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相公
字体: 16 + -

134【元服礼】

临走前,金奴叮嘱翠儿好生服侍娇蕊,格外小心饮食,保护好娇蕊附中的胎儿。有什么欠缺的去揽月宫找她,不能委屈了孟承徽。

当下翠儿千恩万谢。将两人送出门。

俩人手挽着手朝前走着。金奴道:“妹妹怎么想起来这里了?”

叶良媛到:“回去也没事儿,忽地想起孟姐姐的画像还有一些细节没修好,当即修了修。心想反正没事,不如这就送给她。也顺便看看她。谁知又遇到了姐姐。”

提起孟娇蕊,俩人又沉默。

“姐姐,您要当心,太子府内,人心险恶,姐姐素无害人之心,但也不可无防人之心……”

叶良媛垂着蛾首,似是有千言万语要说。

金奴有些奇怪,“这语气,仿佛要远走高飞一般!有妹妹在这里相惜相伴,其他人,不足以挂齿也!”

是啊,姐姐,不久,叶翎儿或许真的会远走高飞了,但是,又不能现在就告诉姐姐,听表兄说,他一直在背地里运筹帷幄,不到时候,不敢轻易妄言,只有暂且瞒着周围人。

周金奴再聪明也猜不到这上面来, 倒是急坏了叶良媛。见她还是那般的不当回事儿,叶良媛有些忧虑,不无担心地说道:“姐姐,有的人,有的事,妹妹不便说出口……但是,姐姐,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时日,妹妹一直当着旁观者,这里面的人,没有一个可靠的,姐姐需要堤防着些……”

金奴不由叹口气道:“ 这太子府中,若是多了几个妹妹这般干净恬淡的人儿,日子就好过了……”

前面碰上前来寻找的雪柔,手里拿着一件后披风,抱怨道:“小姐就是不讲究,夜里露水寒冷,着了凉怎生是好?”

边说便为金奴披上。

到了岔路口,和叶良媛互道了晚安回各自的住处。

这些日子,娇蕊被贬,美娟养病,金奴交出印绶,只有郑惜若的绿丹苑门前熙熙攘攘。

听说最近常见那个,被太子召为宾客的 当朝榜眼——秦学士出入绿丹苑。

一阵秋雨过后。

天凉了。

早晨,太子才刚起床梳洗完毕。

皇宫里面传话太监便来传乔皇后的懿旨。

“殿下,今日是二皇子元服之日,皇后命太子携太子妃一道儿进宫贺喜。”

传旨太监传完话儿便匆匆离去。

“二弟,也长大了!”太子放下手中的书若有所思,自己是在十五岁行的元服礼

“ 可不是吗,殿下,那会子,二皇子像个小尾巴一样,成天跟在殿下后面……如今,十六岁整了!”太子侍从李甲不无感慨,接话道。

虽然乔皇后和云贵妃面和心不合,可是这俩兄弟却很十分亲密无间,太子待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甚至比自己的亲兄弟还要亲。

当即命令李甲背下厚礼,去宫中为二皇弟贺喜。

大盛朝的男孩子, 年龄到了 十一岁至十七岁之间,家人便会为其行“元服礼”,从此,废止亲友们

一贯呼喊的幼名,取一个元服名,作为其一生沿用的正式名字。

这个礼节古来有之,沿袭于先朝, 老百姓们通常称为“冠礼”与“笄礼” 。

本来根据 历代正常的“元服礼”是男子二十及冠,女子十五及笄,但是大盛朝初建新朝, 为了鼓励皇家青年男女,早日成人立世,为大盛国开枝散叶,繁衍子嗣, 所以帝皇公卿家的孩子们,把行礼的年岁推前了不少,上行下效,老百姓家的孩子们也是普遍早成人。...

长话短说,太子携金奴进宫。

男子元服通常安排在日中之时举行。自古以来,男子被看成是太阳的化身,阳性。皇家子女自然更是万分隆重,因为这意味着行完了成人礼,皇子们一般都要被封为王侯,拥有自己的一块封地,之后,便自此远离皇宫,戍守自己的封地 。

元服对当事人而言。不过是 告别孩童、独立生活和选择人生方向等三个意义,然而,二皇子是不同的,他是皇上最心爱的一位皇子。

宫里的妃嫔们,在儿子的成人仪式上, 都是泪流满面,这意味着骨肉分离,因为之后,到了封地,骨肉从此天各一方,想见一面除非圣旨,否则,私自回京的王爷便被以“谋反罪”拿下,定斩不饶!

