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昔日重来
字体: 16 + -

第一章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王勃

静立在外滩的拦墙边,我望着那曾经相识、记忆犹在的灰色江水,翻扬的浪涛卷过江的气息,潮湿而清新,江风吹来,空气中飘扬着淡淡的鱼味,是我小时候常常闻到过的亲切的味道,支边新疆的父亲正是为了这难以望怀的家的味道而命令我和哥哥非考上这里的大学不可,哥哥比我大十二岁,我是父母后来生下的小女儿,争气的哥哥考上了复旦,深得父母的宠爱,而我……,往事太多,又怎能都记挂在心上呢,然而忘又忘不掉。

我小的时候,父亲曾带着全家去上海探过亲,那时我们在新疆住的是土平房,而上海的叔叔伯伯们住的却是楼房,在感受过上海的种种魅惑之后,我曾经问过父亲:“上海这么好,你为什么要离开,为什么要把我们生在新疆?”

那时,我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及文革期间上海青年支边新疆的历史完全不了解,几乎不知道有那么回事,所以产生了上述疑问。然而我的问话换来的却是父亲的一顿怒斥:“你懂什么?要不是因为有你们,我早就回来了!”

父亲的话让我感到委屈,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错事,要受到这样的责骂。而类似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小小的我竟也产生了“都怪我”的心理,仿佛真的是自己错了,生活于是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于无意间再犯下更多的错误。时光悄逝,我的心灵从幼小走向长大,慢慢就懂得了一个道理,即生命是父母选择给我的,不是我自己要求的,他们以我的无奈作为指责的理由,实在是没道理。而且,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却又生了我,以我的年纪,我出生的时代早已经不允许多生孩子了,可他们还是要了我,甚至这也成了我的错。一次,父亲还这样说:“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当初为了你,我们交了多少罚款,可你从来都不知道感恩,一点都不知道好好学习!”

甚至是我的母亲也指责我:“为了你,我身上多了一道疤,你看看,你看看,你怎么就一点都不知道感激?一点都不知道好好字习?!”

从来都是这样,从来都好像是我欠父母的,而父母给我的只有恩情,生我的恩,喂我的恩,也不问问我要不要这些恩情,就要我用好好学习来报答他们。

母亲是湖南人,不是上海人,母亲是受了什么历史潮流的影响跑到了新疆,我也不得而知,也没兴趣知道,因为新疆的汉族人多是来自这省那省,互相问起来,都是有老家的,我的老家一直被定为上海,而不是湖南。母亲对此毫无异义,除开男权思想对她的影响,她的湖南农村老家比起上海,自然是相形见绌的,而且母亲对上海的向往和对父亲这个上海男人的崇拜,也是相当浓重的,她吸收了父亲的心情,从父亲那里学会了不少上海话,也渴望将来落脚上海,成为一个上海人。

让我愤懑的是,父亲和母亲如果这么梦想投入上海的怀抱,他们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为什么不想办法调动工作,或是拼命创造足够的财富,以使他们完成梦想?他们从来不在自己身上下工夫,而是不断地鞭策着我和哥哥,让我们好好学习,考上海的大学,在上海找工作,然后把他们双双接到上海去。

后来我们家又去上海探过亲,那时我们已经住进了楼房,而且比上海的叔伯住的楼房新,而且也更大。这样一来,我心中的天平就变了状况,觉得其实乌鲁木齐也蛮好的,为什么一定要奔到上海去?但我的父母不这样想,新疆的甜蜜瓜果留不住他们的心,天山南北壮丽的风光也迷不倒他们,他们的眼中只有黄浦江,只有苏州河,即使叫他们睡在棚户区的一张置于室外的破**,他们可能也会觉得比住在乌鲁木齐的楼房里强。

我的父母是幸运的,因为哥哥相当争气,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学习尖子,学校的老师都夸他,每次参加完哥哥的家长会,父亲和母亲总是一脸笑意,在饭桌上不断谈起哥哥为他们挣得的荣光和面子。而当后来我也要家长会要他们参加时,父亲总是一口回绝,说他丢不起这个人,于是只有母亲勉为其难地前去参加,在众多家家面前听班主任数落我的理科成绩是多么地差。哥哥一直深得父母喜爱,而他最终也如父母所愿的那样考上了复旦大学,早早地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离开了新疆。

