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王崩天
字体: 16 + -

第五章 红叶赌坊

    柳思诚见易林来了,起身一揖“学生王济,见过易老爷。( 起笔屋最快更新)”

    易林还了一礼“先生请坐。”

    易林见这王济三十来岁,见礼时稳重大度,气宇轩昂,暗中嘉许。两人分宾主坐定,易林问:“先生何方人氏?”

    “学生秀州人氏。”

    “哦,怎么来到这高州地界?”

    柳思诚把与厉无芒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易林道:“我见先生渊渟岳峙气度不凡,他日必定高中。”

    “谢易老太爷吉言。”

    接着易林问了许多学问上的问题,柳思诚对答如流。颇有见地。易林将近几年中举的榜眼探花的文章与柳思诚探讨,柳思诚竟能高屋建瓴,一语中的。

    易林兴起,拿出自己当年中举的文章。柳思诚一看道:“这是五十三年前状元的文章。”

    文章上并无日期,柳思诚能一口说出来历,易林有些惊讶“先生以为如何?”柳思诚也不客气的点评一番。

    易林的文章固然是极好,经过五十余年的岁月,回头看自己年轻时的文章确有不尽人意之处。王济不经意间便将文章的妙处与不足一一指出,并且十分契合自己的看法,不由叹道:“先生大才,此乃老夫及第之作。”

    柳思诚十分坦然“王济冒昧,请易老爷恕罪。”

    “先生如何知道此文章是五十三年前的?”

    柳思诚道:“学生十数年寒窗,历朝状元,近十年前三甲的文章尽拜读过的。”

    “原来如此,先生博闻强记学识过人,我那孙儿还请先生多费心了。”易林随即对丫鬟道:“去唤少爷来。”

    一会丫鬟领了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出来。

    “先生,此乃老夫孙儿名相。”

    易名相过来见了礼,柳思诚见易名相面目清秀,彬彬有礼已有三分喜欢。

    易林说道:“明日是黄道吉日,请先生就搬入舍下来,行拜师礼,先生以为如何?”

    “但凭易老爷做主。”

    “老夫安排两个仆役照顾先生起居。”

    “多谢易老爷,王济有个书童,仆役就不必了。”又谈好了资仪。柳思诚告辞出来易家。

    柳思诚谋取易家东席之位,无非是为了隐身大户人家,莫叫人识破。易家官宦世家与朝中大臣来往密切,便于了解天顺皇帝的动向。方才以平生所学博取了易林好感,拿下了这份差事。

    在大户人家做先生,生活条件优渥,且无需看人脸色。即便日后公开了济王的身份,也是件脍炙人口的佳话,何乐而不为?

    况华五神机妙算,既然他对自己登基称帝有信心,说人尚有可为,只要自己努力,何愁大事不成。柳思诚奔波多日,有了这个好的开局心里十分高兴。

    出易家府邸,柳思诚顺着大街缓缓行来,高州乃是安国西部边陲重镇,与理国接壤,安国理国多有争端,高州所驻军兵较多,人口稠密市面繁荣,与北三州风土人情大不相同。

    柳思诚东张西望,饶有兴致,踱到一茶楼走了进去.坐下要了壶茶,茶楼内有说书的,唱曲的,柳思诚听着那小曲想着自己的心思事。

    掌灯时分,柳思诚回到客店,厉无芒在客房中候着,见柳思诚回来,利索的端上准备好的热水“恩公,无芒向小二预先讨要了热汤,恩公洗个脸泡泡脚。”

    柳思诚嗯了一声“无芒,你吃了饭么?”

    厉无芒听了赶紧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恩公,无芒吃过了,这里是高州出名的包子,给恩公带了两个。揣在怀里还是热的。”

    “既然出名,可有名号?”柳思诚心情宽松,不由问了一句。

    “恩公,这包子名号是有只是难听,叫笨包子。”

    “呵呵。”柳思诚难得的笑了“怎么取了这么个名?”

    厉无芒道:“这包子皮薄馅大卖的便宜,都说掌柜的笨。”

    柳思诚道:“那可不是笨,卖的多了就挣钱了。”伸手接了油纸包,拿出一个包子尝了尝“不错,这个你吃了吧。”

    “谢恩公。”

    “无芒,明日我们搬过易家去住。”

    无芒一听大喜“恭喜恩公,恩公果然是大学问人。”

    “何以见得。”

    厉无芒道:“易家老太爷的学问在安国是大名鼎鼎,在高州更是首屈一指。人见榜文上写着所请先生须由老太爷亲自面试,竟无人敢去揭榜。”

    柳思诚一笑,对自己的学问十分自信“你以后叫我先生吧。”厉无芒改口:“是,先生。”

