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
字体: 16 + -

第119 意境禅机

    寺廓绿树环抱,花草簇拥,大殿庄严,又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虽然漫步于寺庙之中,但是那钟声传来,又感觉很悠远。到底是钟远?还是寺远?唐青似乎也分不清了。突然唐青感觉到了一丝契机,这是境界要突破的契机,原来身处清幽之地,才有这种契机出现。

    “看到这位公子慧根不错,刚才的神色是因为钟声而悟到禅机,佛缘深厚啊。”一道清亮的声音在唐青耳边传来。

    唐青闻声望去,却看到一抹蓝色的身影,一个年轻的男子在和自己对话,唐青揉了揉眼睛,却又看不清他的容貌,要说唐青的眼力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了。此刻对面的人竟然站在几步之内,而他却看不清容貌,朦胧间,只是感觉他是一个清秀的年轻人,但是,真的是年轻人吗?

    “你是何人?”唐青问道。

    “呵呵,一个和你有缘的人,我们还会见面的。”说完他便消失不见了。

    “唐青,你在和谁说话?”何小霜问道。

    “嗯?”唐青回过神儿来,问道:“小霜,你看到刚才一个男子和我说话了吗?”

    “没有啊?这里刚才没有人啊,我只是觉得你好像在对着空气说话,你该不会是自言自语吧?”何小霜说道。

    不对,唐青确定刚才不是幻觉,刚才那个人,似真似假,似梦似幻,非敌非友,到底是谁呢?如果这次出来散心,带着唐小云就好了,她一定可以看出来,那个人的来路,或者他用了什么障眼法。何小霜肉眼凡胎,没修炼过,所以她并没有看到。看到她露出担忧的神色,唐青随即对她微微一笑,说道:“可能是连日来太累,出现了幻觉吧,不用担心了,我们转转吧!”

    “嗯,你也算佛家弟子,不进来拜佛吗?”何小霜问道。

    “拜是要拜的,不过一个真正信佛的人,不是外求,而是内求。”唐青说道。

    “我听不大懂。”何小霜说道。

    “一个人磕头烧香求佛祖保佑,此为向外求,一个人常常认识自己,见到自己本性,并且得到开悟,此乃内求。”唐青说道。

    “这位公子说的好。”一个来上香的老者称赞道。

    “老先生谬赞了。在下只是胡言乱语而已。”唐青双手合十,此时在寺里他并没有行江湖之礼。

    此时一个年轻人对着唐青说道:“这位刘居士可是一个大善人,也学佛多年,他既然夸你,你就一定很有智慧。”

    刘居士捋着胡须沉吟了一下说道:“一个人只要开悟了,哪怕他疯言疯语,终究是开悟了,一个人若是没开悟,就算巧舌如簧,具有机辩之才,也终究是没开悟。”

    “老居士说的很有道理啊。”唐青称赞道。

    “公子有如此资质,何不找慧果禅师谈上一二,定有获益。”刘居士笑道。

    “我们来这里也正想拜见一下他,不知道去何处可以见到禅师?”唐青问道。

    “有缘的话,自然会相见,无缘的话,就在你的面前,你也见不到。”刘居士说完呵呵一笑离去了。

    唐青的额头冒起了三条黑线,这老居士说起话来就跟歌词差不多。小霜指了指大殿的方向,说道:“要不我们找个和尚问问?”

    唐青笑了笑,说道:“我们先随处转转吧!”

    两个人走到一处小院门口的时候,何小霜又扯了一下唐青的衣服,说道:“你看里面那个老和尚。”

    唐青随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老和尚光着膀子用锄头在开垦土壤,唐青顿时感觉很有意思,虽然说杭州这里的气温比尧州那边暖和多了,但是目前仍然是十度以下,他这么大年纪了,居然不惧寒冷,难道说他是一个内力高手吗?

    唐青和小霜一同走了进去,站在一旁看了一会,问道:“老师父破土是想种点什么啊?”

    他没有抬起头来,也没瞅唐青,手中依旧忙碌着,说道:“种点黄瓜、苦瓜什么的。”

    唐青一想,这些菜在早春种,确实是对的。“老师父这么辛苦,怎么不叫寺院里的小和尚们给你种呢?”

    他停下手中的锄头,挺起腰板,脸上竟然没有汗,说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说完打量了一下唐青,继续说道:“这也是修行,自己修行自己的,怎么能让别人代替呢?”

    唐青露出称赞的目光,感觉这个和尚绝非常人,正要说话,却被何小霜扯了扯衣袖,“我们走吧!”