母亲一度很满足,但父亲却不放心,他要我也像哥哥一样,成为他的第二个骄傲,为他将来落户上海押上双保险。可是,笨笨的我,却一直无法像哥哥那样学出好成绩,虽然我的文科很好,但数理化却致命地差,这使得我永远进入不了优等生的行列,同时,因为我喜欢绘画,把很多时间都花在了画画上,使得我的成绩更加凄惨。

忘不了高三那一年的日子,父亲整整一年没有给过我半个笑脸,只要家里有客人来,他都要长叹,说他简直不相信同一对父母生的两个孩子居然这么不一样,儿子这么聪明,女儿却这么笨,早知道这样,当初真不应该拼掉那么多的罚款而把我生下来。父亲不但要说,而且一定要说得很大声,大到让我听见。而后,他又来训我:“你不是笨!我们家没有笨人!你就是不好好学!你就是故意跟父母过不去!”

父亲的话至今仍然徘徊在我的耳边,既使现在我的耳边响起的是黄浦江上的潮声。

我不明白,为什么上一代的某些人,总是以生了孩子为由来要求孩子以他们的意志为蓝图来偿还他们的恩情。我曾经在一本老旧的杂志上看到过一篇小故事,说一个男孩上了班后不管父母,挣的工资总是自己花,父母问他要,他都不给,于是他的母亲就提醒他,说他欠父母的账呢,连最早的十个月房钱都没付呢!我知道的所有人,都痛骂这个男孩不孝,而我却在心里悄悄地问,十月怀胎难道是他的错吗?

我不阐述自己的观点,就已经是很大逆不道的叛徒女儿了,假如我再说出我的观点,说父母由于自己的情欲得到满足或是为了将来自己能够享受儿女的成就,生了孩子,这孩子就背了债,就不得不依照父母的意思还债,那我一定会被他们看成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狼心狗肺的孩子。

我什么都不能说,只能期盼高中毕业后逃离这个家,不再看到父母的脸,不再去听他们的声音,既使我睡在马路边的路灯下,也许都比睡在家里好得多。

我的父母终于在退休后去了上海,他们先是和哥哥住在一起,后来又和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在棚户区里,睡在小阁楼上,并想办法把户口落在了那里,等待着那片棚户区拆迁的日子。于是我的家人都已经是上海人了,除了我。为了使我也能立志前往上海,父母亲还断了我的“后路”,他们把位于乌鲁木齐的房子卖掉了,说是要多搞些钱,到上海去买房子。我那时已经离家出走了,他们的一切我都不要,他们的房子,他们尽管卖,与我无关。

黄浦江的水是灰色的,江面上还漂着许多深绿色的水葫芦,有几只小船浮在水中,船上的人正在用一个网往船上捞着水葫芦,这东西的存在或增多,说明这片水域已经受到了污染。然而往远处看去,灰色的江水显得美丽多了,倒映着陆家嘴上高耸的建筑,还在阳光下闪着钻石般的光芒。这里,虽不比我才去过的九寨沟那样,有着清新绝纯的水,但这里有这里的特色,它依然令我神往。

站在这里,我感到心胸开阔,心底里那份信心又增加了许多,水和山给人的力量居然如此不凡,有人说,水能使人的心灵净化,山能使人的意志坚强,我看过了山,又面对过水,是否就能够更加坚强?或者,将心灵中的灰黯驱赶开,重新塑造一个自我?