    次日柳思诚领了厉无芒去到易家,管家亲自安排了住处,膳食茶水十分周到,住房是两间,柳思诚住在里屋,厉无芒住在外屋,隔壁还有间易名相读书的房间。

    两人没有行李,一应被褥用具都是易家供给,处遇优厚。午时行了拜师礼,柳思诚与厉无芒就在易家安下身来。

    柳思诚既是易家礼聘的先生,每日里少不得督促教导易名相的学业,天资聪颖幼时家教甚严,读书下的苦功,如今文章已经小成,如非柳思诚学识渊博,这个先生还真当不下去。

    柳思诚在宫里读书也是出类拔萃,皇家请的师傅都是满腹经纶的大家,柳思诚十五岁时曾化名参加科考,在榜上排第三十名,皇族中有才子之名。

    柳思诚虽没有做过先生,但几位师傅教授之法和所学书籍岂能不知,开了个书单交与管家,由管家送书来,循规蹈矩教授易名相。

    柳思诚知夺回皇位的大事要看准时机,不能操之过急,于是也安下心来,每日早起练拳,早饭后准时到隔壁的屋子教易名相读书。

    晚上盘膝调息,练抱残心法。厉无芒每日伺候柳思诚起居饮食,倒也闲的慌。

    如此过来几日,柳思诚似有些气闷,对厉无芒道:“无芒上午随名相读书,下午没事可去街上卖麦芽糖,挣得钱你自己存着,有些街谈巷议也好回来说与我听,免得无聊。”

    厉无芒满心欢喜,便随了易名相读书。

    上午多是柳思诚授学,下午是易名相写文章交由先生圈点。厉无芒学识不及易名相,读书却十分认真,只是天资平平,较之易名相十成也就得了三成。

    易名相少年心性,况且厉无芒又不是易家奴才,平日里与厉无芒相谈甚欢,遇到厉无芒读书不济时常取笑他,厉无芒也不生气。

    到了下午厉无芒出去卖瓜子仁,麦芽糖。看来听了的大事小事都回来说与柳思诚听。如此过来一个月,一日厉无芒回来与柳思诚说闲话“先生,高州城外出贼寇了。”

    “什么贼寇?”柳思诚漫不经心。

    厉无芒道:“原本高州往大莽山去的商道只有一处山寨,也就三两百人,如今这条道上有三伙盗贼,有三千多人。新出道的盗贼不认江湖规矩,行脚商人都不敢走了。”

    “怎会这样?”柳思诚问了一句。

    “说是济王的人马占山为王。”

    “济王?”柳思诚略感吃惊。

    厉无芒道:“是啊,高州人都说济王是被冤枉的。”

    柳思诚在朝中对高州的匪患知之甚详,高州与理国间有一座山脉分了部分国界,顺着山脉往北走,可以到达大莽山脚下。

    在大莽山边缘地区有许多蛮荒部族,安国人以粮食布匹盐与他们换取药材皮毛,商道有五百余里,时有匪患。

    朝廷剿了数次也有成效,只是过了几年又死灰复燃,不能根除。乍一听济王人马占山为王,柳思诚想可能是北三州军营中出走的人马,又不知详情,就有了些疑虑,准备有机会去看看。

    时光荏苒,柳思诚厉无芒与易家的大部分人也熟悉了。易名相这日对柳思诚道:“先生,大家都说您拳脚了得,每人习之不辍,教教我吧。”

    柳思诚进过几个月和易名相相处,对这孩子也十分喜爱“你可吃得了这个苦?”

    “吃得了。”易名相倒是信心十足。

    “先生思量一下。”

    柳思诚之所以要考虑,一是易林并没有提出要柳思诚教易名相武功。担心易老爷不悦。二是从自己的利益着眼,如果今生能登大宝,这易名相就是货真价实的天子门生,必能为己所用。

    易名相小小年纪文才已现,若能习得武功,他日便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只是抱残功法是皇家秘传,一时拿不定主意。

    第二日,易林竟亲自到了柳思诚住处,见面后一礼“王先生,名相求先生授以武功,老朽也是十分期盼,请先生应允。”

    易林一生宦海沉浮阅人无数,总感觉这王济平日里不苟言笑,言行举止气度不凡。易名相的学问也很有长进,是以认为王济在武学上也是大家,就出面来请。

    柳思诚道:“易老爷太客气了,学生的功夫并不入流,恐误人子弟。”

    “先生的武学造诣如何,说实话老朽并不知晓,只是先生渊渟岳峙英气逼人,名相若得先生相授,得三分真传也是受用不尽。”

