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纪
字体: 16 + -

七、悲喜两重天

    fri aug 14 09:14:25 cst 2015

    花架下、树荫中,凉风阵阵。当然在这能把人烤半熟的大好晴天中,这凉风不可能是天神王的赐予,是婢女冒着汗水扇动冰块散发的凉气。

    赵因的事情既然没法得出结果,那就放放。赵佶让人在石桌上铺上了洁白的宣纸,待姬棉为他研磨好浓墨,拿起毛笔一气呵成写了两个大字‘齐河’。然后却无以为继,满脸无奈手拿毛笔无处下手。

    都说写字能凝神能平气,那是没遇到真难事,一个父亲无法给予孩子更好前途阶梯这样的真难事。

    “老爷・・・・・・”

    姬棉知道自己的夫君喜欢写字,也正是因为赵佶写字时的认真,写字时的风发,她爱上了赵佶,放弃了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长生,一心一意的做起了凡人。

    看到赵佶了儿子的前途,写字都不能专心,姬棉心痛,很心痛,她决定告诉赵佶,她偷偷的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虽然她知道赵佶很可能对此心生不快,因为他们结合前就已经商定好不再与修行界过多联系,特别是他们有了赵因后,因为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更是和她的母亲都断了联系。

    她背着赵佶给母亲写了信,是怕会得到赵佶的埋怨。现在想来这点埋怨能算什么,为了赵佶,为了赵因,这点埋怨又怎能去放在心上。何况一家,不就是我为你付出,就是你为我想的周全,没必要瞒来瞒去。

    姬棉决定要告诉赵佶,不要担心,她已经求助母亲来灭杀水怪,不必再为儿子去不了国学院而担心。可是当她刚要开口,忽听圆门外有侍卫大声求见。

    “进来吧!”赵佶放下了毛笔,既然心中无字,写出来的也只是凌乱,白白浪费纸墨。赵佶端坐在了可以直面圆门的石凳上。

    “启禀府令,齐河水怪又吃人了。”水生这次还真没吃人,它只是压死了几个人,可是压死和吃掉又有多大的区别。

    侍卫们没去齐河岸边,他们得到的消息是那些原本在齐河远处看热闹的人们传送的。

    “关闭城门,全城戒备,传封将军领五千重甲北门戒备。”

    “府令・・・・・・”侍卫没有出去传令,而是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

    “还・・・・・・”赵佶刚要斥责侍卫不去传令,却被突然想起什么的姬棉打断。“小因,是不是在那里?小因有什么事情吗?”

    “启禀夫人,公子是在河边,据说・・・・・・”侍卫只听得说,赵因正在喂水怪时,水怪发疯了,至于赵因的安慰他哪能知道。虽然他感觉赵因定是凶多吉少,可是这话他怎么说的出口。

    “老爷,你待在这里,我去看看。”姬棉心已乱,她下定决心要去与水怪拼死厮杀,却不想赵佶以身犯险。

    “夫人,我们一起去。”赵佶伸手握住姬棉柔荑玉手,眼神里充满了坚定。男人这个时候怎能退宿,退宿了又怎么称得上是男人。

    “嗯。”姬棉笑了,自己没看走眼,自己的夫君是一个真男人。这一点虽然她以前就知道,但现在她更坚定。

    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无论在这个世界,还是在另外那个世界。

    “备马。”

    “是!”侍卫不再犹豫,立马飞奔下去传令、准备,府令要去齐河,他们当然也要跟上。

    “走吧!夫人。”

    赵佶紧握着姬棉的手,率先迈起了脚步。

    “报!”赵佶姬棉两人,还没走到圆门,外院又有传令侍卫高声喊起。

    一件事情,侍卫不会接连禀报两次。刚走了几步的赵佶皱着眉停了下来,在没到北门前,没与水怪拼命前,他还是一城之府令,他还要为贡州的的人民担忧。

    “禀报府令,少爷回城了・・・・・・”传令侍卫在圆门处看见了赵佶,没等似乎兴奋的也忘记了要等赵佶召见,就急匆匆的走到赵佶面前单膝跪倒行礼。

    “少爷没事吧?”刚才禀报过,赵因处在危险中,这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赵因进城了,这变化也太快了,但赵佶夫妇两个喜欢这变化。

    两夫妻那知道,第一个侍卫的报告,是通过那些逃窜回城中的看热闹之人口中汇总出来的情报,齐河距离北门有那么七八里地,他们逃窜回城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因此当他们把消息传递到赵佶跟前时,不要说赵因和陶皋,就是水生也暂时压制住了他的伤势。

    第二个传令兵却不是如此,城墙上北门的守门官看到无头苍蝇一般逃窜的人向北门奔来时,守门官为了弄清状况就派出了探子,守门官可是看着赵因背着猪出城的,探子没向齐河那边走多少,就看到了衣服有些脏,精神却很好的赵因同两个年青人,一个中年一个老年一共五人高高兴兴地往回走,探子立刻就回城报告城门官。于是第二个侍卫的禀报,比第一个侍卫的禀报,晚了还不到一杯茶的功夫。