三年前,命运没有给我赠送任何奇迹,我就像老师和父母预测的那样,在高考中名落孙山。于是,从十八岁起,我就走出家门,开始挥霍青春,将自己美妙的身影置于昏暗的歌舞场,尽阅城市中形形色色的男人,观赏着他们的狂纵,透析着他们的丑陋。灯影酒光中,不知世上还有春夏秋冬。

时光一眨眼,我就超过了二十岁,那永远消逝的十九岁仿佛一把冰冷的利剑,在我的心上划出一道疼痛的伤痕,让我的冷汗在心里汹涌地流下。望着身后再也回不来的十多岁的青春年纪,我被命运狠狠地抽了一下,心凉如冰,恐惧如雨。

我知道,我不能再过那种生活了,那会彻底毁掉我,而我并非那种生来就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任何天赋的人,我会画画,一定有地方能用得着这一点,我得靠这个改变自己的生活,重塑自己的未来……

打开相机,我将相机镜头对准美丽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对准金茂大厦,对准金融中心,并把周围的许多建筑都收进镜头,然后衬一些叠荡的江水,衬几艘漂亮的轮船,再等几只海鸥嬉戏时,按下快门,拍下这一张宏美的照片。面对如此先进而美丽的景色,我真想在这里留个影,可惜独自一人,无人能为我拍照。我的目光转向来往的游人,想从中寻找一位合适的能为我拍照的人。

目光流掠之处,忽然发现身后不远处,有一个年轻的男人,正在看着我站的这个方向,仿佛看了很久。我有些诧异,凭以往的经验,我敢断定他是在看我,并且已经跟着我有一会儿了,他对我有兴趣吗?如果有,是哪种兴趣?

我转开头向前走去,走了一阵子便装做无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不出我所料,那个男人也顺着我的方向走来,但却始终和我保持着几米的距离,像是为了不让我发现。我不禁浅笑一下,笑他的愚笨。

找了一处好景点,我侧身靠在拦墙边,将相机拿在手上,继续在人群中寻找合适的人给我拍照,或者,等待某些自告奋勇的男士前来助人为乐。

站了一会儿,那个跟踪者移动了脚步,朝我这边走来,我静站没动,想看看他的意图。

“嗨,你好,”他走近我,笑着说,“让我来替你拍张照片,好吗?”

我转过脸看着他,他穿着一件浅灰蓝色的休闲西服,打着

一条朦胧花色的领带,挺潇洒,普通话也很标准,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

我抬起眼睛,轻轻地扬了扬眉毛,问:“你一直跟着我,就是为了给我拍照?”

“当然不是,”他显得很自然,对自己的跟踪行为一点也不否认,仿佛我对他来说并不是个陌生人,“但是我感觉到,你一个人到这里来玩,很渴望在这里留个影,可是你又没有同伴,与其让你找别人帮忙,不如我先毛遂自荐,我很想跟你聊聊天。”

“聊天?”

他伸手到怀里取出来一张小卡片,递过来:“这是我的名片……”

我立即朝他摆摆手:“对不起,我认为我没有必要知道你的有关资料。”

“噢,”他有些尴尬地将名片收了回去,“你对名片有偏见。”

“不是名片的问题,而是我不需要名片,我既不经商,也不想拉关系,大多数名片对我来说都是废纸,没有丝毫用处。”

“这上面有我的手机号,电子信箱,*号,msn,这可是我很少乱发的重要名片。你应该将名片好好利用起来。”

“用它做什么?打牌吗?”我笑笑,想起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一个关于名片扑克的小品。

“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他也对我笑了笑,“我姓关,名筑,建筑的筑,现在你要我帮你拍照吗?”

“关筑?”我自语了一句,随即拿起相机递过去,“好啊,不过你即然打算帮忙,就帮到底,陪我拍完这里所有我喜欢的景,怎么样?”

“没问题。”

“好,先去那儿。”

他接过相机,随我一起走去,我在拦杆边站住,随意地摆了个姿式,对他说道:“嗨,关先生,先拍这里,最好能拍上一艘轮船或几只海鸥。”

他微笑了一下,熟炼地摆弄起了相机:“是尼康啊,像素不低嘛。你为什么不用dv?”

“我还没买dv,”我说着,催他道,“快拍吧,别浪费我的感情。”

他对我举起了相机,取好景,然后及时地按下了快门:“棒!这张照片一定不错,你很上相。对了,你到东方电视塔和金茂大厦上面去过吗?从上面往下看简直太美了!”

