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良神
字体: 16 + -

第1章 - 過端陽騰挪翻滾,逞異果朵頤緣厚

    公曆一八三一年五月初一

    午時,只見一名中年宮監領著兩位蘇拉繞出了北上門,此刻天行躔度正屬陽極,氣交芒種,直把三人熱得汗流浹背。

    兩位蘇拉分別拎著一只大木頭食盒兒,隨著領頭的中年宮監出了北上門,跟著便從景山門一路繞轉出西門,過了鴛鴦橋,再折騰至大高殿。

    大高殿外正是一所廣場,除了數排民居矮矗之外,靠西處還有幾株巨檜生長得頗為考究,雖不若社稷壇邊上的老紅檜耐雪經霜、凌雲直上,亦不同於太廟內的巨檜筆峰偉立、枝幹爭奇。

    但生長於此處,卻是自成一格、鬱鬱含煙而幽鳥聲啼,與大高殿兩相輝映。

    許多告老出宮的太監們,常在此地閒散轉溜,因此也不知從何時起,樹下擺起了幾張束腰八仙桌、幾只長凳兒,好供人歇腿取蔭。

    更妙得是,眾禽居然各自愛潔,深明大義而並未隨意排洩。

    因此這兒雖無飛金朱紅的氣勢,但卻另有幾分高爽豁亮之意。

    三人在廣場外頭,東尋西踱了好一會兒,中年宮監突然面露喜色,對著樹蔭底下兩位老者揮揮手道:

    『哎!蔣爺、張爺!您二位興緻高,溜彎溜上這兒來了,可累得我好找哇!』

    說著中年宮監連忙揩了汗快步走近,人肥步短,一陣疾行後,胸腹之間起伏得甚是厲害。

    『蔣爺、張爺,您給瞧瞧!』中年宮監眉開眼笑,往蘇拉手上的食盒一比。

    食盒以黑楠木秀嵌夜光貝新製而成,蓋面上頭流雲墜霧,顯然是經過靓裝雕琢。識貨之人一看便知,此物肯定出自內務府手筆。

    說起禁內造辦,還真是五行八作、巧手雲集。雖名為造辦,但數百之眾實由養心殿、內務府兩個機制作處,平日二處司職各異卻互通聲氣。

    當年乾隆帝常以品味幽絕、蘊藉偃雅自許,以致於正事兒不幹,卻時時御臨監督這些精物的作工品質。這麼一來,造辦處當真是苦不堪言,平添了無數困擾。

    後世對於乾隆帝文采風流之處褒貶各異。不過自乾隆年間開始,造辦處所製產的各項具物,工法嚴謹萬分倒是真的。直到了宣統帝出宮、袁項城稱皇,古月軒最後所燒製的一批洪憲瓷更是細緻無兩,廣受中外各界收藏家珍蒐。

    乾隆帝對於古月軒瓷器頗有愛好,除了插手插腳地指揮運作外,更時常讓如意館與古月軒相互交流心得,想方設法地讓作品能夠脫俗超雅。因此古月軒除了專製細瓷外,亦有少數巧匠琢磨器外雙鉤粉漏圖字,手藝之精自不在話下。

    這位中年宮監恰巧與如意館和古月軒內匠人各有相熟,因此先讓古月軒設計開型,接著送往如意館,央著師傅在上頭燦爛盈枝地揮上幾筆字畫兒,最終再折返古月軒,由內部巧手磨轉一回。至此,兩件迥異俗造的珍品也就應製生成了。

    此時兩名蘇拉已輕巧地掀開了盒蓋呈上,眼見其中一只食盒內,滿滿地盛著宮內御辦的櫻桃、桑椹,而另一只盒內,則整整齊齊疊了十二隻江米小棗粽兒,粽兒邊上還附著小半碗紅豔嬌嫩的玫瑰鹵蜜蘸汁。

    晚清宮內過端陽節的慣例是這般。每年五月初一開始,便由內務府備好一只只數寸大小盛著櫻桃桑椹的盤兒,交由各監領著蘇拉們,將這份『賞禮』以皇帝御賜的名義,送往丹臣家和其他勳戚府上。

    而受了御賞的官眷們為了感念天恩,省不得要對宮監奉上一筆厚厚地車馬錢,稱之為『敬使車力』。

    宮內各監循著老例,平日內賞外游,總能憑功夫撈上不少小差。不過道光帝崇勤尚儉,雖說仍有各般零星好處由上而下地分派下來,但職司高的太監顯然不比夏禹過門不入,反倒是戶戶大開方便之門。

    因此中低層這些較使不上力的宮監們,也只能逮著臘八送粥、端陽送果這等難得的機會,奔走四方以得些好處。荷包既得滋潤,也免於落得個『糟鼻子不喫酒-枉擔其名』的笑話了。

    『二位師父,今年內務府採辦過端陽的桑椹櫻桃,滋味鮮甜得緊吶!我眼明手快,特地捻了些給您二位嘗嘗,可千萬別嫌棄才是!』

    中年宮監興高采烈道。

    本來內務府經辦過的事物,生熟不管,酸甜不論,水準和價格總能翻上幾番。俗不可耐搖身化為上方玉食僅在轉眼間。想必內務府中自有氣象萬千之輩操持,當中奧妙亦不足為外人道。

    但每年應端陽節令的採辦中,別的不說,桑椹和櫻桃兩品還真有其特異之處。

    便以櫻桃來說,通常人們只道登州府的櫻桃分成兩品,其一核兒小肉脆,鮮甜而不膩口。其二則是個兒大肉豐,腴美而帶醇厚,喜愛之人自然各有其癖好。

    但真正的行家們,卻甘願多加跋涉,前往極東處的榮成之地,細嚐那為數極少的黃海櫻桃。

    榮成一帶多以埠口、漁撈為業,並不興盛培育櫻桃。偏偏就於嘉慶年間,也不知怎麼地,在榮成灣海口交接處給冒出了櫻桃株。

    或許是因為海口土壤沃練肥健之故,櫻桃株上結累的果實甚為奇妙,顆粒僅有指甲片兒大小而無籽。初入嘴時,與一般櫻桃並無不同,但嚼得兩三回後,卻另有一股甘美的糟香環舌繞齒。

    居民驚異之下,試著在當地大量栽植櫻桃,不料除了自然長出的那些以外,後來栽植的卻是連一株也活不下來!

    當地幾個主人腦子轉得快,聯手將這洽洽二十二株的嬌種給護圍妥當。每年內務府所採辦的櫻桃便是由此而來,而當地主人亦能夠趕在交端陽前發上一筆小財。

    再來便是桑葚。中國遍地桑麻,桑葚並不算得稀有果品。一般來說也脫不離赤酸黑甜的法則,赤則酸澀,黑則柔甘,但內務府所選定的桑椹則是萃其口味菁華。照理桑椹紅轉紫、紫轉黑地一路成熟後,嚼頭亦由澀脆轉至甜膩。

    不過此品特選桑椹卻是鮮香迸脆、湯汁清美,更連顏色都是赤黑各半!因此行家們給這品豐潤誘人、鮮而不滯的桑椹起了個俏皮名字-半甜酸兒。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