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帝君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漫步玉皇 舟行弱水

    而此时,陆一鸣已然站立南天门之前。( 起笔屋最快更新)此门气势雄伟,古朴浑厚,犹如虎踞龙盘,乃是进入天庭的门户要道。大门两侧有石刻楹联一幅;上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下联: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上联是说门开即是九重天,便可信步尽游“三天”的仙境胜迹;下联是说从这里俯视登天盘道逶迤万级,千嶂奇峰叠翠。

    此门为城楼牌坊样式,石砌拱行门洞,上有阁楼三间。正是重檐歇山顶,琉璃黄瓦盖。

    陆一鸣惊叹良久,随即抬开步伐迈入门楼之中。这牌楼之后本是一片雷光闪耀,但当陆一鸣刚踏入其中,这雷光忽而一收,变作四个高大威猛的天神,居于玉皇顶四方站定。

    这就是玉皇顶,若踏身于此,便能饱览东岳雄壮,睹尽岱阴胜景。有诗为赞:鸡鸣日出接天关,绝顶疏钟云汉间。气合大荒心似海,身临上界目无山。九州寂寂孤僧睡,片石峨峨万古闲。便欲抠衣通帝座,手扶碧落看人寰。

    当然这璇光塔内的泰山并无有传说中那般神异,过了南天门到了玉皇顶,便能直入天庭。

    陆一鸣瞻观片刻,但见那四位雷光闪耀的神将并无动作,才抬起脚步,踏入玉皇顶上。他刚一踏入,那四位神将就轰然而动,各自放出一道雷光,在天空撞于一处。随后便有一雷光闪闪的巨门显化而出。陆一鸣还未有它动,便觉一股牵引之力撕扯着他。

    陆一鸣心中一动,也不抗拒,任由这牵引之将其拉入巨门之中。这正是炫光塔三层之所。

    这处除却璇光一屏之外,再无他物。这道屏风倒是小巧精致,其高也不过半尺,多像砚屏。其内间,璇光流转不休,画面变幻无常,时而浮现高山流水,时而变作小桥人家,又或是繁华市肆酒旗烟郭,又或是荒野四寂唯见野草,又而琼林摆宴仙宾往来,又而血海泛波群魔乱舞。其内似乎蕴藏了一个世界一般。

    这就是璇光山河屏,在璇光五灵宝中,最是不凡的一宝。虽然威力并不比其余四宝强,但因此屏内璇光变化不休,暗合阵法,若有相应法门驱策,威力并不比一般灵宝弱上分毫。

    陆一鸣摸了摸下巴,琢磨了片刻,嘿嘿一笑:“本来还打算收得那件璇光印,现在看来还是这屏风更好。”

    他深吸一气,随后张口一吐,便有一道灼灼灵光自腹中钻出。这灵光银白璀璨,光华夺目,似有无上之威。

    这银光正是陆一鸣修炼长庚剑经而出的白虎罡气,虽然此经他还未有小成,可一些神通已然能使出。

    这银光一动,立时洒落到屏风之上。这时屏风只一动,其上的画面就此定格,再也动不起来。

    陆一鸣一看,不由一笑,这屏风显露的景致正是西王母与东王公巡检洪荒大地之景。但见两人舆架前后,各有异兽灵禽环卫,侍女仙官相候。其中为引车开路的奇兽最是不凡,其有九头,九头之上各长人面,极为不凡。

    这就是神兽开明,传说此兽极为忠心,不惜亲身为西王母牵引花车,因此极得西王母宠爱,令其统御昆仑一众神兽,掌管帝下之都昆仑阆苑。其九头各自看护一门,正好将昆仑阆苑九门护于其中。

    世人都以为这开明兽就是天帝派下,驻守昆仑阆苑的天神陆吾。其实不然,陆吾虽与开明体型相类,皆为虎身人面,体带金芒,目射雷光。可陆吾长有九尾,只有一头,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也就是掌天之九部与昆仑阆苑四时节气变化,权势之重,不比四大圣兽逊色半分。

    而西王母与东王公的舆架,又在一只铁翅巨鸟背上。这鸟看起来倒是平凡无奇,倒像一只放大无数倍的麻雀。此鸟名曰:希有。传说东王公与西王母初次相见之时,就在这希有背上。此鸟之大,堪称宇内第一,就连不知几千里也的鲲鹏也不能与之相较。

    陆一鸣还待细观,但见这璇光山河屏忽而一阵摇晃,其上画面顿时凝作一团璇光。他只好放下探寻之心,挥手放出一道灵气将之封印起来。

    随着山河屏被收,一道光梯就缓缓自空中凝出。这就是通往四层的天梯了。

    陆一鸣稍稍思量一番,见几人还未赶来,有些不耐,也不等待,径自踏入梯内。和前几层无甚差别,陆一鸣方步入其中,就已然身处一条大河之前。

    极目而望,这大河不知几十里宽,自左向右,化出一个大圆,这河水就在这周有三千里的大圆中,缓缓流转循环不止。虽然无风,却也平起三尺之浪。陆一鸣一叹:天河弱水,鸿毛不浮,飞鸟难过。