我点点头,随意地笑了笑。当然啦,我想也很美。我和这个叫关筑的人一起朝前走去,江风挺大,但很舒服,我抬手拢了拢风衣的领子,风将我的长发逍遥地飘起,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慰。

这是我第一次出门旅游,不参团,完全自助。独自旅游的一大弊端就是没有随时能为自己照相的伙伴,但我只能这样,因为我在新疆除了董茜伦之外,没有别的朋友,而她又没有和我一起来,她要工作挣钱,舍不得像我一样把挣来的钱挥霍一空。不过,我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我的心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关筑将相机送到我的面前,说:“给你,不然你会担心我把你的相机拐走的。”

“你拿着吧,”我并不去接,“如果你想拐走它,就先把里面的存储卡取出来给我,我不想损失自己的照片。”

“想不到你这么大方,”他笑着,问道,“你贵姓啊?”

“白。”

“芳名?”

“你别不是公安局户籍科的吧,怎么这么好奇?”

“好吧,我不问了。”他像是有些悻悻,又像是根本不在意,只是转而对我说,“对面那片西洋建筑挺美的,我给你到那儿去拍一张吧。”

“好啊。”我应声道,和他一起朝另一边走去。

关筑不时地流览着这里颇具西洋风格的建筑,然后仿佛没话找话说一样,对我说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有时候我觉得,侵略者占领了我们的国土,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建筑,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铁路。”

“你怎么不想想他们掠夺和破坏了的东西呢?他们抢走了财富,破坏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他们虽然留下了几颗珍珠,却拿走了无数的金山,这是不容置疑的。就像现在的食品、房子、药品,有多少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老百姓饮腐食毒,就算这也发展了经济,创造了gdp,可依然得不偿失!没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我否定了他这些奇怪的想法。

“可是,孤掌难鸣,”他争辨,“以前,如果不是我们民族的落后,统治者的腐败,人家怎么会来侵略?又如果不是他们的侵略,我们的国人又何以能翻然醒悟,起来反抗呢?而现在,有毒的食品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制度和管理力度跟不上嘛,要是不发生毒死人的事情,还不知道哪年哪月能健全那些制度呢!所以,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也并不是坏事,很多事都要先置之死地,而后才能重生。”

我转眼看看他,觉得他说的不无道理,譬如我,不也是疯狂到连自己都无法忍受的地步,才会想去改变吗?对他的话,我无言以对。半晌,我轻轻地耸耸肩,淡笑了一下,改变话题地说道:“算了,聊这些做什么,我们这样的小人物,既不能改变历史,又不能改变今天,人活在世,不必费心去改造世界,能改变自己就好了,也许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在改变着世界呢。还是给我照相吧。”

我斜靠在栏边,轻松地露出一抹笑容,想像着自己美丽的仪容配合着美丽的风景,该拍出来一张什么样的照片呢?等我回去后,不如开通一下*空间,把这些照片都贴在里面。

在我胡乱联想的时候,关筑已经选好地方,将镜头对准我,然后按下了快门。拍完后,他依然免不了夸我几句上相的话。我淡淡地笑了笑,我当然上相,我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也知道我这模样化上妆后是多么地惹眼,这使我在过去的三年里赚到了供我现在四处旅游的钱。

我们继续朝前走去,挑选我或者他认为是不错的景点,他为我一连拍了十来张照片,有时我也自己拍几张纯粹的风景,也算做一种休闲式的外行摄影作品。拍了这许多照片,我也能够看出来,关筑对于摄影还是有一些小精通,比如取景、购图、采光等等,他说得头头是道,拍起来也得心应手,这回遇见他,也算是上海之行的一种收获。

太阳有些偏西了,余晖照耀在风格不同的大厦间,竟别有一番姿彩,看了看这片独特的景色,我心想,改天一定要坐渡船到浦东,在船上拍几张浦西的落日,让夕阳在西方人留下的建筑和波澜起伏的江水间洒下一片霓虹,那景致,该是多么迷人啊。

“嗨,你饿吗?”关筑忽然问我。

“还不觉得。”我说。

“该吃晚饭了,”他向我提议,“我请你吃饭,好吗?”

“你饿了吗?”

“你还不饿吗?”

