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泣苍穹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风波暗涌

    青云宗,赵国修真界四大门派之一,自从千年之前,青云老祖创下青云宗后,便一直凌驾于世俗之上,更是在五百年前,青云宗门人道徒过万,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曾一度统领了整个赵国的修真界,可谓是风光无限。

    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参天大派,慢慢的开始走下坡路,如今更是勉强跻身于赵国修真界四大修仙门派了,不过尽管如此,青云宗对于方圆万里之内的凡人而言,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而修真界等级森严,在青云宗内,更是如此。

    青云宗的弟子,分为几类,其一便是地位最低的外院弟子。不过普通人就算想要成为外院弟子,也是难如登天,除了要有灵根资质外,还必须有人举荐,对于根底不明之人,青云宗是绝对不会收录的。

    不过就算如此,每年也都有着很多人,挤破了脑袋,想要得到青云宗一个外院弟子的名额,很多人哪怕是倾家荡产,也是在所不惜,牧离能进入青云宗,实属侥幸,这个中的缘由,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而青云宗的外院弟子,说白了,其实就是不得门墙而入的杂役道童,称之为外院弟子,也只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杂役道童罢了。

    在外院弟子之上,便是下院弟子。

    此类弟子,一则是在青云宗每十年的开山收徒大典上,从前来检测灵根之人中选拨资质上佳者,再则就是外院弟子依靠自身修炼到凝气一层,也可进入,亦或者是宗门外出游历的长老带回来的,如此种种,可谓是不一而足。

    至于更上者,就是青云宗上院的内门弟子了。

    这一类的弟子,在整个青云宗内,只有不到百人,不过每个人放到赵国修真界,都可以独挡一面,乃是青云宗的中流砥柱,平日里不用做任何事情,只需要刻苦修炼提升修为便可,在青云宗内的地位颇高,如那白慕言和云清儿就是此类弟子。

    而在这三类弟子之上,还有一类弟子,对于杂役道童而言,已经属于传说,那就是内院的真传弟子。

    相传青云宗鼎盛时期,门中真传弟子的人数,多达九人,不过如今的青云宗早已不如往昔,真传弟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不但需要修为高深,而且还要资质绝伦,现如今整个青云宗的真传弟子,只有寥寥两人,平日里就连上院弟子,也是难得见上一面,就更不要说是杂役弟子了。

    而真传弟子,常年都在闭关修炼,宗门内所有的资源,都会不遗余力的给他们,地位之高,就算是门中的一些长老见到真传弟子,也得行礼,目的就是要他们突破到筑基期,甚至更高的境界,可想一旦成为真传弟子,那是何等的殊荣了。

    此时天色已暗,牧离坐在一个空荡荡的木屋之中,将今天胖道人给他讲的一些关于青云宗的事情,在脑海之中仔细回想了一遍,暗暗记下后,他深吸了口气,从怀中珍而重之的拿出灰衣弟子给他的那本小册子,仔细看了起来。

    “青云凝气篇!”

    牧离看着封皮上的几个大字,心中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很长时间过后,他才翻开第一页,只是看了一眼,他整个人就不由自主的沉醉其中。

    “天圆地方,无穷乃大,悠悠忽忽,存感于心,炼精化气,可入幽冥,进而通神……”

    星移月斜,他点上屋中木桌上的油灯,一直看到深夜,才合上小册子,心中对于修仙,他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青云凝气篇,讲述的是修仙的基础吐纳之法,凝气期共有十三层,不过小册子里面,只有第一层的修炼法诀,想要得到后续的功法,必须成为下院弟子,才可获取。

    而所谓的凝气,顾名思义,便是吐纳天地灵气,然后将灵气积累在体内,从而改变凡人的体质,为日后修炼打下根基,初期只需要灵气融散全身,就算是修炼到凝气一层了。

    不过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难。

    凝气期虽说只是修仙的根基所在,但同时也是最为考教修仙之人资质的地方,若是体内灵根充足之人,吸纳天地灵气自然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积累灵气的速度也会很快,不过如果天资平凡灵根驳杂,那么很可能连最初的感应天地灵气这一步,都无法做到,就更不要说是吸纳天地灵气入体了。

    想到这里,牧离对青云凝气篇如获至宝。他体内既然存在了灵根,那么肯定就有机会,感应到天地灵气,于是他立刻将书册中的法诀牢记在心里后,便当即盘膝坐在屋中的床榻之上,按照法诀的要求,开始感应天地灵气。

    青云凝气篇中对修炼者,第一次引纳天地灵气入体时的感觉,有着详细的注解,身体内会产生如同蚁虫爬动的酸痒之感,这便是灵气吸纳入体时,冲开修炼之人体内经脉的征兆。

    当然,每个人在修炼的时候,感觉都会略有不同,唯一要做到的是,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紧张,而是要身心松弛,想象着自己与天地相合,变成一团虚无的所在,这样可以更快的吸纳天地灵气。