    “易老爷过奖了,学生尽力而为。”柳思诚不好推辞,答应下来。

    柳思诚的拳脚是张望教的,传授他人并无不可,但皇家秘传的抱残功法岂能传外传。又一想,我既然认定自己能做皇帝,传与不传也只由我。

    毕竟有些为难,便将张望师门的大阳宗心法默记一番,此是张望传授柳思诚拳脚功夫时传给他的。只是要柳思诚借鉴。心法有二百余字,柳思诚一字不差得以记起,可见柳思诚确有过人之处。

    自从破了蓄残之困,柳思诚的抱残心法已习练到八层,虽不能练守缺剑法,但此时的武功已臻化境,只是自己不知。由他代大阳宗授徒,比大阳宗掌门亲授要强百倍。

    柳思诚骤遇巨变,也相信缘分了。厉无芒是在逃亡中收留的,虽然天资平平,柳思诚把他看成自己人,在教易名相习武时和读书一样,让厉无芒跟着学。

    柳思诚教授的是大阳宗的大阳心法和拳脚功夫,厉无芒刻苦努力,但较之易名相又是十分才得了三分,柳思诚感叹这名门之后与普通人家子弟天赋不同。

    一日易名相见了柳思诚道:“先生,祖父过几日往京城拜会故友,名相陪伴伺候。看看京城的繁华,怕是要去两个月。”

    柳思诚“嗯”了一声,开了张书单嘱咐道:“将这几本书仔细读了。代先生转告易老爷,你们走后我也要去拜访几个朋友,最多两个月就会回来。”

    柳思诚对于厉无芒说的济王人马占山为王的事一直挂在心上。正好趁此机会出去看看。过来两日,易名相随了易林走了。

    柳思诚叫来厉无芒“我无事出去游历一番,无芒就在这里等我回来。”

    “无芒随了先生去,也好伺候先生起居。”

    “不必。”

    厉无芒不敢再说,过了一日柳思诚也出门去了。

    厉无芒一时没了着落,每日去卖些瓜子仁麦芽糖也觉无趣。伺候老爷和易名相的仆人丫鬟也得了空,家中就有些来人接回去的。

    伺候易名相读书的小厮叫易福安的,平日与厉无芒交情好。易福安来找厉无芒,说已经在东家那里告了十日假,明日回去,问厉无芒愿不愿意同去玩耍。厉无芒毕竟是小儿心性,一听之下满口应允。

    易福安家与易府老太爷是远亲,福安家欠了易府的银子无力归还,易老爷念亲戚份上让易福安帮工两年还账。其实也就是陪易名相读书,既能还了帐,易福安也可识些字,易福安父母十分感激易老爷。

    翌日易福安的家兄雇了辆车来接弟弟,厉无芒随了易福安一起走。骡车出来高州城,走了三十多里车马便稀了,易福安问兄长:“这里不是去蛮荒部族的商道么?怎么不见商队?”

    “商道上匪患猖獗,商人都不敢走了。”

    又走了十余里,到了一处集镇。易福安告诉厉无芒:“这是红叶镇,我家就住在镇上。”

    到了易福安家的小院,见了儿子回来,父母喜笑颜开,一家人粗茶淡饭其乐融融,厉无芒住在易福安家所在的红叶镇,是安国通往蛮荒部族商道中途的一个大镇,商贾在此聚散货物,既是人流银钱汇集之所,酒楼、客栈、赌坊一应俱全。

    今日恰逢圩日,易福安带着厉无芒在街上闲逛,买了些糕饼吃了,看着赶圩的凑热闹的人来人往,易福安忽然道:“无芒,我这红叶镇有个特别的去处。”

    “什么特别去处?”

    “是红叶赌坊。”

    厉无芒在高州日久,平日挎蓝小卖也常去酒肆茶楼戏院赌坊做买卖。“赌坊有甚不同处?”

    “红叶赌坊有个不用押注也能赢银子的赌局。”

    厉无芒问:“不用银子、铜钱也可以押注赢钱莫?”

    “要不怎么说是特别去处。”易福安十分得意的样子。

    厉无芒闻所未闻笑着道:“莫不是搬着梯子上天?”

    “那又不是,只是从来没有人赢过,走,我带你去看个稀罕。”两人边说边往赌坊去。

    到了赌坊进来赌场,人声嘈杂,赌客不少。易福安往一个角落里一指“那就是了。”

    厉无芒顺着易福安的手指望去,只见一张三尺见方的小桌放在那里,有一个庄家坐在桌旁。桌子边上并无赌客,两人走了过去。

    那庄家低着头在打瞌睡,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庄家抬起头,见是两个半大的孩子“两位小友,红叶赌坊童叟无欺,可要试试手气?”

