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鹤
字体: 16 + -

014.先天

    天色渐暗,远方靠近山脉的地方立着一座破庙,庙宇不大,破败不堪,庙宇内满是尘埃,蛛网,靠墙处有一尊金身佛像,佛像下盘膝坐着一少年,神色平静。

    此人正是谢晋,他一路向南方走去,疾行约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了此地,正是此前与九星相遇的庙宇。

    适才他自小镇离去之后,一路向南疾行,行至此处天色已晚,夜间行路不便,又刚好经由此地,想来也是缘分,便准备再此歇上一晚。

    此庙宇并无多少变化,只是尘埃日渐加深,想来平日并无人来此,金身佛像之上片尘不染,多日之前谢晋擦拭过。

    谢晋盘膝坐在地上发愣,不知该何去何从,想了想便把怀中的两件物品拿出,摆放在面前。

    一尊青绿古铜小鼎,

    一面金色帛书,

    正是在听泉仙君秘府中所得之物,他仔细的瞧了瞧小鼎,用手翻转了几遍,不知该如何驱使,便把小鼎纳入怀中,接着便拿起帛书仔细研读了起来。

    读了片刻,便发现一处字迹,书写着引气境界的修行之法,所谓引气,便是炼己存诚,惩忿窒欲、虚寂恒诚,识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凝神定虑,促开玄关一窍。此乃引气境。

    谢晋读时不知其意,却不知为何,当印入脑海的时候却好似瞬间领悟一般。

    日渐黑暗,庙宇中亮起了烛红色的火光,被自破败的窗台间吹来的凉风扫的明灭不定,烛光的暗影映在谢晋的脸颊上,他神色惊异不定,半响方缓缓长舒一口气。

    原来这面帛书乃是听泉仙君早年所修法典,从后天凡俗境界至先天,真人等境界的修行之法皆一一记载,这面帛书乃是至真人境,完整的仙家法典,极其珍贵。

    谢晋见尾处还有一段,瞧了半响,发现最后一段文字乃是当年仙君针对于真人境的大小灾劫所做的批注,字数虽然不多,但却直指修行要害,对于真人境修士来说可谓是诸多天才地宝都换不来的真言。

    帛书中有记载,凡俗若要冲破关隘,至达先天,有两种方法,一种便是要运用体内真气开脉固本,冲破体内玄关,人体奥秘众多,凡俗之人哪懂得何为玄关,但若根据帛书上的指引练去,便在无难度。

    待日夜以真气之火侵掠数年,届时一举冲玄关破阻碍便可成就先天,至达引气境界。

    而另一种,便是极其少数的仙家子弟所运用的法子,驭使大法力破开识海混沌,待心念间生出一道真息之后,在运此真息引动天地灵气化为体内法力,便算是成了,至此方可谓踏入修行一途。

    若说两种孰优孰劣却也不好比较,世间大多数修士踏入修行之路,皆是运用真气冲开玄关之法,虽颇为耗费时间,但却是最为稳妥的方式,时间对于修士来说虽然宝贵,但多花费些许时间行稳妥之事,想必大多数人都会如此选择。

    而第二种,非有大机缘者不可用,因为若要破开识海混沌,必要有一位修为达到真人境的修士,耗费真息,方有可成之机会,但世间广阔,修士虽多,又有几人能如此慷慨行此之事,要知道修士真息得来不易,是修行路上最为宝贵的财富。

    若是运用此法达至先天境界,届时除了转化天地灵气更为顺畅之外,亦会有其他所得,比如识海的架构和真息的演化之法。

    识海的架构影响到日后修为的深浅,而真息,便是与修士体内法力相辅相成的存在,待真人境界之时,会在心念左右铸成十二金桥,真息便是链接心念十二金桥的关键所在。

    日后从先天引气阶段至炼体,分识,心通,内观,定神之境界之时,乃至于真人境界大小三灾,每至一境界便会生出一道真息,直至真人三禅境界,正好十二道真息,届时方可构建自身心念十二金桥。

    当然,世间修士不计其数,修为大多处于心通,内观,定神之境界,寿元不过几百年,人体之间的奥秘无穷,自上古以来几万年,无人能参的透,便是那高高在上法令天地的真仙,亦有寿元去尽的一天。

    再说到那识海的架构便有些虚无缥缈了,识海本就是虚无的,无相的,亦是无边无际,自古以来识海的说法不计其数,从字面里解释就是人的记忆储存,依托在人脑百会穴之下,双眉之间,印堂之后深处,大多数修士以为只是神识,便用以体内法力温养,久而能自视人身之气,因此能望其表而知其里,气机交感方能望气色而断其神。

