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宠:第一皇后
字体: 16 + -

第六十六章 谁主沉浮

果然,沈飞雄的眼光还是比较到位的,半个时辰之后,耶律猛的攻击节奏慢了下来,赵飞花尽管也变得呼吸急促,身体却还是灵活有力,众人看到这里,就连外行的人也知道,真正到了性命相搏的时刻了,以前为赵飞花而担心的人渐渐开始转变了态度,胜负之数很难意料了,萧太后的心中也充满了担忧,跟身边一个秃顶的男子耳语了几句,那个男子说了一句话,然后摇摇头,只见萧太后的脸色变了用力拍了一下椅子,表情变得阴鸷起来。

赵飞花看到耶律猛的脚步变得蹒跚起来,知道到了反击的时刻,她脚下的速度变得更加快捷,不停地在耶律猛的身边窜来窜去,猛然间一伸手,马上缩回手去,闪在一旁,只见耶律猛的脚步变得摇摇晃晃,然后他一头栽在地上,一动不动。

有禁军的士兵跑上去,翻开耶律猛的身体,只见他的咽喉下面破了一个洞,刚才,赵飞花上前那一下,已经下了杀手,用手掌切断了耶律猛的咽喉,整个手掌掏进耶律猛的嗓子里,捏碎了他的喉骨,直到耶律猛窒息而死,由于她的动作太快,一开始血液被强力积压没有多余的血液留在嗓子那边,后来,赵飞花的手掌马上收回去,血液才会逞喷射状态,她的手上反而一滴血没有溅沾上。

萧太后猛地站起来,没想到会是眼前这个结果,一个带兵的元帅死了死在圣殿的前面,就死在她的眼前,被邻国的皇后一下子杀死,让她气得眼睛发蓝,心里非常痛苦,站起来身体前后摇晃,嘴唇发抖,殿前执勤的禁军头领看到不好,急忙宣布:“退朝”。

众人叹息着,脸上流着悲哀,缓缓从耶律猛的尸体旁走过,当韩德放经过赵飞花的身边,赵飞花猛地说道:“你还是一个汉人吗?”

韩德放吓了一跳,赵飞花带着沈飞雄和黄馨已经走远了。

回到宾馆,黄馨非常高兴,把殿前比试的经过绘声绘色跟一脸羡慕的士兵说了一遍,她手舞足蹈地说完,才发现,众人都听的如醉痴迷,沈飞雄流露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她。

黄馨登时心里大羞,走过去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说道:“哈哈……你在笑话我啊?”

沈飞雄拍拍手掌说道:“不是笑话你,而是,听着你的讲述,比亲眼见到都要精彩,实在是太美了。”他说的是,黄馨在讲述的时候眉飞色舞的样子,实在是太美了,听在别人的耳朵里,就是,赵飞花的搏杀一击太美了,简直是神来的一笔,一击

必中一击必杀,一招就取了耶律猛这个大魔头的性命,在西夏,无人不痛恨耶律猛,就是他杀了西夏一万多兄弟,是西夏的民族仇人,没想到,这个大魔头让赵飞花在上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他杀死了,实在大快人心,闻者无不拍手相庆。

可是,黄馨却知道,沈飞雄嘴里说的太美了,是称赞她长得太美了,她心里不胜娇羞偶,不胜甜蜜,这就是恋人的给予,不求荣华富贵,不求长命百岁,只求一个眼神的默契,一句话的温馨。

萧太后很快反应过来,她上了赵飞花的当,没想到,一个娇滴滴的公主、皇后,竟然会身负这么厉害的武功,当着她的面杀了她的爱将,还让她无话可说,赵飞花这一招实在是太狠毒了,太阴险了,这样的人是大辽的心腹大患是天下苍生的祸害,不能不除。

萧太后强压下心中的恨意,把赵飞花招进宫里,她躺在椅子里,慢条斯理地说道:“德仪皇后,你来大辽有何事情要办?我吩咐下去,让儿郎们给你方便。”从她的语气上看,丝毫没有因为耶律猛的死而影响到心情。

