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尊笔录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买了一对母女

    人口贩卖在这个世界是很正常的事。

    这个世界与地球的封建社会略有相似,虽然武道昌盛,但科技水平不高,生产力低下,是故粮食产量极其有限,大量人口被束缚在田地上,靠天吃饭,一旦有天灾发生,地里颗粒无收,家无余粮,很多人会因此而饿死。

    为了生存,不少人选择离家出走,远走他乡,从而形成了无产流民。

    若有一技之长还好,否则只能靠卖身,换取活下去的口粮了。

    这个世界人口不算密集,但贫富差距很大,富贵人家良田万亩,正需要大量的人口开垦,供需关系成立,人口市场由此形成。

    发展到后期,人口贩卖的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什么用途的人都能买到,甚至有不法之徒,用诸般手段将少男少女拐卖入青楼,以此牟取暴利。

    杨修要找个能洗衣、做饭、整理家务的女子,只需到人口市场问问,很容易买到,在这个世界混到要去人口市场卖身的女子,有哪个是不会做饭的。

    这些卖身的女子当中,少女最是紧俏,年轻女子也算抢手,三十岁以上便很少问津了,杨修需要的正是三十岁以上的妇人,不仅经验丰富,还能理家。

    杨修和刀疤早上起来,在街边吃了些包子、稀饭,便朝人口市场走去,途中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女跪在地上,身后躺着一位中年妇人,气息奄奄,已经陷入昏迷,旁边立着一块木板,写着卖身救母,引起了许多人围观。

    杨修听了旁人的交谈,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对母女二人来自边关之地,在年前延平和上邱两国小规模的交战中失去了土地,从此四处流亡,男人为了给这对母女留口吃的,饿死在途中,最终母亲带着女儿随着流民来到京都,却劳累过度,重病不起。

    女儿为了救治母亲,想到了卖身,只是她母亲重病难治,想要治好怕是花费不少,有这么多钱足够买几个小女孩这样的丫头了,是故看的人多,抱有同情之心的也不在少数,但真正出手的却一个都没有。

    刀疤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色黯然,说道:“公子你不是要买个能洗衣、做法、整理家务的女子吗,不如就将她们买了吧,反正买谁都是买,他们看着也挺可怜的,况且你医术这么好,一定能治好她的。”

    杨修略感诧异,瞅了刀疤一眼,说道:“你还有这份善心?”

    刀疤连忙讪笑道:“都是公子教导有方。”

    信你才怪!随着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也算熟悉了,刀疤对杨修也不像初时那般战战兢兢,既然他不想说杨修也不会多问,推开人群,走到小女孩跟前,说道:“我是大夫,可以救你母亲,况且我正要找个能做饭的妇人,你母亲正好合适,你若愿意跟我便带上你母亲跟我走吧。”

    小女孩跪了一个早上,虽然有不少人询问,但是一听说治好她母亲的病要花费近百贯,却都摇头离开,到了现在她已经有些绝望了。

    心里想着实在不行,就只能听那些人的,卖身青楼了。

    不管怎么说一定要治好母亲。

    这时,突然听到杨修的话,恍如天外之音。

    小女孩连忙抬头看去,见是一个衣着华贵的公子,急急地说道:“公子愿意卖我?曹大夫说要治好我母亲要八十贯钱。”

    即便是京城之地,八十贯也不是个小数目,况且像她这样的女孩人口市场一般也就三四十贯左右,八十贯可以买她两个,还有剩余。

    小女孩说完生怕杨修听了价格就走,是故满含期待地看着杨修。

    杨修这才看清小女孩的长相,由于长期处在饥饿之中,面黄体瘦,脆弱的彷如一阵风都能吹走,但面容还算清秀。

    杨修叹了口气,说道:“我愿意买你,你母亲的病我也会帮她治好。”

    小女孩含泪道谢,起身去扶她母亲,只是她本就体弱,又跪了怎么长时间,双腿早已麻木,刚想站起来,眼前阵阵发黑,差点摔倒,幸好杨修伸手拉了一把。

    刀疤见状,连忙说道:“我来吧。”

    说着将小女孩的母亲背到背上。

    小女孩反应过来,又急忙道:“谢谢大叔。”

    刀疤咧嘴笑了笑,说道:“没事,大叔身体强壮着呢。”

    杨修松开小女孩,说道:“能走吗?”

    小女孩连忙说道:“可以的。”

    杨修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回到医馆,杨修给妇人仔细瞧了瞧,对一旁焦急等待的小女孩说道:“只是偶感风寒,没什么大事,只是你母亲长期营养不良,身体极为虚弱,又劳累过度,气血凝滞,这才会一病不起,我等会给她推宫活血,再开个方子,等她醒来吃几天药,休养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他说的简单,但这妇人的身体不是一般的差,寻常医生还真未必能治好。

    杨修运行真气布满双手,一一揉捏妇女身上各处穴道,带着她的气血运行起来,单单这一点,没有内家真气的辅助,医术再高明也只能望洋兴叹。

    在真气的刺激下,不多时妇人便醒了过来。

    妇人夫家姓魏,杨修便叫她魏嫂,小女孩名唤魏玲。

    医馆后院多的是空房,杨修将魏嫂和玲儿安顿好,嘱咐她多加休息,随后让刀疤去饭店买些饭菜回来,又让玲儿照顾魏嫂,亲自动手去厨房熬了药。

    刀疤特意买了份老母鸡炖汤,魏嫂吃过饭,喝了药,便沉沉睡去。

    次日,医馆正式开张,没有摆客庆祝,没有烟花爆竹,只是在门口贴了个告示,街坊也都知道这间医馆换了人,开业当天还曾过来看看,但见坐诊医师竟然是个年轻小伙子,心里便多了几分不相信。

    杨修无奈,他师承药王张景,自认医术高明,但也要有人相信才行,开业几天,门可罗雀,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魏嫂病好以后,接管了医馆的家务,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医馆生意不好,刀疤也清闲的很,自从两天前杨修教了他基础内功的修炼法门,这两天练习的甚是勤快,现在应该躲在院子里苦修,但是杨修觉得他悟性堪忧,对他是否能够修炼入门表示怀疑。

    小玲儿很乖巧地陪着杨修坐在大厅,现在正趴在桌子上练习拼音。

    杨修被刀疤打击的够呛,专门挑了一个晚上将几本启蒙书籍标注了拼音,每天教玲儿几个字母,学习的速度比死记硬背快了不少,再则刀疤如果能够修炼入门,若想在武道上有所收货,识文断字是必不可少的。

    杨修端坐在太师椅上,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的行人,暗暗琢磨,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要想个法子将名声打出去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