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别折腾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封赏

“淡云,”静初唤道,“给我找块纱绢来。”虽然她并不是以貌取人的人,但是她还是没有勇气顶着脸上的这道伤疤出门。

淡云很快就找来了一块白色纱巾,为静初蒙上,静初整个人顿时充满了一种朦胧神秘之感。眉如新月,眸若秋水,袅袅婷婷的身段立于人前,就如九天仙子,美惑人心。

一切装扮妥当之后,静初就带着淡云、广月以及寻芳拾翠四人往东明殿行去。叶素兰被谢晴击中腹部,导致流产。又因救治不及时,太医已经确诊今后她再也无法怀有身孕。

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不能成为母亲,就是致命的打击!

静初深深同情叶素兰的遭遇,若不是入宫,她应该会觅到属于自己的良人,在民间相夫教子,安享白头。

叶素兰卧于榻上,见静初前来看视,挣扎着起身。

“你身子不好,躺着就可以,不必在乎那么多的虚礼。”静初忙上前止住叶素兰的动作,口中安慰道。

“姐姐,”叶素兰见静初脸上白纱蒙面,不由悲恨交加,“谢晴如此待你我姐妹,姐姐一定不能轻饶了她!”

“这是自然,你放心。”静初定定而道,她虽心善,可是并不愚笨。谢晴这次所做之事太过过分,自己出手又怎能留有余地?

叶素兰好似不放心,郑重叮咛道:“姐姐,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在宫中,姐姐或许是素兰见过最为聪慧的女子,可是却也是最狠不下心来的女子。要想在这宫中生活,姐姐就必须学会心狠。谢晴如今虽然事败,但她的手段却是值得姐姐借鉴的。”

经过这次事件,叶素兰算是明白过来了,这宫中,你太过良善就会被人欺侮。为人只有强势起来,才会震慑他人。

静初淡淡点头,一如宫门深似海,她已经不是从前的沈静初了。从今天开始,该狠心的时候,她就会狠下心来。

从叶素兰宫中出来,静初便去了冷宫。王若盈似等待了很久,见到静初,淡淡道:“事情结束了。”

“嗯。”静初回言,“恕我不能

为你和安庆王的事情绸缪了。”毕竟,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王若盈心中的情愫,本就不能容于世间。

王益想必早就知道,所以才不会让王若盈嫁给赵晧,就是为了阻止他们兄妹二人违反伦常。

“我知道了。其实我早就应该知道的。”王若盈心中苦涩不已,想不到这十多年的痴恋下来,竟然给了她这么一个结果。父亲要自己为后,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考虑,而是他的心思都在谢晴那个女人和他的儿子身上。

母亲何其悲哀,她又何其悲哀。

”既然如此,那你等我,我会救你出冷宫的。”王若盈也是个苦命的女子,静初应承过她的事情,并不想反悔。

“不必了,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王若盈截断静初的话,“你容貌已毁,若再因为我的事情,触怒了皇上,以后你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好过。我知道你如今想对付谢晴,那我就告诉你我知道谢晴的最后一件隐秘之事吧。当年先帝的李夫人和皇上的秦昭仪都是死于同一种手法,这幕后黑手,我只是怀疑是谢晴,可并没有证据。”

“我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今后,你好生保重。”王若盈这番话,竟然是存了必死之心。

王益如今谋反,牵连整个王家,王若盈,就是出了冷宫,今后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静初迈出冷宫的大门,看了一眼这荒凉的地方,镇定转过头去,迈向前路。

当夜,冷宫起火,废后王氏葬身火海。

圣元帝十年十一月初五,王益党羽因谋反罪证确凿,重要首脑均被斩弃市。

其余王氏族人被判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归京。

当日,谢晴被赐予一道白绫,在宗正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尸体被弃于乱葬岗,被野兽分食。

曾经临朝听政的太后,光辉无比的天下至尊女子,死后,竟然一块埋身之地都没有,这让众人不由唏嘘,富贵荣华,转眼成空,都是黄粱一梦啊!

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降下来了,将建康原本的阴霾灰暗给盖住。都说

“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让百姓对明年的丰收都有了个期盼。对于他们而言,权贵之间的势力更迭都不上自己的一顿饱饭。王益谋反的事,就这么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金殿之上,元顺高亢的嗓音传达着圣元帝的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沈凌宇、沈凌泽在王氏叛乱中救驾用功,今特封沈凌泽为骠骑将军,统领羽林卫及虎赍卫。封沈凌宇为水衡都尉,位同九卿,掌上林苑及钱币铸造等事宜。”

“右相谢石,夺城门有功,本应嘉奖,然谢氏女谢晴,谋害先帝,祸及皇家子嗣,乃十恶不赦之罪。功过相抵,不奖不罚,以示朕之公允。”

“大理寺寺正方少谦,忍辱负重,大义灭亲,今特封为大理寺寺卿,望卿日后勤加勉励为朝廷尽忠。”

与此同时,高守敬在宫内颁布旨意,对后宫中的妃嫔加以奖励。

谢璇玑亲身历险,探得机密,又在关键时候通知其父,出动兵力收复城门,其功不小,封为德妃。

静初与叶素兰也因其功,被封为贤妃与端妃。

四妃之位,一下子就占了三个,这下祁宫之中那些分位还不动的人不由看急红了眼。

这其中以沈静初风头最胜,两个兄长在朝中身居高位,而她却在后宫之中深受宠爱,众人对沈氏一门不由重视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起,关于沈门的来历在建康城中流传起来。

“原来沈家人开国大将沈将军的后人,难怪当初觉得二位公子不凡呢。若不是沈将军最终归隐山林,沈家怎么着也是侯门之家啊。”

“这沈家二位公子,如今能得皇上器重,可全是凭了自己的本事,没有借祖宗的余荫庇护。沈家一门尽出一些人才啊,听说沈家的四公子还拜了杏林圣手古揽月为师。”

“是啊,沈家不但男子厉害,女儿家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前段时间,贤妃娘娘以一曲琴音战胜乾国太子,可真是给我大祁长了脸面。”

众人议论纷纷,沈家一门大有崛起之势,光芒大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