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途引
字体: 16 + -

第七十七章 神农药鼎

    张四元捏着一粒送入口中,入口即化,一股暖流自口中而下,直入内腑。()张四元顿觉一股汹涌的灵气在体内胀裂开来,连忙运转炎龙诀,吸收膨胀的灵力。一直持续了三天,药力才开始减退,第五天才感觉不到。

    张四元狂喜,仅比洗髓丹和青阳丹弱一点,大约少两天的样子,感觉一下体内灵力的增加,心中到是有些失落,一粒丹药吸收的灵气,对现在的张四元来说,太少了,他的灵力的凝炼度使得最终被吸收停留在体内的灵力,看起来少到可怜,不过都是和之前凝练过的灵力一样,淡红色粘稠状。

    张四元算了算,照这个样子,达到凝液中期,至少需要五、六百颗精元丹,或者四百多粒洗髓丹或青阳丹。大约需要不停地服药修炼六年以上才能到达凝液中期。

    张四元摇头苦笑,光收集齐全药材都不知道五六年成不成,更别提闭关五六年达到凝液中期了。

    摇摇头收起心思,张四元将手里三种凝液初期丹药用了十五天时间全部炼制完毕,各种丹药一共出了一百一十来粒,加上手里的二十多粒,大概也就够再靠近中期五分之一的样子,成丹成功率约五成,虽然这个成功率在外界已经是吓死人的了,但是张四元还是不满意。

    紧跟着要炼制补神丹了,张四元采购的药材中,有三十多炉是补神丹的药材。当第一炉炼制到凝丹时,丹炉内的药香飘然而出,张四元只感觉自己好象全身飘温水中,暖洋洋的,浑身舒展,周身所有的汗毛孔都打开了,体内体外暖流在无阻碍的交互流动,或进或出。

    此时,张四元突然的感觉胸口的储物袋一动,张四元瞬间从这种状态中回过神来,只见鼎盖砰地一声,崩飞起来。一炉丹药化为焦灰。

    张四元摸了摸胸口储物袋,又感觉一下里面的东西。没发现什么,认为是自己的在刚才那种状态下的错觉。开始炼制第二炉,当药草全部融化后,准备进行融合时,张四元又感觉到了胸口的动静,这次是胸口处有些灵气波动,感觉一下,发现是胸口那墨绿储物袋传来的。

    张四元想来,刚才的感觉应该不是错觉,就用神识探入储物袋中一看,只见有个小铜鼎泛过一抹金红色的光泽,一闪即逝,铜鼎上似乎有淡淡的灵气在上面缓缓流动着。

    正在炼制的补神丹丹炉再次将鼎盖爆开,张四元也顾不上丹药了,赶紧取出小铜鼎。这个铜鼎好像是刚离开家时候,在三河城给人看病,不知道谁给的报酬。

    当时感觉到能够容纳张四元的灵力,应该是个法器,就收在贴身的绿储物袋中,这都十多年什么动静也没有,自己早把他给忘记了,今天这是怎么了?

    拿着小铜鼎,外表还是那么的斑驳琉璃,偶有磕碰产生的凹凸,鼎表面图案早已模糊,如果不是当年张四元刚离开家,没见过别的什么法器,也不会将它当作宝收到贴身储物袋中,一直保留至今。

    如果是现在,恐怕张四元连看也不会看它一眼。没想到今天连续炼制丹药,都被它出现异样破坏掉。

    张四元再次将神识探查进去,刚接触到铜鼎,一股来自小鼎内部的吸力,将张四元的那股神识一吸而进。张四元大惊,连忙想要抽回来,可是已经晚了,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小鼎内空间足有十丈大小,弥漫着白蒙蒙的雾气,是灵气。神识被那股莫名的力量拽着,在铜鼎内转了几圈后,在鼎内壁上,一处略微突起的四方平整的位置停了下来。神识直接被拉扯的撞在那平整位置,将那位置撞击处一个印记。一个张四元的神识印记。

    张四元一惊,还没有来得及想什么,只觉得神识被放开了。再看那自己神识留下的印记,那印记已经顺时针旋转起来,片刻功夫,停止旋转。留下神识印记的地方,变成了一方凸文红字印章。

    神农药鼎四个字出现在张四元脑海中,虽然他不认识这几个字,但是就那么自然而然就知道了这几个字的意思。被放开的神识,在鼎中探查着,想要找到些有关药鼎来历的记载。药鼎中,除了白蒙蒙的灵气雾,再无其他,只好从中退出神识,从外面看看小鼎的变化。

