朵朵打理好衣裳,嘱咐道:“虽然有翡翡在,路上还是要多加小心,知道了吗?”眼前的朵朵毕竟只有幼儿的身型,柏九免不了要担心些,要是遇上流民有发难,朵朵还好,翡翡的脾气就…“还有仔细看好翡翡,明白吗?”看着朵朵怀里的此时仿佛人畜无害的翡翡,柏九还是不放心,多嘱咐了几句。要不是今日已经答应好西城的顾老伯,为他诊治,自己决定不放心让这两个小家伙独自前往香烛坊。

    而后,柏九又想起什么,回身走向半旧的柜台,从里面寻出一个小环,小环中间还有一个银制的小铃铛,但是这铃铛却很安静,在柏九走到朵朵身前的这段路程里始终不曾响过。接着,柏九便不容拒绝地把项圈带在了翡翡身上。

    “这铃声一般情况不会响,除非是感受到了强大的破坏力。”柏九看着朵朵疑惑的脸解释道。其实从医舍到香烛坊并不算很远,但是自己不在他们身边总归是不放心,“如果铃声连响三声,我一定来寻,记住,不要轻易惹事。”

    “嗯,我记下了。姑姑我先走了。”朵朵点点头,抱着翡翡转身出门,走到台阶下还不忘回身给柏九招手示意。

    柏九也向他微笑地挥挥手,孩子便满足的迎着晨光,向香烛坊的方向出发了。

    “翡翡,你可要乖一点啊。”路上朵朵再次对着怀里的小兽补刀,“姑姑那句不要惹事可就是对你说的呀!”

    只见翡翡懒洋洋地抬眼扫了一眼朵朵,抖了抖耳朵,便垂下眼继续窝在朵朵怀里安睡,不再搭理他。朵朵很显然看到了那一眼,那是翡翡在对自己翻白眼,那眼神充满鄙视,仿佛在说“多事!”

    朵朵很生气,很想和翡翡大战三百回合,势必要为自己赢得尊严,但无奈走在路上又不好发作,简直要憋出内伤,只能暗戳戳地在心里回嘴道:“小气包!”

    小满早上起来,还在床上愣神的时候,隐约听见了喧闹声,她疑惑地下床,想要出门一探究竟。

    “吱呀——”一声,母亲抱着弟弟推门而入。

    “起了呀”,母亲见小满坐在床上一脸茫然,走上前为她梳理了下散乱的碎发,而后有些惋惜地告诉她,“梁婆婆昨夜去世了。”

    梁婆婆走的有些突然,而且家中只有其子梁维一个人,丧事繁琐估计忙不过来的,小满的父亲早早就前往香烛坊帮衬了。而且突逢变故,梁维怕是也没有心思打理了这些后事了。

    “婆婆就一个孩子,结果还是没能见着孩子成家,估计走得也遗憾吧,可怜啊。”母亲把弟弟放在一旁的睡栏里,那孩子睡的正熟,母亲怜爱地抚去孩子额头上的薄汗,然后转身一边收拾小满的床铺,一边自言自语道。

    小满想到那位梁婆婆,有些心酸。梁婆婆为人和善,街坊邻居有难事总会出手相助。而且婆婆待这片街道的孩子们都特别好,孩子们也乐意和她亲近。早些年梁婆婆身体便不是很好,去年柏姑娘来后为婆婆调理了一段时间,婆婆明显地健朗许多,未曾想…

    念及往日种种,小满告知想要去送婆婆最后一程,母亲似乎有些犹豫,皱眉想了一会儿,但终究是念在婆婆往日的恩惠,同意小满前去吊唁,只交代她一定要注意安全。

    “速去速回,知道了吗?”母亲道。

    “嗯。”小满挥手告别母亲。

    小满家和香烛坊之间有条深森的小巷联通着,平日白天看着就有些阴森,小满总是避开绕大路。此时小满停在巷口看了看那条巷子,现在日上三竿,但是巷子里还是很阴暗,隐约有轻微的风声,还可以看到一处大宅的后院。小满咬咬牙,狠狠心,低头冲进巷子。

    朵朵抱着翡翡正沿着大路往香烛坊走,途经一处凉亭,发现排起了老长的队伍,人人衣衫褴褛,走近一看,发现是官府在发放粮食接济难民,队伍两旁均有官兵把手,防止难民暴动。

    此刻亭子里有位着仙鹤官服的中年男子,那男子面如冠玉,鼻若悬胆,长身玉立,好不潇洒。朵朵看着那身崭新的官袍想,这人应该是个大官。

    这名官员此时正与一名穿着华丽精致的而立之年男子交谈,那男子虽眉目疏朗,却面白如纸,身材挺拔却有些病态的消瘦。

    朵朵不经意间听见他们的对话,似乎这病态的男子原来还是本地首富,此次是来送救济粮的,更表示愿意大开府门收留老弱妇孺暂住以减轻官府压力。那位官员听后更是感激不尽。

    啧,朵朵低着头,默不作声。

    念及姑姑交代的要速去速回,朵朵不再停留,加快脚步就要离开。临了却忍不住多看了那位男子几眼。

    那男子十分敏锐地感应到了朵朵的目光,偏头探寻,便与朵朵对视上了。那目光沉沉,仿佛一潭死水,毫无波澜。朵朵看了一眼,赶忙转身往香烛坊走去,再不逗留。

    “卓兄方才在看什么?”方知府顺着卓清尧的目光望去,除了排着长队的流民,却无其他特殊的人或物。

    “无事。”卓清尧收回视线,抱歉一笑,“方兄,今日所赠救济粮为本地商贾共同筹集,望方兄妥善安排。卓某家中尚有事未处理,就先告辞。”说罢,卓清尧作揖别过。

    方知府拜别卓清尧,心下难免有些感慨,这卓府是本地豪门世家,富甲天下,后来不知怎么的人丁越发稀薄,上一代卓府掌门人卓老爷连着娶了十几房妻妾,也不见所出,只有卓夫人当年拼了命生下的这位卓清尧。因为出生时有些波折,因此卓清尧的身体一直十分虚弱,生性也过于冷淡。如今卓老故去,整个若大的卓府便只有卓清尧一人支撑,即便如此,卓清尧也迟迟不娶妻。

    方知府想着卓清尧的提议,觉得此事可行,便招来随从准备着手安排下去。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