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尊笔录
字体: 16 + -

第四十八章 返京,新家

    齐云山,药王谷。

    药王谷是杨修自己起的名字,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无名山谷。

    将必要的东西收拾好,杨修来到山谷的入口处,内家真气勃而不发,以指代剑,做了一块木碑,刻着“药王谷”三个大字,立在入口处。

    想了想,杨修又在木碑的底部刻了一行字:私人地方,闲人勿入。

    纯阳真气凝聚在手指上,以指代笔,比什么都方便。

    张景摇摇头,任由杨修施为。

    这种木碑,留与不留其实没有多大的用处,想进的照样会进,甚至于,本来还没怎么留意的,看了这个牌子,估计也要进来看看。

    正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

    说得就是杨修这种行为。

    下了山,两人骑马赶到邺城,选了一个酒楼进餐。

    说起来,还要感谢欧阳书呢,杨修来的时候只有一匹马,若非欧阳书和五毒公子留了两匹,他就只能徒步行走了,否则,只有一匹马,自然要让给张景骑乘,总不能他骑马,让张景徒步,这事他也做不出来。

    欧阳书当日截杀杨修,被张景阻止,虽然张景没有杀他,但是他也不敢在邺城停留了,回来之后,立刻让家人收拾行装,不知道去了何处。

    城主出走,府里乱成了一团,坊间议论纷纷,不明所以。

    梨园,兄弟会,铁掌帮纷纷出头,强占地盘。

    城内已经有了乱象。

    杨修听说后,跟张景告了声罪,来到城主府,取出太子府令,临时认命了一个代理城主,具体的人员安排,还要等回到南京后,禀明皇帝老爷子,让他派人过来接手,同时杨修也嘱咐了代理城主一句。

    “齐云山下有个平圩村,若是有什么需要,你多照顾他们一下。”

    这次没有时间去看望纪猛他们,只能等下次了。

    这块太子府令,还是晶宝斋开业那天,赵光明给他的,一直没有还给他,眼下正好排上了用场,否则,城主府里这些人,又岂会听他的。

    另外,梨园,兄弟会和铁掌帮的人,知道是杨修出面,第一时间拥护杨修的决定,杨修武功高强,还跟太子有关系,他们哪里敢造次。

    处理完这些,杨修和张景转道丽水城,改走水路。

    杨修一个人倒是无所谓,让张景骑马总觉得不合适,另外,这个世界的路面不好,坐马车远远没有坐船来的舒服,速度也不见得比乘船快。

    趁着这段时间,杨修把一些武学上的疑问,一一提出来,向张景请教,同时也把他自己总结的,源于地球的,关于精、气、神的武学理论和张景说明,另外还有纯阳指的新用法,也和张景说了。

    张景对纯阳指法的理解,比杨修深刻,只是他以前没有想过这种用法,此时听了杨修的讲述,做了些更改,比杨修演化的更加精妙。

    至于精、神、气的武学理论。

    张景听了,大为震动,隐隐约约的,对于练气巅峰也有了一些猜测。

    说来也是可笑。

    这个世界武道昌盛,而地球上,根本就没有内功的存在。

    最后,反倒是地球上那些凭空猜测的理论,比这个世界更胜一筹。

    可见,这个世界的内家高手,大多喜欢埋头苦修,很少有人去用心专研理论这方面的东西,殊不知,没有理论的指点,一味地埋头苦修,不过是蛮干而已,费时费力不说,也很难修炼出个所以然来。

    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这才是最为有效的修炼之道。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月后,杨修和张景抵达京城。

    仔细算来,杨修这次返回齐云山,一来一回,竟还不到两个月。

    他身上的伤势早已痊愈,甚至修为也比之前更胜一筹。

    杨修离京不久,赵光明便在内城买好了院子,刀疤,魏嫂和魏玲儿也都搬了过去,另外,赵光明还安排了侍卫守着济仁堂,就是为了等杨修和张景的到了,见到杨修,守在济仁堂的侍卫连忙上来拜见。

    杨修和张景上了马车,由侍卫带路,往内城的新家而去。

    马车自然也是赵光明准备的,一直停在济仁堂门口,为了迎接张景,他也算费了心思,至于杨修离京时骑的马,早就扔在了丽水城。

    那也是一匹好马,是赵光明特意为杨修准备的,也不知让谁牵了回去。

    内城新宅。

    刀疤和魏嫂已经得到了消息,带着玲儿和府中的下人,早早地在门口迎接,见到马车停下,纷纷上前行礼,叫道:“恭迎老爷和公子回府。”

    公子自然是杨修,老爷就是张景了。

    杨修这次回去请张景来京,他们都知道,见到张景和杨修先后下车,哪里还不知道这个须发皆白,满面红光的老人,就是杨修的老师,传说中的药王张景,威名赫赫,名震永兴的内家大成高手,修为深不可测。

    进门之后,杨修四下打量一番,说道:“老师,你看这宅子还行吗?”

    张景说道:“能住就行。”

    杨修撇了撇嘴,听着刀疤介绍这个宅子。

    赵光明对杨修交代的事极为上心,亲自看了几处宅子,最后选择了这个地方,够大,装饰低调而奢华,宁静且优雅,距离太子府也不远。

    “花了多少钱?”杨修问道。

    刀疤惊叹道:“这座宅子有数百年的历史,建造于开国初期,宽一百二十七丈,长一百八十丈,占地三百八十多亩,原是开国名将武威候的府邸,现在武威候的后人在南方任职,这座宅子已经空了许多年了,太子出面,从武威候的后人手里买了下来,花了一百二十六万贯。”

    三百八十亩,差不多二十五万平方,一百二十六万贯,倒也不算贵。

    指着旁边拱手而立的众多侍女和侍卫,杨修说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刀疤说道:“这些都是皇帝陛下赏赐的,说是这么大的宅子,没人打理不成,再则老爷来京,也要有些人伺候,另外还有些黄金,珠宝,锦棉,字画等,都在内库里放着,说是庆祝公子乔迁之喜。”

    杨修点点头,说道:“有多少人?”

    那些财物倒是无所谓,就是这么多下人,着实让他皱眉。

    刀疤掰着手指头,说道:“有御医两人,御厨六人,侍卫一百八十人,各等奴婢二百四十人……加起来差不多,嗯,有五百多人。”

    杨修又道:“现在府里是谁在管理?”

    刀疤说道:“是我和魏夫人!”

    “你们?”杨修看了他们一眼,摇了摇头。

    刀疤就是一个混混出身,什么都不懂,好在这段时间识了些字,但是管理这么多人,肯定不行,魏嫂也不行,没见过什么大世面。

    真让他们管理,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