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帝的和亲小刁妃
字体: 16 + -

第二百二十章 入夏(一)

皇后如此厉喝,其他的嫔妃皆是把头埋得更深,就怕她一个不开心罪及她们这些无辜的嫔妃,不过这些嫔妃就算在皇宫里不受宠,但是精打细算的本事还是有的,见风使舵更是她们的人生常谈,故而见皇后如此的不待见雅珠,她们也纷纷的埋怨起雅珠这个女人来,若不是顾忌雅珠如今极得太后的宠信,只怕早已群起而攻,不留一丝的脸面了。

“……”雅珠敛眉低首,不敢再还嘴,也算是看出来了皇后今日就是特意的针对她,就算她说的口干舌燥,只要心里怀疑的种子种下了,她就算是再反驳,也会被皇后认为是别有用心罢了,自然这样还不如乖乖地受下这番波及的怒火。

“尔等就在此跪着吧,劳心劳骨一下,也好让尔等认清认清自个儿的身份,别整天的做些不切实际的美梦。”皇后纳兰氏冷哼,下达了命令。

“是。”众嫔妃异口同声的应道。

……

御书房内

匮鲁帝正襟危坐在桌子的后面,垂眸低首的看着桌案上明晃晃的奏折,两名宫女安静的在后面扇着扇子,倏然门外的敲门声响起,“皇上!”是李公公的声音。

“宣!”匮鲁帝头也不抬,只是淡淡的说了一个字。

李公公闻声推门而进,眼神示意那两名宫女先行下去,方才跪伏在地,“皇上,皇后今早在御花园惩罚了皖贵人等嫔妃一顿,如今她们一群人还在御花园纠缠不清,观其眼色,皇后这次是气的不轻,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失了仪态的打了皖贵人一巴掌,此事已经惊动了太后,太后派人前往御花园,不过只有皇后一人随着那名太监走了,其余的人仍旧跪在地上受罚。”

匮鲁帝头仍旧是不抬,只是不咸不淡的“恩”了一声,并不放在心上,不过是意料之内之事罢了,以他对纳兰氏的了解,能忍下这口气就不是她了,不过只打一巴掌,然后罚跪似乎有点轻了,他还想纳兰氏把整件事都闹大,激化了纳兰一族与雅珠的矛盾,这样一来母后也就没有时间把女人一直的往他身边塞,他的耳朵也算是清净不少。

“皇上,这是裕亲王从西域那边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匮鲁帝浑然不在意,李公公也就顺势改了话头,递过一封信件,“ 这是昨夜递上来的,不过皇上昨夜忙着与皖贵人在一块,老奴也没有上交。”

匮鲁帝见是一封外官专用的蓝皮奏章,看看一脸不苟言笑的李公公,接了过来。一看署名,果然是上官旭三个字,精神也不由得一振,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道,“皇兄倒还记得朕这一号人。”嘴中虽然这样说,不过嘴角的笑容还是可以看得出匮鲁帝的心情因为这一封信变得好了一些。

匮鲁帝一把撕去漆封,抽出信封看了起来。信上上官旭说他已经不辱使命的找到了李雄司,甚至两人合起手里密谋生擒了西域的王,而且不辱使命的迫使了西域各个小国真心实意的向匮鲁皇朝称臣,然后又说他功德圆满就离开了西域,独留下李雄司一人在西域善后,据他的估计,只怕这一场战争带来的破坏李雄司至少也要三个月后才能回,而他四处的考察民情,将各处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挑不太容易泛滥的脓包挤了几个,缴获的银子就有上百万两,而他见一路上的难民实在太多,便借助了地方官员开仓赠粮,救济了好几个地方流离失所的难民,如今也只剩下

一百两不到,知朝廷如今国库困难,遂而将剩下的这一百万两寄回了京都。

匮鲁帝这下脸上的笑容更是十足的真心,本来国库因为这一次的战争有些亏空了,他正为银两问题而有些焦头烂额,如今这一百两就俨然及时雨一般的解了他的烦恼,这个皇兄不愧他登上帝位之后一手提拔,如今也知道回报他了,不错!

李公公在底下也继续开口说道:“皇上,那一百两银票已经登入内库,皇上要不要亲自去钦点一下?”

匮鲁帝摇了摇头,说了一句,“你办事,朕放心。”话落,又接着看上官旭寄回来的奏章。上官旭的奏章颇长,足足写了有十来版的样子,越看,匮鲁帝的眉头越皱,原本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地隐了下去,薄唇微抿,整个人看上去颇为的不悦。

信封上提及了杭州一带的作风问题,上官旭说了杭州一带的徒弟被世家豪门严重兼并的问题,以及一些地方官员与豪门豪绅相互勾结,形成了一方势力庞大的组织,官商相互勾结,势力之大,让人吃惊!上官旭还说很多地方的官商知晓了他的身份,纷纷的给他送礼送银子,人数之多数不胜数,而且这些官员还趁着这次战乱而相互勾结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搞得天怒人怨,杭州一带被这些官员搞得奢靡不堪,很多百姓也因此吃穿不保,甚至还引起了几起民乱,最后也被那些官商武力镇压了下去,而他也把这些作乱的官商的名字列在了名单上,一并寄回到了京都。

