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宠:第一皇后
字体: 16 + -

第五十八章 冒名公主

从夏州出发的时候还是炎炎的夏天,到了南京已经是初秋时分,北风带来阵阵的凉意,赵飞花紧了紧身上单薄的衣服,不是因为觉得冷,而是,离开家的孤独,让她不太适应,想李继迁,想自己的儿子,想在空中楼阁的一切,就是没有想起大宋的京城,这一点就连她自己都觉得奇怪,也许,这一点可以作为女生外向的例证,女人在从小的时候就受到暗示或明言,长大了是要嫁人的,对自己长大的家没有太多的留恋,反而把出嫁之后的家,当作自己生命的归宿。

辽国实行五京制,五京中上京临潢府为正式首都,,其余四京为陪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上京临潢府(首都,今内蒙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中京大定府(今内蒙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

南京由于是陪都,还是相当繁华的,再繁华,也不能跟现在的北京相比,这是当然的,其实,南京跟大宋的京城比起来还要不如的,可是,辽国的贵族却不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贵族更谦逊更和蔼可亲,辽国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武士在社会上的地位很优厚。

大宋是一个推行文治的国家,在生活细节上更流行艺术化,接近人文生长,南京的生活相对更加粗犷一些,给人大大咧咧的感觉,无论是语言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带有地区的风俗特点,赵飞花跟这里的人经过短暂的接触,已经把握了这些节奏,这就是亲身经历的妙处,不去体验一下,住在深宫里面永远也感触不到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看到南京的繁华,赵飞花很是眼红,恨不得夏州也有这么多的商品流通,政通人和的情景出现,南京,是一个远离战争的地方,这里距离边境有二百多公里,很多原来住在南方的汉族人也迁徙过来,对这些人来说,固然离开了家乡,在异国他乡还是可以活下去的,迁徙是被迫的,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之后,才发现,人的生命力是顽强的,只要肯吃苦,多动脑筋,在敌人的国家里也苦生存得很好。赵飞花在很多的汉族人的脸上看到了笑容,刚开始,她也很不理解这样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是怎么来的,难道,这些汉族人不怀念故国吗?不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吗?当她来到一家汉族人开的鞍辔货店买了一副上好的鞍辔的时候,店主看出来她是大宋的人,语气显得特别亲热,赵飞花趁机把心里面的疑问说了出来,那个店主的笑容这才收起来,黯然说道:“不笑,又能哭给谁看呢?我不止一次听

到有人说我是背叛国家的人,背族离宗的人,说都想活下去,至于民族和原本的祖宗也要放在活下去的后面,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回到家乡,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我见过的死人多了,有的不肯配合契丹人,被杀死了,有的去反抗契丹,被活活打死的,还有更多的是冻饿死的,跟他们比起来,我还是很庆幸的。”

赵飞花听了这番话,理解了这些没有更好的生存办法的人的心声,是啊,失去了国家的保护,让这些贫民百姓又能如何呢?不配合契丹人,只有死亡一条路,默默的承受容忍,还有生存的机会,这就是现实,尽管不被外人理解和支持,他们还是很理智地选择了先活下去,再寻找机遇和机会。

赵飞花沉默地看着那个汉族的店主把鞍辔给黑龙披挂好,她把陈旧的鞍辔扔给了店主,多给了他一点钱,算是自己冒失的赔偿,尽管这点钱并不能改变这个店主的命运,却能让他感到,只要是一个民族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他们的血脉和亲情都是分不开的。

赵飞花和沈飞雄默默地骑着马走在异国的大街上,忽然,前面一阵骚乱,行人纷纷回避,赵飞花诧异地跳下马,对一个老者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巡检使大人出来了,按律回避。”老者显然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语言简骇,表达清晰。

赵飞花凝神向前看去,前面是如狼似虎的八个带刀校尉,绿呢的轿子里面坐着一个面有微须的男子,身上穿着灰绿色的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纹样也比较朴素,跟汉族的服饰稍有一点区别,差别不是很大。

那个男子的眼睛不住向外梭巡,现在的天气不是很寒冷,轿帘并没放下来,当他看到赵飞花的时候,同时看到了她身后的大黑马,从赵飞花的身材上看出来,她的容貌不会很差劲,尽管她的脸上蒙了一块纱巾,却掩饰不住婀娜多姿的身材。

巡检使对轿夫喊道:“停轿。”随着他一声令下,队伍停了下来,巡检使看着赵飞花,招招手说道:“那个妇人,你过来,本官有话问你。”

赵飞花假装没听见,想走开,前后左右都是行人,容不得她带着一匹马从容走开,巡检使的随从却走过来,吆喝道:“那个妇人,过去见过大人。”

赵飞花这才哼了一声,很不情愿地从闪开的人缝之中走了过去,站在轿前昂然而立,并不施礼,那个巡检使用手捻了捻胡须,

说道:“把头巾掀开。”

这是一个很没有礼貌的要求,虽然辽国并不禁止女人抛头露面,这样明目张胆窥探女人的隐私仍然是不礼貌的。

赵飞花冷冷地说道:“你意欲何为?”

巡检使没想到赵飞花会拒绝他的要求,楞了一下,怒道:“见了本官,为何不下跪?”

赵飞花面不改色地说道:“我为何要给你下跪”

巡检使脸上的怒气更增,说道:“本巡检使是朝廷的二品大员,受命于天子,所有平民百姓见了,都要下跪叩见,你这刁妇,一定不是好人。”

赵飞花看着他说道:“你只是一个二品的官儿而已,就是一品大臣见到我,也是给我下跪的,你小小的二品命官,竟然要我给你跪下,你也不怕承受不起。”

巡检使听了这话,不由得吃了一惊,惊奇地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他以为是辽国某个王爷的家人,这才缓和了态度,辽国的人崇尚大宋的物华天宝,很多人都喜欢穿戴大宋的衣服,以为时尚。

赵飞花不想跟他废话,说道:“吾乃公主是也。”

巡检使登时脸色大变,他知道萧太后有三个公主,却从来没见过,不知道眼前这一位是哪个公主,于是从轿子里走出来,对赵飞花深深施礼说道:“不知道,公主的大名,请赐教。”

赵飞花看自己的胡扯吓住了他,却不再理会他,而是翻身上了马,说道:“你不配知道,既然你冒犯了我,就等着满门抄斩吧。”

这句话更是把巡检使吓得不轻,就在他想怎么化解公主对他的恶感的时候,赵飞花已经跟沈飞雄连辔走过,很快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赵飞花和沈飞雄两个人匆匆离开,本来不想太过引人注目的,却不料想还是被那个巡检使叫去盘问一番,赵飞花的回答是没有错误的,关键是,她是大宋的公主,却不是辽国的公主,她故意制造一个混淆的概念,让巡检使误会她是辽国萧太后的女儿。

赵飞花没想到的是,既然是南京的巡检使,岂能被她一句话就此吓住?当她和沈飞雄走到城门就要穿城而过的时候,就看见刚刚那个巡检使一身甲胄,手持一支狼牙棒,横刀立马,亲自守在城门洞的下面,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赵飞花苦笑一声,对沈飞雄说道:“看起来,他已经识破了我的身份。”

沈飞雄毫不在意地说道:“识破了,倒是未必,只不过是疑心未能尽除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