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宠:第一皇后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解围

来人却是沈飞雄和李晟、戴书诗三个人,原来,李晟的母亲万里迢迢从西夏赶到东北,半路上感染了伤寒,到了长春府已经病入膏肓,李晟跟老母亲相聚几日之后就阴阳陌路。

自从赵飞花决定解散空中楼阁的十个大营之后,李晟就决定回到西夏去寻找赵飞花,跟着这位美丽的皇后娘娘做事,罗平平时爱护下属,生活上跟这些人平等对待,很得部下的信任,解散十大营对长春府的官兵影响不大,罗平有能力独立支持领导的这支部队。

李晟离开长春府,找到在西宁州的沈飞雄,两个人平时就有书信往来,这一次见面都很高兴,商量了一下,决定跟着赵飞花一起到南方走一走,去见识一下南洋的风光,顺手跟着做点生意,积攒一些财富,沈飞雄还好一些,起码是那种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的人,李晟这几年却没有积攒下财富,送走了老娘之后,还是孤身一个人,找老婆也是需要花钱的,只有冒险才能拿到意外的财富,李晟决定挣一笔钱之后,再回来成家立业。

沈飞雄却是关心赵飞花的安全问题,戴书诗属于年轻好动,要出来游历一番,于是一力串掇沈飞雄和李晟在后面追赶赵飞花等人,他们一行近百人,沿途可以打听到,那个时候从北方到南方的官道只有十几条,分布在江苏到四川的几个州府之内,从凤翔府南下,只有一条官道,长江也不叫长江,叫大江,大江上面没有桥梁,渡江都是用木船运输,在交通不便利的时代,这个算不上什么,是司空见惯的困难。

赵飞花等人在桂州停留下来,沈飞雄三个热终于追了上来,沈飞雄看到焦子翔两个人就知道是赵飞花住在这里,所以看到朱恒里要寻隙找碴,急忙上前阻止,如果惊动了赵飞花的休息,那就是一件大事。

沈飞雄对朱恒里拱手说道:“这位官爷,里面住着的是我的朋友,我们跟西宁州的戴元冲老爷子和吕蒙正丞相,还有真定府的吕征尧都是熟人,我们在一起做生意,这一次是去雷州。”

沈飞雄有意识提到了几位名高权重的大臣就是让朱恒里知难而退,不要触犯他们这些人,也是暗示他,我们不是好惹的,不是无名之辈,而是有来历的人。

果然,朱恒里听到沈飞雄提到几位朝中大佬的名字,态度马上缓和下来,他属于官阶不到十品的小官儿,跟那些极品的大臣相比,中间的距离老远了,于是他嘴里打着哈哈说道:“哈哈哈……原来都是官家的人,好说好说,你们有啥事尽管言语一声,这片地儿归我管着,那,你们忙吧,我就不打扰了,再见再见。”

沈飞雄挥挥手,

跟着朱恒里说着再见,看着这些地头蛇离开,焦子翔还很不服气地在后面啐了一口,沈飞雄不禁摇摇头,对他说道:“皇后娘娘在里面吗?”

焦子翔对沈飞雄哄走了朱恒里等人很是感激,他原属于部队中的人,冲锋打仗不惧于任何人,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手段就欠考虑,部队嘛,讲究的是直来直去,你杀我我杀你,有本事的站着,武艺不高的躺着,没那么多的弯弯肠子。

听到沈飞雄的话,连忙说道:“请问,两位是?”

沈飞雄笑道:“你就随便告诉皇后娘娘身边的任何一个近卫,说沈飞雄来了,他们自然会出来查看的。”

焦子翔久闻沈飞雄的名字,只是他来到军中的时候沈飞雄已经不在西夏了,是以一向无缘得见,想不到今天跟沈飞雄面对面遭遇了,他连忙躬身行礼说道:“原来是,是沈大侠,请,请进,皇后娘娘看到沈大侠一定会非常高兴。”

沈飞雄在赵飞花的身边没有官职也没有具体担当什么职务,焦子翔不好称呼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大侠这个字眼,让沈飞雄很好笑,点点头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焦子翔,曾经担任大队长,现在是,白丁一个。”焦子翔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显得人比较腼腆。

沈飞雄笑了笑,回身说道:“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李晟,也是从西夏那边出来的人,这一位,是我的未婚妻,戴书诗,你们认识一下。”

几个人相互见礼之后,来到客栈里面,里面的人已经听到了门口的吵闹声音,夏春晖出来查看,看到前面白衣胜雪的沈飞雄,不由得又惊又喜,一叠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沈飞雄哈哈大笑说道:“怎么?只许你们能来,就不让我跟着来了?”