    这也难怪,虽然说他是个出家人,可是光着膀子,何小霜一个姑娘家在这里确实有些尴尬。

    他刚要走,却听到背后传来老和尚的声音:“千里而来,何不来禅房一叙?”唐青一转身,却看到老和尚已经穿上了衲衣。

    既然他穿上了衣服,那就去里面歇会也无妨,只听小霜说道:“你进去吧,我去上个香。”

    既然她不想进去,唐青也只好应允,“好的,一会我去找你。”

    目送小霜离去后,唐青走进了他的禅房。撩开门帘,一股热流扑面而来,好家伙,这里面竟然这么热,只见老和尚穿裹着衣服,坐在一个火炉边,还对唐青招了招手,过去坐。

    不会吧?唐青登时就蒙了,这个和尚怎么行为如此古怪,外边有点冷,他光膀子,他竟然在屋里生火,唐青只好运气内力来平衡体内的温度,他从气海内调动了太乙青木之气,在周身经脉运转,一股舒适的凉意袭遍了全身,唐青也坐在了火炉边。

    “怎么很奇怪吗?”老和尚问道。

    “是啊,不知道老师父听说过一个人没有,法眼文益禅师。”唐青问道。

    “法眼文益禅师?”老和尚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我只听说一个文法禅师。”

    唐青点了点头,心道,这个世界和前世毕竟不同,这里可是大夏国,京城是雍安城,云南那边叫云诏,只是和前世有些地方是相似的。“法眼禅师曾经说过,出家人要依随时令而行,冷即冷,热即热。欲知佛性之义,当观时节因缘。可是我见您……”

    “可是,你见我在外边卸衣而作,在屋内围炉而坐,与常人大不相同,与时令又十分不符,对吗?”老二和尚的眼睛里露出了矍铄的光芒。

    “正是如此。”唐青说道。

    老和尚不回答他的话,反而从身后拿出一张地图来,指着上面说道:“这是我们禅隐寺的布局和地图,就算你没有来过这里,只要熟记了地图,你也照样可以跟人家说明这里的布局怎么样,路线怎么走,对不对?”

    “是的,只要有这张图在,就算我没有来过,我也可以了解你们这里的地形。”唐青回答道。

    老和尚笑了笑,把地图卷了起来,继续说道:“可是这算是真的了解吗?恐怕不如亲自到这里来一趟,亲眼看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来的更真切一些,所以,想要了解一件事情,需要感同身受才能体会。就拿我来说,你怎么知道我冷的时候冷,热的时候热呢?如果一个人享受舒适的环境,生了懈怠之心,又当如何?居安思危,磨砺自己,何尝又不是修行呢?”

    唐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老和尚说完,双手合十闭上双眼,突然睁开双眼,绽放光芒,对唐青猛然喝道:“心头之火,乃是你燥热的来源,你调动体内的先天灵气,岂能灭之?”

    这句话,震得瓦砾掉落,唐青措不及防,耳朵里嗡嗡直响。顿时身体的舒适感消失,仿佛置身火海一般。唐青登时心乱如麻,在小院的时候,老和尚说自己是千里而来,他是如何得知?又说自己调动了体内的先天灵气,他又如何得知?难道他就是高僧,慧果禅师?

    本来刚进禅隐寺的时候,他听到那悠扬的钟声的时候,感觉到了自己已然到了突破之际,只差那么一点点,一丝丝的契机,可是现在契机荡然无存,看不到,抓不到,唐青知道,契机还是有的,只是自己被自己的急功近利之心给迷惑了。

    而这个老和尚在点化自己,他必然是禅宗的高僧,对自己采取了当头棒喝的方式,以前都是自己用虎啸来震别人的,没想到今天却享受到了这种待遇,这滋味可真不好。

    可是现在自己浑身燥热难安,先天灵气已被老和尚给破掉了,眼下如何是好?唯一的解决之道,可能就是老和尚的那句机锋了。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唐青此刻开始静下心来,开始降心,降心就是降服自己的内心。

    “你看到了什么?”老和尚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

    “看到了在水中浮荡的芦苇。”唐青闭着双眼仿佛置身在另外一个时空里。时间似乎是静止的。

    意境?心境?

    “又听到了什么?”

    唐青闭着眼睛细细体会,“我似乎听到了丝丝细雨,敲打竹林的声音。”

    “那你看到我了吗?”

    唐青眼前一晃,他和老和尚正面对面坐着,周围全是一片荷花,正应了那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看到了,老师父可是慧果禅师?”唐青问道。

    “现在是我,一会又不是我了,见山不是山,还是见山是山,取决于你。”老和尚说道。

    唐青大喝一声:“你就是你,里里外外都是你。”这一声蕴含了虎啸。震得老和尚一蒙。

    老和尚愣了半晌,里里外外都是我?意境中是我,意境之外也是我,我就是我,又有何分别?分别的只是那颗分别的心。他大喜,“吼得好,吼得好!好一只老虎。”

    “你既然识得我,又有什么指教?”

    “你看。”老和尚端了一个扁扁的青花瓷盆,里面满满的都是清水,他又拿起一支毛笔,往水里滴了一滴墨,墨进入水中,轻轻散开了。道:“这是不是天上的云?”

    “是云。”

    “有分别吗?”

    “没有,用眼睛看,云是白的,墨是黑的,用心去看,它们都是因缘际会而成,缘来了,云就聚了,缘散了,云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