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净花明的女子之梅殇
字体: 16 + -

第四章 元宵初逢

    转眼到了元宵节,冯府有大型的灯会,不少才子佳人制了灯谜相互猜着玩,晶晶一早来请我,然我怕赌物思情,不愿出去。本来打算一个人填词读诗的,晚饭后杨夫人来了。看到我数月间消瘦憔悴不少,一时间心疼不已,一把将我拥入怀中,道:“玄儿,何苦如此折磨自己,凡事要往前看啊!”

    我强忍泪水,道:“杨夫人,玄玄一切安好,请勿挂怀,元宵佳节,劳烦杨夫人因玄玄劳累奔波,玄玄无以为报。”

    杨夫人无奈,拉我在炉火旁,道:“当日你死里逃生。是天意使然,令尊灵堂更是希望你好好活下去,否则他们如何安心?”

    我蓦然,半晌才道:“玄玄心里清楚,只是家道中落,族中百余人仅我一人苟且偷生,实在孤苦难耐。十岁那年,一老尼曾说要一生平安,勿读诗书。现在,玄玄真希望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还可一忘相思怀念。杨夫人,玄玄实在做不到。”

    杨夫人紧紧握住我的手,这种举目无亲的遗世感,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何况我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道:“玄儿放心,只要我在一日便是你的亲人,有什么烦心事尽管跟我说。今日是元宵节,冯员外办了一个灯会,十分好看,我带你去看。”

    我本不愿出屋,奈何杨夫人再三想请,只得随了她来,来到冯府前院,只见灯烛辉煌,彩绣飘飘,众人锦绣纱罗,金冠绣服。处处花团锦簇,好不热闹。所制灯谜大半已被猜中,我信步走去,一首首看过去,终不过是俗语俗物,无甚新奇。待走到一个大红点翠六角灯笼面前,我不由得止步了,端正的行楷写着:“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

    谜底究竟也是平常物,只是这谜面深深地吸引了我,仿佛此诗正是今夜为我而作,其中辛酸、孤苦、愁绪无不是我的内心写照,不由得呆住了。

    “姑娘是否已猜中这则灯谜?”我猛然惊醒,抬头一看,是一位风度儒雅的年轻孔子,不由得脸一红,低声答道:“可否是红烛?”

    男子含笑点头,赞道:“姑娘好悟性。”我被他如此一赞,反倒不好意思了,略微一福身,转身离开了。

    ------题外话------

    只饮多看了一眼,注定是一旦孽缘!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