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
字体: 16 + -

感谢朋友的点评

    点评1:小梅花瓣读一笔乾坤老师小说有感

    《大般若》是一部良心作,是在网络快餐横行的今天,一本不随波逐流的小说,作者:一笔乾坤,是一个保数量保质量的人(从开书每章三千字以上,从未断更。是我看过错别字最少的一本书),常听到他说:“读者不是傻子,要对读者负责。”“很多年轻孩子写的小说不符合逻辑。”等等。

    我想,他说的是对的,很多人写的小说,都是爽文,难道就不想想,小说应该有教育意义才对,也许有的人就是喜欢看爽文,就是为了轻松。但是我认为这样,这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写作基础了。小说是文学题材。属于文学范畴。就算是有深度的小说,也可以轻松啊!总之大般若这本小说,适合年龄稍微偏大一点的人看,虽然我还年轻,但是我也喜欢。因为我能从里面学习到很多东西,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者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能让我长见识,学到东西。还能纠正平时的一些错误,比如:贸然和冒然的区别、倚仗和依仗的区别、推脱和推托的区别……等等。

    这本小说包罗万象,是慢热型小说,里面也不失美丽的句子。这些美丽的句子,不仅可以把我带入到当时的故事环境,让我感觉到了画面感,还似乎,让我闻到了故事里的闻到花的芬芳,还有扑鼻的雪花的触感。

    里面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一些细节描写,就算是让演员去演绎里面的情节,我想演员都可以通过小说学到演技,比如眼神飘忽,比如屋里安静的只剩下呼吸声,比如把别人说的话晾在风里,比如眸子里闪过一丝惊讶,比如眼神突然变得很温柔,比如躲过别人的眼神……等等。

    吼吼~其中最值得点出的是,主角亲了何小霜的额头后,何小霜先是惊慌失措,又在送他到门外,望着背影的时候,用手摸了摸尚有唇温的额头。到了晚上背对妹妹,假装睡觉的时候,黑暗中,再次用手摸了摸被亲过的额头。她的心情,大家很容易体会得到。

    既然是武侠小说,动作戏肯定是少不了的。里面的动作设计很精彩,不是乱打乱杀,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我认为是主角和罗山寨老大曹汜的打斗,大家可以去看,主角往后仰,躲过了曹汜的攻击,后仰翻跟头的同时,还顺道用双脚把曹汜的铁环刀夹住,从手中拔了起来。在这场打斗戏中,曹汜中了招后,翻身又抄起了地上的刀,又主角打下来后,用擒龙手吸住刀,再用手把刀打出去,刺死了曹汜。反正原文中动作很详细,也很合理。

    类似于这样的打斗精彩画面,能挑出来的,青伏杀青印,主角在醉仙楼和朱莫风打的那场。不过最好的,我还是要强调主角和曹汜那场,打斗不需要太多招式,也许几个招式下来胜败就分出来了,关键看你写的合理不合理。

    说完规范化词语,说美丽的句子,再说了打斗,最后要说里面的情节构思了。小说到处彰显了人性,人做事情都是有缘由的,人有自私性,欺骗性,惰性和野心等等,主角做的事情,很多都是以打赌或者交易的方式产生的。本来嘛!人和人交往,就是礼尚往来,互相利用,其实合作也是一种交易方式。作者的铺垫,挖坑也都经过细节的雕琢,所以长篇小说能达到思维缜密,情节、逻辑都严瑾吗?能!这本书就做到了。里面除了学到一些常识,古代生活习惯,甚至还有一些易经内容,那些预测案例,虽然都是主角为了计划而忽悠人的,但是里面的方法却都是正确的,抛开故事情节,单独看那些卦,也都是符合卦象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里面的诗词,让人最震撼的当属,擒龙手回文诗,这首诗有多好,需要大家自己去体会,相信一部分人,甚至连回文诗是什么都不知道吧!至于里面的禅诗,和预言诗,也很精彩,有没有浪漫一点的?有啊,那首彼岸花诗,就如梦如幻,在结合当时的凄冷的大殿,和端庄美丽的女子。我都无法表达美感了。

    有几处不乏冷幽默,让人笑个不停。

    很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一部优秀的作品,词不达意,每个人的感触还是交给每个人自己写好了,相信大家认真看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小梅花瓣

    点评2:子烟清雨读老哥小说有感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是老哥第一章中的一句禅诗,姐姐说,如果你细心观察,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哲理。

    整个时代都是快节奏的,随处可见的快餐,随手一拍的快手,甚至网络上受人追捧的长篇小说,都是快节奏文化的产物,某作者也坦然称自己为写作机器。我也曾一度热衷于爽文,认为小说无非是满足人欲望的逃避现实的一种工具,但从没有想过,小说原来也需要研究。

    在二零一六年的某一天,老哥突然对我说,他想写一篇小说,从此进军写作界。对此,我表示坚决的支持,并十分的期待。

    几个月之后,他的作品出现了,不过说真的,当读到他的小说的时候,确实感觉到了烧脑,这和我平时读的小说大相径庭。纵然里面的辞藻华美,意境深远,但是早已习惯快餐文化的我,对这部作品并不看好。

    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了文章开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于是忙去向姐姐请教,姐姐对我说“万物皆有其理,格物致知,佛法无处不在,只要有心观察,哪怕翠竹和黄花,也都有哲理在里面。”于是,我开始重新研究老哥的小说,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我的世界仿佛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老哥是个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的人,而且很笨,他不会投机取巧的编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来糊弄读者,而是任何一处都要查明来源。记得有一天,他突然发了一张丝绸之路的图片到了群里,原因令我们咋舌;他要往小说中加一个商人,他必须要搞清楚这个商人如何发家,如何发展等等的来龙去脉。

    这就是老哥,一个用最笨的办法去写作的人,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也才让他的小说更新的很慢,也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他的小说更具有研究的价值。

    从他的作品你可以看到,他的笔触很柔和,最善于用辞藻将一幅画卷描绘出来,美的叫人心醉。如果你把他当成一门学问来看,你就会发现更了不起的东西,他文中涉及的每一个东西,都有来源于出处。比如七星海棠,比如龙结草。姐姐对我说,老哥甚至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开花的花期等等,考虑的远比读者看到的要深得多。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就连生僻字出现的频率都很高,搞得我和我姐姐又是查资料,又是问群友。我不知道老哥是怎么有这么丰富的阅历的,但是如果你能静下来研究他的作品,我相信,你的感觉一定会和我一样,收获颇丰!

    最后用开篇的那句禅诗结尾“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因为老哥看似平凡的语句中,蕴含着的道理超乎你的想象。

    我相信,老哥这样一个用心去写作的人,一定会得到他该有的评价的。正如老哥所说,在他的书中,可以寻找到一片让心灵安静的地方。

    -----子烟清雨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