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佳妻
字体: 16 + -

第三十六章 觐见

    妃敦向那处湖泊远处眺望,发现还有一处湖泊与它相连,湖泊上有岛屿,岛屿和湖岸上散在着许多红墙碧瓦的楼阁,与这处巨大的楼阁有异曲同工之妙。

    待兵士放好脚凳,她将幕达王子引了下来。

    “王子您请看,这里就是紫光阁了。”一位大名鸿胪寺的文官指着不远处的屋顶说道。

    他又指着身后的两处湖泊说道:“这是中海,不远处是南海。”

    此时紫光阁的院落里已经布满了大明的禁军。

    幕达王子一行,穿过这遍植松柏,在这个季节仍然郁郁葱葱的庭院,踏上了汉白玉的阶梯,进入了紫光阁。

    殿内已经有教坊奏起了雅乐,这种雅乐妃敦是第一次听到,和他们之前在江南听到的丝竹不一样。

    和那个王子对她有意的春向晚唱的也不一样。

    不一会儿,只见几个身穿朝服的明朝官员从偏殿走了出来迎接他们。

    居中的一个朝服大红,服饰也较其他人华丽,头上却戴着和其他人一样的官帽。

    妃敦的直觉告诉她,衣着最华丽的那个人,就是万历皇帝。

    不过她听说明朝的皇帝都是穿黄色的,而且这个万历皇帝和他们亚齐国现任苏丹年纪相仿,都是三十多岁。

    而眼前这个身穿红色朝服的人,胡子都已经花白了。

    “我乃大明首辅沈一贯,今日奉皇帝陛下敕令,前来接受亚齐国使团的朝贺。”那个衣着最华丽的人开口说道。

    妃敦听不太懂他这些文绉绉的话,但是听到了“皇帝”二字。

    但是等等,为什么她身旁的幕达王子,看起来表情这么淡漠。

    他们带来的通译和鸿胪寺的文官交流了一下,然后通译准备照着沈一贯的话翻译一遍,却不想幕达说道:“不必了,我能听懂。这位沈一贯就是大明的首辅,相当于我们亚齐的宰相,今日只有宰相来见我们,皇帝不来了。”

    妃敦大惊,连接见外国使节这么重要的事都要宰相代劳,这个皇帝是有多懒!

    虽然万历皇帝并未出现,但并不影响觐见仪式。

    沈一贯也习以为常,不仅接见外国使节,皇帝连告祭皇陵和正月祭祀这样的大事,也是交给下面的大臣去做。

    今年来使得琉球使团,也是他来接见的。

    两国互相交换了国书,亚齐献上了上好的金银器、锡器、香料、药材、番布等作为礼物。

    亚齐此次派出使团前来大明,并不是想称臣纳贡,而是希望大明像当年郑和那样,派出战船协助他们赶走葡国人。

    但是皇帝似乎对南洋事物意兴阑珊,并不像插手,沈一贯也较明确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这个结果,既在幕达的意料之中,又在他的意料之外。

    他的梦想,和王兄一样,是希望亚齐能像当年的三佛齐国一样,成为南洋真正的霸主,而苦于现在国力不够强盛,他们还需要时间来积蓄力量。

    而他一路走来,看到富饶强盛的大明,拥有最好的战船,最好的士兵,最好的武器,还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富,竟然只满足于贩卖丝绸瓷器,从外国人那里赚取白银以供享乐。

    还有他们的皇帝,什么事都由大臣来代劳。

    他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国家,又该怎么统治她呢?

    既然目的没有达到,幕达也不愿意多等,至多再停留几日,他们便要踏上归途了。

    不过回去之前,他准备原路返回,再去一次杭州。

    他要问问她,亲口问问她,想好了没有。

    他需要一个答案。

    万历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杭州柳宅。

    今日是柳家二宝满月的日子,荣木起了个大早,在左边的大门上挂上一张小弓,然后指挥家仆们准备着。

    今天柳家要在家里大宴宾客,全杭州几乎所有的头面人物都要来。

    这也是荣木就任柳家管家以来,所办过的最大的一次宴席。

    他在门口眺望着,想着老爷和夫人一早就去祠堂祭祖了,现在也该回来了。

    不一会儿,巷口果然传来了马车的声音。

    马车停在门口,柳承志先从马车上下来,然后牵着如意的手,小心翼翼地扶她下车。

    如意今天出了月子,早起梳洗打扮了一番,她戴上了柳承志在珍宝阁为她订制的那顶宝髻,身穿藕色云纹上袄,下着五子登科宽襕马面裙。

    闷了一个月,今天出去走了一趟,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热死我了!”如意娇嗔着,拉了拉外面那件紫貂毛大氅的衣领。

    柳承志怕她着凉,非要她穿上的,这一路走来,把她热得够呛。

    “娘子你小心着凉!”柳承志赶忙去把她的衣领拉好。

    “老爷,夫人,回来了。”荣木一瘸一拐地上前去打招呼。

    他现在有点紧张,虽然之前去发请柬的时候,他已经把各位宾客的家门都记住了,收到拜帖以后,他又反复确认了一下会到场的名单和坐席。

    但是这是他经办的第一个大场面,如果办不好,柳承志是不会责罚他的,但是他不希望柳家在外人面前丢脸。

    他一边把这夫妇二人送进了大门,一边又反复琢磨着今天酒席的流程。

    主屋里,剃头匠已经给二宝剃完了胎发,只留了前面的一点额发,周妈封了一些赏钱给他,打发他走了。

    “这个孩子倒真是沉稳,见了明晃晃的剃刀都不哭不闹。”周妈抱着二宝,笑着对如意说。

    “是吗?以后肯定是个临危不惧的主儿。”如意笑着接过二宝,轻轻拍着他的背哄着他。

    这些日子这个孩子张开了,不似出生时那样皱巴巴的了,不过如意看他的眉眼,既不像她,也不像柳承志,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这个孩子像谁呢?

    如意只想到一种可能——她素未谋面的亲生父母。

    不过这一直遍寻不着的东西,好比指间抓不住的沙,只能想想而已。

    快到午时的时候,已经陆续有宾客前来了。

    柳承志站在门口迎宾,荣木和一个仆人对着名册勾画到场的宾客,然后有人陆续引他们到花厅入席。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