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缘:一人心两厢情
字体: 16 + -

第137章 第27章:恶有恶报

皇上不服气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才说到这儿,忽听房外传来公主吃坏肚子的消息,耳听得月桂在院子里“哎呦哎呦”地大声叫痛,皇上和玲珑哪里还能坐得住,忙都起身下地,由奴婢伺候着简单梳洗一下,后穿戴整齐一起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待二人来到院中,见除了蕙芷、莹露和裴公公等人外,梅儿也来了,众人见皇上出来,忙都行下大礼参见,高呼皇上吉祥!皇上摆手叫她们平身,寻问公主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去请太医来?蕙芷回说已派人去请了。

皇上和玲珑去看瘫坐在石墩上的公主,见她疼得脑门直冒冷汗,一问才听莹露说道:“是因昨晚延禧宫的余常在差人送来了一包天山碧雪茶,说是皇后才赏的极其珍贵,特意来给咱们小主品尝的,当时奴婢皇上和小主已就寝,便未打搅,今早才煮好了准备给皇上和小主喝的,不想公主突然驾到,见了拿起来就喝,结果就成了这样。”

月桂公主忍着疼,还不忘插嘴怨道:“还以为是什么好宝贝呢,一喝肚子就疼了,什么破玩意,下次可再不敢喝了!哎呦!”一句话逗得众人忍俊不止。

皇上听了道:“也怪你总是贪嘴,从来都不忌口,这茶虽好,却性寒,哪儿是人人都享受得了的,又许是和早膳所食起了相冲,这下可叫你长了次教训。”

说到这儿,转面又道:“若说那余常在也是,没事献什么殷勤?朕记得你们竹香馆和她从前不是有些过节么?难道已经和解了?”

皇上说话间看向玲珑,玲珑其实早在心里想了许多,听皇上问起,回道:“都是后宫姊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即谈不上深仇大恨,也太不上和解,不过咱们竹香馆和延禧宫平日到的确甚少往来,偶尔迎面撞见,也只是简单问候一下而已,她冒然送这稀罕物,还真是头一次呢!”

玲珑说着,上前摸了摸公主的额首,道:“就算这茶性寒,可也不至于发作的这样厉害呀!”

经玲珑提醒,莹露猛然顿悟了什么,脱口道:“奴婢知道了,定是那余常在在茶中做了什么手脚,想要陷害咱们小主,可巧被公主撞上了,真是恶毒!”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一愣,玲珑面色一变,低声嗔道:“皇上在此,没有真凭实据,休得胡说!”

玲珑言罢拖着莹露向皇上一恭到地,惶恐道:“皇上容禀,这都是嫔妾平日管教不严,请皇上责罚便是!”

皇上眉头一拧,梅儿、蕙芷见了都为她们主婢捏一把汗,谁知稍后见皇上摆手道:“无妨,这丫头也是一时护主心切、,都先起来吧!等太医来了勘验后,再说什么罚不罚的。”

玲珑主婢闻言告谢而起,少时,见垂花门外匆匆赶来了媱儿和她的跟班,待见过礼数,梅儿上前将事情经过简诉了一遍,媱儿听了点了点头,快步走到公主身边,看舌苔、把脉象,心里已有了几分计较,后取银针探入剩余的茶水中浸一下,取出见变成了灰兰色,又让人拿剩下的茶叶在鼻下嗅了嗅,立时断定出此茶中确有少许几味不该出现的苦寒之药。

后出示银针,向皇上说道:“启禀皇上,公主是因中了茶毒才引发腹痛的,这天山碧雪茶中有一些不该出现之物,其中芫花最甚,与此茶混饮等同厉害的寒毒,好在公主平日体健,且又中毒不深,只需立即服用牛奶催吐,再用些止泻驱毒之药,不出三日便可恢复如常了

。”

在场人听了俱是一惊,玲珑心中暗喜道:我正要寻机报仇,她道自己先送上门儿来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莹露方才还唯恐自己说错话而受到责罚垂头丧气的,这时明显理直气壮起来。

皇上一面吩咐人快些给公主医治,一面向媱儿问道:“依你之言,公主到没什么,可假若是玲珑喝了又会怎样?”

媱儿施礼正色道:“实不相瞒,珑小主昨日所受风寒甚重,身子孱弱尚未恢复,若再喝了此茶,必定深受其害,若救不及时,怕是性命堪忧。”

皇上追问道:“此话当真?”

媱儿斩钉截铁道:“微臣祖上世代为医,蒙得皇上垂青,臣现为太医之职,这点判断还是有的,如皇上不信,可即叫院判或其它太医前来验证。”

皇上闻言道:“非是朕不信你,可此事干系重大,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谋害宫嫔,这还了得!”转面对裴公公道:“去火速叫院判即刻来见!”

长话短说,当老院判赶来一看,与媱儿所言一般无二时,皇上再也压抑不住,顿时勃然大怒,将那茶水一把推翻在地,吼道:“来人,证据确凿,还不将那毒妇吴氏拿来,朕有话要亲自问她!”

几名侍卫得令,转身就去拿人。

玲珑见此情形,气得火往上涌,加之体虚,身子一晃几欲跌倒,幸被莹露从一旁扶住,后手扶心口叹声道:“这可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若非公主恰巧撞上替臣妾挡了这碗毒茶,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莹露紧跟着补充道:“自入宫伊始,那余常在便看我家小主总不顺眼,几次三番欲要加害,如今居然又再做出如此卑劣行径,真是令人发指。”

蕙芷还不了解玲珑与余一秋之间的仇怨,生怕其中有什么误会,此时皇上再此,话说得太满终是不好,于是悄悄拉了拉莹露的衣袖,善意提醒道:“此事干系重大,尚未审明前,妹妹切不可图一时口舌之快,而妄下定论呀!”

