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
字体: 16 + -

第17章 方丈出书和算命

    回到寺里,大家都看到了满身都是血的青印,青印呼吸困难,目光呆滞,艰难地说:“不,不要为我报仇,我不怪师弟,方丈,你要好好发展般若寺。”随即他又用手颤抖地指了指云宵、云心、云明等人,几人连忙伏上前去,听到微弱地声音:“好好听方丈的话……”话说到一半,手猛然落下,人已经没了气息。

    众僧眼眶湿润,哽咽念着往生咒,念到一半的时候,云霄念不下去了,“师父……”一声哀嚎,众僧也不禁跟着哭了起来。

    “大家振作起来!青印已经往生了,他的精神常在,般若寺虽小,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能壮大,佛祖慈悲,一定会保佑我们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靠自己……”唐青说道。

    听到方丈的话,众僧又重新燃起了斗志。不再哭泣,火葬了青印后。般若寺闭门三日,谢绝所有香客。

    凛冽的北风吹来,立冬,又叫寒衣节,十月朔。汉魏时期,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

    此时般若寺里也发生了些变化,云霄接替青印为监寺,云明接替青伏为西堂僧,云心并没有接受任何职务,唐青已经跟他说好,等寺里的规模扩大后,让云心担任知藏,负责保护重要的藏经,也就相当于图书馆长,青伏的徒弟云鸿,并没有因为师父青伏的背叛出逃,有点遭到大家的排挤,唐青暗示大家要团结一心,以大局为重,唐青知道云鸿这个人比较单纯,只是容易遭到别人蛊惑和蒙蔽。

    今日,般若寺迎来了一场小雪,万木凋零,唯有松树苍翠地站在雪地里,随着凛冽的西北风,摇晃着身子。

    唐青从方丈室里信步出来,心里思忖如何增加寺里的收入,有着两世的记忆难道就赚不到钱吗?走到僧寮的时候,看到云心在那里低着头,忙活着什么,唐青有些好奇,走了过去,看到他在拿着刻刀,在刻一个木头,上边已经刻上了字了,他正在刻花纹,字的内容是“上青下印禅师往生莲。”他身边放着一排刻刀,有的是斜刃的,也有带钩的,也弯曲的和带凹槽的。

    “你是在刻你师父的灵位牌吗?”唐青问道。

    云心身子一颤,由于刻的太入神,没有发觉有人走过来,他放下刻刀,施礼道:“原来是方丈师祖,我觉得师父还差个灵位牌就亲手刻了一个。”

    “嗯嗯,你懂得尊师重道,还有这个手艺,真是难得。”唐青称赞道,突然他脑海里灵光一闪。问道:“你会刻字吗?”

    “什么?”云心有些不理解,不会刻字,那手上拿的是什么?

    “是我没表达好,我说,你会刻那种印书的那种字吗?”唐青问道。

    “方丈师祖,说的是刻印刷用的雕版吗?”云心说道。

    “对对!就是印刷用的。我打算让般若寺印刷点书。”

    “我会,但是雕版工程量大,一般只有书肆才印刷,我们平时都是用手抄经书的。尤其是青伏师叔抄的最多。”他看到唐青脸色不悦,突然想起来,青伏已经背叛般若寺,携带全寺的经书逃跑了。但是话都说出口了,没法咽回去了。只好话锋一转,说道:“师祖,想印刷经书吗?”

    “是印刷书,但是不是经书。你知道什么是活字印刷吗?”唐青问道。

    云心要了摇头。

    “看来这个世界的印刷术也要靠自己改革了。你先忙吧!”唐青说完离开了僧寮。

    他回到方丈室后, 躺在床上,仰着头看着屋顶,翘着二郎腿,自己得在这个世界出版书籍,用泥材质做的活字印刷根本很难成功,易碎。用金属做的太昂贵,只能等有钱了才考虑金属字版。目前考虑的就是用松柏木做字版,他开始计算,常用的汉字有几千个字,一个人一天至少刻二十个,一个月十个人就可以刻几千个。一个普通一个月五百文的工钱,但是这种技术活,怎么着一个月也得给人家一两银子,十个人就十两!在加上材料费,墨水费,目前自己能做到的就是单色印刷,复色印刷自己还不懂。自己猜题得的五十两恐怕就不够用了,再说般若寺还要吃用开销。所以在自己出书之前,还有几个月的困难时期,想着自己前世都会什么?会点武术,会点易学,会上网,会打篮球,武术就不用说了,前世那点花拳绣腿的功夫,还不如现在的武功呢,除了易学之外,别的都用不上。