我轻轻地微笑了一下,努力感觉了一下自己的胃,好像被他说得有一点点饿了:“好,去肯德基吧,不用你请,我自理。”

“肯德基啊,这么垃圾的食品你也爱吃?”

“我又不是什么高贵的人,也许垃圾食品正是我该吃的。”我笑道,“不过我吃得真的不多。”

“那好吧,就去肯德基。”他说着,将相机递给我,我接过来放在包里,然后我们一起走下台阶,经过华美的地下人行道,来到了对面的一家肯德基快餐厅。

厅内人影纷纷,幸运的是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恰好有两个面对面的空位,我们走过去坐下,关筑笑着说:“看来我们很走运,不必等别人的坐位了,你看,越是垃圾的食品,吃的人越是多。对了,你点些什么?”

“鸡柳,土豆泥,草莓圣代,鲜蔬汤。”

“就这么些?”

“这就很多了,我可不想吃成大胖子。”

“你一点都不胖,甚至太瘦了。”他说,“不过,你有选择吃什么的自由,呵呵,稍等片刻,我去端来。”

说完,他很绅士地起身去取餐食了。

我轻轻地将挎包放在桌边,目光朝厅内简单的装饰流览。所有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以及我来的地方的百富快餐的连琐店的样子都差不多,地板类似,门类似,台位类似,就连食品也类似,置身其中,有时会分不清进入的是肯德基还是麦当劳,宛如我这时的内心,不知究竟在想些什么。

父亲母亲不知现在在做什么?我忽然想到了他们。其实,在我的脚走下飞机的那个瞬间,我就想到了父母,他们已经回到上海了,如同他们曾经那么热切地渴望过的那样,靠了哥哥回到了上海。他们此刻也在吃晚饭吗?我摇摇头,不打算再去想他们了。

感慨之间,关筑己经回来了,他端了两个托盘,将我的那一份放在我面前,然后摆好他的那一份,向我示意一下:“吃吧,祝你胃口好。”

“谢谢。”我说着,先吃起了圣代冰淇淋。

他没有点圣代,与我不同的是多点了一份炸鸡和两个牛肉汉堡。我吃了一口冰淇淋,抬头问他:“你为什么不点冰淇淋,这里的冷食非常好,在我来的那个地方,雪糕什么的冷食实在不敢恭维,只有在西式快餐店才能吃到这么好吃的冰淇淋,所以在那个地方,我想吃冰淇淋的话,通常都是去那里的肯德基或者德克士一类的地方买脆皮蛋筒或圣代。”

“个人喜好不同,我不太爱吃冰淇淋,那是女孩子的喜好。”他吃着土豆泥,咽下一口,说,“对了,你说的地方是哪里,我想冷食做得很差的地方一定是不很发达的城市,或者根本不是城市,但我肯定你不会是从山沟里来的,因为肯德基和德克士不会在山沟里开店。”

我笑笑:“是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他像是有些惊讶,转而又恢复了平静,“我知道那里,你在哪条街住或是工作?”

“我现在没有在那里的任何地方居住,也没在那里的任何单位工作,这一刻,我在上海,在外

滩,在肯德基,在吃草莓圣代!”

“哦。”他盯了我一眼,没有说什么,只是吃着他的炸鸡。

“你去过乌鲁木齐?”我问。

“哦,反正我对那里比较了解就是了,特别是三屯碑一带,就是靠近水上乐园那里,你一定知道的,那里几乎就是乌鲁木齐市区的最南端,挺偏僻的,至今那里都还有不少平房区呢。”

“没错,三屯碑就是那样一个地方,那附近的胜利路和南公园一带也还有些平房区,我虽然很少到那里去,但路过的次数却不少。看来,你去过不少次,是不是打算把那里的平房都推掉,然后盖几个高层住宅小区?”

