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途引
字体: 16 + -

第十五章 温度计

    又过了半个时辰,鼎内全部是液态铁水了,随着铁水冒泡,一些矿石中其他成分的杂质,逐步挥发掉,还有一些挥发不掉的,逐步沉入鼎底,铁水与杂质逐渐分离。*  *又过了半个时辰,张四元裹着小鼎,将鼎内的铁水倾倒在边上地上的沟槽内,另外吧沉底的渣滓,倾倒在另外一侧。

    就这样,一炉接着一炉,消耗完灵力,就打坐恢复,然后继续。就这样张四元看着小鼎,通过烈火阵调节控制着温度。此时的他,心中不免想到,要是有个温度计就好了,不用这么劳神死命盯着,一看温度到了,恒温就是了,多简单。

    其实,炼制丹药,融化药材,不是也是不同温度的控制最难吗?要多少度就能控制到多少度,那炼丹炼器还有什么难得?唉,现在炼制什么,都是靠经验,靠感觉,,熟练度是失败积累出来的,还真是失败是成功他母亲啊。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铁矿石逐渐见底了,中间,张四元吃了一粒辟谷丹,现在都又觉得饿了。低头想了想,应该有六七天了吧?吃完饭开始炼铁,就算管一天,在吃一粒辟谷丹管五天,也是六天,现在感觉饿了,应该又是过了一天或者半天了,算了,前世时候,不是那些神仙都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修炼无岁月啊。又吃了一粒辟谷丹,张四元继续的炼铁大业。

    大约又过去了五六天,铜矿石也被他炼制完毕了,看着地上沟槽内的铁锭和铜锭,张四元用那把中品飞剑,在一块铜锭和铁锭上各自削下来一片,拿在手中。张四元在心中暗自琢磨,能用它们炼什么呢?张四元从屋子里床下面取出一个储物袋,将这些铁锭和铜锭收了进去,看着手里这两片铜铁片,突然想到,铜片和铁片叠合在一起不就是双簧片吗?

    双簧片温度计啊!有了温度计,以后炼制任何材料都可以记录下来,再学着炼制,不就有依据了吗,我真是太聪明了。想着,取出铜锭铁锭,各自切削下来一块,然后再次坐在鼎炉前,继续开始精炼这两小块铜和铁锭。

    足足用了一天半,张四元将砖头大小的两块铜铁锭,练成了各自只有鸡蛋大小,再精粹缩小已经很难了,张四元也就停手了。他把这两团铜铁,各自分割成鸽子蛋大小的五团,拿出一团铜升温融化,张四元记得铜的熔点应该是和黄金差不多,应该是一千度多一点,不到一千一百度。

    融化后,张四元用神识控制着拉长延伸,变扁,一定要均匀光滑,平整,然后逐渐降温成型,一共试了三回,终于成了一片铜片,好像前世冷轧铜板一样平整均匀。再次拿出铁球,这是炼制的没有杂质的纯铁,熔点应该是在在一千五百度多点,温度高,不好控制,张四元一共用了五次才成型。

    用飞剑将两块铜铁片切削成长半尺,宽大约半寸的样子的薄片,一共切了两套,边缘清理光滑,两片大小一样相互贴合在一起,然后开始使用灵力卷曲两片贴合在一起的金属片,卷曲了几圈后,又将两片铜铁片的两端咬合在一起,又做出一个指针,还有固定支架,直接固定在张四元刚拉出来的一个贴盘子底座上,最简单的双簧片温度计就算出来了,总大小也就一个拳头那么大,还差刻度。

    张四元找个盆子,放上水,然后用他那不成形的冰箭术,放了半盆冰,将温度计放进去,等了大约一刻钟,冰基本融化,他赶紧用飞剑,在现在指针位置标了一个阿拉伯数字“0”,取出来,看着这个自己的温度计,那个兴奋啊,回身,取过一块铜锭,扔到小鼎中开始加热,将温度计贴在鼎炉内壁固定好,然后看着温度计指针缓慢向一个方向移动,看着铜锭熔化了,张四元赶紧用飞剑又做了个记号。

    将铜液倒出,又将怀里储物袋中的黄金全部找出来,扔进小鼎,看着指针逐渐靠近熔化铜事后的刻度,张四元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指针在熔化铜的刻度边上停了下来,黄金已经熔化,温度接近,差不了二三十度的样子。记不准到底是多少度了,张四元将黄金液倒到提前准备的金条模子里,然后把白银又拿了出来,继续熔化,白银的溶解温度,应该是在九百五六十度,和黄金差一百度的样子。