夏春晖噎了一下,马上看到楚楚动人亭亭玉立的戴书诗,上前抱住戴书诗,说道:“我们进去,不理他们,这些人都是臭男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沈飞雄几个人正在闹着,赵飞花站在房间的门口,眼睛盯着他,嘴里淡淡地说道:“飞雄,你来了也不快点进来,怎么?还需要我下楼相请吗?”

沈飞雄见到赵飞花风采如昔,急忙给她行礼,说道:“小人见过公主,给公主请安。”

“少贫嘴了,你们远来辛苦,焦子翔,你去给他们开两间客房,先上来喝一杯茶水吧,桂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茶叶也不错的。”

当赵飞花得知沈飞雄的来意,高兴的说道:“你来了,抵得上十个武士。”其实,沈飞雄的身手高绝,何止十个武士?单

单是武力值抵得上一百个近卫,赵飞花这是给自己身边的卫士留着面子呢。

夏春晖等人可知道其中的奥妙,不由得掩嘴笑了起来,戴书诗莫名其妙地问道:“夏姐姐,你笑什么呀?”

夏春晖摇摇头说道:“笑咱们的皇后娘娘,也会说笑话了。”

戴书诗嘟着嘴说道:“没听出来有啥可笑的啊。”

沈飞雄说道:“夏春晖,你别总是欺负阿诗啊,她可比你单纯多了。”

“才不是呢,我不喜欢单纯。”戴书诗说道。

“哈哈哈……”看到戴书诗不领情,众人都大笑起来。

第二天,赵飞花带着沈飞雄等人,还有临时雇来的二百个脚夫,带着千余匹背上驼满了货物的牲口浩浩荡荡开始上路了,沈飞雄和戴书诗走在前面,十天之后,来到雷州,这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大港口。

先期到达这里的赵飞花的三哥楚风监督打造了十余只海船,一共是十二艘大海船,楚风解释说,这十二艘海船代表着一年当中的十二个月,还有就是代表着十二个生肖,那个时候的人比较迷信,讲究符合天文地理,顺理顺势而为,不敢逆天意做事。

每一艘船可以装载货物三百吨,按照这个计算,当时的木船排水量在一千吨左右,比起明朝郑和的远洋大船还是小了很多,郑和的轮船在内陆的江宁府(现在的南京)下水,排水量在两万吨上下,可装载千余人,可见,中国的轮船发展史是十分快捷的,是商业推动了轮船航海事业的发展。

楚风对赵飞花说道:“这些海船是我们能够打造的最大的船只,应该在沿岸航行的浅海区还是没问题的,只怕经不起深海的风浪。”

“那就不远离海岸线航行,不行吗?”

楚风担忧地说道:“问题是,太靠近海岸线,会有礁石浅滩什么的,一定要有有经验的熟悉海路的船工带路,才能出行,我们北方人对海航还是不太熟悉的。”

“你有什么打算?”

二十多年不见,当年的三哥已经成长为壮年的汉子,赵飞花看着跟自己有血缘之亲的三哥,没了主意。

楚风坚定地说道:“既然是冒险,就必须有承担风险带来的后果的准备,既然已经决定了出海,那就做好一切准备,下海之后就听天由命了。”

“好,你详细考察一下,别遗漏了任何东西,我们不着急的。”赵飞花是一个行动大于语言的人,既然来到了雷州,不可能不出海的,大不了在南洋各地的近处转一转,要把海船开到欧洲,需要看机缘和海船的承受能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