莹露性子暴躁,眼见证据确凿,才不管那么多,听了这话,非但没有收敛,反还扯着嗓子高声说道:“姊姊有所不知,那余常在为人十分歹毒,去年咱们小主就是被她诬害身陷慎刑司的,那时就曾险些遭到她的毒手,不信皇上立刻可以传唤那儿的掌事嬷嬷一问便知,总之此事必定与她断然脱不了干系,皇上这次可一定要给我们小主主持公道呀!”

皇上早看余一秋不顺眼,若非皇后根本不会招她入宫,此时听莹露这样一说,即让人去慎刑司找当时的掌事嬷嬷前来问话。

梅儿见事已至此,压抑在心里许久的话再也无需隐藏了,遂上前将当初殿选秀女时,玲珑、莹露与余一秋怎么发生摩擦,进而起了冲突,自己又是如何出手解围的等等事情一五一十地向皇上讲诉了一番。

皇上细细听来,这才了解到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由得更加气恼,刚好此时慎刑司的掌事嬷嬷被人带到,媱儿怕她摄于皇后的威严,来个死不认账,于是抢先把自己亲眼在慎刑司所见玲珑的遭遇讲了出来,并还说清心殿的逸芙可为自己佐证,于是皇上又让叫逸芙前来问话,后才转面对跪在地上的掌事嬷嬷厉声质问道:“今日朕亲自问案,不得有半句虚言,否则罪加一等!”

掌事嬷嬷才听说皇上要找自己问话,早就吓得魂不附体,又见现场气氛呈现一边倒之势,更是体若筛糠,哪里还敢抵赖,遂把所知

事情和盘托出,将责任全都推到余氏身上,唯独略去皇后背后指使一节。

她才供述完,逸芙也赶到了,就又将所见所闻向皇上描述了一遍。经过数人现场对质,所讲之言从各个角度还原了事情的本来面目,真是众口一词、铁证如山,如今就等着余一秋被带来审问定罪了。

回头再说余一秋,昨日她在御花园中溜达,无意间窥见玲珑与皇上相会,眼看玲珑晕倒被皇上施救而去,心中十分气恼,回去后思来想去也拿不出个什么主意来阻止玲珑日后得宠,于是起身去景仁宫想找皇后商议个对策。

来到景仁宫,余一秋对染冬姑姑说明了来意,染冬听后,让她先在厅中少坐一会儿,说去后堂禀明皇后以作定夺。

景仁宫后园,皇后娘娘正在几株牡丹花树前修枝剪叶,忽见染冬前来说余一秋来了,并转述了她的意图。

皇后听了稍作沉吟,冷冷一笑道:“既然一秋这么想治玲珑于死地,那便成全她好了!”于是便和染冬交头接耳商量了一条计策来……

染冬回来告诉余一秋道:“真是不巧,娘娘今日凤体抱恙,不想见客,但总不能让常在白来一趟不是。”说着将手里捧着的一枚精致茶礼盒呈送给她。

余一秋不明就理,以为皇后不过是在敷衍自己,随手接过后,连”谢”字也没说,“哼”了一声,甩手要走。

染冬上前将她拉住,含笑道:“小主莫恼,请留步,此茶可是闻名遐迩的‘天山碧雪’金贵得紧,是尊赫尔部族年节前才进贡来的,即便皇亲国戚也难得喝到呢。”

余一秋稍作停顿,扭头挤出一丝不屑的笑意,浅施一礼道:“那可真要谢谢皇后娘娘的美意了。”

染冬又道:“奴婢不得不多提醒小主一句,此茶性甚寒,通常要珍藏到三伏天儿饮用才是最好,反之,若在冬季或体寒的人误饮了,必会大伤元气,这一点可要切记哦!”

经染冬点醒,余一秋眼前登时一亮,恍然明白了皇后赠此茶给自己的深意,于是朝染冬笑着点了点头……

余一秋出了景仁宫,当即差遣贴身丫鬟绵儿将茶速速送去竹香馆,就说有好东西要与珑姊妹分享,望能以此来冰释前嫌。她心想着此法定让玲珑上当伤身成了病秧子,此后就再没本事勾引皇上了,如圣上怪罪,就推说自己不明茶性,不过也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已,加上有皇后为自己说情,总之不会坏到哪儿去。殊不知这茶早被染冬做了手脚,一旦玲珑喝了即会殒命,即便计败,也是余氏一人的责任,景仁宫大可以推得一干二净。

余一秋将茶送去后,怀着忐忑的心情等了一夜也没见有什么消息,直到见几个凶巴巴的侍卫前来拿她,这才感到祸事临头,忙叫下人去景仁宫求皇后来救。可她万万也想不到,皇后耳目众多,一早儿竹香馆发生了这么大的动静,她怎会不知,眼见情势不利,皇后何必还逆流而上,为惯会惹是生非的余一秋而得罪皇上,这会儿回避还来不及,当然不会再帮她了!

小祥子自打被玲珑感化,后又与莹露做了一夜的露水夫妻,早已死心塌地臣服于玲珑一边了,平日便伺机报恩,眼下见余一秋被侍卫抓去竹香馆,他登时眼前一亮,心道:莫非反戈一击的时机终于到了,于是也紧跟了去。

余一秋在路上还吵吵闹闹地,当被侍卫带到竹香馆推倒在皇上面前,见了周围的阵势,方才知道大事不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