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难再求
字体: 16 + -

【五】波诡云谲,十面尽埋伏(一)

●●●

朦朦月光倾泻而下,清冷的湖面寒气上浮。这个寂寥的夜,月绮樱并没有觉得有多么漫长。

此刻,她还沉浸在乌子离的回忆中。随着他轻缓低沉的讲述,月绮樱在脑海里编织着那一场江南烟雨梦。

一片葱葱郁郁的竹林,绵绵密密的雨飘过一阵一阵。雨后,竹香四溢,让人迷醉。在那竹林深处,传出阵阵琴音,余音袅袅,回荡不绝。高山流水,寒潭凄切,离人肠断,金戈铁马……

一幢竹屋前,清秀童子抚琴而坐,无悲无喜,超然物外。任凭那雨水随着屋檐连珠般低落,任凭那些飞燕从屋前掠过。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般心境,当真了得。

此时,月绮樱放佛也进入了那般境界中。

乌子离顿住,偏头看着月绮樱出神模样,等了片刻,低声道:“天色晚了,回去吧。”

月绮樱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看天上那轮明月,扯了扯身上的衣袍,似是感觉有些冷。垂首低声道:“嗯,先生贵安。”言罢,便转身而去。

乌子离看着她清瘦的背影,眸如星辰。却见她忽然停下,转过身来,就要解下那月白色的衣袍。乌子离忙伸出一只手,隔空一摆,道:“不必了,小心风寒。”

月绮樱一张水嫩的脸莫名地红了下,忙低头“嗯”了一声,便转身而去。

“在这个宫里,倘若想活得自在一些,须把性子磨砺的如水一般……”

月绮樱听得这话,脚步一顿,便又急步而去了。

只是,离开了那池,离开了那人,忽然觉得寂寥了许多。有些怀念那个温暖如玉的先生,公子。

心如水,玲珑剔透,情如水,温顺明澈。她若有所悟。

……

梅阁中的一处幽暗厢房中,昏黄的烛火摇曳着,就要熄灭了,也没有人去管它。

两道人影坐于桌前,低语着,不胜寒冷。

“绮樱那丫头居然攀附上了乌衣巷两大公子,这可如何是好?”说话的人,黛眉紧蹙,眼色凌厉。正是三宫

主月冷竹。

旁边的一人自然是那大宫主月寒梅了。听到月冷竹话中那股强烈的愤恨不满之意,月寒梅冷肃的面容上却微微勾起了一抹笑,只一会儿便隐去了。不温不火地回了句:“只是不明白那两个天纵之才的俊俏公子为何会选她个丫头片子。难不成年纪小些便是优势吗?”言罢,眉眼低垂,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黑色的眸子愈加深沉。

“哼~传闻那乌家兄弟二人的关系可不大和睦啊。嗯,这也不失为一道妙棋……”月冷竹嘴角轻蔑一笑,不知在酝酿着什么阴谋诡计。却没看到月寒梅眼神中那诧异的神色。

“幽兰近日心思也活络了些,尽然想着把握财政。”月寒梅不经意的提了句,顿时点燃了月冷竹那一腔怒火。

柳眉倒竖,“啪”得狠拍了下桌子,看到月寒梅投来的目光,压着怒火,低沉道:“哼!她那点心思能瞒得了谁?纵然财政被她把持,也定让她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大姐你可是手握兵权!”

“那可未必,少了财政这一大助力,你我能不掣肘?况且,你以后还须得握些兵权。想必月姥也有此心思吧。兵权这东西,不能独握,月秋菊、月雨荷她们的兵权到时也得乖乖分一些出来!”

这一番话直说得月冷竹眼睛发亮。

月冷竹沉吟不语,暗自思忖。看来这也不失为一个机会。只是,也不能让月幽兰在财政上太过凶狠。对于兵权,她俨然已经有了计较。

遂起身,道:“天色很晚了,大姐早些休息吧。我先告退。”

月寒梅看着她出去的背影,连连冷笑。

只言片语,就将一池水搅乱了。接下来,就看她们折腾吧。想即此,脸上的笑意更浓。

一连几日,月绮樱都在月禅殿中苦读,并没有与宫里的宫主侍卿们相伴出游。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月绮樱只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了。

权术制衡,夺嫡之争,宫闱礼数,心机,定力,人脉,甚至气数……

直觉这个宫里一切都是危险的,步步杀机,步步心惊。

这个世上,一旦牵扯上权力,便变得复杂起来。

月绮樱仔细的思量着这个宫里的一切。这般权衡考虑,也直觉以前实在是危

险。看似在月姥面前最为得宠,殊不知,自己已是月阙宫中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她的性子也终于沉稳下来,也容不得她再任性肆为了。

这般平静的日子流水般的过了几日,月阙宫中真正的风起云涌。甚至整个月落国也变得慌乱起来。是的,慌乱。

二月,冰雪渐渐消融。

春雨,一夜连晓。栈外斜柳,陌上青蒿,野渡吹箫。

春水,秋山为鞘。淖歌飞去,千水迢迢,云长云消。

月落国境,一处长坡上,蒿草浮动。

“卢都统,这次的情报可靠么?”蒿草下一百夫长探着头望向前方那紧闭的城门,并没有丝毫异动,遂问旁边大汗。大汗脸色红润,一身装扮,宛如田里的农夫一般,乃是一都统。

大汉听闻此话,轻蔑笑道:“等着瞧吧。再说一群娘们儿,你怕什么!”

他们窥视的,正是月落国边陲水月城。

突然,城门大开,接着,一长列乡野之人鱼贯而入。

……

此刻,月阙宫,月神殿中,频频传急。

“报!琅琊郡越骑校尉被刺!”

“报!渤海郡屯骑校尉被刺!”

“报!仪凤城城门校尉被刺!”

“报!水月城城门校尉被刺!”

“报……”

……

整个月神殿中好一阵沉寂,宫主侍卿客卿们大气也不敢出,难以置信的听着一声声急报。

月姥手里的茶盏“啪”地摔落于地,连连咳嗽着,旁边的宫娥忙将丝帛拿将过去。月姥的脸色惨白至极,手里的丝帛已经被血浸红。

“这……这……”这个消息实在太过震惊,月姥感觉到形势极其严峻,脸色又瞬间涨红,一脸几个“这”也没有说出口。

这一下,大殿中如一锅沸水,文武百官俱都低声议论起来。

本文中,都统为千人头领。三司采用宋代官制。

另文中地名,有真实,有虚构,尽量靠谱,诸位看官不必深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