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帝君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道胎铸就天劫随

    这本道书其上文字个个如银勾玉划一般,似乎大有破开这三寸纸笺,破空飞去之势,一股高绝崖岸之意,就在这寥寥几百字之中缓缓流转。( 起笔屋)

    不过若细细看其笔法转折之处,仍能断定这是一位女子所写。

    而陆一鸣欣赏的却不是这人的书法,而是这上面所述的奇特法门。

    他此前所获法门虽然千奇百怪,可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是灵气如何驱御,打通窍穴的先后顺序。虽让陆一鸣受益良多,对他的最大困阻,却丝毫帮助也无。最后还是回到老路之上,汲取更多少阳之气才能成功。

    而这一本署名‘君’的书卷内中所述法门则大不相同。也不知作书之人究竟是谁,其法门竟如此刚烈果决。

    这法门竟是将人体内所有灵气汇于丹田之中,拟化三十六柄气剑,刺人周身三十六窍穴之中。此法虽然甚秒,可若是任意一把气剑打不通窍穴,那这人留得一条小命,还算是鸿运当头吉星高照了。

    这法门大有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的拼命气魄。其人必是心比天高,崖岸孤高的绝世之才。

    若是他所猜不错,这作书之人修持的灵气必定威力宏大,极尽锋寒锐利,这才有一气打通三十六窍穴的无当气魄。

    可这法门却并不适合陆一鸣所用。他的少阳之气至要之处就在于演化五行万物,并不专擅锐利之处。若是以此法强行冲窍,下场定然好不到哪去。

    不过就算如此,陆一鸣也仔仔细细的将这书卷来回翻了数十遍。而他所需的法门也在这不断的翻看之中,现出了雏形。

    这还是因那书卷上述的法门所点醒,那人虽然破釜沉舟,可也不是鲁莽之人。在三十六柄气剑冲窍之前,还要先在窍穴之中留下一点灵光,与气剑内外勾连,交相辉映,如此破开窍穴的阻隔就会薄弱大半。

    而陆一鸣正是从这一点上汲取了灵感,这灵光互相辉应的过程其实就是成就道胎的前奏。

    为何不将自身窍穴之中各自埋上一股少阳之气为引,将此后汲取的少阳之气归入此间,与丹田混沌加以映合。这样自窍穴之中缓缓发力,比起从外间的狂攻乱炸,非但少了几分凶险,不必消耗再多的少阳之气,而且待他成就道胎之后,也不必再花了太多时间来打磨道胎。只需稍稍稳住道胎,便能将道胎化作道种,从而点亮心火,步入筑基二层——心火焚尘之境。

    陆一鸣思路即通,也不再多做耽误。除却初一十五两次金丹长老讲道,从不错过之外。其余时间高挂勿扰之牌,在接天洞府中潜藏不出。

    铸剑之事他自然不会懈怠,每隔十天半月便有一把灵剑出炉,由清风明月两位道童送与索剑之人。

    而在铸剑之余,他将每日早晨汲取的少阳之气,打入尚未通畅的窍穴之中。而后便凝出一流转不休微型的涡旋,冲击窍穴与经脉之间坚韧的隔膜。

    这其中过程也是大有讲究,不能由他随心所欲而行。有的窍穴隔膜稍微轻薄少许,有的则厚上几分。若是要让这三十余窍穴同时打通,则必要好生计打入少阳之气的先后顺序,以及涡旋形成的大小。陆一鸣为了规划此节,竟是花了足足半月推演,才算功成。

    转眼已是陆一鸣来到栖霞山的第二个年头,齐霄与风冷云早已凝出道胎,率领一众内门记名弟子下山驱逐栖霞山方圆千里之处的妖兽而去。

    而这日,陆一鸣已然做好一切准备,就要将窍穴隔膜冲破,步入筑基二层,道胎化种之境。

    那伸出悬崖的巨岩已被他命名为承天台,此处极为峻险,若是心性不定者往往因为恐惧而难以安定打坐,可陆一鸣就绝无此虞。他素来秉持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边的态度,这生死之中的恐怖反而能将他的意志磨练得更加精粹。

    是以他每日晨起就在此闭目静坐,汲取旭日初华,以及演练剑法。而此刻他还要在此地正式步入筑基一层,道胎化种之境。

    陆一鸣伫立承天台边缘,望着山崖之下变幻流转的霞光烟色,目中清光一亮,就在此时。此时他已沉入静松空的入微内视之境,身上气机已然与这方天地契合,正是破障之期。

    这一年来,他虽只在窍穴构筑涡旋,丹田那一片混沌一片的少阳灵气也逐渐有凝实之象。若这混沌彻底凝固化作一团,再与周身窍穴之中的涡旋加以勾连,再运起心法牵扯天地灵气而入,道胎便会自发凝出,成就筑基一层修为。

