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翻云
字体: 16 + -

第三章 再见少卿

    席间来往都是亲友间聊些家常琐事,有些长辈看到慕未明和瑾瑜坐在一起,便也询问他一些年岁,婚否,堂上之人,他都一一耐心答复,甚至有些恍惚,没有外出学习前,他也曾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按他的性格也应该纵意江湖,诗酒为伴,而不是如今,搅动这京都地狱的风云。在李戚心里,这慕未明面对皇上,金钱,地位都视若无睹,却能以唯一外人身份极完美的融入并被众口称赞,可见并不是生性淡薄。

    一桌饭吃的其乐融融,饭毕李戚先开口:“先生笔墨惊奇,武功卓绝,却不知对朝局可有何见解?”云萝夫人招呼其他客人:“今日李戚生辰竟送了我礼物,是颗好大的夜明珠,各位随我一起去看看吧。”众人便都随着夫人退了席。

    “京城看似鱼龙混杂,重要官员全聚于此,其实甚有章法。怀王明王年幼,卓王已被废去一只手,其他根本都不值一提,朝中齐王晋王可谓分庭抗礼,文中晋王有优势,武中齐王占主导,这种平衡维持多年。”

    “先生看的通透。我可在先生的分析之中?”

    “听瑾瑜说您两不相帮。”慕未明俯身向前,看着李戚,“又或是左右逢源暗中择主”气氛突然凝重,他自嘲的笑了下看了看外面的夜色,“时候不早了,下官告退,今日与丞相交谈甚欢,今后可还能入府求教。”

    “求之不得。”

    慕未明转身,眼底的笑意慢慢消散。他知道身后那人的目光一直随着他走出门口。

    一回客栈,小儿便迎了上来,“慕先生可算回来了,这晋王可在你房间候了大半个时辰了。”看来丞相府也有晋王眼线,不过今夜李戚必会把我有意朝局的想法告诉齐王。慕未明推门而入,晋王先开口:“不是人前,先生不必行礼。”慕未明就这么不卑不亢的站着,他厌烦着一下午与李戚的虚与委蛇,连样子都懒得做了。“晋王深夜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

    “本来前几日都有派人来,但店家说你谢绝见客,连谢礼都婉拒了。”

    “那晋王是来追究我的。”

    “本王是来谢先生那日宫宴上的提醒。”

    “我只是报了晋王在我称报欺君之罪时没有出言加害之恩,何谈谢字。”晋王有些奇怪,这没有出言不是他的会意么。又或者他是感谢我听了他的暗示。“今日先生在丞相府发表的朝局见解充分全面,先生可有介入之心,若先生不弃,本王定当敬之尊之。”慕未明做了个请坐的姿势,两人入座后,他却并未回答晋王刚刚的问题:“晋王目前急切之事,就是在武将上的缺失,这个我到可以为王爷分忧。”

    晋王只他心思深沉,不可硬逼,而他所提之事确为最紧要的问题,便一副谦和之态,“静听先生高见。”

    “王爷可知在初词庵中带发修行的良妃娘娘?”

    “听母妃谈起过说是因为当年禹王被冤反抗,后满门尽丧于一场无意的大火,良妃多次向皇爷爷请愿彻查,却意外染上重病被放送到初词庵静养,孩子也在那边生产。”

    “禹王当年在武将中声威极盛,现在二品以上将军都曾在他的训练营呆过,良妃乃禹王府中人,又因禹王之死打击过度而染上重病。想来庵中生活清苦,若将她和孩子在禹王死忌这天召回,她必将感恩,她身后的那些将士想来也会有所表示吧。”

    “谢先生,我这就去办。”晋王就要吩咐门外看守的随从回府。

    “这事若由王爷这边的人出面,太过刻意。皇上必会想到涉及文武之争,若可以让齐王那边的将士提出,才顺理成章。王爷只需暗示下面的人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加以阻挠即可。”

    “那人情不就给了齐王?这是在帮他壮大。”

    “想到王爷急切,我的人已经出发,想必已到庵内,您同意了,我便传信给他,向她解释这其中缘由,她又怎会投向齐王。”

    “先生早已为我筹谋,请受本王一拜。那先生先休息,我回去就吩咐他们。”