    心动不如行动,唐青立即找云心商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只用了半晌,云心就请了十工人,会雕刻的年轻人都在书肆干活呢,能请来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虽然技术好,但是岁数大了,已经没有掌柜的雇佣了,都嫌他们出活慢。不过唐青不嫌弃,因为他没得选择。他让云心负责当监工,兼职当木工,负责制作活字印刷用的木框,和其他杂活。

    虽然云心有些奇怪方丈为什么偏偏要自己出版书,而不选择买书或者抄书,但是他没有多问,因为怕触碰到方丈的伤心事,毕竟般若寺的经书已经被盗了,虽然不懂方丈要出什么书?但是他很乐意干技术方面的活,因为他方丈哪里涨了知识了,学到了原来印刷用的雕版,可以活起来,而不是过去的死的。怎么自己以前没想到呢,还是人家方丈脑袋灵,要不怎么人家当方丈呢?

    般若寺以前的收支本来都是靠信众的香火钱的,本来般若寺规模小,香火不旺,再加上人们都传闻,以前的老方丈圆寂了,而且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死了,一个跑了,就剩下一个年纪不大的人,当了方丈,而且还有头发,一点和尚的样子都没有,所以来上香的人就更少了。信佛的,也都跑到邻县贯州的菩提寺去了,那里的大和尚多,寺院也大。

    唐青白天跑到尧州城走街串巷的给人家算命,晚上回到般若寺掌灯写书。寺里的和尚们都知道方丈很忙,但是具体不知道忙什么,反正大家都觉得他好像受刺激了,寺院里丢了经书,方丈要自己写书。

    早晨的薄雾被风吹散了,太阳也已经升到了苍穹之上,唐青今天又举着自己亲手写的招牌在大街上悠悠达达的,他记得上次在留仙楼和李公子分别的时候,人家曾经送给了自己一个金色的牌子,那个很显然有用,但是自己没想着把它卖了,所以只好靠自己的本事去挣钱了。自己能感叹,当个方丈容易吗?却感到肩膀上有人拍了拍自己。

    他回过头来一看,是个偏瘦的老人,目光矍铄有神,身穿锦缎衣服,一看就是身份不低,且有精明能干之人,只是面色有些灰蒙蒙之气。

    老人见唐青回过头来,先是一怔,然后有些迟疑地问道:“你会算命?”

    “是的!”

    “你这么年轻,这么会算命?我不大相信!”老人的语气充满了轻蔑。

    唐青心里有些不快,现在是困难时期,岂能由着自己性子来。好歹这是今天第一单生意,于是他微微一笑,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说道:“老先生此言差矣,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老人低头想了一下,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帮我算算吧!如果不灵的话,我可不给钱。”

    “好的,老先生出个字。”

    唐青不是定点算命,连桌子和笔都没有,只能让别人在地上写。老人倒没有落入俗套,而是从身上抽出一柄匕首,在石桥的立柱上,划了几笔,说道:“你测测,我的心事吧!”

    唐青俯身一看,是个“释”字。只听老人又说道:“我闻着你身上有一股子香火味,想必你经常出入寺庙吧!就出了这么一个字。”

    “没错,实不相瞒,我是释家弟子。你这个字左边七笔,右边五笔,我起得是山风蛊,互卦雷泽归妹,变卦山水蒙卦。”唐青说道。

    “那我有什么心事呢?”

    “艮为你心头之事,具体是什么,我还不是特别清楚,但是艮为石头,也为压力,互卦是震,震为虚惊。你一定是遇到什么心结了,而且心里不踏实,缺乏安全感,艮也为孤独无助。但是也为保守和倔强,请恕我直言,你肯定死要面子,不想声张,但是自己又解不开此事。”

    “你继续说!”老人语气柔和了许多。

    “用卦是巽,为鬼神,用互是坤,代表藏匿,恐怕家里有了不干净的东西了,巽也为僧道,所以你来寻找化解之人来了。”唐青说道。

    “佩服!你说的这些都对,那么你没测出来我家里还发生了什么大事吗?”老人问道。

    “互卦山地剥,群阴剥阳,而且艮为坟头,坤为入土,想必家里有人去世了吧!更何况,你今天这个字,是刻在石头上写的,这是凶兆啊,代表已经立了墓碑了。”

    “小先生神机妙算,可否回家一叙。”老人说着不等他答应,就扯着唐青衣袖,往家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