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第一狂妃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四章 幕后操控

在莫天化跌坐母亲脚下、焦急绝望时,一只衣袖忽然垂落在莫天化的面前。

莫天化抬头之时,宇青已蹲下身来,未把脉便拿出银针,在老夫人的百会穴上刺了一针,片刻后取下,又在其他位置施了三针,收针之时,只见老太太闷哼一声,身子抽搐了几下,那险些憋死她的一口气便吐了出来。

人虽然没有立刻苏醒,却已无性命之忧了。

莫天化大喜,几乎感激涕零,抱拳道:“多谢王爷援手相救!”

宇青收针起身,冷淡地道:“本王救人的规矩,莫大人也清楚,莫府欠本王一个人情,还请莫大人记下。”

“没齿难忘!王爷若有所需,只管开口,下官必报大恩!”

听着莫天化的保证,宇青淡淡地转过身去,案子到此已经真相大白,他想离开,可走出公堂的方向有女尸横前,于是只得又回头坐了回去。

尹莫幽接了主簿递过来的案情记录,飞速扫视一遍,京兆尹府衙果真是藏龙卧虎,主簿整理案情的速度与条理性是地方上的官职很难望其项背的。

她看毕,对主簿称赞道:“有劳了,你对案情的梳理整理能力是极好的,只是,此案还有疑点,麻烦你再记下。”

主簿早已为尹莫幽的断案才能折服,听她夸奖,不骄不躁道:“实乃本分,不值得夸奖,请李将军明示其他疑点。”说完就坐下,提笔蘸墨。

尹莫幽立马就过去,找了一个一直忠心地护着玉华公主的宫女过来,问她了几个问题。

那主簿看她似乎在问案情,就连忙使眼色给身边衙役,让他喊方正大过来,毕竟尹莫幽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又不得不说的疑点,估计才是案子真正关键的地方,他希望方正大能及早看到,有疑问也好当着尹莫幽的面问清楚。

方正大看到时,尹莫幽已经回头走向主簿了,当即也连忙过去,站在桌边旁听。

只听尹莫幽对主簿说道:

“我问了那宫女,了解到玉华公主自半年前开始读经学佛,来往于京郊的万福寺,后来越发勤于读经修行,与寺庙边庵堂里的一个挂脚女尼过往甚密;

公主今日之态,瞧着很不妥当,她让那刑吏把小桃红穿戴打扮成那般恐怖的模样,很像是一种邪教的仪式;当我问她为何如此做,她的精神就开始失控,如此状态,似乎是中了魔魇,个人建议方大人及时派人详细调查,拘那女尼审问;

试想,若是有人蓄谋为之,控制公主神志,挑拨帝后矛盾,案子背后隐藏的势力,其阴谋才是让人恐惧的。”

方正大听得背后悚然就冒出了冷汗,他也觉得此事确实怪异,玉华公主改嫁后,与莫家的关系淡漠,久不往来,为何脱离莫家之后这么多年,才想起与莫老夫人秋后算账?

当即拱手道:“多谢李将军鼎力相助,方某这就差人去办!”

尹莫幽颔首:“方

大人客气了,拘捕女尼之事,务必从速,莫要走露风声,我今日做这些是为青州军正名,你忙呗。”

方正大当即就附耳对身边的捕头发了命令,那捕头不动声色地点了几个人,自去万福寺捉那女尼。

莫老夫人算是勉强捡回一条命,此处阴暗潮湿人声嘈杂,实在不适合再待在这里。她与玉华公主都已当众认罪,二人身份特殊,此事必定惊动宫里,最终如何处置她们二人,要听宫里下来的旨意。

方正大看这情况,就先请莫天化带着莫老夫人回府,而后也恭请玉华公主回府。

之后即刻下令抓捕那凌迟小桃红的刑吏,拘捕、查证凌迟现场,落实犯罪环节。

公堂很快就被清理出来,与此案有关的证物存箱被贴上官府的封条抬去库房,小桃红的尸体被抬去偏厅,待雨停后送往义庄,结案后入葬。

莫天化带老夫人回了莫府,玉华公主的侍从宫女搀扶她回了公主府,听候宫里的处置。

原本尹莫幽打算让他们赶回之前包下的客栈,廖幕城却认为那地方太晦气,让他们干脆都到国公府居住,一来免得住在外城鱼龙混杂之地,再生事端;二来国公府太大,人少,帮府里烘烘人气;再者内城住着,一旦陛下召见,来往也方便些。