    不过许久之后,牧离却发现他的身体,不但没有丝毫异样的感觉,反而双腿发麻,连游离在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天地灵气,都感应不到丝毫。

    牧离轻叹了一声,知道是因为他灵根稀少,太过驳杂的缘故,不过他也并不气馁,下床略微活动了一下手脚后,便继续开始吐纳起来。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牧离依旧没有感应到,灵气入体时的征兆,一宿没睡,加上他腹中空空如也,只得暂时停止修炼,穿上从杂司监领取的灰衣,推门走了出去。

    青云宗的外院弟子,虽说也可以修炼,不过日常要从事大量的杂务,下院中的膳司监,他们是没有资格去的,一切都需要外院弟子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过青云宗存在了千年,不管门中的下院弟子还是上院弟子,其中不乏名门、贵族、豪富出身,自小都有贴身的婢女仆从伺候,可以说是饭开张口,衣来伸手便可,对于这些从小锦衣玉食惯了弟子,虽然不能把自己的婢女仆从带进青云宗,不过在离青云宗山门十里开外的地方,却有着一处不大的坊市。

    里面来往之人几乎都是青云宗弟子的家眷仆从,久而久之,更是成为了青云宗弟子的一处交易场所,里面不拘何物,都能找到,一般情况下,有些家底的外院弟子,都会自掏腰包,在那里解决日常的吃喝问题。

    比如说之前的那云秀儿,带着那么多的婢女仆从和护卫,就是要去坊市中驻守的,对以后要和家里人来往书信,或者要置办什么东西,都可以让那些婢女和仆从为她操办,要不然什么琐事,都要亲力亲为的话,也就不用修仙了。

    而再不济,青云山脉之中,也存在了很多可以抓捕食用的兽类,只要有那个本事捕捉到,青云宗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没有听说过,哪个外院弟子会饿死的。

    屋外晨风阵阵,药香扑鼻,牧离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身体的疲惫略微消除后,就要举步向胖道人告诉他的坊市走去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身体瘦弱的灰衣少年,扛着一把锄头,带着一脸的疲惫神情,正要打开一间小木屋进去。

    他看见牧离后一怔,仔细打量了一番,便扔了锄头,皱眉向牧离走了过来,疾言厉色的说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不知道这是丙字三号灵田的外院弟子的居所不成?”

    牧离也不在意,拿出一个小木牌,递给对方,说道:“在下牧离,是新晋的丙字三号灵田的外院弟子,敢问这位师兄高姓大名。”

    灰衣少年接过木牌一看,只见背面写着“丙字三号灵田”的字样,不由得又多打量了牧离一眼,随手把木牌还给牧离,心思一转的说道:“原来是新来的外院弟子,那你可去刘师兄那里请安了吗?”

    “刘师兄?”

    牧离疑惑的问道:“不知那刘师兄是何人?”

    “这小子应该是昨天来的,竟然连刘师兄都不知道,还敢来北峰灵田当杂役,不是个笨蛋就是个蠢货,要是把他带到刘师兄那里去,可是大功一件,说不定我以后就不用一个人管理丙字三号灵田了。”

    灰衣少年一听,心中顿时冷笑了一声,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说道:“我叫张大柱,同你一样,是管理丙字三号灵田的外院弟子,不过丙字三号灵田,又归北峰的刘师兄管,凡是到北峰灵田的外院弟子,来的第一天就要去北峰向刘师兄报备,你现在懂了吗?”

    牧离双眼微微一眯,问道:“可宗门的外院弟子,不是都归杂司监管理吗?难道……刘师兄是宗门的下院弟子?”

    “哼!”

    张大柱一脸傲然的说道:“其他地方,自然都归杂司监管,不过北峰周围的灵田,却是刘师兄说了算,他老人家虽说不是下院弟子,和你我都是杂役,不过刘师兄可是大有来头,就算是宗门的一些下院弟子,也得给刘师兄几分薄面,所以他要你干什么,你以后就得干什么,至于干多还是干少,都是刘师兄一句话的事儿,我和刘师兄还算比较熟悉,到时候要我在刘师兄面前,替你说几句好话也不是不可以,你……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牧离看着对方摊出的一只手,哪里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故作不知的说道:“既然刘师兄是北峰灵田的主事之人,在下是该去拜见,就请阁下前面带路吧!”

    “你……”

    张大柱愣了愣,心中怒骂一句不识好歹的东西,便一甩袖子,说道:“你现在跟我来,我带你去见刘师兄,要是去的晚了,刘师兄怪罪起来,可不要说我没有提醒你。”

    “杂役弟子吗?”

    牧离看着自顾自走在前面的灰衣少年,紧紧了袖口里面的那把匕首,冷冷的一笑,也不多说,两人一前一后,向远处的那座山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