    易福安说道“大叔,我带朋友来的,我先赌一把让他看看。”厉无芒看了眼桌子,见桌面上有一粒黄豆大小透明的水珠,泛着银色的光泽,肯定不是水银的。水珠悬浮在桌面正中五寸高处。

    易福安刚要伸手,厉无芒扯了下他的衣袖“福安,这个水珠怎么会飘在那里?”

    庄家接过话来“红叶赌坊可是大有来头的,这个赌局名曰‘无本生利’摆在此处也有三十年了,没有人知道这滴水珠怎么会悬在桌面上的。”

    “可是法术?”厉无芒也听过道士作法的种种奇闻,所以这样问。

    庄家笑而不语。其实庄家也不明就里,只是泛泛而谈

    厉无芒问:“大叔,怎么赌?”

    庄家道:“只有有人能够扑下按住这个水珠儿,红叶赌坊奉银千两。”

    “大叔,那我们要用多少银子下注呢?”

    “无本生利,分文不用。”

    易福安早已经按捺不住,伸手扑那水珠。易福安的手“啪”的一声落在桌面上,那水珠浮在手背上,还是悬于离桌面五寸高处。

    易福安又轻轻扑了两次,厉无芒仔细看,见水珠儿似乎是慢慢穿透易福安的手背浮在那儿。厉无芒看的目瞪口呆。

    庄家道:“小友,几十年来南来北往的客人,十有八九会来这个赌局试试手气,少说也有几万人赌过了,都是这个结局。”

    见厉无芒面有疑色,庄家又道:“刚才小友说是法术,多年来手上抹狗血,身上贴符纸的也大有人在,结果都是一样。”

    易福安道:“我是第三次来了,知道扑不住的,只为带我的朋友来看个稀罕。”说完停下手“无芒你试试。”

    厉无芒见有趣,也伸出手去。猛听一声大吼:“鼠辈敢尔!”把厉无芒吓了一跳,赶紧缩回手来。

    旁边一张牌九赌桌上的赌客和庄家发生冲突,庄家早就怀疑有个赌客诈赌,刚才被他看出那人在袖中换牌,是以一声大吼。

    谁知那诈赌的赌客听庄家一吼不仅不知惧怕,反而挥手一掌挝在庄家脸上。旁边看护场子的几个汉子见此情形冲了过去,一时赌场内大乱,那诈赌的也有伙伴,双方大打出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些赌客见状便欲退出赌场,混乱中撞翻了赌台,拾钱的抢筹码的乱作一团。

    赌场的打手这一刻把大门封堵了,里面的人出不去,拥挤着把厉无芒易福安的桌子弄翻了,也没有人注意那滴水珠儿

    听到一声“住手”的高喝,一个虬髯大汉出现在场地中央,赌场的打手都退了下来,诈赌的赌客和同伙也都停了手,赌场安静了一眼下来。虬髯大汉乜斜着眼睛看那个诈赌的赌客“你是哪条道上的?”

    “大爷是浮光寨的。”

    “是你家二当家的让你来的?”

    诈赌客没有做声。虬髯汉子是赌场的掌柜,他嘿嘿冷笑两声。

    “你敢假冒浮光寨的名号,也是胆量过人。”

    虬髯汉子四下看了看,见原本那张无本生利的赌桌位置挤满了人,忙走了过去“诸位让一让。”赌客散开来,一张三尺见方的桌子翻到在一旁。

    虬髯汉子仔细看了半天,不见了那滴泛着银光的水珠儿。虬髯汉子额头冒出了冷汗“诸位,再请让一让。”

    赌客见状都走开来,腾出了一块五丈见方的空地,现在大家都在用眼睛找那滴水珠,可是水珠确实不见踪影。

    虬髯汉子回过头来。“诸位,今日场面混乱,是本掌柜的无能,有丢失了银钱筹码的赌场包赔,另外每人奉送纹银一两谢罪。红叶赌坊失去了无本生利的赌局也是天意,得了水珠的朋友好自为之,切莫说与人知,提防被人图财害命。赌坊歇业一天诸位明日赶早,请到柜上领银子去吧。”

    虬髯汉子又冷笑着对那些诈赌的人说道:“你们走吧,我也不追究了,浮光寨找你们的麻烦可怪不得我。”

    红叶赌坊的赌客谁人不知无本生利的赌局,那是赌场的金字招牌,天下无双,为赌坊招徕了众多的赌客。多少人就是冲着这个赌局来的,不是为一千两银子,纯粹是要来看个稀奇事物。

    几十年来赌场打斗也并不少见,比这混乱的场面也见的多了,几曾听说过那水珠儿会移动地方,桌子翻了那水珠也是停在原处。

    人走到水珠的位置上,水珠看不见了,好像藏着你身体里,一走开那水珠还在那里悬着。今日竟然消失了,不仅是赌场的掌柜,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