自然,这一刻,最牵动娘心。

绛珠宫里,云贵妃不胜哀伤,当然,对于她而言,二皇子的成人礼更有另一层希望。

乔皇后是早就想为二皇子举行元服礼,在二皇子十一岁那年,就迫不及待,幸亏自己在皇上面前,哭哭啼啼,恳请皇上在容他们母子相受几年,这几年来,以自己的运筹帷幄,都准得差不多了,但愿,能一举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一次,儿子已经十六岁了,再留也留不住了。皇后早已命钦天监确定了良辰吉日,礼部 老早就开始准备了起来。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未来会是怎样,一切还有变数,

仪式宗庙 举行。

皇子的元服过程十分繁缛复杂,前前后后,都要遵守固定的时辰,总共包括三个仪式,行完‘小礼’行‘中礼’,之后行‘大礼’,而且,在每个仪式之前,都需要沐浴更衣,换上一套新礼服。

吉时到!钦天监按时提醒。

沐浴净身之后的二皇子,依旧是梳着总角,一直垂下来,依然是一身孩童的衣服,

皇上作为一家之主,又是国君,穿着正式的冕服,端坐在九龙铸金椅上,站在观礼席上的金奴偷眼望去,皇上比八月十五时见到的要瘦多了,一身绛纱龙袍 , 头戴着高一尺,宽一尺,二十四道卷梁的卷云冠、下着绛色纱裙及蔽膝,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脚蹬黑舄,另挂佩绶。

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如今, 这套衣服穿在在他瘦削的身躯上,竟然略显宽大了。

再看龙椅上的人,依旧十万分尊严,但是却有些神情颓废之态。倒是耳闻,自打八月十

五,皇上在家宴后,便将那个那个吹笛子的女子带回宫中,日夜欢爱,体力精神自然疲惫万分。

奏乐完毕后。皇上起身念了一篇骈文作祭文。

钦天监,又一声高呼,宣布元服礼开始。

有行礼太监将二皇子的发髻解开,皇上起身,亲自走下石阶,将双手放在太监蹲着的金盆里,净过手后,过来高声祝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然后,由侍女捧着发簪和发冠上前,皇上执起玉梳,为这个自己最爱的儿子束发,看得出他的手有些颤抖, 他心中会和云贵妃一样的不舍么,又或是夹杂着别的复杂情绪,眸子里,看不出的圣意难测!

他 给这个让他骄傲的儿子,梳起了象征成年的发髻,戴上发冠,再用精美的玉簪簪好。

二皇子给皇上叩拜之后,站了起来,有给乔皇后叩拜,因为是庶子,母妃云贵妃则只能在观礼台上远远望着自己的儿子,长身玉立,气度凛然,一股濡湿蒙上双眸。

接着,再沐浴净身,又有太监,宫女上前为他换上正式的石青色团云祥龙皇 子 礼服, 又配上丝绦,美玉。

眼前一个翩翩美少年,脱颖而出,金奴眼里,这个二皇子仿佛就是当朝皇上的翻版, 尊荣高贵之气自然显露。

观礼的众人目光中有赞叹、有欣赏,也有忌恨……

他再次给皇上,皇后行了大礼,皇上微笑着看着他,等他站起,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后,露出了欣然的笑意:“表字云谦!”

“谨谢父皇赐字!此生不忘,此世永随。”二皇子退后一步,再次深施一礼。

如此,礼成。

众礼宾纷纷退下,乔皇后招手叫二皇子上前,他跪坐在那里,任皇后拉起他的手儿,轻抚着他的鬓角,慈爱地说道 :“行过元服礼后,大人了,皇儿确实是个招人爱的孩子,懂事儿,体贴, 母后真拿你当成亲生啊!”说着眼眸泛起一层水雾,若有所思,生子如此,算她云贵妃的福气吧。

二皇子则轻轻偎在任皇后的身旁,一副绕脐承欢的天伦之乐,仿佛他们就是亲生母子。

皇上看了不胜宽慰,回到龙椅端坐,示意了一下钦天监,高亢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宣皇上圣旨——今封二皇子李云谦为“淮阳王”,不日后,将前往封地,不经朕的宣召,不得私自进京……”

二皇子面带笑容,毕恭毕敬跪下谢主隆恩。

观礼座上的云贵妃,此刻如五雷轰顶,昨日皇上在她面前不是答应了么,先不封王,怎么如今……早已她抬起眼,望向高高在座的那个男人,眼内有哀恳之色,有怨愤之意,眼中有泪,盈盈欲滴……

待一切礼毕,已经黄昏十分。

皇上赐宴宫中。

云贵妃早已不能自持,声称身体微恙,告退,在婢女的搀扶下回到宫中。

回到宫里,放声痛哭。

众人不敢相劝。只好战战兢兢站在一旁,束手无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