    这样,张四元就又有了一个温度刻度。他在几个刻度中间,选择这个白银之上,黄金之下中间位置,刻上阿拉伯数字“1000”,别人都看不明白最好。这个位置的温度应该不够一千度,要不然,温度计的铜片恐怕就融化了,应该指示小鼎中主要受热区域的温度。中间刻度以后再慢慢确定,双簧片的材料,以后也再慢慢重新选定耐温高的。张四元觉得自己的成就感很高了,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去泡个澡,等睡醒了,利用新设计的温度计在开始炼制辟谷丹试试。

    足足休息了两天才休息过来,来到炼器炼丹房,炼器时候弄的东西已经收拾起来,把材料准备好,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块空白白色玉简,先把温度计的现状绘影图形印入玉简中,包括现在上边的刻度,然后放在手边,又把炼制辟谷丹的材料放在身边。

    火起,看着温度计在升温,放入薯果,等着融化。融化了,张四元飞速的用飞剑在温度计底盘上表上刻度,然后放入黑豆,再次融化,在次标记,控制他们融合,温度不变。然后放入人参和火麻子,融化后再次记录,控制温度将两团液体融合,温度记录,白醋,盖盖。

    张四元利用神识进入小鼎,观察着药物的融合。同时也观察着温度的变化,又连续记录了三个数据。一刻钟后,收丹法诀伴随着一声“咄!”鼎盖起,丹药飞出,十四粒,成功。赶紧拿起玉简,将刚才记录的刻度标在玉简中的图形上,另外在每个刻度边上记录下详细说明。

    一个完整的半科学化的炼丹过程完成了。看了看袋子里还有大约四十多套辟谷丹的材料,张四元决定全部将他们炼制完。连续十次采用这个方法,成功了八次,失败的那两次还是,一次张四元专门改变温度实验失败的,这样说明一个问题,这个辟谷丹,不是非常严格的要求温度绝对准确,上下相差十分之一不会有问题,都会成功,只是相差越多,一炉出来丹药越少。上下温度超过百分之十,肯定要失败。

    另外一次是故意延长液态时期的时间,推后融合而失败的。有了这两次失败实验,张四元信心更足了。张四元开始一次放入两套材料,成功了,一次出丹二十八粒。再次放入三套材料,一次出丹四十三粒。连续又试了几次两套材料和三套材料,按照温度刻度操作,成功九成。

    还有最后五套材料了,张四元一次放了进去,前边几步还可以,到最后白醋那步,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前面薯果和黑豆的液态时间过长,已经烘烤过火,一下失败了。

    张四元倒是没有任何的沮丧,反而内心极度兴奋中。虽然这是最简单的丹药,可是自己终归也就才开始炼制丹药一个来月时间,找出一个温度控制窍门。如果以后在能力范围内,小心炼制,应该成功率不会低。再次从炼丹房出来的张四元,手里又多了十个瓷瓶的辟谷丹,足够他吃好些年的了。

    压抑了一下兴奋的心情,回到修炼室,坐在蒲团上,又开始思索自己下一步做什么。

    最后,调整好心态后,决定先把功法提升到第五层再说。现在炼丹炼器都不是需要急等着做的,没有实力,什么也提不起来。决定好后,张四元检查了一下身周的聚灵阵法,看看不需要维护,然后翻手,从怀中储物袋中拿出百草丹的瓶子,倒出一粒百草丹吃下,合目静气开始运行炎龙诀。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两年间,张四元出去回家了六趟,现在张四元这一世也已经九岁了,老师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哥哥枪法已经初步炼成,应该有后天六层的境界。他已经准备外出,到距离这里最近的城市三河城去。

    家里的日子这两年也好过多了,父亲基本上不再进山了,张利、张雄都练有功夫了,进山打猎的事情,哥俩现在办得很轻松。而张世载就是有时候手痒了,也不再进那么深了。二哥倒是喜欢那套天罡十八掌,每天自己练个不停,有问题就问张利。

    同村岁数差不多、关系不错的,没事时候现在都来找张利、张雄哥俩,周边人都知道他们哥俩拜了个了不起的武师为师傅,传授的都是了不起的功夫。

    为了避免别人眼红麻烦,张利按照师傅说的,关系不错的,想学的,他就把那两本基础武学拿出来教授大家,其他几本,张利记熟后,早就交给张四元收到储物袋中,拿到地下洞府中了,反正家里别人都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