“这我可决定不了,要是哪家房地产公司要在那里开发住宅小区,我倒是想让他们找我当设计师。你还别说,那里有水上乐园,有个大水库,这可是西部少有的靠水地盘,要是谁把那周边的地买下来盖成房子,肯定卖得好。”

“是啊,你有的是本领可以去争取那份设计工作。”我感叹道。

听他说话,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既使是想像一下,也比我这种没本事的人宽广,我有时甚至想像不到我能做什么工作,或是以我的本事能争取到什么工作。他是个潇洒的人,他有潇洒的资本。

“你喜欢逛二道桥的大巴扎吗?”他问。

“哦,看来二道桥的大巴扎真是很出名,连你都知道。我很喜欢那里,但平时不怎么去,一般都是想买民族饰物、特产什么的才去,我有一条艾得莱丝图案的羊绒披肩就是在那里买的,还有一些丝巾和薰衣草精油什么的,很不错。要是你什么时候再去乌鲁木齐,给朋友带礼物的话,我*你买羊绒披肩和薰衣草精油。当然,是送给女士的。”

“唔,好,送女士礼物一定听你的。”他笑着说。

“还有,走在二道桥,我常常听到一些店铺的音响里在播放维吾尔族的通俗歌曲,好听得不得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歌声,可能,可能有印度的风格,也有黎巴嫩和土耳其的风格,总之,充满异域情调。我有好多次想进一家维族人开的音像店里买上几张,但一直都没买。”

“为什么不买?”

“不知道,”我想了想,“可能是,他们说的都是维语,我听不懂,他们的店里也几乎没有汉族人,我如果进去,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呵,是吗,那下次我要是去了乌鲁木齐,我去买几张cd送给你好了。”

我微微地笑了:“不过我每次路过二道桥,都会去那里的一家维族超市,好像叫‘伊合拉斯’超市,里面卖一种从土耳其进口的巧克力,叫‘乌里克尔’什么的,价格比德芙金帝便宜好几块,味道却一点也不差。别的地方很少有卖。”

“听得我又想去给你买‘乌里克尔’巧克力了。”

“为你这些话,我先谢谢你吧。”

“不客气,不客气。”他笑道。

关筑用餐十分神速,不一会儿便吃完了炸鸡和汉堡,还干掉了半杯果汁。我却不似他那般神速,打开鸡柳盒,我轻轻将蕃茄酱涂在鸡柳上,然后放入口中。他又喝了一口果汁,抬眼用一种与刚才不同的目光看着我,停了一会儿,说:“你很潇洒。”

我抬头,颇有意味地冲他舒展了一下眉毛,问:“潇洒?我刚刚还在想,你是个潇洒的人呢,现在你倒说我潇洒。潇洒的种类太多了,你看我属于那一种呢?”

“你同时属于两种,”他放下杯子,“一种是挥金如土、财大气粗的女款型;一种是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丐帮帮主型,你两种都具有。”

“也许吧,”我付之一笑,“如果你说的女款不算真正的有钱,那我倒有点像,贫穷从下个月开始。”

他耸耸肩:“你的思想似乎像90后,但我想你其实跟我一样,是80后,只不过是比较接近90后的80后。”

对于他的话,我未发表任何想法,只是专心地吃着我的鸡柳。

这时,他已经吃完,拿起餐巾拭了拭嘴,又问道:“嗨,晚餐后有什么打算吗?”

“找个网吧上*,跟在线的朋友聊几句,或是回旅馆。”我说。

“到底是去网吧还是回旅馆?”

“其实都一样,因为旅馆里也能上网,而我带了笔记本。”

“除了上网,你就没有别的计划了?”

我抬眼看他:“难道你有什么复杂的计划吗?”

“不,不,没有,”他连忙说,“只是我个人认为,做为一种难得的邂逅,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一些,比如,再一起散散步?”

“真抱歉,我非常想回旅馆,对,我是想回旅馆,不去网吧。”

“一定要回吗?”

“是的。”我嘴里这么说,但心里却并不坚决,也许我还想去一下别的地方,但我要一个人去,不需要伙伴。

他显得有些扫兴和失望,深吸了一口气,又朝别的方面努力:“那么,我能知道你的电话吗?还有*?”

“下个月我就会穷得付不起话费,也上不起网了,就是告诉你,也没什么意义。”

“至少你还有一个月会是有钱人。”

我又笑了:“两周后就是下个月了。”

他也笑了笑:“你会在上海待多久?”

