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
字体: 16 + -

第五章 张雪怡

    楚惊空和天象一行一路向西,已走了半个多月。沿途遇上了好些名城胜地,可天象尊者毫无停留之意,只一味催赶,每日晨起而行,日落而息,时日一长,楚惊空和小姑娘自是大感吃力。

    楚惊空尚好,每日晚上休息时皆会偷偷修行搬运法,也不知为何,虽然每天筋骨一样酸疼难忍,却觉得精神颇为健旺,倒也还能勉强支撑的住。小姑娘可就惨了,每日都累的筋疲力尽不说,天象对他们又不闻不问,有时候走在路上都恨不得倒头就睡。

    楚惊空发现了几次后,便留上了心。经上次事后,他对这小姑娘很是存了几分感激之心,不过在吸取了上次教训之后,倒也不敢再作死上去就牵小姑娘的手了。他在路旁寻了根短竹,细细除去枝叶尖头,打算用来给小姑娘搭个手。

    只要一端自己握着,再把另一端放入小姑娘手里-------楚惊空这边用力提着,小姑娘便可以轻松点。

    原本,她是不想理会这个轻浮的小子的。可这一路实在是累的狠了,而那小子又笑的死皮赖脸,全然不顾自己的冷眼,几次三番老把竿子往自己手里递。

    “真是个笨蛋。算啦,这次,我就不和他计较了。”小姑娘心里嘀咕道。阳光下,一双素白小手终于缓缓伸出,紧紧握住了一根已久候多时的绿竹。

    -----------------------------------------------------------------------------------------------------------------------------

    一行人又是这般走了数日,楚惊空一路上倒也算不上无事可做,白日跟小姑娘扯几句闲话,到了晚上,就胡乱改编现代的故事指着满天的星星开始胡说八道。如是这般,在其努力“兜搭”下,他跟小姑娘终于混熟了些,竟也让这厮知道了小姑娘的名字---张雪怡。

    这一日,楚惊空和天象等人又行至一座雄城前----阆中。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这是大诗人杜甫夸赞阆中城秀美风光,人杰地灵的千古名句。此城为巴蜀要冲,是来往行商过客必经之地。天象也终于决定在城内停上一日,毕竟再往西走,再难寻这样的大城了,必得在此地补充干粮物资,休整一番。

    天象尊者对此地似乎颇为熟悉,领着楚惊空和张雪怡入城后,便一路直行,连穿过几条大街,拐了好几个大弯,径直来到了一家雕栏画柱,颇显豪华的酒楼前,早在远处,楚惊空便看到了两面销金旗迎风招展,上面用斗大的字写了一副对联: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走近了更是听到楼上隐隐传来曼妙的丝竹歌声,这般气派,楚惊空便是在平城时也未曾“见”过,不由暗赞阆中果然不同凡响,不负阆苑仙境的美誉。

    天象带着楚惊空二人直往三楼而去,寻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这里面朝城北,地势开阔,几条主要大道皆入眼帘,车水马龙,行人如潮,好不热闹,正是欣赏阆中城景的绝佳之所。

    楚惊空等人登临高楼,天象要了一桌子的店里的招牌好菜,又要了一大壶醇厚白干,显是对此地甚菜色为了解,那店里的掌柜也是知机,看天象一行还带着两个半大小孩,小二上菜的时候不但取上了全部酒菜,还捎了瓶淡果子酒,言是掌柜自家酿造,还请老客莫要嫌弃,尝尝鲜,当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果酒入口清爽,酸甜协调,果子清新的果香和醇厚溢入口中,正是蜀地有名的猕猴桃酒。

    把酒临风,心旷神怡,楚惊空和张雪怡都忍不住多喝了几杯,不一会儿,张雪怡的一张小脸就染上了两朵桃花,一对平时清澈透亮的大眼睛也蒙了层水雾,小姑娘酒量浅,竟已是半醉了。天象则自顾自的对着那一大壶白干较劲,酒杯小嫌不够过瘾,已是拿了大碗牛饮。楚惊空耳畔听着歌娘缠绵悠长的曲儿,喝着小酒,正对着酒楼里大厨做的佳肴大块朵颐。

    正至三人酒至半酣,意甚逍遥时,忽然一阵哄笑声从西南边的座上传来:“快看那和尚,饿死鬼投胎吗,这么能吃。”楚惊空心中咯噔一跳,又从微醺中清醒过来:“这可别又是笑话我们的,来自寻死路啊!”。

    一路行来,这黑心恶僧的刀上已是又染了许多无辜人的鲜血。

    楚惊空一行形象奇特,不免总是招惹些口舌,虽然楚惊空勉力解释,救下了好些人。可惜,这世上总有不听人言或自以为是的,天象又是凶横,故这一路还是有多人已做了天象的刀下亡魂。楚惊空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今日在酒楼又碰上了这样的事,心中不免一惊。

    幸好,这次围观的人倒是有些运道,笑的却不是楚惊空一行,而是位于西南墙角的独自一人的和尚。

    那和尚相貌奇特,额头方正,鼻梁坚挺直上印堂,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长的倒也有几分威严,可身上僧衣却破破烂烂,七洞八孔,瞧着样子还不如直接从乞儿身上抢一件来的更周正,脚上的一只鞋子已不知去向,剩下的那只前头咧开了张嘴,呼吸呼吸,活像个快要寿终正寝直喘气的老头子。

    那桌上已摆了几十个空盘子,油光可鉴,可这和尚却似乎还没有吃饱,正拿着桌上最后两个大馒头就着几碗素斋胡吃海塞。

    天象只瞥了一眼,浑不在意,道:“不过一不通武功的俗人罢了,这和尚也真是个饭桶。”言罢又埋下头只顾喝他的香醇佳酿,这恶僧嗜酒之极,且有恶癖,若当日杀人,其夜必当饮酒。

    四周的食客或看热闹,或寻乐子已是围了一圈,指指点点,有的低声谈笑,有的更是大声喝起了倒彩:“和尚,再来两笼馒头还吃的下吗,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把这店吃的歇业。”

    凡此种种,熙熙攘攘,吵的一团浆糊。

    而那坐在中心的和尚却自行自是,便似没看到眼前这些人事一般,毫不搭理,只顾埋案大嚼,倒是真有几分不动如山的佛门高僧味道,四周的人瞎咋呼半天,见这和尚仍无动于衷,自己也没落个趣味,便也渐渐的散了。

    看热闹的散了,楚惊空却留上了心,只因这时,他才发现对面这老饕的和尚只怕当真不类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