    这过程他早已了然,不过略略催动自身功法。这混沌便自翻涌起来,随之那周身窍穴之中的涡旋也猛然转动起来。他只觉丝丝抽痛直逼心头,隐隐觉察这窍穴隔膜似乎已是承受不住。

    陆一鸣早在数月之前,身上就再无一丝五行灵气,唯有至纯至粹的少阳灵气在这团混沌之中载沉载浮。随着功法的缓缓驱动,那混沌翻滚得愈加剧烈,而此时一阵阵难以与言的胀痛,从他浑身窍穴之中传至百脉诸骸之中。而随着这股胀痛升到顶峰之时,这股胀痛便戛然而止,似是气球胀到最大之后猛然破裂一般。

    他浑身未通的窍穴就在这一刻全然贯通,窍穴之中的少阳之气随即一荡,将诸经百脉与窍穴勾连起来。而在这窍穴之中又各有一枚神异的符篆在其中缓缓转动。

    陆一鸣哈哈一笑,这下他不仅成就道胎,就连这天罡三十六道法也一并被他激活。不过此时可不是细细探究的时刻,陆一鸣运起功法,在中指指尖凝出一点无色的剔透灵光,他不作迁延,当下屈指一弹,这无色灵光当下蹿入高天。

    但听得一阵啸声之后,那冲入虚空的无色灵光倏尔一涨,吐出五条颜色不一的霞光,在空中追逐游走。而在其游走之时,飞霞山灵气顿时滚滚涌来,扑入这五道霞光之中。银白是金,郁青是木,绯红是火,湛蓝是水,明黄是土,转眼之间就五道霞光就各自拖曳一道如彗尾一般的灵气尾巴,在高天之中盘旋飞动。

    飞霞峰灵气虽不如主峰那般浓郁,但在整个云中道来讲也是一等一的上品灵山。这前后也只有一刻之时,这五道灵光就臃肿一团,飞动之间极为艰难。

    此处声威如此之大,但凡身居栖霞三山者无人不为之惊讶侧目。这一年时光,栖霞内门弟子之中也有十余人先后成就道胎,可任何一人接引天地灵气入体之时,也无眼前这般气势恢宏。若以汲取的灵气数目来看,那每一道霞光拖曳的灵气都能抵得上他们中任何一人接引的灵气相加。这赵子龙不知修习的是何等法术,竟然有如此煊赫之威。

    陆一鸣心知不可过贪,加之他到如今神思已近枯竭,在坚持下去反倒不美,若是出了差错。岂不遗憾终生。

    那空中的无色灵光自然随其心念转动,当下在虚空一阵盘旋流转,将空中缓缓飞动的五条霞光汲入其中。

    而随着海量灵气的不断涌入,这团灵光也逐渐凝实起来,渐渐地化作一颗约有明珠般大小的五色明珠。这就是所谓的道胎。

    陆一鸣长开一气,略略启唇,那明珠一般的道胎就立时钻入陆一鸣腹中,仍归于丹田气海之中,在其中缓缓转动,放出道道异彩。

    他一阵欣喜,待此后将道胎打磨通透,化为道种之后就能点亮心火,从而修持长庚剑经所述的无上剑法。而铸就道胎的奇妙之处就是——在天地气机的牵动之下,本源灵光汲入的五行灵气就能主动化为这人修持的灵气。是以陆一鸣才强行截取大量灵气归于道胎之中。

    只要他能将道胎之中所蕴的杂质祛除,这少阳之气就会源源不断的生出,直到道胎之中五行灵气化尽才会止休。

    可没待他高兴太久,天空之中鸣声大作,转眼便有一团黑压压的雷云,将其上方之位全部笼罩。

    陆一鸣大惊,自己也无有伤天害理,怎么会有天劫降下。这天劫当然不是无缘无故就会降下。归根结底,还在于陆一鸣窍穴之中的天罡三十六道法之中。

    天罡道法号称万法之母众妙之始,自然不能不经磨练就让人平白得之。可是让人预料不到得是——这雷云雷光正自蠢蠢欲动之时,陆一鸣窍穴之中便有一枚符篆直冲而上,钻入乌云内部,只在转眼之间,雷云就缓缓收敛,逐渐归于虚无,似是未曾出现一般。

    而陆一鸣在看过那道符篆之后不由快慰,这道符篆就正是他此前打通三个窍穴之后,得到的三种天罡道法之中的掌握五雷。不知何故,没待陆一鸣催动这符篆就发飞出,将空中雷云全然炼入其中,看其色泽,似乎还正有丝丝雷光在其中跳跃不休。

    陆一鸣一向洒脱,也不管到底这天劫是为何而来,伸手收了那枚符篆,归了涤心居静心休息。

    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a><a&a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