    这弱水其实乃天河倒影,勾连三千大千世界,如何能有方向转换之分。世人所知那条弱水,也不过是西王母施法取了一条,环于昆仑阆苑之外而已。

    陆一鸣四下观望,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渡河之法。在这弱水之上,飞遁而过,不异自取灭亡。一时让他倒是想起唐僧过那通天河所坐的无底小船。他沉思一阵,却是猛然浮出一念——怪不得温度升不惜牺牲几位师弟,也要强行取下那玄武之壳,想必就是为渡这弱水所备。

    前文曾提,玄武最善水行神通,就连苍龙也不能与之相较,只能重修青木法门,改名作青龙。玄武本就天生统御万水,漫说一块窍壳,就是从其背上脱落的壳屑绿毛,也有分水劈波之能。若有玄武窍壳,再渡这弱水,简直就是如履平地。

    陆一鸣既然已经将几人甩开,不自己试上一试,倒是颇不甘心。他抽出腰间纯均,化出紫青风雷二翅,几个拍打,就离地而起。可还没飞起五丈之高,便觉脚下似有千斤之重,任他双翅如何拍打,却只能徒劳无功。

    他叹息一声,落在地面,只有另作他法了。

    陆一鸣所倚仗的法子,还是成就心火才有所领悟的飞身托迹之术。此术乃天罡三十六道法之一,与同列天罡道法的腾云驾雾纵地金光有所不同,施出此术并不能使人遨游天地瞬息千里。不过此术能列入三十六天罡道法之中,自有过人之处,又岂平平。

    陆一鸣沉心凝气,浑身顿时充斥一股莫名气息。他轻轻一迈步,就在立身于虚空之中,仿若脚下有物托身一般。陆一鸣当空踱步,连连走了几十余步,脸上透出喜色——这飞身托迹之术果然非同俗流。他以此法行空,并不受弱水牵引之累,渡这弱水简直如履平地。

    这还是他修为太差,若这飞身托迹之术修持到最高境界。漫说这璇光凝出的弱水幻象,就连黄泉血海都能横空步过。

    陆一鸣这般行走了两个时辰,却仍旧没能看到弱水对岸,不由落落一叹。这飞身托迹之法妙则妙矣,可这速度的确不可称道。只可惜腾云驾雾之术,而今尚不能使出。要是此法傍身,真可是朝游北海暮至苍梧,区区一条弱水怎能阻他脚步。

    陆一鸣在空中稍歇一阵,才迈着缓慢的步伐凌空虚渡。只是他才行走数步,忽而转头回望。

    但见一团乌黑水光漂浮弱水之上,正分水斩浪而来。陆一鸣一诧——于子升几人终于赶上了。

    那乌黑水光遁速甚疾,不过片刻,就已追上陆一鸣。这时陆一鸣才透过水光,看到内中详情。

    这乌黑水光原来是一圆底小舟散发而出。内中四人分立一角,各自手持灵符一张,驱使这小舟劈波而行。观其神态倒是颇为轻松。陆一鸣略略点头——这玄武窍壳御水之能果然非同一般。

    于子升四人这时也自然看到空中踱步的陆一鸣。不过未待他们张口相唤,陆一鸣就已然收了法术,落于小舟之上。

    他打量了脚下的小舟,嘿嘿一笑:“果然还是于道友准备的充分,我行了几个时辰,才到这里。几位后发先至,我倒是不得不来搭个顺风舟。”

    于子升眼中异色隐去,只略略点头,而后就催动灵符,驱使龟甲圆舟,分水而前。他自然知道陆一鸣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自己神通法术告知与众人,所以也不询问。此时这弱水已然半渡,几人齐心协力之下,前后不过一刻时间,那河岸已然在望。

    于子升忽而转过头对申时行道:“现在也就申道友田道友没得灵宝,这璇光印还要劳烦两位道友去收了才是。”

    申时行点点头,摸了摸手中的火煞刀道:“倒要见识见识,这号称璇光五灵威力第一的璇光九龙印到底如何。”

    田芙秀闻言也没与他争,只是轻轻点头。

    这时小舟已经靠岸,五人刚自其中走出。这龟甲圆舟就沉于水面,见不得踪迹。于子升面露痛惜,这番施法却是损了龟甲的本源灵性。是以他也不再强行将其摄出,任由弱水将其淹没。

    于子升对四人稍稍点头,便一步抬开,身形一错,就已然消失不见。

    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a><a&a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