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一狂妃
字体: 16 +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圣上隆恩

廖幕城率众将士谢恩起身,呼声震慑朝臣心魄,而后,众将士跟随廖幕城上玉阶,过华鼎,披甲入殿面圣!

殿中廖尘封高坐龙椅,百官两侧肃列,众将领入殿而拜,宫人将拂尘刷地一甩,继而圣旨哗地一展。

将士垂首,听封!

“青州军大将军廖幕城,战岳秋,戍青州,外抵侵寇,内剿马匪,定国安邦,忠烈满门,封一等镇国侯,赐良田万亩,金银万两。”

“青州两江总督白宗唐,忠君报国,辅太子,戍边疆,威名赫赫,封一等忠毅伯,划青州府为白氏历代封邑,赐良田万亩,金银万两。”

“青州军勇毅骑将军白羽风,英武果敢,勇冠三军,封正四品镇南将军,赐良田三千亩,金银三千两。”

“青州军左将军李尚海,封四品平南将军,赐良田千亩,金银千两。”

“青州军右将军赵宝城,封四品安南将军,赐良田千亩,金银千两。”

……

有的受封的将士尚是青州边疆,并不能也来京朝圣,故而这些圣旨宣读完毕,就会交付一边等着的传旨飞骑营人员,用八百里加急送往青州边疆,晓喻全军,扬名天下,使边军共沐圣明朝代的大恩。

故而每念一个封赏,下边的将士都会高声称颂圣恩,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回荡在广阔的大殿上,喊得所有人心神振奋慷慨豪迈。

封赏按军中品级,自高而低!

先是廖幕城带着的从岳秋国转战支援南部青州战场的老军队,后是白宗唐带领的四月征自京郊的新军,他们抵达边关,至今半年时日,多在崖州城内练兵,小规模参加海上战事,有功者资历浅薄,尚不足以封将,却有一人出身寒微,短短半年时日,受封从四品!

此人此时正在金殿之上!

跪于最末,恭肃垂首,不见面容。

那宫人执着长长的圣旨,估计是念得久了,嗓子疲累加上口干,竟突然喊破了嗓音:“青州军中郎将李——铁蛋!”

宫人的声音本就尖利,加上这嗓音一破,觉得分外刺耳,百官皆似被这尖利的声音刺激到,齐齐蹙了眉头,先望着那跪在最后的少年将军,再望向那宫人,皆以为听错了。

李铁蛋!

如此粗野之名,也能登金殿入了圣听?

“青州军中郎将李铁蛋,断奇案、定军心,破机关、救新军,战马匪、护百姓,练新军、成效高,实乃智勇双全,无愧中郎将之封,特封青州军左将军,领衔正四品,赐良田百亩,金银千两,钦此——”

封将圣旨就此读罢,众将领旨谢恩。

廖尘封在龙椅上道了平身,众将起身,百官乃至廖尘封都不由齐齐望向尹莫幽。

此人就是不久前一日之内破获震惊京城的杀人刑尸案,把帝后之间挤压至久的矛盾一朝揭开,晾晒于整个天下!

今日陛下对青州军的大笔封赏,对白宗唐一脉的极力扶持,满朝震惊!

白宗唐从军短短半年,就被

封忠毅伯爵位,世代以青州为封地,这是何等的荣耀!

别说他刚晋升侯爵,便是京城内那些显赫的公侯伯子男这些世袭的爵位,朝廷都不曾给予世代封地的实惠。

这是要把整个明月国的南方交给白家镇守之意!

李铁蛋作为白宗唐的嫡系,更是荣耀加身!

这白宗唐有识人之明果然不是空话,单看这平常得丢到人堆里就不显眼的少年,他是如此慧眼识英才,给予机会,让此子从底层脱颖而出,站到如此高的让人惊诧的高度!

只见这少年身量在一群膀大腰圆的军营汉子群里,显得单薄,身量也不高,一副尚未束发成年的模样,且蜡黄面色,粗眉细眼,如此平平无奇之貌,很难想象,他从军后却做下诸多惊世之事。

仅仅半年时日,就从京郊一介贱民,自边关至京城,金殿受封,官居正四品!

此例莫说本朝开国以来,寒门从不曾有,连上层的士族也未有此!

百官瞩目,令人称奇的是,此子风骨卓然,静穆肃立,面无表情,毫无被人关注的窘迫与胆怯,这仪态气度,果然非常人可比。

尹莫幽十分淡定,今日受封之职不出李铁书所料,果真是正四品左将军,显然她刚还朝,廖尘封知之甚少,尚不放心。

以李铁书的推测,今夜宫宴才是对她真正的考验。

面陛的时辰并不长,众将平身后,廖尘封又亲口表彰青州军戍边的功绩,他每道出一功,众将都得跪地叩谢圣恩,礼节繁琐。

尹莫幽不停地跪跪起起,真真烦这君臣之礼,可碍于礼节仪态,她做得十分规矩,视线毫无游移。

故而,她不仅不曾抬头看一样身着帝王正服的廖尘封,连她亲爹尹丞相都不曾看到,何故?