    晋王走后,原本守门的两个将士转身进了屋内,“少主料事如神,李戚果然没有与我们为难。”慕未明有些疲惫的靠着椅背眯上眼睛,“笼络人心之法,他比谁都通晓。此时大事化小,既在外人面前彰显了他的威严,又施恩于你们,京城都使的职位可以为他们做很多事情,你既懂得前去送礼就不是什么刚正不阿之人,你若聪明,明日就更该前去表示效力之意。”“那若是没有领悟这李戚之意呢?”庆丰问道。慕未明抬眼看了他一下,“那便是弃子,随便一个理由就摘掉你的乌纱帽。”庆瑞拉了下庆丰的衣袖“我明白了,明天定遵循少主所言。”“明天还是去李佩生那里送点礼,由他搭线,不然你今日刚在他那里赔罪,第二天就大摇大摆的去求请。李戚定会顾及风言风语。而李佩生表面独立于官场,却受李戚直接领导。此人应一起笼络住。”慕未明站起,转身背手,“今日离开后,你我不再相识,时机一到你才能动。”庆丰从小就佩服这个大哥,他总是独立的面对所有问题,担起所有责任,是每个人敬佩的少主,今夜的背影却有些凄凉。父子二人慢慢退出房间,慕未明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慢摩挲着,茶面泛起波澜。

    一早,李瑾瑜便找来客栈,慕未明正在用早饭,招呼小儿又拿来一份,“这么早,你肯定没吃东西。”李瑾瑜也不客套,坐下喝了口粥极兴奋的说道,“慕兄前几日谈起客栈始终不便,想拍卖掉几幅画作来购置一套院落,今日我约了一个朋友在郊外赏花,古玩字画,吃喝玩乐他是样样精通。定能帮你,你和我一起去吧,马车都在外面准备好了。”慕未明夹了些小菜到瑾瑜端着的粥里:“好我去,吃慢点。”一路上,慕未明忍着笑听李瑾瑜绘声绘色的将他和赫连少卿的事讲来逗趣。

    赫连少卿,父亲赫连元诩,是当今皇上的亲弟,是唯一一个还在朝享有亲王特权和荣耀的皇上手足,他终日逍遥,听曲,礼佛,种花只是不理朝政,挂着至高的尊衔深受皇上疼爱,朝臣们都称他为楠王。这赫连少卿比他父亲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混迹于京城大小的饭馆,拍卖行,艺馆,是最有名的玩乐家。因和李瑾瑜少时同在书林院受教,成为好友。

    马车停在京郊的一片皇家园林之中,少卿站在马车旁,一把拽住刚下马车的李瑾瑜,“你可真够没良心的,昨日回来也不来找我,今日没有大礼我可饶不了你。”“我的东西你可以随便挑,你消息也太灵通了,我昨天只回府给父亲过了个生日,谁都没见,你怎么知道我回来了。”李瑾瑜好奇的问道。“你在溢香居打抱不平,早就传遍了,我差点就去丞相的宴席上逮你了,想了想你们那温馨的家庭宴会才作罢。”“对了,和你一聊天,竟然把正事忘了。慕兄,快下车把。”慕未明挑起帷幕,走下马车,轻轻的弯了下身子,“见过小王爷。”少卿也不在意,点了下头,倒是李瑾瑜扶起慕未明:“慕兄和他不用行这些虚礼,这就是我和你说过的赫连少卿。”“少卿这是.”话还没来得及说完。“我知道这是慕先生,我在皇上生辰时见过。马车上有没什么吃的,等你都要饿死了。”少卿将李瑾瑜推向马车上,“你可真行,还好慕兄早有准备。”少卿转向慕未明,“我们先往前走吧。”两人并肩而走,“小王爷有什么话请明言。”“对于你在皇上面前的精彩表演我记忆深刻,但那绝不仅仅是显露才能,其他的我不想知道,但瑾瑜只热衷江湖之事,对你全然没有助益,先生的诡辩之才也请另寻他人。”等了很久不见回答,少卿转头看向慕未明,只见他含笑仍看着前方,轻轻的答了一声“好”。慕未明想起小时候他也这样一本正经的告诫过别人,不可以随便碰那个小婴儿。身后李瑾瑜拿着酒和一些糕点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