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别折腾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往事

给皇后请安回来,怀云便向静初禀道:“太医署的左吏目好像有事向娘娘禀告,已经等了有一会了。”

静初听闻,加快了步伐。到芙蓉轩的时候,左思良正负手欣赏那株榴花,青衫迎风而舞,颇有几分飘逸之态。

“咳咳”寻芳几声咳嗽,让左思良回过神来,见到静初忙作了一个揖。

“左大人不必多礼,这么急匆匆找本宫究竟何事?”

“娘娘,臣已经确诊,叶婕妤确实怀有身孕。”左思良的声音不大,但是稳重有力。特别是他目中的坚定之光,让静初不容置疑他所言之事。

只不过,“左大人说这些给本宫听作何用意,后宫乃是皇后所掌,本宫不过一个小小美人,又如何能管得了这些事呢?”

“下官之所以来找娘娘,只因这后宫之中,唯有娘娘一人无心圣宠,更不会生出加害之心。”皇后,想必那日四位太医共诊的时候就发现叶婕妤怀有身孕,但是仍然隐匿下来。左思良在宫中时日匪浅,又怎么会看不清这妃嫔之间的争宠手段。他的师父,就是因为身陷圣元八年的秦昭仪小产案才身家性命不保的。

“左大人倒是对这宫中之事看得透彻。”通过这两次的观察,静初觉得以左思良的医术不至于在连个太医之位都混不到。况且他为人不惧权势,秉承着医者的本分,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这样的人,只要在圣元帝面前露过脸,就不愁没有升迁的机会。

“叶婕妤怀有身孕,也是一大喜事,但是如今她正处于禁足期间,皇上又为着乾祁二国的合约忙碌,分身乏术。依本宫看,这几日,左大人就好好照顾着叶婕妤的身子,等到乾国太子离开的时候,再向皇上禀明。”

左思良也知道,虽然皇嗣的事情事关重大,但是圣元帝一生也不可能只有叶婕妤肚子里的一个孩子。而此时,与乾国的交涉才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绝不会因为一个不知是男是女的胎儿阻隔。应下之后,便回太医署暗中照料起叶素兰的身子来。

中午的时候,静初接到元顺送过来的消息,下午进行书法绘画的比试,

地点定在了碧溪阁,圣元帝特意允许各位宫妃出席观看。

稍稍歇息了一会,静初便动身。由于芙蓉轩距碧溪阁有点远,等到静初过去的时候,人大多已经到齐。那碧溪阁是露天设置,众人的位子就设在高台之上,下面宽阔的场地留给比试之用。除了圣元帝与皇后的位子有点远之外,众位宫妃的位子都比较接近,这也方便了她们的谈论。

谢璇玑见到静初,还是那一副得体的笑容:“妹妹来了。都怪姐姐学艺不精,多亏妹妹,我大祁才不至于落败。要不是昨日,姐姐还不知道妹妹的琴艺那么出众。”举止落落大方,全没有那种落败的失态。

静初也知道顾全谢璇玑的体面,道:“什么琴艺出众不出众的,只不过静初碰巧选对了曲子,要说琴艺高超,还是论谢姐姐厉害,静初可不会那么繁复的指法。”

这话说的倒是不假,师涓之曲名动一时也是因为其中之景之情,绝不是因为那华丽多变的曲调。

静初说完之后,这画艺比试就开始了。但一看到祈国上场的人,静初一下子就僵直了身体。

“那不是方寺正吗?这么看来,这有一番风采。”薛采凝的一席话,将众人的目光都引向场上。方少谦今日并没有穿自己的官服,而是着了一件白色的宽大袍衫,上面是大片水墨图案,风姿秀逸,绝采风流。

薛采凝这么一开头,众人就纷纷议论起来。

“听说这方寺正还是上一年的状元公,游街的时候被王家的七小姐看到了,自此倾了心,最终还是成却了一段佳缘。”

“也是,方寺正为官一年,便已升到如今的这个位子,可见是能力非凡了。对了,看方夫人的情形,明年方寺正就能喜获麟儿了。”

“……”

就这么一言一语的说着,静初听着,极力控制住自己的心情,不让自己失态,但是眼中的情绪终究是与以往的镇定不同了。

但是郑灵依却在此时抛出让众人都震惊的一句。“说到这,本宫不得不说一句造化弄人了。在丹阳,沈家与方家可谓是世交了,沈妹妹与方寺

正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当初沈家拒绝我三弟的求亲,本宫还以为,最终沈妹妹会与方寺正终成眷属的。”

众人都看向静初,见到她这般情态,在联想到自从静初进宫后就一直清心寡欲,无心圣宠,不由露出一个了然的神情来。

此刻,静初也懒得解释。纵然知道郑灵依此刻的话与自己不利,但是这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再加上方少谦如今是王相的乘龙快婿,众人也犯不着在这些事情上多做文章。

场上方少谦笔走龙蛇,肆意挥毫泼墨,惹得一干人等赞叹不已。也难怪,若是有这么一个青梅竹马,有朝一日另娶她人,换做是谁都会伤心难过的。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后,方少谦与乾国画师同时住笔。一旁守候的小太监小心翼翼的将二人的画作收起来,呈给圣元帝与乾国太子。二人看过之后,就由小太监捧着,在在场众人之间转了一圈。

此次比试的题目是以国泰民安为题作画,乾国画师画的是君王宴请众人的情景,歌舞升平,欢意无限。图上君臣均面色喜悦,没有忧愁缠身。不得不说,这乾国画师的画技不俗,画中涉及人物上百,无论君主,众臣,还是候在一旁的婢女,内监以及殿中歌舞的伶人,全都惟妙惟肖。

而方少谦的画中背景则是在边关的军营中。军营内刀枪铠甲放在一边,将士们身着麻衣,手执锄头,在锄着田间的杂草。远处马儿卸去马鞍,悠闲自在的晃悠。

两幅画都切题,但是方少谦的画作立意显然更胜一筹。君王无愁并不代表真正的天下太平,但当将士解甲,马放南山的时候,这个国家才没有忧患了。

静初一看,便知道方少谦的这幅画极大的符合了圣元帝的心思。只因真正的将士解甲,马放南山,前提条件不是各国和平相处互不侵犯,而是整个天下尽归一人所有,不分敌我,自然无仗可打。

这下午的比试,祈国一输一赢。最后乾国使者为取胜,又提出要求:“既然是在祈国比试,那么对于我乾国是极大不利的。因此我国提议,棋艺比试依照我乾国的规矩取消座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