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
字体: 16 + -

第二章 风里的刀

    宝象作为一个强盗,虽然貌似高手,但楚惊空饱含期待的搜了半响,却也不过寻出了几锭碎金碎银和几瓶看不出作用的丹药。满腔热情当头受了一盆冷水,楚惊空终于冷静了下来。说来也是,若是真的身怀异宝,又何苦去做强盗?

    思忖片刻,他便取了宝象和尚的僧衣,又收拾了些家里的细软,包成了一个包袱,在楚宅门前默默伫立了片刻,趁着天色微亮,毅然直往城门而去。

    正是拂晓时分,路上行人稀少,遇到的也大都行色匆匆,楚惊空行到半路,忽然灵机一动,惊醒道:“我一个小子背着个包袱走在路上,不是平白招惹贼人吗?且楚大土豪的脸,平城不说人人尽知,但那些不时来楚家寻些花销的官差老爷中只怕有不少老熟识,这可是大大不妙,再者,我身上的这件丝袍却也是太过引人注目了。”琢磨了会,瞥见背上僧衣做的包袱,猛然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虽是心血来潮,倒也确实是个好计策。

    只是这牺牲却也不小,楚惊空捏紧了手里的匕首,踌躇不定,楚惊空现在的这副尊荣,也不知随爹还是随娘,倒着实是副好相貌,虽还年幼,但在楚家镜前一照,不说貌似潘安,倒也称得上眉清目秀,若这般削去一头青丝,实在可惜。

    考虑了半响,楚惊空叹息了一声,终究还是性命重要。无奈之下,他寻了条城内特意开凿以便灌溉农田的渠河,对着河面,剃起了光头。这倒难不住楚惊空,上辈子一个人过活的时候,青春年少为求潇洒,再难的发型也不在话下,更别说这般小小的手艺。

    理完发,楚惊空望着河影,有些可惜的同时又忍不住得意起来,果然光头才是检验帅哥的唯一标准。

    大事办完,剩下的倒是方便,楚惊空偷偷摸进户人家,从晾置的衣物中挑了件适身的布衣穿上,又信手从地上摸了把灰糊在手脸上。临走了,便取了锭小银置在这户人家门口。时物价低廉,一匹新布也顶不过二钱银子,这锭小银已够这件衣服的主人穿个三年五载了。

    赶至城门口时,天又亮了不少,楚惊空混入出城的队伍中,此时进出城门的多是赶路的行人或赶早打柴的住户,楚惊空混入期中,倒也不显得起眼。

    门卫们打着哈欠,懒洋洋的看着每一个进出城门的人,平城只是个小城,县衙里此时无甚案情,自然无人严查。这个时辰,商户们远未出门,尽是些平头百姓赶路,衙役没得油水,也就没个人会去较真了。

    故当一个脏兮兮的小沙弥背着个僧衣包袱过关时,检查的兵役更是懒得多看,挥挥手便让其自去了。

    楚惊空倒是很有些乱法范禁的才华,可初学乍练之下总有那么几分气短,在提心吊胆的出了关口后,便一气走出了三五里,才靠在路边一颗大槐树下歇息。虽说逃出生天,从此天高任鸟飞,但肚中总有几段愁肠。默默回头远望这故土,晨曦初露,平城显得又亲切又温柔。来自于另一个楚惊空的回忆忍不住在脑中徘徊酝酿,一股热流忍不住在心里汹涌:“平城啊,平城,我何时才能归乡?”

    楚惊空心头微酸,但少年人更不欲多情自伤,咬咬牙,狠下心来不再回顾,沿着官道继续大步前行。

    正是夏末近秋,官道两侧仍是郁郁葱葱,草木气息和着晨露迎着晨风送来,吹得他衣袂轻扬,精神为之一振,远方旭日初升之处骄阳破云,色染金边,明媚的阳光照的人也忍不住高昂起来,挣脱愁绪。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纵使此刻故土难回,但前路亦有难言精彩。

    ----------------------------------------------------------------------------------------------------------------

    可惜前路并不精彩,起码现在在篝火前缩成团的楚惊空不觉的精彩。

    不但不精彩,还很惊悚。

    楚惊空行不过半日,就在个茶摊遇到了篝火前的这位爷。要不是这位误以为楚惊空是他徒孙,只怕这会儿,楚惊空现在已变成楚死鬼。

    楚惊空没变成死鬼,就只好认了个死鬼师傅,这倒也是机缘巧合,想来宝象大师若泉下有知,必会感怀不已。

    楚惊空苦赶半日,已到了饷午饭点,少年人从未吃过这般苦头,更是饥肠辘辘。猛地瞧见前方有个茶摊,顿时精神为之一振,便奋起余力,往那摊子跑去。

    离摊子还有还有几步时,忽然几声男子的惨叫传来,以及一声仿佛狂风掠地的脆响。楚惊空不禁顿住脚步,就看见茶棚中立着个提刀男子,魁梧雄壮,有股难言的威煞和霸气,阳光都仿佛摄于他的威仪缩在棚外,不敢侵入。

    但现在更让楚惊空注目的是男子手上的刀,刀身通体如柳叶眉黛,弯如远山起伏,两侧有波纹状的血槽,此刻正仿若怒放的红梅,鲜艳的血珠正顺着血槽慢慢滑落,滴落在地上躺伏的三具尸体上。

    楚惊空呆立半响,脑子才恢复运转,暗自忖度:“刚刚还听到惨叫声,这茶棚里除了这男子,还有谁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将这三人全部杀死?”

    他偷偷瞧了瞧地上的尸体,又复吃了一惊,只因这三具尸体,全身上下竟俱无什么伤痕,唯脖颈之处,都各有一抹红痕。

    他忽然间明白了原因,却遍体生寒。

    便只一刀。

    以前楚惊空曾听人说,如果刀快的话,血从伤口喷出来的时候像风声一样,很好听。

    过去楚惊空只作笑谈,但今日,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