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净花明的女子之梅殇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三纲五常

    杨夫人走后,我思索了很久,直到傍晚时冯通找到我。杨夫人的话一直激荡于心,千真万确,如今的我再也无缘那个希冀。冯通将是我一生的依靠。我的良人,我的天。看他从外面回来,看到我便笑逐颜开,恍惚这就是我此生的生活,决心做一个贤妻良母。

    晚饭后,天下起微微细雨,我临阁观词,读到唐才女幽栖居士的《蝶恋花送春》“把酒送春春不语,出门却下潇潇雨。”忽感惆怅,窗外也是潇潇雨,却无把酒言欢之人,转头见冯通在案下清理账册,仿佛置身银钱之中,忽而皱眉,忽而展颜,似乎他所有的乐趣都在其中。

    忆起钟隐居士的《相见欢》所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钟隐追忆故国情多,而我也在追忆往日欢愉。

    来生莫座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方几番朝夕,确似数十春秋,薄情至此!有过不甘,转念间又心甘情愿,落魄之际他伸出援手,而今,我实不应太奢求。

    轻踱至案前,将词放下,缓缓替他研磨,他抬头轻轻一笑,心中一暖,微微细雨,杏花飘飞,于天地间,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良久,他将帐册核对完,转身将我的手握住,柔柔轻搓,道:“玄儿,此生得你,何幸甚!”

    我展颜一笑,娇嗔道:“驰骋疆场,夫君也有儿女态?”

    便夺手跑出门,只听他笑道:“有骄人如卿,万户何为?”因我住在素梅馆,每日三餐不便,他在素梅馆后院设了一个小厨房并一个厨娘,照看我的饮食,。

    此时,厨娘已睡,我持一盏灯,叫醒厨娘帮我生火,便打发她依旧睡去!旧时家中,也曾随母亲学了一些厨艺,此夜兴之所致,回忆着随手做了几样!心中念着与他点点滴滴的欢乐,想着与他一起品着我亲手做的酒菜,一边吟诗作画,将是多么惬意!

    如斯想着,很快做了四五样点心,又藕粉雪片软糕,菱粉酥……又烫了一壶绍兴酒,用青花瓷托盘端进翠饮阁,他半躺在软塌上,手中握着《梅谱》,见我此行,微微一惊,我轻笑着把糕点摆到桌上,俏皮道:“郎君长日奔波,妾身亲备软糕,供郎君稍解疲劳!”

    他听罢,大为动情,斟了两杯酒道:“如此美景,卿当与我交盏否?”

    我一笑,接过酒杯,与他交杯饮尽。又一起坐在月洞窗下吃点心。

    刚刚还灰蒙蒙的天气,此时已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来,伴着点点清凉,夜变得无比清爽,梅枝在夜中时隐时现,仿佛隐着身子寻找什么,心情反而越发好了。

    “夜来一阵催花雨,今夜一场雨下得实在好,明日定会百花开遍,又是一场无尽的春色。”目视窗外点点玉珠,他心情大好,却忘了已过了践花期。

    听他此言,我更觉这场雨下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诸多吟雨诗句一一闪现。嘴角不觉扯出一抹迷人的微笑,道:“翠饮帘外雨霏霏,茜纱窗内情依依。夫君再饮一杯否?”

    他浅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若是能在日间微雨中,与玄儿一起麻痹不仁百花丛中,天地间携手而行,恰如《别严世元》中所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话落地听无声。”

    我接口道:“临湖而立,可见细雨鱼儿出,倚栏而坐,可见微风燕子斜。”

    相视一笑,仿佛果真置身那一片美景中。饮了几杯酒,我亦兴奋起来,起身立在月洞窗下,窗外坠儿侍弄的夏鹃还有白兰开得很好,即使是在夜里,它们也舒展枝条贪婪的吮吸着甘露,边上四季海棠早已枯了花叶,软绵绵的半躺在土盆里,此情此景,不由得使我想起文天祥所言:“山河破碎风飘零,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句诗在我脑中一闪而过,脱口而出的是《春寒》中的:“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与傲雪而立的白梅自有一番神韵。

    他亦起身,环手拥我入怀,道:“海棠不知玄儿心经,在风雨中不失为脂粉坚毅,万万想不到,能与你皆为夫妻。”

    我甜美的靠在他怀中,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玄玄也是好雨,自然知道该如何善待自己。”

    酒已半循,他略有醉意,握着我的手道:“玄儿你我既为夫妇,自当同进退,明日娘请你到荣春堂,她有话对你说。”

    我心下一凉,方努力将此事忘却,此时此刻,我只想与他相伴,品酒吟诗,不被俗事烦心。

    口内却答道:“这十来日都没有给婆婆和大少奶奶请安,是我的不是,明天我一定去。”

    他握着我的手紧了紧,道:“晓晓那边不要管,只是娘亲最重礼仪,你多委屈点。”原来他还是关心我的。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