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相公
字体: 16 + -

046 【曲水流觞1】

酒过三巡。白衣少年道:“昔有王羲之偕亲朋在学亭修楔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活。...今日我等何不何不效仿一番?”

青衣少年朗笑道:“新科榜眼秦学士文冠大盛朝,今日有幸相见,定要领教一番。”芳官大惊,早听说电石榜眼文采敏捷长相俊秀,今日已见过真名不虚传。

白衣少年道:“唐兄谬赞!小弟久闻江南第一才子,柳体生花,天下无双,今日唐兄一定要让愚弟大饱眼福。”

原来这位是柳笔郎唐云霄——江南第一才子。出自名门望族,贯以名门子弟自居,性情高傲。

盛公子吩咐下人将先前用过的碧洗玉杯撤下。

李甲将一个木质暗漆雕花酒壶和一溜十来盏羽觞酒杯摆好。

另有几个红衣侍女手提花篮往池中洒着片片鲜花,仿效仙女散花,霎时飞红落水,顺着九曲回肠的流觞池漂浮回旋, 好看至极。

撒完鲜花,又将一个满斟美酒的羽觞酒杯放入水中。却见酒杯随水流而下,稳稳当当不洒不倾。

芳官看了甚觉稀奇。这载满酒的羽觞杯盏竟然不沉底?却不知这杯子大有来头。

羽觞(觞音如“商”,指酒杯),又称羽杯、耳杯,是 很古老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材质有漆、铜、金

、银、玉、陶等。漆、铜、金羽觞多是实用的器物,而陶羽觞是一种随葬用的冥器。而曲水流觞中的“羽觞杯”是木胎体轻的漆杯,因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漂起。

但见这杯子在水池里绕了几绕,竟在红脸公子面前停了下来。红脸公子大笑道:“耍些拳脚还在行,诗词骚赋却不耐烦,不如在下为给位兄长舞剑取乐,如何?”

大家抚掌叫好。

历史上,剑舞得最有名的自然当推唐代的公孙大娘,她的《邻里曲》、《裴将军》、《满堂势》、《霓裳羽衣舞舞》和《剑器浑脱舞》都是绝响,杜甫于诗中赞其舞技“一舞剑器动四方”、“ 天地为之久低昂”。

对于剑舞,芳官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听说此人要表演剑舞,不由心头大振。兴致勃勃地随着众人走出大殿,来到庭院之中。

绿草地中,红脸公子划剑而立, 手执一把寒光闪闪的青龙剑,剑尾还悬着一条飘飘红绸带,真个是英姿飒爽!

但听他口中轻喝一声,一把剑犹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风,又如游龙穿梭,行走周身,时而轻盈如燕,点剑而起,时而骤如闪电,落叶纷崩。真是一道银光院中起,舞到酣处,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俱是身影剑气,好似一盘银龙与一团霞光交互缠绕,不分不休。

舞罢,抱拳。

盛公子道:“沈公子好剑法!”原来这红脸皂衣公子是当朝布政司沈大人之子沈从浩。

那几个姑娘早已娇呼连

连:精彩!

复回到流觞池边坐好,再行酒令。这一轮,临到那江南才子唐云霄。

但见他,接过紫毫笔,蘸了蘸翰墨,也不思索,走笔如飞,文不加点,须臾而成,将笔一掷,端起羽觞杯一饮而尽。

大家凑上前细看但见墨迹鲜亮,一首五言诗跃然纸上:

《五绝 曲水流觞》

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

豫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盛公子大赞:“珠圆玉润,调叶声和!结句甚美!大有名士风度与隐逸精神!”

尤其 字体框架结构 匀衡瘦硬,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 好一手俊逸的柳体书法 。太子也是太开眼界 !

又玩了一轮,这次杯子停在了盛公子身前。白衣少年道:“盛公子诗词风流,玉箫吹寒,实属我大盛朝第一,今日可要好好赐教一番!”

芳官心下道:“诗词风流,玉箫吹寒”据说是称赞当朝太子的。这白衣人也真会拍马屁,挪用在了盛公子身上。

见盛公子微微沉吟,挥毫泼墨,兔起鹘落,片刻立就。众人又开始品评一番。

侧目细看,满纸淋漓,却是一首七律《曲水流觞奉江南才子》

江南词客太翩翩,况在临安画阁前。

已分玉箫成隔世,漫将锦瑟误流年。

残无琼阁风前度,应有瑶台月下仙。

拼把清樽同一醉,不须惆怅问朱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