当然,廖幕城最真实的理由只有一个,好容易有个名正言顺地让尹莫幽住到他府内的机会,他可不愿意放过。

因今日这案子,结案一日没批下来,青州军的嫌疑就不算光明正大的洗干净,尹莫幽打算回头写一道奏折,要求朝中尽快出结案,以还青州军的清誉。

廖幕城听得连连点头,随后道:“还有,写完后顺便让白羽风把名字签上,等你们入国公府时,带来我也签个名字,算是咱们三人联合上的一个奏折。”

众人听着觉得廖幕城的模样更加高大得让人仰望,这大将军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高不可攀,瞧瞧,多么平易体贴下属,为下属撑腰,这奏折写了他的名字,那分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说定后,尹莫幽便带着手下先回客栈收拾东西,待天晴后再入住国公府,廖幕城带着自己的人就先回去了。

尹莫幽带着青州军的人马走出府衙时,大雨已停,黑云散淡,明朗的天光微亮。

被冤枉的青州军,嫌疑当众洗清,本该雄赳赳、气昂昂、扬眉吐气地出京城府衙,可是众人的心头却还像罩着浓重的阴霾,怎么也无法开怀起来。

“还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李大柱低声咕哝。

一众人都是性子爽快的汉子,听得慈爱美名在外的莫老太太,竟然把一个知书达理、金贵的玉华公主给生生地毁了名声,还把人逼疯,都觉得那种压抑感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尹莫幽知道他是在替玉华公主打报不平。

队伍里也有人拿眼角瞄着宇青,那老不死死了干净,不解他干嘛救

人,先前不是袖手旁观吗,怎么后来竟然给扎针,妙手回春救回了个老祸害。

但尹莫幽也明白,宇青为人诊病向来有条件,莫天化欠他一个人情,宇青又是廖幕城的同盟,故而关键时候这条件用了必对廖幕城有利。

可是以尹莫幽与宇青相处时对他性情的了解,总觉得宇青今儿救那老太太不会那么单纯就为了桩人情。

他向来是最讨厌那些满口仁义规矩,行事罔顾人命的人,尤其是老女人,今儿的援手,显得更加诡异。

宇青今儿是骑着马赶来给尹莫幽送药草验尸的,出府衙时,宇王府的马车已候在门口,宇青便径直上了马车,他刚坐稳,忽听窗边传来得得得的马蹄声,继而有人敲了敲车窗。

宇青伸手将车窗支了起来,往外一瞧,竟见尹莫幽在窗外,不由露出笑意:“李将军,有何事?”

尹莫幽高坐马背,做出与宇青相识不久的陌生之态,低下头朝窗户望着宇青,问道:“我有一事想请教王爷,不知能否与你同行,到贵府做回客。”

宇青道:“李将军今日之举,令本王折服,正好也有些问题,想要讨教,你若肯来,本王欢迎之至。”

尹莫幽身边站着的柏然,眉头拧得死紧,他瞧着那拥簇着廖幕城远去的人马,主子刚刚走,就去勾搭宇王爷,这女人真真是不甘寂寞。

他还未说话,尹莫幽便侧头对他道:“你在这京城熟悉,回客栈招呼着他们收拾,若今儿雨停,就今儿去国公府;不晴的话,也照看着,莫要再出事。”

柏然听得冷哼一声:“昨晚咱的人也没出事,那是人家硬栽赃陷害的,说这话好像我多不尽力似的。”

尹莫幽知道自己的话说得严厉了,就对他说道:“我说话不对,最后那句改一下,莫要出事,不是再出事,多个再字,抹杀了你与李铁书几个人的功劳,让你不舒坦,是我失误。”

柏然听得一愣,她如此爽快地认错,他十分意外,当即闷声不吭,调转马头,双腿一夹马腹,得得地走向青州军。

一群人遥遥望着尹莫幽的背影,望着与她跟着宇青的马车朝远处走,柏然过去喊了声,率领众人扬鞭策马,往外城的客栈驰去。

宇青坐马车内,尹莫幽骑马行在车一侧,如此慢悠悠地走了半条街,宇青这才想起来请尹莫幽坐马车,可又想到廖幕城那个非同一般的醋坛子,觉得还是适当地避嫌为好,于是从马车车窗里递出一把油纸伞来,说道:

“这雨有些凉,撑着伞呗。”

尹莫幽抬手抹去脸上的雨水,随意道:“不用,如此淋淋雨,倒也畅快,出出心口那郁闷之气。”

宇青看看手里的油纸伞,没有说话,收了回去。

雨渐渐便小,若有若无的如潮湿的雾霭,避过街上渐渐散乱的百姓,战马走得不快,走到城北,出了城门,渐渐不见人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