尹丞相位列朝臣之首,自然站在最最前边,她在军中资历最前,跪在青州将士的最后边,父女之间的差距实在是不能用视线衡量。

表彰过后,百官便提了宫宴一事。

这些本就是事先由礼部安排好的,此时说起不过就是在朝上走个过场,廖尘封准奏之后,宫人便准备宣退朝——可那宫人刚开口喊了个“退”字,听得外边远远地传来一声悠长的“报——”,伴随着传令营那特有的哒哒马蹄声。

皇城内不许驰马,此等传令只有遇到极大事件时,才可一见,于是百官肃然,廖尘封眉峰聚了阴云——果然来了!

多日不曾查到他的行踪,原来已经到了!

廖尘封抬手,那太监道一声:“传——”门外飞骑飞身下马,那马已经立刻扑倒在地,殿门外的黄门宫人抬手接了,小跑着双手捧入殿内。

御前黄门宫人接了,给廖尘封过目。

廖尘封入手一看,瞳孔不由微微收敛,那脸上却露出喜悦之色,笑道:

“众爱卿,今日真真是双喜临门,莫启大将军班师回朝,日夜兼程,此时已经回京,在华鼎前听宣,众卿家随寡人殿前迎接。”

这——

百官听得都垂

眼看地,瞧着廖尘封从御座上站起身,陛下对莫国丈真真是畏惧异常,听得他回来,就要亲身去迎接,丝毫不曾计较莫启未经宣召,竟然敢直入皇城内城,至金殿前边百米处的华鼎驻足,这——哪里是朝圣,分明是示威!

而且,宫内传令营的马都跑死了,也只在莫启之前一刻赶到,这——莫启是如何一路畅通无阻地走到那华鼎之前的?

此时尹丞相出列:“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出殿迎接,于礼不合!

莫大将军镇守边疆有功,回京时距京城三百里就需传讯,陛下自可着礼部隆重安排,率领百官至城门处迎接,如此于礼相合;

如今,莫大将军回京秘而不宣,无诏擅入皇城内城,至华鼎处被卫士阻挡,方才驻足,如此无礼,陛下还亲自出殿去迎,实在于礼不合;召莫大将军入殿即可。”

站在尹丞相对面的左丞相庞标也出列,拱手道:

“尹丞相所言差矣,莫大将军乃本朝重臣,此次受召还朝,想来面君心切,陛下亲迎显然也是挂念得紧,这正显示出君臣相处融洽,臣思慕君,君体恤臣,我们明月王朝有此忠臣圣君,才有今日四海升平的盛世。”

这话是赞成廖尘封出殿迎接了。

一时间朝堂上的人分为三波,一路赞成尹丞相,一路赞成庞丞相,剩下的人都低着头,不言不动。

一时间威严的大殿内乱哄哄如闹市。

尹莫幽借着这乱咚咚的时机,认真地看看父亲那愤然的脸色,再看看说着要出殿去迎接的廖尘封始终不曾走下那安置御座的高台的九个台阶。

不,准确地说,他只是从御座上站起来做做样子,压根儿就没有出去迎接的意图,尹莫幽眯眼死死盯着他龙袍底部边缘露出来的金丝履翘起的鞋头,那方向朝向的并非殿门口方向。

这家伙真虚伪!

在朝堂内面对莫大将军的无礼,显示出软弱意图引起忠臣的愤怒,也让莫党的那一派放松警惕。

“侯爷,外边谁来了?是陛下的老子-太上皇吗?”

这话虽然声音不高,可是却无比清晰地在朝堂上回荡,那清卓之音,带着乡野的勃勃生机,响彻朝堂。

所有争吵的朝臣都默默地闭了口,朝说话的人看去。

只见说话的那人赫然就是那青云直上的李铁蛋!

这话,连一般的常识都没有,太上皇~额,若太上皇活着,陛下站在那高高的御座上算什么!

能在半年内连升数级的武将,会连这点常识都没有?

一时间所有人都瞅着尹莫幽,廖幕城也有些囧囧然,这话——他是不是要帮着她把话圆回来呀?

连忙一撩起蟒袍跪下道:“陛下,乡野之人,言语粗鄙,污人视听,还请陛下与众位大人见谅。”

廖尘封倒是一副大度的模样,挥手让他起身,而后朝着尹莫幽道:“李将军是不是有话要说?”

却见尹莫幽不慌不忙地拱手团团行了个礼,而后朝廖尘封跪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