    赵佶还要保持他府令的威严,姬棉却不需要,她就是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

    “禀报夫人,少年安然无恙,陪少爷一起的还有四人,他们・・・・・・他们好像打败了水怪。”水怪可是全贡州府人共同的噩梦,现在这噩梦突然间就这么解除了,激动的侍卫,话说起来都不怎么利索。

    怎么可能啊!上午还在担忧水怪会拖累赵因去国学院,这刚刚到晌午,水怪就被打败了?天神王也太有眼力劲了吧!要知道这水怪可不止存在一天两天了,它可是在齐河里闹腾了五十多年了,突然就这么说没了就没了。

    “快开大门,迎客。”

    听到赵因回城还有人相伴,姬棉就知道母亲找的帮忙的人来了,她的心安稳下来,见赵佶还处在惊喜中不能自拔,就摇摆了一下那只仍旧被赵佶紧紧握住的手,赵佶这才清醒过来,让侍卫先去府门恭迎,他先去换下便服。

    “夫君・・・・・・”姬棉为赵佶正了正肩,想要告诉赵佶,陪赵因前来的很大可能是母亲替她找来的帮手,但却不知道从何开口。

    “夫人,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你这个样子,我实在不习惯。”赵佶是怕老婆,但那是因爱生拍,不是惧怕,因此夫妻间的玩笑话他还是说的挺溜。

    “我给母亲写信了。”姬棉就不是一个会婉转的人,就算是让她忍,她也忍不了多长时间。

    “写就・・・・・・”

    已经十四五年没和岳母打交道,赵佶心里对岳母的印象也快几乎忘记,突然间听姬棉提起,赵佶一时真没反应过来。

    “这么说来,和因儿一同来的就是金光阁的人了。”赵佶的脸上充满了冷峻,他不由的又记起,在金光阁白头岭山脉中寄人篱下的日子。

    其实那时的时光也很美好,能够和自己所爱的人一起生活,苦一点累一点受一点白眼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可是他们不应该打伤因儿,要知道那时赵因还在姬棉的肚子里刚刚有四个月。

    “我有点累了,你去吧!孩子的事情,做母亲的本来就应该多管管。”赵佶拿下了刚刚戴好的官帽,随手扔在了桌子上。

    “那你就歇歇。”没有预想中的埋怨,自己不必装蛮横压制赵佶的埋怨,这事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去,姬棉心里很高兴,脸上却面无表情的为赵佶解刚刚系好的纽扣。

    “唉!你去吧!我自己来。”十多年与母亲没联系,姬棉也够苦的。

    “好的,夫君。我去看看因儿,没事我就回来给你扇扇子。”赵佶怕姬棉,姬棉何尝不是怕赵佶,爱就是这样,你怕我,我怕你。

    一行四人一水生刚走到了赵府所在的街头,就见府卫列队在两边,府内总管在这炎炎烈日下大汗淋淋的站在街中等候,看到了到赵因五人,急忙快走几步上前行礼。赵因把管家介绍给四人,同时也把四人介绍给管家,当然水生的真实身份是不能说的,值得万幸的是他的辈分还能用。然后大家寒暄着就一起走回赵府。

    到了赵府大门,姬棉在等待,与众人见面后,管家介绍了刘源祖孙及水生,申彤姬棉当然认识,不用管家介绍,看着申彤就如同看见了母亲,让姬棉恢复到了少儿状,口中呼叫着‘师伯’,手挽起申彤就带领大家去了前厅。姬棉先是亲自为申彤、刘源奉上茶,就撵着赵因带领涛哥和水生去洗澡换衣服。

    “师伯,大师伯什么时候收的水师兄,我怎么一点印象都不记得了。”看出赵因和陶皋似乎与水生隔阂很深,且不像是晚辈面对时的长辈畏缩,姬棉不由有些奇怪。

    “水生是你大师伯很早以前在外游历时收的弟子,一直就没回过山门,不久前我们正好遇上,就跟我过来看看。”

    在来赵府的路上,四人已经达成共识,水生就是水生,水怪已经被他们杀死了。起初刘源是无所谓,赵因和陶皋当然是不愿苟同的,但是架不住姜是老的辣,申彤发话了,你两人如果打算弄死他,我绝对保证水生不会还手,你们如果下不了手,你们就得听我的。这两人那能下得了手啊!一个活蹦乱跳的人,于是水生就成为了水生。

    当然,赵因还是非常排斥水生给他当保镖。

    “棉儿,你夫君呢!怎么没见人?”见姬棉似乎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申彤岔开了话题。至于为什么不见赵佶,申彤其实心里是知道其原因的。

    “夫君天然有些中暑,有些头晕,棉儿就没让他出来,还望师伯刘师伯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