上官旭又说这群人的在暗中已经培养了一批的势力,不容忽视,还说这群人与纳兰一族有牵涉不断的关系,只怕是纳兰一族暗中的爪牙,更是不可不防。他还说这群人虽然表面上对他这位王爷恭敬有加,确实不怕他的,许是他们的势力日益壮大有些不把他这个皇亲国戚放在眼里,这群人就是俎牙里的害虫,尽可能的处之而后快,不然等到有一日壮大了,将是匮鲁朝廷的一大祸患。

匮鲁帝抓着上官旭的奏章,眉头不自觉拧得死紧,这纳兰一族从来就没有给过他一天安心的生活,哪里霍乱,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若是再不想想个办法把他们一举打败,只怕日后就连他这个帝王也动弹不得他们。

“当真是胆大包天的可以。”匮鲁帝轻声低喃了一句,脑中却在迅速的转动着。自古以来土地兼并问题全中原都有,而且还越演越烈的趋势,若不是这些年他励精图治,年少时又周游了各个地区,了解了一下中原百姓的疾苦,自当上帝位之后就极力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不然直到现在,只怕百姓都还处在饥寒交迫的地步。

而上官旭这封奏章,无疑整理出了地方势力代表财政以外另一个麻烦,他不得不重视,可是一下子又理不清其中的七七八八,得让他想一下,理清一个头绪,这才更好地对阵下药,才不至于束手束脚的办不好事情。

“公公,朕一直敬你如长辈,这件事你怎么看?”匮鲁帝把手中的奏章递了过去,虽然自古以来朝政就明令内臣不得干政,不过不得不说李公公是为明讳睿智的长者,虽然不能干政,但是匮鲁帝一向有事都会梭巡一下李公公的意见,这是自他亲政以来就有的习惯,这时把奏章递过去也是出于一种习惯。

李公公也不忌讳,只是自然而然的接过奏章,看了这上面的内容,也是犹如匮鲁帝一般拧起了满是沟壑皱褶的眉头,“皇上,容

老奴说一句,这纳兰宰相一族的势力只怕这些年是越来越高了,老奴僭越的说一句,这些人尽早处之为上策。”

匮鲁帝点点头,此举正合他的意思,不免多高看了李公公几眼,又对他不骄不躁的态度很是满意,匮鲁帝从来就不担心李公公会不识好歹的越俎代庖,如若是如此,那李公公这一生的荣华富贵也该走到头了。

“公公,你觉得朕该如何才能把他们一网打尽?”匮鲁帝试探的问了一句。

李公公却在这时候笑了时候,沟壑的脸上因为这一抹笑容缓和了他向来严肃的表情,他说道,“皇上,老奴也不过是一仆奴才罢了,自古以来便有太监不得干政的规矩,老奴如今在皇上跟前也不过是尽着自己的本分把皇上照顾好,至于对付纳兰宰相一族,老奴相信所有的一切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老奴只要在关键的时候点播一下皇上就够了,而这些涉及到朝廷的机密,老奴是万万不敢妄加评论的。”

李公公还算是个明白之人,不会傻傻的因为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而越俎代庖,大肆的讨论着朝廷之上文武百官的是是非非,聪明人做聪明之事,李公公在这皇宫里几乎带了一辈子,君王的心思也大概揣摩了六七分,故而明显得听出里匮鲁帝话中的试探之意。

匮鲁帝神情明显的松了下来,对李公公更是多了几分的满意,即刻又吩咐道,“裕亲王寄回来的一百万两银子,先拨去边城,前几日边城的官员八百里加急说那儿的城墙有些崩塌了,边城是国之根本,不能不修,没有这扇大门修缮好,只怕那些边陲小国又得蠢蠢欲动,不知又起什么坏的念头,朕也放心不下。公公,这件事朕就着手交给你去办,别管别人如何在背后的议论,如今朕的身边也只有你一个是信任得过的,其余的不是纳兰一族的爪牙便是两边摇摆不定的中间派,朕放心不下,唯有你,望不可让朕失望了,你负责安排这笔钱,一路小心,尽快的给朕修好边城!”

“皇上,不可!”李公公吓得跪在地上,苦头婆心,毕竟在这皇宫中就算再有权势,说到底还是宦官一个,匮鲁帝下这样的命令,不是在说朝中无人,只能由他这样一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太监掌权,这样会让人笑掉大牙的,而他一向以匮鲁帝的喜好为意念,自然事事都为匮鲁帝打算,他不可能任由匮鲁帝下这样的命令而无动于衷。“老奴一直感激皇上对老奴的信任,不过朝堂之上多得是能人武将,皇上万不能坐下这样的决定而寒了满朝文武的心。”

匮鲁帝轻笑了出来,粗细刚好的凤眸细微的挑了挑,他本来就长得极为的英俊,如今这样的动作倒让他平添了一抹邪气,阻了李公公的劝说,道,“好了,朕坐下这样的决定自然有朕的考量,而且你的能力朕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泥灸不要多劝了,朕把这一任务交到你的手中,相信你定不会辱了朕的使命的。”

“渣!”李公公最后无奈的应道,而且他也很清楚匮鲁帝的实力,自然做下这样的决定便是有他的考量,而他的职责便是好好的完成匮鲁帝吩咐下来的命令。

“你且先下去吧,容朕再好好地思量一下。”匮鲁帝摆摆手,淡声说道。这次趁着大乱,很多地方官商相互勾结,土地兼并比之往年越演越烈,他需要好好地考虑清楚,到底如何才能一举两得的把这一存在的毒瘤一一的拔除,不留后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