“明天就走。”

“去哪里?”

“今天晚上才能决定。”

他轻轻地摇摇头:“你真有些让人无法想像,白小姐。好吧,我只问你最后一个问题,肯回答吗?”

“看问什么了。”

“你的名字?网名也行。”

“有必要吗?”

“你有必要不告诉我吗?反正我们可能不会再见面了。”

“不,没有,”我喝掉了杯中余下的汤汁,说,“我叫白璐洲,斜玉旁加个公路的路就是中间的字,亚洲的洲。这是我的真名。”

“好美的名字,真的,就是有点像男孩的名字。”他说道。

“也许我父母希望我是个男孩。”

“嗯,你也可以长着女孩的外表,却怀着男孩的心。”

“呵呵,我可不想当一个变态的人!”

“我可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可以当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人。”

“哦,这样还不错。”

我却觉得有些好笑,放下杯子,用餐巾纸轻轻拭了拭嘴唇和手,然后打开挎包,从里面取出几张钞票放在他的面前。

“你这是做什么?”他拿起钱想要递给我。

“别忙,”我立刻阻止了他,“aa制,懂吗,这是我的那一份,我算过了,刚刚好。”

“你这样就太不给我面子了。”

“如果不给你面子,我就不会和你一起吃饭了,你瞧我并没有把你的那一份也付了,我只是习惯aa制而已。”

见他没有收取那些钱的意思,我就取过挎包搭在肩上,说:“如果你不想要,尽可以留在桌上做服务生的小费,反正它们是你的了,任凭你支配。”

我站起来,准备离开。

“好吧,”他长呼一口气,收取了那些钞票,无奈地说,“就服从你的aa制。”

我们一起走出肯德基,来到外面霓虹绮丽的南京路。天色早已黑了,夜色中的南京路比白天显得更加辉煌,在商城临近打洋的时候,娱乐城却万花齐放般地开张了。许许多多看上去在赚钱事业上很是得意的先生都被一位容貌奇丽、花枝招展的年青小姐依偎着,从豪华的跑车里走下来,迈进一家家富丽堂皇的夜总会。透过那些娱乐都会的厚墙,我仿佛看到了里面的灯火和酒光,宛如我曾经挥霍过春春的地方。

不息的人流使我感慨万千,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男人和女人又分别扮演了两个什么样的角色?也许上天布下的这些千奇百怪的角色是让世上的人们去随意争抢的,因为男人们抢到的好角色太多,所以他们才统治了世界。我也要去争抢吗?我是不想统治世界的,只想统治我自己,不知这样的角色会不会争得来?

我有意无意地望了望走在身边的陌生的关筑,他似乎还有些小可爱,可遗憾的是,天下的男人都一样,万变不离其宗。

走了一段路,我停下来对他说:“我要回去了,我们的邂逅就到此结束吧,谢谢你给我照相。”

“就这样走了吗?”他问,“以后怎么和你联系呢?你经常上网聊天吗?都去哪个论坛或聊天室?或者,给我一个*号?”

“我并不是网虫,也只和熟悉的人聊,我对和陌生人网聊不感兴趣。能不能再见面,相信上天会安排的,”我淡淡一笑,“你还真对这段插曲念念不忘?”

“真的不愿意给我一个地址什么的?”他还在坚持。

我睁大眼睛看着他,语气似有些认真:“随你相信不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拥有一张确切的名片,知道吗,我除了名字以外,其它什么都是虚无飘渺的,都是千变万化的,我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的了!”

他访佛被我的话轻慑了一会儿,没有做声。

我也不再说话,见前方驶来一部打着空车信号的taxi,我连忙将它挡下,同时回头对关筑说:“很抱歉,我要先走一步了。对了,你去哪儿,或许我可以顺路送你一段?”

“不用了,谢谢。”他说。

“那好吧。”我说着,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一路平安,后会有期。”他替我关上车门。

“再见。”我说。

“再见。”他颇有意味地看了我一眼,便转过身朝灯火阑珊的大世界方向走去。

司机发动了引擎,*着上海话问我:“去啥地方?”

“罗曼咖啡厅。”我也用上海话回答他。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