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宠:第一皇后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五章 扶桑的来人

沈飞雄走了,赵飞花忽然觉得心里面怅然若失,在苏州,暂时设立了大本营,苏州的风景很好,赵飞花很想常居于此,西夏她不想再回去了,哪里没啥好留恋的了,大宋的京城更是人多眼杂,流言蜚语满天飞,长春府却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更是苦寒之地。

现在她的身边虽然多了一百多个御林军,看似受到保护,走到哪里都跟着一大群人,人身更是得不到自由,她坐在馨园里面生着闷气。

洗知德有一对儿女,大女儿二十一岁,嫁在江宁府(现在的南京)的侯家,侯家原是周朝的贵族,传到女婿侯静川这一代,已经是家道没落的时候了,不过,洗知德能够以一个新起的商贾,嫁给前朝的贵族,也已经是高攀了,侯静川没有继承到祖先的家产,却继承了前朝贵族看不起商贾的习惯,两口子自从婚后就感情不合,洗知德的女儿洗穗呙经常来到娘家居住,跟赵飞花却是十分相得,两个人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这样的感情归结为洗穗呙感情上的失落和她向往自由的本质反映,赵飞花本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女性,她的所作所为超出大宋一般女性的大胆所为,加上她久居苦寒开放的西北,性格上带着豪爽和自由,造成她无论是一举一动都带着强烈的个人魅力的贵族之气,强烈吸引着洗穗呙的好感,好像,只要是女人都应该像赵飞花这样,凡事不在乎,一呼百应才好。

赵飞花无论出行饮居都是前呼后拥的,让洗穗呙很是羡慕,这一天,洗穗呙依旧来到赵飞花的居所,见到赵飞花闷闷不乐的样子,说道:“公主,你现在有啥有啥,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地方?”

赵飞花微笑着说道:“你是这么认为的吗?我总觉得怎么做也高兴不起来,以前,在千万人的战阵之中,往来冲杀,心里反而很安定,现在呢?生活起居都有专人的照顾,反而不习惯了,可能,我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吧,我现在还想着千里无垠的大漠风光,万里浩瀚的大海,带给我的震撼真的是太大了。”

“您想出海啊?我听爸爸说,有一队扶桑的人困在苏州,不得回归家乡,正在积极奔走寻找去扶桑的船只呢。”

“扶桑?”赵飞花自言自语地说道。

原来,自从大唐盛世之后,扶桑就不断派人来到大陆,这

些人大部分都是当的政府行为,他们派人来学习唐朝的习俗和礼仪,也购买字画和佛经带回扶桑,他们从大江进入,到达江陵府停止,从不参与汉族的政治活动,为人低调,才没引起赵飞花的注意,听洗穗呙这么一说,才注意到身边原来还有一个住在东边不远的国家。

洗穗呙接着说道:“可不是,那些扶桑人精通歌舞,我见过一回,很好玩的。”

赵飞花微微一笑,好像,她很久不知道什么叫好玩的事物了,自从被吕蒙正领养以后,就跟玩乐无缘了,她的童年在别人看起来是幸福的,然而,她却觉得,生活在远离父母的家庭只是增加了自己的成熟时间,当同龄的孩子还在大街上奔跑玩耍的时候,她却在深闺里苦苦读书,当同龄的孩子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她已经被所谓的国家大事包围了,好像,离开了她,这个世界从此不一样了,其实,赵飞花后来才明白过来,这个世界离开了谁都一样,太阳照样升起,人们改变不了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

赵飞花说道:“好吧,你把那些扶桑人叫来,我也许跟他们有事情谈一谈。”

洗穗呙说道:“这个容易。”她走了出去,一个时辰之后,带着一男一女回到赵飞花的房间。

赵飞花看到那个很像是汉族人的异族男女说道:“请坐。”

“谢谢。”两个人深深鞠躬之后,这才落座。

赵飞花没有想到两个扶桑人竟然精通汉语,于是说道:“你们是扶桑人?”

“是的,公主殿下。”两个人显然得到警告,态度十分恭敬。

赵飞花说道:“我没去过扶桑,不知道那里的一切,你们可以为我讲解一下吗?哦,对了,我可以为此付费的。”

“公主殿下,我们不为收费,只想早日回到家乡。”那个扶桑男子回答说道。

赵飞花点点头,说道:“要回到扶桑,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我的远洋船队南到麻逸(菲律宾),西到阿拉伯,需要在大海上航行几个月。”

那个扶桑的男子急忙低头说道:“是,小人久闻公主的威名只是一向缘吝一见,没想到公主的权势,远远超过小人的预料之外。”

赵飞花问道:“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那个男子抢先回答

道:“我叫宫本志坚,来自扶桑的宫本之家,她是我的内人,叫做宫本惠子,来自藤原家族,也就是我们扶桑的皇族。”

赵飞花看着脸蛋长得像是鱼肚白的宫本惠子,心想,难道你们扶桑人都很少晒太阳吗?皮肤白的不像话,再仔细一看,原来在脸蛋上涂抹着厚厚的脂粉,心里一阵反感,说道:“好了,你们先行退下吧,洗穗呙,你负责招待两位宫本客人,我今天有些倦怠了。”

等客人离开以后,赵飞花把熟知历史典故的一位女侍卫梓菲找了来,问道:“你对扶桑一族了解多少?”

梓菲低头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盛唐时期,我们汉族跟扶桑就有接触,而且,扶桑跟我们大唐学习礼仪和行政管理制度,后来,取了很多的佛经回去,不过,这些佛经,都是因为当时的太宗皇帝一心向佛,扶桑的人讨好太宗皇帝,这才做出喜欢佛经的样子,其实,扶桑人根本不了解佛经的精义,他们攻占了南高丽的大部分地区,在那边烧杀掳掠奸•**,做了很多的坏事,大唐皇帝为了感化扶桑,派鉴真和尚去宣扬佛法,却被当地的贵族叫去讲述大唐贵族的生活习惯,他们努力效仿,后来,鉴真和尚失望而归,可是,扶桑的天皇一再派人来请鉴真和尚,推辞不过,鉴真和尚才有三次东渡的历史,最后一次,在大海上遭遇到飓风,此后,再也没有鉴真和尚的下落,大家猜测,鉴真和尚被飓风吞没了,后来,汉族经历了魏晋时代和五朝十国时代,对扶桑一国忽略了很多,没再听说派人过去,只是他们那边不时过来船只,听说,由于造船技术落后,来一次,经常在大海上漂流几个月,只有半数不到的船只才能来到我们中华,大部分的船只都在大海上沉没了。”

赵飞花听完之后,说了一句话:“这个扶桑国的人,还真是执著啊,看来,他们应该多学习学习我们的仁义礼智信才行。”

梓菲笑道:“其实,扶桑小国,岂能跟我们泱泱上国相比?我们经历多少年的风雨战乱,他们现在半数以上的人还是野人状态,这才是我们这里的人不愿意东渡扶桑的主要原因。”

赵飞花沉默了一下说道:“小,常能乱大,明智才是第一位的,任何的猜测和狂妄自大都足以让自己眼盲耳盲心盲,这是最要不得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