    就在此时,自神农药鼎印记处,开始向四外放射状射出电弧状的红色丝光,在鼎内壁上曲折蔓延,一直蔓延到外表,到三只兽头的支腿部消失不见。所有经过处,斑驳的痕迹一块块的消失,显露出紫铜的颜色,模糊的图案印记也逐渐清晰,一个个凹凸不平的浮雕越来越清晰,磕碰处消失不见。

    红色丝光最终渐渐汇集到一起,在印章旁边集中起来,慢慢的形成一组文字,最终落在印章旁边的药鼎内壁上。红色光芒一闪,一点亮光射进张四元那股还没有退出小鼎的神识中。

    张四元只觉得神魂一颤,脑海中闪现出一篇文字:《丹经》。仔细看去,却是第一篇:‘初登丹路’。

    退出神识,张四元有些愣愣的看着小铜鼎,脑海中搜索着神农药鼎的出处。得到丹经信息中没有记载,自己所得的那些玉简中也没有记载,没有发现药鼎的出处。但是眼瞅着药鼎越来越新的样子,表面偶尔会流淌着一丝金红色的丝光。

    张四元感觉到小鼎与自己的心神相连,一道手印法诀,药鼎在身前滴溜溜转了个圈,迅速变大到两尺多,再一个法诀,药鼎再次变大。一直变大到直径足有一丈,张四元停止下来。感觉只要自己想,药鼎还能继续变大。

    张四元沉浸到丹经第一篇之中。这一篇,从遥远的太古洪荒时期开始讲解,将丹药的起源、由来、成型、发展一一述到。然后开始讲解丹药的分类、作用等。最后讲解丹药的组成原理,成分搭配原则。

    张四元耐着性子足足研读了半天,才见到对药材药性的讲解部分,与丹药的炼制基础。使张四元失望的是,里面讲解的最简单的东西,也有大约一半,是张四元目前绞尽脑汁也无法明白的。

    最终只能暂时先放下对神农药鼎和丹经的研究,将药鼎缩到两尺多大小,准备用它先炼一炉丹药出来试试。

    收起原来的小药鼎,放上神农药鼎,再次开始炼制补神丹,结果这一炉一切顺利,一次出丹七粒。药鼎也没有再出现什么异样的表现。除了偶尔在表面闪现的一抹金红色的丝光。

    从一开始这抹丝光就时常出现,张四元也没有特别去在意。炼制三炉后,失败了一炉,第五炉再次开始炼制,张四元似乎觉得这一抹丝光,应该和丹药炼制有什么关系。

    连续注意了五炉,成功两炉失败三炉,张四元意外的发现,投药、融合、凝丹、出丹等,在任何一个应该下一步的工作时候,药鼎上都会适时的出现一抹淡淡的金红色丝光。

    大约只有头发丝粗细,在药鼎上由内部向外部蜿蜒流淌而过,消失在药鼎三只支脚上。如果不注意,很可能会认为是外面光线影射在药鼎上产生的折射。

    发现这个现象后,张四元为了看看是不是巧合,在炼制后面丹药时,特意的错过丝光时刻,进行下一步工作,结果无一例外的均以失败告终。而按照丝光时机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又全部成功。

    张四元现在已经不知道自己脸上是什么表情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己一直在内心里对自己念叨着:“平常心!平常心!”

    由于内心不再平静,张四元也就收拾起来不再炼丹,而是回房间开始收拾那些还没有整理的东西。

    绝大部分张四元已经看不上了。不过张四元还是将所有的炼器材料都收了起来,准备用神农药鼎试试,能不能炼器。两天后,平心静气的张四元再次来到炼丹室,这次是要实验炼器。

    以前每次练器,张四元的成功率很低,一个是因为不象炼丹这样炼制过很多次的原因,另一个主要其原因是在炼器时,要在法器中刻画不同的阵法,而张四元对阵法一直不是很熟。

    经过这两年多时间,虽然张四元没有专门的学习阵法,但是,因为得到一些初级阵法的玉简,也研读了不少。结合几块玉简中,炼器的心得经验,自认为也长进不少。

    法器是使用蕴含法力的材料炼制而出,这样的法器,可以在使用中发挥出某些法术威猛,增加某方面的属性。材料越高级,承载灵力的强度也越大,能够在上面刻画禁制、阵法也就越多,阵法等级也就可以越高级,出来的法器品级也就越高。

    一般来说,法器中最多可以炼制进去二十四道禁制。根据材料的好坏,炼制手段的强弱,发挥威力的大小,蕴含禁制的多少,分为下、中、上、极品。

    张四元将一些低级材料准备好,挑选了一些材料,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准备炼制几把飞剑,与防御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