    能化神识入识海者,无一不是手段通天的大修士,亦有些许修士因其机缘开悟,那么一瞬间会无意中进入识海深层,但属此者万万无一。

    过了半响,谢晋读完余下的批录,这才明白,原来当时九星便是运用此法令其开悟从而生出真息,踏入修行之路。

    原来,机缘早已到来而不自知。

    世事无常,福祸相依,福不可受尽,受尽则缘必孤,想来与九星之缘到此为止了。

    想罢,谢晋催动命蒂呼吸之术,调引天地灵气,此术向来是自行运转,无时无刻不在吸收天地灵气化为几用。

    此时经由谢晋主动运转,顿时威势浩大,他感觉浑身自在,一阵阵气体自眼鼻耳口及毛孔中渗入体内各处经脉,连绵不绝,犹如滚动的长息般一阵接一阵,不曾断绝。

    半响过后,进入他体内的灵气方逐一化为法力,与之前体内的法力搅聚在一起。

    此时他分心二用,照着听泉帛书所记载的方法运转体内法力。

    守中,意合,心不起波澜,心不执杂念,渐渐的,他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奥妙之境界,此界称之为天人合一。

    过了许久,天色亮了起来,自庙宇外吹来一道清冷的风,他似乎毫无感觉,缓缓睁开了眼睛,眼中亮银流转,喃喃自语:“看来,引气境界,成了!”

    他之前虽已踏入先天,至达引气境生出真息,但并无相应的修行法决,如今他照帛书记载之法修炼,运转小周天,只一夜便踏入引气境。

    他缓缓伸出手掌心,只见一道微弱的白雾升起,霎时心间大喜,此前在秘府中他所运转的法力皆出自于九星的那道法力之源,如今这般真切的感觉才是完完全全的属于自己。

    他感觉目前帛书上所记载的修行秘诀并不晦涩,以为是因为修行初期的原因。

    而他并不知晓,在九星为他破开识海的一刹那,早已提升了他的资质,增长了他的智慧。

    所谓资质又玄之又玄,无人能准确说明,大多都是精神上的感悟,也并无多少法子可验测,是以世间宗门选拔新弟子时,便只是提出一些固定标准,达标者便可入宗修行,但入宗修行之后,方才是考核的真正开始。

    是故多少年来,诸多在仙宗修行十年,二十年的修士数不胜数,但最终若是无法通过考核,便依然会被遣返人间。

    时间缓缓流逝,谢晋起身,盘坐了一夜的身子丝毫未觉得不适,反而越加精神,气血充足,他的体法力涌动,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此刻他的身躯似乎一夜间高大了许多,遥远望去,活脱脱的一位俊朗秀气的少年,眼中神色在不似之前那般毫无神采,反而越发凌厉,秀眉并举,好似藏着利剑随时迸发,一头乌黑的亮发批在身后,虽身着粗衣,但气质卓越,风度翩翩,只一夜间见便脱胎换骨。

    谢晋缓缓收回帛书,再次拿出怀中小鼎,仔细的沉思片刻,然后调动心神沁入小鼎之内。

    谢晋心神裹住小鼎,似乎在寻找破解之法,过了片刻,突然自鼎内传来一道气息,瞬间即逝,当谢晋在去寻时,却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想了想,便运起了自帛书上习得的一道秘法,名为惊神引。

    只见他紧闭双眼,口中轻吐:“解!”

    突然一道白色光影没入了鼎内,那鼎内的机制犹如玄冰般寸寸裂开,不多会便再无所挡,谢晋眼中惊喜,收回目光,心念瞬间再次沁入鼎中,正好与一道微弱的气息胶合在一起,心神一动,手中小鼎向虚空轻轻一郑,瞬间化为尺许大小的铜鼎,砰的一声落在地上,震的满目尘埃。

    接着又是一股晦涩的气息传来,谢晋眼中精光生出,那大片大片的气息犹如记忆般在谢晋脑海中呈现。

    过了半响,谢晋深吸了口气,这才明白此鼎为何物。

    此鼎乃是当年听泉仙君向至交好友碧海清宵仙君所借,名为周天,只是不知为何后来一直未曾还回去。

    谢晋参悟了半响,却并未见此鼎有何神奇之处,除了可随意大小之外便在无其他用处。

    他真正觊觎的乃是此鼎化天地灵气的神通,但参悟半响未有所得,便以为是自己修为不够未能领悟此种神通,想罢便随手一招,周天鼎瞬间化为巴掌大小,飞进他的掌心。

    过了半响,谢晋摇摇头不再去想,遂走出庙外,朝着南方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