赵飞花心中很爽,心说,我就是要当着你的面杀了你的人,那又怎么样?再与西夏为敌,耶律猛就是所有人的下场。

赵飞花恭恭敬敬地说道:“听说兴安岭的熊胆能够治疗风湿,臣妾的夫君常年征战,有风湿的毛病,希望获得太后的恩准,准许我到兴安岭猎熊,取得熊胆治疗夫君的风湿病。”

萧太后哼了一声,不知道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然后说道:“猎熊?要知道,熊是我们大辽的宝贝,轻易不准猎杀的。”她的话锋一转,责备起赵飞花来,压根不提刚才的许诺。

赵飞花听了这话,心说,你能准许我猎熊那才有鬼了呢。当下也不多说,只是垂首不语。

萧太后缓了语气说道:“不过,看在你是德仪皇后的面子上,我特地批准你去兴安岭猎熊,能不能猎到狗熊,就看你的造化了。”

赵飞花低声说道:“谢谢太后的恩典。”

“你准备什么时候走啊?”

“如果可能,臣妾明日动身。”

“好吧,看来,我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了。”

萧太后说完之后,脸色变得落寞起来,赵飞花没有说话,萧太后这才自言自语地说道:“看着你,我就想起我年轻的时候来了,那个时候,我跟你一样,觉得世间凡事无不可为,其实,世间的事,

很难说的,聪明的人,往往死得更快,死得更早,反而是那些愚钝的人活得更加长久,你知道为什么吗?”

“愚钝的人,活得再长久,也不值得效仿,只愿活得一日,为国为民造一日的安宁。”赵飞花坚定地回答道。

“你,去吧。”萧太后凝视着赵飞花的眼睛说道。

当赵飞花带着人走了以后,韩德放才从里面转身出来,沉声说道:“你就这么把她放走了?”语气里面透着不快。

萧太后阴阴地一笑说道:“走,又能走到那里去呢?千里之外都是我大辽的国土。”

“派人干掉他们。”韩德放不会忘记赵飞花对他说的那句带有侮辱性的话。

“我记得,他们带了很多大箱子。只需放出风声,那些箱子里面装的是金银珠宝,多如牛毛的强盗自然会疯了一样把这些人撕成碎片的,就是赵飞花,也免不了做强盗的压寨夫人的命运。”

赵飞花带着人马依旧上路,这一次藤明远依旧随行,赵飞花让他给队伍指点路程,在辽国行走,没有当地人的指引,在迷迷茫茫的山水森林里面,很容易迷路的。

五天以后,赵飞花带着人到了沈州,天气已经到了中秋,藤明远说道:“在这个时节,漠河一带已经飘起了雪花,天气说冷就冷下来了,一夜之间气温下降到冰水(那时候,还没有摄氏度,只用冰水的变化来解释气温)以下是常见的事情。”

于是,赵飞花在沈州停留了两天,采办棉衣,这个时候,她也不嫌弃契丹的皮帽子难看了,不论男女一人一顶皮帽子,只要暖和就好,毛茸茸的就毛茸茸的吧,别冻成了冰绒绒的就好。

黄馨给自己做了一身绿色的夹袄,绿绸缎的外层,红绸子的里子,很是鲜艳,别人要看也不给看,收在属于自己的小箱子里,挂在马臀的旁边。

从沈州向东继续走就是千里大森林的长白山的山脉了,这里的人烟特别稀少,那个时候,大辽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三百万契丹人,四百万汉族人,还有三百万左右的其他民族的人,两个人平均占据一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而且,上京和四个陪都的人口更为集中,那些偏远的地方,千里无人烟也是常有的事情,比如蒙古人、高丽人、鄂伦春人、女真族人,这些少数民族大都集中在边远苦寒的地区生活。凡是土地肥沃的,物产丰富的地方,都被契丹人占领了,强者为王的理论在当时是很有市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